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藥劑師筱筱隨筆》第157章 追思會
  第157章 追思會
  丘吉爾的父母有兩個孩子,丘吉爾還有一個哥哥,模樣看著有些呆呆的,但是努力的維持著現場的秩序,替父母給來悼念的朋友還禮,丘吉爾的父母,年紀都已經很大了,看起來是老年得女,這樣子白發送青絲,實在是讓人心裡痛得無法呼吸,也由衷的心疼兩位老人家連日操勞,只為了體體面面的送走女兒。

  現場來的人其實不多,丘家的親戚也很少,聽說原本就不是臨海的土著,是從外面遷進來的,稀稀拉拉幾個代表。此外還有幾個丘吉爾作協的朋友,幾個大學同學,最後就是他和蔡然作為讀者代表送了花圈,一圈人,四個巴掌數的清楚。

  “你說,熊貓君來了沒有?”薑無垠小聲的問。

  蔡然也壓低了聲音:“自從丘吉爾去世,熊貓就沒了消息,群裡也都不發言了。”薑無垠有些疑惑,熊貓十年來,丘吉爾的每一條微博他都回復,唯獨最後一條,他卻連一根蠟燭都沒有點,很讓人生疑,而薑無垠想要把他追蹤到生活中來卻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

  那些作協的朋友們,也都是文字作伴的,薑無垠看了看外面排成一排的花圈,他快速的記下了上面的名字,以便回去繼續調查。

  沒有一個人看起來是熊貓君的樣子。

  當然,也沒有人知道熊貓君是什麽樣子。

  丘吉爾的朋友們輪流給她送上了鮮花,她在照片中,笑得古靈精怪,燦爛陽光,和煦溫暖,蔡然看著那張照片,眼圈兒都紅了,薑無垠站在他身旁,能感覺到蔡然對於丘吉爾的去世那種深深的、無力的悲痛和無助。

  只是,蔡然知道,他們送的這些雛菊,丘吉爾其實並不喜歡,她曾經說,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櫻花一定正在開放,那就請讓櫻花陪著她離開,起初大家都以為這只不過是丘吉爾在編文字,沒有想到她真的選擇在一個櫻花怒放的季節,粗暴的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薑無垠沒有偶像,沒有也沒有粉絲,他很難體會到一個人對於素未謀面,只有文字上的交流之後,就深陷其中的這種經歷,他看得出來,丘吉爾去世對於蔡然的打擊,一點都不比丘家人少。

  蔡然走到丘家二老前面,哽咽著說:“兩老請節哀,吉爾必然不願意看到你們二老如此傷心。”丘家父母悲痛得難以言語,丘吉爾的大哥替父母還禮,把蔡然和薑無垠引到出口,感謝他們有心來悼念自己的妹妹。

  走出靈堂,蔡然才小聲的開口,說:“丘吉爾的哥哥,不工作的,一直都是妹妹養著。”薑無垠點點頭:“他成家了嗎?有沒有孩子?”

  蔡然搖搖頭:“這倒是不知道,沒有看丘吉爾發過,但是她對於這個大哥是發自真心的喜歡和愛護,大哥好像一直有些智力上的缺陷,丘吉爾從來就沒有半點嫌棄,周末過節都帶著全家人一起出門玩,家裡關系也都很好。”

  這也是蔡然不願意相信丘吉爾自殺的原因之一,和睦的家庭氛圍,會給人無限的勇氣去對抗逆境,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丘吉爾為什麽就選擇了這一條路?

  因此,薑無垠也越來越能接受蔡然的猜測,丘吉爾的選擇背後,一定還有什麽不為人知的隱秘,他不知道這樣去調查一個已經逝去的美好生命,算不算是侵犯了她的隱私,但是作為喜愛她的讀者來說,自然是不希望她死得不明不白的。

  薑無垠把在追悼會上那些作家的名字都記下來了,他在丘吉爾的微博裡面搜索那些人的名字,又找到了他們的微博,也同樣在他們那裡搜索丘吉爾的名字。

  快速的查找這些人跟丘吉爾的關系。

  有趣的是,這些人出現的頻率很高,而伴隨他們的出現,除了海底撈之外,最高頻的一個詞,就是梨花社了。

  他在丘吉爾的文字中搜索關於梨花社的記錄,也隨手發給了蔡然,問他知不知道梨花社。

  蔡然很快回了信息:“梨花社是丘吉爾牽線拉起來的一個文學社,也都是他們玩文字的人的一個交流區,他們時常有活動的。”

  蔡然還發過來一個網址,是一個私人的論壇。

  薑無垠點擊進去,都是梨花社成員寫的文章,很雜,散文、隨筆、長篇短篇小說,應有盡有,看起來是一個十分活躍的文學社。

  薑無垠一篇一篇看下來,包括後面的回復、評論、探討,他真是從小到大,沒有看過這麽多文字,二十幾年來看的書,不如這兩天看過的字多。

  但也有一些發現,丘吉爾跟文學社中每個人都保持著不錯的友誼,但是其中一個女作者,跟她文風、文筆、作品類型都十分相似,可以說兩篇文章擺出來,粗略看上去,都很難分清楚到底哪一篇是誰寫的,唯一能有些線索的,就是同一件事情,丘吉爾傾向於看她的未來,看積極的一面。

  而那位叫做冰棱花的作者,則傾向於看到悲觀和消極的一面。

  整個論壇中,他們兩人的合作和互動最多,他們喜歡玩一個遊戲,比如一個社員會發一段自己的經歷,然後社員們會開始從兩個方向和角度來闡述這個事情的兩面。

  這麽說很抽象,舉個例子。

  比如有另外一個社員發了一篇早上送孩子上學,孩子把早餐灑在了車裡的日常經歷。冰棱花回:“這些上學遲到了,還得換衣服,還得去洗車,一上午的事情都耽誤了。”

  丘吉爾回的卻是:“剛好去洗車,反正也好久沒洗了,小朋友也接受教育以後做事情不能再這麽毛毛躁躁的了。”

  大部分社員都表示,心裡很想像丘吉爾那樣想問題,可是大部分人的思維和做法都是冰棱花的做法,大約都是心裡想的跟實際做的,都是難以統一的。

  類似這樣的交流和溝通,很多。

  丘吉爾就像是一個小太陽,總是把溫暖和光芒輻射給別人,然後努力的燃燒自己,不斷的燃燒,不斷的發光發熱。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