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許攸的人生模擬器》第163章 黑山老妖
  第163章 黑山老妖
  許攸道:“翼德,咱們現在話題扯的有些遠了,現在的問題是,怎麽對應對在外面等待的程普,你要知道,如果程普這個問題處理不好的話,可是兩面得罪人的,一是把孫權給得罪了,二是把天子給得罪了,當然了,現在曹丕挾天子以令諸候,曹丕基本就算是天子了。”

  “曹丕算是天子?我說許攸啊,你倒是真敢往外說啊,你什麽事情都敢往外說,曹丕算是個什麽玩意兒啊,你居然把他抬那麽高,哼,得虧是俺大哥不在這裡,如果在這裡的話,非把你給打了不可,你真是什麽話都敢往外說,什麽話你能不能過了腦子再說,俺老張自問是個粗人,也不敢說出這樣的話,你倒好,直接就敢說曹丕相當於天子的話,這話莫說是俺大哥聽到了,就是天下諸候聽到了,也得把你罵一個狗血噴頭的,你知不知道,現在大漢天下雖然說搖搖欲墜,但是人心依舊向漢的,你不要問俺老張是怎麽知道的,俺老張實話告訴你,這是俺大哥告訴俺的,時常聽俺大哥這麽說,他說現在雖然皇帝被曹丕軟禁著,但是天下想救天子出來的人,絕對不在少數,漢朝老臣依舊向漢不向曹,再者來說,大漢天下四百年基業,四百年根深蒂固,可不是一般的能比的,曹操曹丕才統一北方多少年,別看他們一統了河北,也沒幾個人向著他們的,老百姓只是沒辦法,暫時附和著他們,為了活著,為了自己子女,忍氣吞聲,等到俺大哥殺到河北,百姓必定全部歸順,俺大哥素來仁義,深得民心,要當皇帝,也得是俺大哥才行。”

  許攸覺得老張還說他什麽話都敢往外說,他自己不也是長舌頭嗎?就說呂布當皇帝這話,他還真就敢往外說,也不看看劉備是什麽人,也不看看劉皇叔是以什麽著世的,人家可是仁義之君,揚言到死都要忠於漢室的,做夢都不敢說出當皇帝這種話,老張給直接說出來了,劉備若聽到的話,直接就敢踹老張的屁股,沒有這麽坑哥哥的弟弟,你什麽話都往外說,我人設崩了怎麽辦?
  許攸想到這裡,便對老張道:“翼德啊,你可不能亂說話啊,劉皇叔絕不會當皇帝的,哪怕將來一統天下,還得把兵權交給劉協,別忘了他才是正牌皇帝,他才是天下名正言順的主子。”

  張飛道:“哎,等俺大哥一統天下之後,交不交兵權,還不得是俺大哥說了算嘛,反正大家都姓劉,誰當皇帝都一樣嘛,俺大哥絕對是當皇帝的第一人選,當年陶謙都禁不住把徐州牧讓給了俺大哥,那皇帝把位置讓給俺大哥,那不是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嗎?反正那劉協自幼便被軟禁,說實在的,又沒讀過什麽書,要文沒文,要武沒武的,你覺得他能夠治理的天下?”

  老張說到這裡,沒等許攸答話,便呵呵一笑,道:“許攸啊,你不必回答,俺老張替你回答,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因為劉協是天子的身份,還是被軟禁的天子,誰軟禁他,就會想著有一天要廢了他,所以說肯定不會讓他讀書,肯定不會教他兵法,更不可能讓他學**王之術,每日可能連書都不讓他看,最好是讓他不識字,讓他成傻子是最好的,那樣劉協就能夠乖乖的聽話了,一旦誰一統了天下,直接讓劉協乖乖的讓位就好了,這樣就會顯得明正言順了,俺老張把曹氏一門的思想,摸得清清楚楚的,曹操的思想,包括曹丕的思想,俺老張都能夠想得通,什麽都逃不過俺老張的法眼,你說是不是?”

