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紅樓姑爺》第50章 秘密立儲制度
  第50章 秘密立儲制度
  小矛盾,來的快,去的也快,其實也不能算是矛盾,只能說是口角,一陣甜言蜜語後,兩人恢復如初,平兒和抱琴也放下心來。

  主君和主母鬧矛盾,她們作為奴婢的哪裡敢插嘴。

  其實夫妻間的小矛盾是正常的,誰也不曉得自己的哪句話會惹的對方不高興,對方也會毫無察覺地就冒出火氣。

  夫妻間,磨合便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趙昕府裡是安靜祥和,可朝堂上卻出了件大事。

  如今朝堂的熱議之爭便是東宮的問題。

  崇明帝在朝會上頒發了一項新的立儲制度,震驚了朝野。

  “秘密立儲制度。”

  特點就是要把皇位的繼承人以秘密的形式給確定,然後封存起來。

  也就是說,誰都不知道到底誰被選為了繼承人,他們必須要在漫長的時間裡面如履薄冰,得到皇帝的認可,被選中的人不能夠絲毫放松,不僅要把他自己活下來,而且還要保證皇帝不會在後來改掉那個約定。

  而那些不確定自己是否已經得到繼承權利的人,則會更加努力的競爭,但又不做的過火來確保自己有可能讓皇帝改掉那個約定。

  總而言之,大家都是在一頭霧水之中進行鬥爭,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就不會做的出格,大家都在老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進行穩穩當當的鬥爭。

  (這項政策正是清朝的立儲制度,大家看過影視作品,就會看到九子奪嫡過程中的精彩。雖然大家打的你死我活,但最終還是有著很大的穩定性,而且他們在進行鬥爭的時候,最沒有機會的雍正皇帝居然勝出了。這使得雍正皇帝避免了前期的消耗,而且保證自身的安全,最終能夠平穩過渡。)
  (秘密立儲制度是雍正作為制度創立的,但是是康熙開始使用這種方法。道理很簡單,九子奪嫡搞的康熙身心俱疲,康熙為了維護政局穩定,就放出諭令,活著的時候不立太子,但是沒說不指定繼承人,所以就想了個法子,放個盒子在正大光明匾後面,委托大臣在自己死亡以後打開以確立繼承人。因為康熙只是把這個方法作為一種非常手段,並不是作為制度設立的。)
  崇明帝的皇位也是廝殺過來的,自然知道皇位之爭的殘酷性,於是為了朝堂的安穩和自己的私心,便創立了這項制度。

  寧王府府邸,二皇子面色陰沉,他沒想到,自己的父皇居然會如此安排,一般來說,他入主東宮的幾率最大,他的勢力比其他皇子強,生母更是國後,怎麽會不是他入主東宮。

  這段期間,他動用了所有關系,皇太后、皇后、宗人令、他母后背後的家族,一切都是為了節後的第一次大朝會,哪承想,父皇在他們還未奏請之時便下了如此聖旨。

  此道聖旨一出,宗人府也沒走理由以立太子為由呈報。

  太子,皇帝立了,只是沒告訴你你,太子的名字早就寫好,放到正大光明的牌匾上,你們還想做些什麽。

  現如今,一切都充滿未知性,即使明白自己的可能性最大,但只要事無定論,一切皆有可能。

  躊躇片刻,下面的官員無一人敢發聲,還是寧王的老師,如今的內閣大學士——李維之開口道:寧王殿下,此事還未定下,您心急什麽。

  聽到李維之的話,寧王強忍著情緒道:老師,本王曉得,可……

  “民間有一句話,叫“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寧王殿下是正統,優勢依然還在,此時若是吃相難看,難免引起陛下的不滿。”

  寧王長籲一口氣,面色恢復平靜。

  李維之不僅僅是寧王的老師,同時也是內閣大學士。

  內閣官員定大學士兩名,均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兩人,均為從一品;學士十人,均為從二品。

  內閣大學士自定為一品後,遂成為大乾朝最高的官員,猶如歷代的宰相,地位極為尊崇。每一大學士均有殿閣頭銜,如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等。

  其實,以李維之的身份和年紀,他是沒必要參與皇儲之爭。

  崇明帝元年,那時的李維之還是戶部侍郎,得皇后看中,請為寧王的老師,至此,李維之便與寧王有斷不開的師徒關系。

  況且,誰知道李維之有沒有私心,就算不為自己,也得為自己的家族,親人謀劃一二。

  李維之的話,寧王不敢不聽,他不僅是寧王的老師,同時手握高權,話語權很高。

  待寧王情緒回復,下面官員才稍緩過來,戶部右侍郎恭敬道:恩師,接下來,咱們應該如何行事。

  李維之思忖片刻,沉聲道:做好本份的事便是了,朝廷自有法度,照律行事即可。

  寧王皺著眉頭,呢喃道:照律行事嗎……

  李維之點到即止,若是寧王朽木,自個也沒必要搭進去,他的意思很簡單,說直白點就是做事要有分寸,不要超出律法,不超出律法,自然就不會超出陛下的底線。

  同時,他沒有說另外一件事,也就是李維鈞的奏折,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又稱攤丁入地,地丁合一,地隨丁起等,就是把政府所收的各類雜賦丁稅銀都攤入田畝(或田賦)之中統一征收。它是清代賦役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這一改革減輕了貧困無地農民的負擔,是一項抑富扶貧的辦法,更重要的是它還保障了朝廷的財政收入。

  大乾朝的蛋糕就只有這麽多,你拿蛋糕分給百姓,自然就得從別的地方分出蛋糕。

  朝堂上未有決議,崇明帝把它交給戶部討論。

  李維之深知崇明帝的性格,此事既然被提了出來,崇明帝自然早就同意,現如今不過是試試朝堂的反應罷了,同時也是讓勳貴們有緩衝的時間。

  開國時就分封了四王八公二十四候。

  這些勳貴們手中的良田可不再少數,更何況,大乾朝的宗室們,他們圈的地可不在少數。

  他們這些勳貴都是大乾朝內的大地主。

  攤丁入畝,這就相當於動了這些勳貴們的利益。

  奪人錢財,猶如殺人父母。

  李維之內心感歎道:朝堂恐怕不會平靜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