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權寵京華》第689章 再上戰場
  第689章 再上戰場
  北唐,百廢待興。

  經歷了戰爭,蝗災,水患,北唐的國力可以說是一落千丈,獻帝爺在位的時候,好歹還能維持住裡裡外外,現在,是真的捉襟見肘。

  偏生因著災情,大部分地方的賦稅要減免,國家收入少了一大截,更顯得拮據。

  宇文嘯走之前,扶起了武將的地位,但是到底時日太短,難成器侯。

  過了年之後,朝中有人提出,戰事已經停止了,可以削減軍費,專注於發展與農耕,武將反對卻沒有什麽用。

  此事提交到內閣,蘇複一人獨力難支,爭議到口水都幹了,但是資歷尚淺,沒人聽他的。

  而在這個時候,蘇國公又離京去監督賑災,沒在京中,就這樣,兵力被大幅削減。

  至於武器,經歷了一場大戰之後,所剩無幾,朝中有些官員和民間一部分的名士對於這麽殘忍的武器表示了排斥,寫了請願的折子,要求廢了這些武器。

  宇文海想起兒子就是因為這些武器被罵的,想著國中也太平了,便下旨廢掉。

  但事實上他沒有廢掉,因為記得兒子說過,這些武器留著還能震懾一下敵人,所以,他最終是暗暗下令把武器封存在兵部的庫房裡,算是為北唐留一條後路。

  但是,大張旗鼓地要廢掉武器,還是不利於北唐如今的形勢,加上北漠本來就對這場戰爭十分不服氣,輸就是輸在這些武器上,如今北唐被上天責備,要廢掉武器,北漠的秦大將軍得悉之後,竟撕毀了停戰協議,卷土重來。

  在上一場戰事停罷的半年之後,第二場戰爭再度打響。

  北漠大軍已經壓境,蘇複建議重新製造武器,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宇文海和當初建議廢掉武器的官員,見北漠來勢洶洶,後悔莫及,可沒有辦法,只能是傾盡全國之力,倉促應戰。

  宇文海本來能力就放在這裡,能辦好皇差,但是絕非很好的皇帝。

  臨危點將,他決意禦駕親征,急召了蘇國公回來坐鎮朝中,他與袁侯帶兵出征。

  而實際的情況是他不去也不行,沒了可以震懾北漠的武器,只能由他禦駕親征來鼓舞軍心。

  摘星樓諸將自然跟著去,三少年這一次不用偷跑,黑影帶著他們去了。

  黑影雖惱怒宇文嘯的離開,但是,知曉他一直想培養三少年,所以,還是遵從了他的意思,帶著他們去經歷戰火,要快速成長,戰場絕對是一個好地方。

  但是,下令整個摘星樓,護著他們三人,虎爺,雪狼,順風耳也跟著前往,這也是順風耳和雪狼的首秀。

  府中,還有閃電組建的閃電衛護著極兒,整個肅王府也是再度拔空而去。

  前線,依舊是吳威鎮帶兵阻擋。

  也虧得宇文嘯當時極力護著江北府的駐軍,三年之內不許撤離,否則的話,這第一道防線,就馬上要被北漠突破。

  但是,吳威鎮也堅持不了多久,北漠的再一次卷土重來,來勢洶洶,銳不可當,吳威鎮堅持了十天,終被破城。

  戰線南移,危機迫在眉睫。

  二月初三,宇文海和袁侯帶兵趕到,和北漠在遼州打了起來。

  兵力強弱懸殊,北唐全憑一鼓作氣,苦苦堅守了十天,傷亡慘重。

  上一場戰事,雖然艱苦,但是宇文嘯運籌帷幄,佔據了有利的地勢,使得北漠攻進不得,可如今在遼州府,是北唐的國土,百姓遠離戰火,流離失所,造成了後援不足,軍需缺乏,北唐艱難應對了幾場戰事之後,節節敗退。

  北漠佔據了遼州。

  四月初五,北唐退到南平府,南平府如果受不住,北唐半壁江山都落在了北漠的手中,那麽,氣數已盡,所以,即便再艱難,也只能苦苦支撐。

  四月初八,北漠在南平府外展開攻城。

  宇文海率領的北唐軍,被打得灰頭土臉,摘星樓犧牲了一位戰士,是小六身邊的李武。

  少年們甚至連哭都來不及,忍著悲痛上陣殺敵。

  這一次,他們連怕都不能怕了,覺得自己會死在這裡,死了也好,好歹是殉國了。

  四月十五,平樂公和袁老夫人帶著粵東十萬駐軍趕到。

  老將出馬,鐵血猶在,振奮了軍心,幾個月來,總算是打一場勝仗。

  但粵東駐軍本是防禦鮮卑的,如果這個時候,鮮卑對北唐出兵,北唐必定覆滅。

  這是沒法子的事,因為粵東軍不出來,則北唐就熬不住了。

  秦大將軍果然去信鮮卑皇帝,說願意交出前朝慕容太子和慕容燕,只要鮮卑出兵,迅速拿下北唐,最後攻破北唐之後,可分鮮卑五座城池。

  鮮卑如今的內鬥十分厲害,洪烈想奪權,但是段氏皇帝也不是省油的燈,膠著的局面,使得鮮卑沒有馬上出兵。

  但是,一旦鮮卑內部達成共識,則沒有回旋的余地了。

  北唐只能迅速打幾場快攻,希望能先把北漠逼出遼州。

  有了老將坐鎮,北唐的士氣高漲,雖然逼不退北漠,但是,卻能守住了南平府。

  戰事到了九月底,北唐軍已經疲乏至極,就連宇文海也有些心灰意冷了,覺得北唐要葬送在自己的手裡。

  摘星樓諸將和少年們還在鉚著一口氣,如論如何,寧死也不退。

  四大家族裡,除了褚家,袁家,方家,蘇家全部都有大部分的族中子弟上了戰場。

  褚家也不能說沒有,至少褚小五在。

  這是北唐四大家族從未有過的團結。

  北唐的百姓,惶惶不可終日,憂心國破,自己會淪為亡國奴,這個時候,那些學者賢士才去反省,當初指責宇文嘯對敵人的殘忍,是何等的無知!

  十月底,天冷了。

  戰事從開始到如今,已經九個月過去了。

  北唐甚至連送往前線的冬衣都趕製不及,糧食也掏空了。

  但好就好在當初蘇國公親自前往水患和蝗蟲鬧得比較厲害的州府去,讓農耕得以迅速的恢復,所以馬上就要收割糧食了。

  距離宇文嘯離開北唐,已經一年了。

  這一年裡,摘星樓裡的人,仿佛經歷了十年的艱險。

  辛醜年十一月十八,冬至,因戰事稍稍穩住,宇文海下令,全軍過冬,讓大家緊繃的神經可以緩解一下。

  但是,平樂公和袁老夫人不同意,摘星樓諸將也不同意,認為這個時候一旦放松,則最容易被人突襲。

  但是,陣前打仗,最忌的就是質疑大元帥,會損其威信,因此盡管不同意,他們只能是自己加強刺探,以防北漠突襲。

  而北漠果然就在冬至這一天發動了全軍突襲。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