  許攸聽到這裡,真的就對老張刮目相看了,若不是今天聽到老張說這樣的話,若不是今天聽到老張有這麽一番見解,若不是聽老張今天說出的真話,還真就以為,他一直是那個浪得虛名的屠豬之輩呢,老張這種人,一直都是大大咧咧,無頭無腦的化身,沒想到今天一席話,倒是令許攸大感意外,老張這種屠豬之輩,居然對事情也有這麽深刻的見解。

  說實在的,許攸在聽到老張分析這些之前,還真就沒想到這個問題,包括劉協不能看兵法,不能學**王之術,不能跟別人溝通之類的,雖然這些東西像是老張憑空想象的,但是細想之下,還真就是這麽一個理。

  由來統治者,都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太聰明的,試想一下,如果你軟禁的人,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你又如何管得住他呢?就像曹操這種人,肯定不希望劉協太過聰明的,所以必然不會給劉協書看,更不可能給劉協講一些統治人的道理,像孫子兵法之類的書,不可能讓他看的,甚至連談戀愛的詩,都不能給劉協看,生怕劉協再悟出點兒別的東西來,那樣就會很難控制的,雖然說人學習東西需要時間,但是時間一長,一個人就會在某一方面專攻,劉協乃是皇室之後,他們代代聰明,有著強大的底子,一旦劉協在某方面有能夠融匯貫通的話,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

  縮上所述,曹操必定會限制劉協的自由,連劉協的飯菜可能都動了手腳,要麽就是弄一些比較差的菜,只有素的,沒有肉的,要麽就是在飯菜裡面放了慢性毒藥,致使劉協身子吃不壯,每天都一副病歪歪的模樣,像是得了什麽怪病似的,臉上的顏色都是蠟黃色的,整個人的骨架,是很有骨架感的,寬大的袍子穿在身上,風一刮都跟無骨雞柳似的,眼窩還有點兒深陷,整個人看上去,活脫的一個黑山老妖。

  曹操到底還是比較狠心的,真把劉協當一隻寵物狗養著了,並且還是一隻讓他討厭的寵物狗,只可惜,劉協活得連隻狗都不如,狗還受到主人的寵愛,每天還得能吃得飽呢,每天還拉出去溜溜呢,劉協就只能在皇宮裡面的屋子裡轉轉,甚至要出屋子,還得向曹操提出申請,然後過了一個月之後,曹操直接就回一個申請不通過,然後劉協就又得以淚洗面的度過很多天。

  其實導致劉協身體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不單單是曹操軟禁的原因,還源於劉協自己內心放不開,他擔心曹操隨時會殺了他,日夜的擔心。

  還經常不曬太陽,一個人的皮膚,如果長期不見陽光的話,會缺上維生素d的,那樣皮膚就會顯示出不正常的顏色來,比如說蠟黃色。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劉協自己放不開,想不開,如果他能夠像劉嬋那樣,被捉了之後,還很開心的欣賞歌舞,說自己被抓之後很開心,那樣他一定會吃得很胖的,一定會心寬體胖,並且白白淨淨的,試想一下,你在一個非常豪華的房間裡住著,每天還有美女陪著,並且還是曹操的三個女兒,人生已經這樣了,還有什麽追求呢?

  人活一世,無非就是追求房子跟女人,當你有了這些的時候,為什麽還不滿足呢,許攸覺得如果他一來,穿越成劉協的話,他覺得那樣也挺好,過一天是一天,把曹操三個女兒天天拉來給自己跳舞,晚上還能抱著睡,何樂而不為呢?

  後世的人拚博一輩子,結果一輩子當的都是奴隸,只不過換了一個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你當了奴隸,也換了個響亮的名字,房奴,這種奴隸長則七十年,短則三十年,試問人生有幾個七十年,又有幾個三十年呢?你把這些青春,全部都奉獻給了奴隸主,活著還有什麽意思,如果許攸有機會穿越劉協的話,他一定會選擇直接躺平呢,生死嘛,並不重要,是個人都會死,又何必擔憂呢?

