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本王誅你九族
“哼,這世上,任何人無論做任何事,只要光明正大,憑自己辛苦勞動得到的,都應該值得被尊重,
而那些投機取巧,耍陰謀詭計得到的,到最後,不是家破人亡,就是死於非命,你瞧不起你的外孫女,
可就是她,憑的是自己的辛苦勞動,買山種藥,種茶,她救活了你一家,救活了全村的百姓,她現在有錢了,就在前不久北邊遭受雪災,她身在京城,
依然為國家,為百姓出力,她出銀子買了一萬擔的糧食送到災區,這樣的好姑娘,你有何資格瞧不起她?
再看看你,身為讀書人,你為國家做了什麽?你說她只會生意,你了解她?你時刻跟著她來著?沒有看到就隨意指責他人,
你身為先生,教書育人,這就是你的德行?本王告訴你,在本王眼裡,我的未婚妻是天下底最好的姑娘,
她比任何一個女人都要好,她不但會做生意,會賺錢,她還會醫術,她還會武功,她不輸天下任何一個兒郎,她有好多你們看不到的優點,她不是你這種井底之蛙可以欣賞的”
蕭承峻一口氣說完,轉身走到門口又停住,然後回過身來瞪著柳父。
“若不是看在墨染的面上,就你孫女那種蒼蠅,本王早就弄死她了,還有你,膽敢蔑視本王的王妃,本王誅你九族,
你應該慶幸,本王看上了染兒,不然的話,後果真不是你可以想象的,哼,浪費本王的口水,在這裡跟你這個老頑固廢話真不值。”
說完,蕭承峻挑簾走了,柳父支起自己的身子,瞪著門口,臉色鐵青,突然張開嘴哇的一口血噴了出來,然後再次暈了過去。
柳母衝了進來,看到這一幕,嚇得大喊起來。
等請來大夫,把了脈後才知道,吐了血,胸口的那個鬱結就算消了,又給開了藥,柳父在吃了藥後沒幾天,身子就好了起來。
只是這次他受的打擊不小,總是沉默不語,很少說話,沒事的時候,還總是一個人發呆。
墨染知道這件事後並沒有說什麽,該忙的都忙完了,她選擇了再次閉關。
蕭承峻呢,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染兒和他要離開的事已經定了,他要忙婚事,還要安排一下自己離開後蕭國他的勢力,為離開做準備。
因為蕭承峻身份的公開,墨染要嫁給魅王的事很快傳起來,沒多長時間,薑家就成了這片地界的知名人物。
來給薑銘宇提親的媒婆,都快把薑家的門檻給踏破了。
柳氏其實也挺著急的,薑銘宇已有二十了,可是一提起親事他就拒絕,連見都不見。
薑空倒是想的開,兒子不想那麽早被家牽拌住腳步,他想出去走走的事情,跟他提過的。
染兒這樣,銘宇也這樣,要是他倆都走了,那家裡就剩下他們三個,感覺還真有些冷清,所以在他心裡,還是希望兒子不走。
父子倆單獨在一起的時候,薑空就問了。
“你妹妹說年底走,那你呢?”
“她成了親,我就走”
“家裡這麽大一攤,都交給為父,也沒個人幫著”
“您還年輕呢,再說,就兩座山,還是保芝堂上門收茶,平時給工人發發工錢,發發紅包,不會很累的,再說了,我可不象妹妹要離開那麽長時間,我頂多一兩年就回來了,沒準回來時還會給您帶個兒媳婦呢”
“你們呀,心都野,都想出去,哼”
“趁年輕,多出去轉轉,見見世面,妹妹都要去,我這個當哥哥的怎麽能落了後”
“其實為父也想出去”
“哈哈,那就等不忙了,你和娘帶上弟弟,別走遠了,去周邊看看”
柳氏在知道銘宇也要出門的時候,很是無奈,自己的女兒她還能發發脾氣,可是對於銘宇,她只能歎氣,想著到時候給他多帶上一些錢物,別在外面受罪就好。
蕭承峻再忙,一到約定的時間,他就會在墨染的房門口等著。
而墨染一出關,一打開門,就能看到是他,別人可能無法體會那種感覺,她看到蕭承峻的那一眼,心裡總是暖暖的。
而柳氏,總是在她出關時,在廚房忙活一通,做一大桌子她喜歡的菜。
薑空父子,也總是問寒問暖的,這樣的家庭,真讓她留戀,說不舍,是真的。
幾乎每次出來,她都會送一些小禮物給家人,上次雕了暖玉,一人一塊,這次煉製的丹藥,給柳氏吃了一顆,又給薑空和薑銘宇吃了一顆。
柳氏不會武,她給柳氏煉製的是一顆美顏丹,吃了會讓柳氏皮膚更好,更水嫩。
給薑空父子的是增加內力的,他們不會修煉,只有內力深厚,在下界,才更加有保護家人的實力。
至於蕭承峻,她沒有準備禮物,他身上挎著的那個包,已是她能送的最好的禮物。
有人問了,為什麽她不和他一起修煉?
首先,她還小,而蕭承峻已經二十六,他有絕世容顏,她沒有,他在上界修為高深,喜歡他的女人肯定不少。
再說上界別看帶個仙字,可是它並不仙,這是一個人吃人的地方,扮豬吃老虎,是她保護自己的手段。
還有就是,她現在並不完全的信任他,時間才是最好的考驗,所以她暫時還不想暴露自己。
大旗村因為魅王的原因,倍受人關注,但是來拜訪的人幾乎沒有,因為他們都害怕這個王爺。
相信,有了這一層關系,這裡的村民,只要在涼州地界,一般不會受到欺負的。
時間過的飛快,南方的雨季時間漫長,動不動就會下雨,今年還不錯,這邊沒有受災,一切都安安穩穩的。
保芝堂的掌櫃在嘗過新米後,給村長定的價是五十文一斤,有多少收多少。
這麽一算,那十斤就是五百文,一百斤就是五兩銀子,一千斤就是五十兩,一畝地可產稻子一千三百斤,脫了殼,差不多有一千斤的米,純收入就有五十兩,那十畝地呢?
以前的稻子不脫殼是十文錢一斤,一畝地也就是八兩銀子,再交交稅,也就是五兩銀子,就按一家十畝兩季,也就一百兩銀子,除去吃喝,一年到頭兒就剩不下多少了。
保芝堂給出的價錢讓村長欣喜若狂,他回到家,就把村民們召集在一起,把這個好消息跟大家一說,有的信,有的不信。
信的人都在村長這兒買了稻種,回家就把自家的地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種新種,一份種以前的種子。
他們雖信,但也是很小心的,畢竟都是靠著地生活,萬一不行,也不至於餓肚子。
新的事物要想讓人接受,就得有人嘗試,大旗村的村民,有一大部分人種了,一小部分人觀望,村長也沒強求,他可是把自家的地全都種上了新品稻種。
不但全種上了,還在自家地裡養了魚,沒事就跑到地裡去看,天天高興的嘴都合不攏。
若是全村人都種,不出兩年,家家都能蓋上磚房,人人手裡都余錢,到時候大旗村將會是大蕭國最富裕的村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