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姑爺》第237章 事後安排
  第237章 事後安排
  端木宮內。

  元春等人正襟危坐,沒了之前那般隨意,即便是寶釵與黛玉,亦是如此。

  溫有容隨著侍女抱琴入內,低頭進入。

  待進入殿內,溫有容當即拱手道:“見過太子妃。”

  屏風後的元春輕輕頜首,道:“殿下常誇讚溫先生見識卓然,如今有一事相問,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溫有容一本正經,完全沒有與趙昕在一起時的浪蕩,恭敬道:“殿下過譽,在下愧不敢當。”

  元春不可置否,眼前之人完全不似聽說的那般浪蕩,倒是溫文爾雅,亦有讀書人的謙虛。

  雖說溫有容是趙昕的幕僚,可大乾朝女子通常是不能見外男的。

  原本府裡,趙昕也沒讓溫有容見過元春等人,這並不是有什麽特殊原因,只不過是規矩二字罷了。

  一般深閨大院的貴族小姐是不能見外男人的,自家親戚男子可見,至於普通老百姓,一般見見無妨,只要不與外人眉來眼去就行,普通百姓沒那麽樣那麽多的規定。

  元春等人是皇族之妻妾,這規矩自然更甚。

  只不過,溫有容是太子幕僚,召見下屬,問題不大。

  元春說道:“殿下既如此看重先生,先生不必過謙。”

  溫有容也不多加解釋,旋即說道:“不知太子妃召見,有何要事?”

  元春聞言,便直言道:“太子監考,今兒個卻回宮面見父皇,待了一盞茶的功夫便直接離開,也不知道發生何事,吾等擔憂不已,還望先生賜教。”

  溫有容聞言眼神一變,嘴角上揚,道:“太子妃不用擔憂,些許小事爾。”

  元春秀眉微蹙,這溫有容顯然沒把話說明白,隻言趙昕無事,至於其他,一概不提。

  不過這是外事,溫有容不說明白亦屬正常,畢竟得到趙昕無礙,她們的目的便已達到。

  元春思忖片刻,旋即輕輕頜首,道:“既如此,我等便也放心不少。”

  此處不是溫有容久待之地,見事情已畢,溫有容恭聲退下。

  待溫有容退下後,黛玉藏不住性子,說道:“這“先生”話也不說明白,怕是也不曉得前因後果,隨意糊弄咱們。”

  寶釵說道:“這溫先生既然能在江南聞名,自是有些才學,只是此事怕是不好說起罷了,不過咱們曉得殿下無礙便是。”

  元春聞言讚同地點了點頭,亦是讚同寶釵的話,旋即拿出大夫人的氣派,道:“咱們也不必過於擔心,殿下聰明著哩,想來沒甚大事……”

  溫有容自離開沁香殿後,腳步輕拂,心境平和,雖說他不知前因後果,但趙昕突兀進宮,豈不是表明科舉出了問題。

  估摸一遍時間,離開考時間僅過了半個時辰,推算過去,趙昕有足夠的時間處置,也就是說此事已然無恙,若不然,即便此時不宜,趙昕也會來找溫有容尋找對策。

  既然沒來尋自個,也沒派人通知,想必事情已經解決,既然解決,宮內眼線眾多,自是不需多此一舉。

  此時壞事變好事,所謂福禍相依矣。

  科舉出事,不論此事是誰做的,崇明帝都會懷疑與皇子有關,畢竟太子出事,皇子們是直接得益者,有懷疑,自有不滿,對趙昕來講是一件好事。

  至於監考科舉不力,怕是吃些小苦頭罷了。

  另一邊,趙昕回到考場,便直入閣內,李維之等人見趙昕回來,眾人神色凝重,立即有官員恭敬地詢問道:“殿下,不知陛下是何意?”

  趙昕踏步上前,朝著堂上走去,語氣淡然地說道:“科舉如常舉行,沒有什麽泄題之事,只是本宮臨時起意,換了試題罷了,諸位臣工謹記。”

  隨後眼神一變,冷聲道:“諸位要是記不住,自有人會讓你們記住。”

  話音剛落,眾人皆放松下來,他們明白,崇明帝與太子之意是把此事壓下來。

  科舉泄題雖與他們無關,可難保不被崇明帝遷怒,此時趙昕既然說沒有泄題之事,他們自然明白過來。

  “臣等遵命。”眾位官員齊聲應和。

  趙昕滿意地點點頭,此事大家不說,事態便不會擴大,至於那些學子,他們心中亦是有數,相信不會有哪個呆子出來鬧事,畢竟若是鬧開,不也表明他們知道試題,屬於作弊。

  更何況,士子之言,也得有人相信,總不能說他們提前知道考題?到時又如何解釋?

  當然,其中不乏有激進者,若是想鬧的,自是沒考上的,這些失意士子,別個人也只會以為他們因為沒考上,胡言亂語罷了。

  頓了頓,趙昕詢問道:“科場是否一切如常?”

