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醫女天驕:腹黑大人的掌中歡》第168章 有得有失
  第168章 有得有失
  皇帝受了驚嚇,加上這幾天一直抓不到刺客,心情非常不好。

  心情一不好,就氣得腰疼。

  衛琬特地來給他捋腰順氣,道:“皇上應放平心態,以免肝火過旺,急氣傷身。”

  皇帝卻不提鬱悶事,看了看衛琬,道:“衛愛卿在太醫院一切可還習慣?”

  衛琬應道:“回皇上,一切皆好。”

  “可朕聽說你在太醫院夜夜當值?就不想回家去看看麽?”

  “微臣是新進的,太醫院裡的都是微臣的前輩,微臣理應如此。況且后宮娘娘們若是夜裡突發急需太醫,微臣也好第一時間趕到。”

  看樣子,衛琬和衛家人相處得真是不怎麽樣。

  原本最初,以繆公為首的繆家,就與衛家不是一路人。

  皇帝歎口氣,道:“繆家是書香世家,繆公學識淵博,不想他的後人卻選擇了從醫。”

  衛琬專心替皇帝施針,聽皇帝又回憶道:“當年,繆公也是朕最為敬重的老師。他輔佐朕登基,又將朕的太子教育成人。”

  衛琬的動作極細微地頓了頓,又繼續,皇帝無從察覺。

  衛琬道:“謝皇上對外公的深深緬懷。”

  這還是第一次,衛琬從皇帝這裡感受到,他對她外公的懷念,並不像是裝出來的。

  正是因為心懷敬重,在太子出事過後,盡管他悲痛欲絕,最後卻仍舊沒有禍及繆家滿門嗎?
  衛琬收針後,發現皇帝趴在龍榻上已經睡著了。她起身之際,牽了牽衾被幫他蓋起來。

  雖說皇帝給了三日之期,巡城禦史沒能辦好事兒,但後面有大都督親自坐鎮,還有首輔隨同,朝堂上最厲害的兩位人物都齊心協力了,沒有道理再抓不到刺客。

  皇帝應該不用再擔心。

  外人都以為是大都督和首輔齊心協力,實際上只有少數人能看出來,首輔只是信不過大都督罷了。

  衛琬在宮裡消息也不閉塞,又從靜懿那裡聽到了一些。靜懿對於蘇墨的事,可是非常上心的。

  在太醫院裡搗藥時,漪蘭便問:“那個巡城禦史不是把京城都翻遍了也找不到麽,大都督再去翻一遍,萬一也找不到怎麽辦?不可就得觸怒了皇上?”

  衛琬絲毫不擔心,悠悠道:“不是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他清楚得很。”

  既然已經從巡城禦史那裡攬過了五城兵馬司的調動權,那便該是刺客浮出水面的時候了。衛琬又道,“他找得到的。”

  衛琬甚至都有些懷疑,巡城禦史之所以找不到,是不是殷霆那家夥藏起來了?刺客在他眼皮子底下還能順利逃出宮,說不定就是讓他給放跑的。

  殷霆既能讓刺客跑,也能在他跑出宮後的第一時間裡逮住他。

  既然失職之過已經鑄成,還不如順水推舟乾票大的。不然皇帝單單是追究他東廠的失職之過,東廠這回便極有可能被撤掉,不就白白讓對手佔了便宜嗎?

  所以現在殷霆丟了一個東廠,得到了五城兵馬司的控制權,這也不算虧。

  想必蘇墨正是料到了這一點,這兩日才跟殷霆“齊心協力”的。

  他想找到一點蛛絲馬跡,如果殷霆抓住的刺客早就是在錦衣衛的控制當中、巡城禦史才沒能找到的話,他便可以彈劾殷霆的欺君之罪。

  但是這樣的希望非常渺茫,殷霆肯定不會讓蘇墨找到任何痕跡。

  既然如此,蘇墨依然要隨同前往,真要是抓到了刺客,他還能和殷霆同功。

  衛琬想,那名刺客是通過東廠而混進皇宮的,那也太巧了些。

  她能這麽想,皇帝肯定也能。

  但是朝堂上勢必兩方聲音爭執不休、各抒己見,吵得皇帝不知該相信誰,真要是蘇墨主導的,也達到了混淆視聽的效果。

  況且從直觀上講,這事本就是東廠管理不利,才讓刺客假扮成太監混進去。也不能因為出了事,就盲目地懷疑是另一黨的嫁禍。

  果真,不出兩日,刺客就被錦衣衛給揪出來了。

  彼時蘇墨正跟殷霆一起,殷霆沒去抓刺客的現場,蘇墨當然也無法看見,京城裡分散的錦衣衛這麽多,他不可能個個都監視得過來。

  抓來的刺客與畫像一對比,基本可以認定,且身上的傷也與當晚的一致,還從他藏身的地方搜出了帶血的夜行衣。

  刺客被移交到大理寺一審,據說是之前鹽鐵一案中某個涉案人家中的親屬,因為外在遊歷而逃脫一劫,等他回家後發現家破人亡,所以才策劃了這場行刺。

  鹽鐵案是首輔主審的,那些涉案人也是他手下的人負責處置的。

  刺客除了憎恨皇帝,理應還對首輔恨得牙癢癢。這正是高明之處,如此一來,便消除了首輔暗中策劃的嫌疑,也打消了皇帝的疑慮。

  皇帝便讓大理寺按照律法,處死那名刺客即可。

  說起這東廠,自從殷霆從邊境回朝,接管錦衣衛以來,直接聽從皇帝差遣,錦衣衛日益發展壯大,到如今,在稽查方面東廠基本等同於閑置,就集中管理宮裡的太監和后宮裡的秩序。

  但現在管理上也出了這麽大的漏子,皇帝終於慎重考慮,撤銷東廠這一機構。

  只不過在撤銷之前,東廠要進行一番全面的清查,需得花費一些時日。

  至於錦衣衛在捉拿刺客當晚辦事不利,殷霆主動請罪,好在事後及時補救回來,皇帝也不好過分苛責,便罰了殷霆半年俸祿。

  而原先的巡城禦史辦事不利,毫不意外地被罷了官。

  接著巡城禦史的官職由誰來繼任,成了一個難題。

  以往這官職都是由文官擔當的,可是如今皇帝不由思索,這幫文臣,平日裡動動嘴皮子,管理好朝政還可以,真要是讓他們去帶兵,卻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根本沒有武將的決策力和行動力,手下各兵馬司反而受限。

  這次抓刺客就是一次很好的例子。

  巡城禦史若是沒有調兵遣將的謀略和決策,只會上下不齊心,各處捉襟見肘。

  將京畿安全交給這樣的巡城禦史,皇帝感覺到深深的隱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