  縮上所述,老張絕不是表面上看的那個樣,都覺得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莽夫,其實這涿郡屠夫還有自己的思考的,他閑著沒事的時候,也會思考人生,並且還會跟人討論人生的。

  許攸再次覺得話題扯得太遠了,倒不如重新扯回來,於是道:“翼德啊,我們把話題扯得太遠了,趕緊扯回來吧,再扯都扯到高句麗了,現在我們討論的問題是,要不要放程普進來,又如何放程普進來,當然了,放程普進來,也是需要一定的水平的,絕不能讓他輕易的進來,一定要給他弄一個下馬威,前提是我們不能違抗聖旨,雖然說我們知道那聖旨是曹丕捏造的,但那上面的確是有陛下的大印的,所以我們還不得不放程普進來,當然了,如果放程普進來,緊接著就要面臨第二個問題了。”

  老張這時摸了摸後腦杓,道:“依著俺老張,就不可能讓他進來,你放他進來,同樣有問題,倒不如直接轟走的好,不讓他進來,不就沒有問題了嗎?”

  許攸道:“不讓他進來,一樣有問題,並且問題還挺大,我的意思是把他放進來,然後想方設法的把他擠走,這樣我們就算是遵了天子詔。”

  張飛道:“哼,甚的天子詔啊,不就是曹丕自己寫的東西嗎?咱們不遵就是了。”

  其實許攸也仔細考慮過這件事,如果真不按天子詔,曹丕也沒辦法,頂多再發個詔書,問罪而已,現在天下大亂,誰都知道天子詔是曹丕想寫就寫的玩意兒,遵召不奉召,是當下諸候的應對方法,他們永遠不會說自己不遵天子詔的,但是他們行為上就是不行動,這樣你就治不了他們的罪,所以說當年曹操挾天子,根本就令不了諸候。

  挾天子令諸候,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幻想而已,其實屁用沒有,要知道曹操得了漢獻帝之後,根本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還得把漢獻帝供著,把自己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

  有人說這是曹操給自己留後路呢,假如有一天漢獻帝鹹魚翻身的話,至少還能看在自己三個女兒的份兒上,不至於對曹氏一門斬盡殺絕。

  反正曹操到死,漢獻帝也沒有發揮什麽作用,打袁術的時候,曹操發天子詔,讓天下諸候共討袁術,結果呢?除了劉備與呂布外,各路諸候皆是按兵不動,誰也沒把天子詔當回事,都是遵詔不奉詔,動也不動,坐山觀虎鬥,等到老虎兩敗具傷,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

  留著漢獻帝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幫劉備正了皇叔之名,眾所周知,劉備早年以皇叔自稱,只不過沒人把他當回事,都覺得劉備是跟皇室攀親戚,但是自從劉備見過劉協之後,他這個皇叔之名就名揚天下了,可謂是天下何人不識得劉皇叔的大名啊,提起劉皇叔,都會想到這是仁義之君,在整個三國時代,他就是仁義之君的化身,名聲極大。

  但由於劉備太窮了,各路名士都不願意輔佐他,畢竟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嘛,名士也都是有家室要養的,諸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人,投靠曹操,一是覺得曹操是明主,二是覺得曹操有錢,大樹底下好乘涼,曹操財大氣粗,足以養得活他們。

  反觀劉備,一直到赤壁之戰前,幾十年都是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說白了就是在別人那裡討飯吃,試問一下,一個到處向別人討飯吃的人,自己都顧不住自己,又如何給別人發工資呢?
  所以那些名士是聰明的,要想輔佐人,也得選一個有實力的平台才行,第一個條件必須是得有錢發工資,絕不能跟著劉備這種到處喝西北風的人,有了今天沒明天的人,絕不是名士要考慮的。

  諸葛亮選劉備,也不完全是因為劉備三顧茅廬的原因,更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覺得如果自己再不出山,到死也就只能是個村夫了,所以他必須要出山大展拳腳,要知道當時曹操已經統一北方,就剩南方這幾個地方沒打下來,諸葛亮再不出山,等曹操一統天下,諸葛亮就完全沒有顯示才能的機會了,天下平定後,可以說很好治理的,畢竟天下可不乏治理州縣的人才,只要會數錢,就會治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