  李維之恭聲回道:“稟殿下,試題中途變更,確有不少學子不滿,不過老臣下令驅逐了幾名叫囂的學子後,學子們便安靜下來。”

  趙昕輕輕頜首,他非常同意李維之的做法,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就得如此果決,如若不然,事態擴展下去,誰知道有多少學子會鬧事。

  這些學子當中,聰明人都能猜到一二,這些人想必沒事,而書呆子呢,一根筋,亦是問題不大,關鍵在於那些道貌岸然的學子,若是鬧事,他們必為先鋒,尤其是驅逐的那幾名學子。

  思忖片刻,趙昕吩咐道:“驅逐的那幾名學子的票據何在。”

  內簾官立馬上前,遞上票據恭聲道:“殿下,驅逐的三名學子票據皆在,請殿下過目。”

  趙昕示意一番,李福上前接過遞給趙昕。

  攤開票據看了看,趙昕便放了下來,手指輕輕敲擊案板。

  這幾名學子,定然心懷怨恨,大嘴巴子估摸著肯定亂說,不過這也沒辦法,即便處置了這幾名學子,考場內還有數千學子。

  正所謂堵不如疏,既然阻止不了他們高談闊論,自個便加些料進去,阻止事態發展成不可預料的結果。

  思忖片刻,趙昕便吩咐道:“科舉正常舉行,諸位做好自己份內之事即可。”

  “臣等遵命。”

  揮斥眾人,趙昕便對著李福吩咐道:“李福,去把薑軍喊來,本宮有事吩咐。”

  待李福退下,趙昕不由地暗自撫額。

  少頃,薑軍受命前來,恭聲道:“見過殿下。”

  趙昕也不藏著掖著,直言道:“薑軍,可還記得漕運的周仲?”

  薑軍聞言一愣,不知趙昕提起周仲是何意,周仲給薑軍的記憶極為深刻,他自是記得,便老實回答道:“屬下記得,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趙昕顛了顛手中的票據,說道:“你去尋他,讓他手下的人盯住這幾名學子,若是這幾人口出狂言,說科舉不公,也不必對他們做些什麽,安排好人,散播這些學子因犯科場忌諱,便被驅逐科場,心懷不滿,便胡說八道。”

  “待科場結束,眾多學子怕是心中不滿,同樣讓周仲手底下的人散播學子科場不中,心生怨恨之事。”

  頓了頓,趙昕囑咐道“告訴周仲,此事給本宮辦的漂亮些,若是辦砸了,本宮絕不輕饒。”

  “屬下遵命。”

  頓了頓,趙昕囑咐道:“讓周仲手底下的人盯緊這三名被驅逐的學子,不管他們見什麽人,做什麽事,事無巨細,統統匯報上來。”

  趙昕懷疑,這三名跳出來的學子是別人安排好,不得不讓趙昕多注意一些。

  吩咐好後,趙昕揮手斥退將軍,便自個靜心思慮。

  如今要做的便是盡量降低民間輿論,將此事的影響降到最低,即便眾多學子鬧事,也僅僅是抨擊太子臨時更換試題,於禮不合罷了,絕不能讓輿論走向試題泄漏。

  民間百姓,符合邏輯之事才更容易相信,趙昕這套說辭,更易得到百姓的認可,通過輿論的引導,大多都會相信是因為學子名落孫山而導致心生不滿罷了。

  趙昕正是想通過輿論來引導百姓的想法,此事不宜由官方處理,而周仲手底下的人五花八門,正是處理的好手。

  至於趙昕變更試題,與他們無關,若是有才之人,即便是變更考題,該考上的依舊考上,才學不足,也怪不得人。

  趙昕本意是想親自交代周仲,只不過,身處貢院,實不宜隨意出入,之前進宮覲見,已是壞了規矩,不過情有可原,崇明帝也不會多加苛責,若是還順著自己胡來,即便有正當理由,崇明帝怕也是會不滿起來。

  事情安排好了,趙昕亦不由地長歎一口氣……

  乾清宮,養心殿。

  沈全恭敬地跪在地上等候差遣。

  上方的崇明帝臉色陰沉,旋即說道:“沈愛卿,太子最近如何?”

  沈全神色如常,稟道:“陛下,近日太子常攜……佳人遊玩,並於其他不妥之處。”

  崇明帝皺了皺眉,不知思考什麽,而下方的沈全亦不敢多問,這是皇家之事,不是他所能多問的。

  思忖片刻,崇明帝吩咐道:“沈全,去查查參與會試之中,一名名叫李嚴的學子。”

  沈全回道:“臣遵命……”

  崇明帝眼神變換,內心思忖道:“是太子策劃?還是皇子們的反擊……”

  “亦或是重華宮的那位……”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