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太后你別跑》第75章 時局已改
  第75章 時局已改
  跟著靜綾編排她的有好些人,都是今生沒見過沒說過話的。

  前世也沒什麽印象,女子嫁人便各奔東西了,命運隨夫家起伏。

  她即便貴為太后,這些人也不會人人能到她面前。

  不過,其中倒是沒有成家姐妹。想必她們即便討厭自己,就目前廉王和成貴妃對她的態度,也不敢表露出來吧。

  不過其中有幾個,比如勇毅侯府那兩位小姐,華敏沄記得清楚,都是成家姐妹的好閨蜜呢。

  哼哼,自己不敢上,把小跟班們派出來製造輿論,指不定裡面抨擊她的那些詩是誰寫的呢。

  因為這,華敏沄還專門讓人去打聽一下說她什麽。還讓人收集了一下她們做的詩。

  其實也沒什麽特別的。無非就是說她喜歡金銀之類的阿堵物,給貴女臉上抹黑;庸俗不堪、自甘下賤與商人為伍;不虧是鹽商後代,骨子裡脫不了窮酸氣雲雲……

  成家姐妹也就罷了,說不定裡面還有田雪梅的推波助瀾呢。

  按說今生她和靜綾沒交集,就上回進宮見了一面,話都沒說一句。

  無來由的這位就對她這麽討厭了。想到前世靜綾嫁了成家人,那靜綾又最是維護廉王……

  果然她和南宮家的人磁場不合。

  討厭就討厭唄,能影響她什麽嗎?

  她還是好好想想開鋪子的事。

  等一個月後華敏浩和楊俞成績出來的時候,華敏沄的鋪子都開張了。

  鋪子名很簡單,就叫“舶來品”,取從海上船舶運來之意。

  鋪子專門賣從海外帶回來的稀罕物:寶石頭面、貝殼擺件、珍珠紗衣、奇花異草等等應有盡有。

  樣樣價值不菲不說,還新穎非常,每一件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絕無重複的。

  這回華秉佑終於有機會寫牌匾了,連著幾天心情都很好。

  “舶來品”店鋪生意剛開業就因為別具一格進入火爆階段。

  此後,逐漸發展到京裡的貴女沒有哪一個不以能買到“舶來品”的東西為榮。

  包括那些說華敏沄壞話的……

  不過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華敏浩和楊俞的成績都不錯,楊俞成績更好些,會試五十多名。

  華敏浩會試九十幾名,和前世相比差了不少。不過,只要殿試發揮正常,一個二甲應該是跑不掉。

  倒是阮石,會試第三,被龐相家榜下捉婿捉了回去,惹的全汴京城哄笑連連,不說大魏已經不興這榜下捉婿了,已經好多年沒見過這樣的場景了,就是要捉婿,那至少等最後殿試成績出來後吧,哪有這麽早的。

  有人還暗笑龐家:別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畢竟阮家只是個開鏢局的,阮石除了那傲人的成績以及那張俊美絕倫的臉,真沒什麽好讓人圖謀的,這有那心底陰暗的,就想看看笑話,阮石殿試倘若不好,看龐家如何收場。

  畢竟殿試的時候見惡於陛下的不是沒有。

  不過,不管外面那些人怎麽想,華敏沄在家聽到這消息笑的不行,想不到前世全汴京城標榜的幸福婚姻是這麽開始的。

  龐老夫人和煦溫婉,孫女兒卻是個敢想敢做的。

  阮玉來尋她玩兒的時候,華敏沄還打趣了幾句。倒把阮玉說的有些不好意思,不過看她眉目舒展、掩不住的喜色,想來對未來的大嫂是極為喜歡和滿意的。

  楊俞考了五十多名,讓本就滯留在京城等結果的楊德宇也是歡喜連連。

  信國公自然也是無比的高興。他孫子這成績,足可以笑傲汴京城所有的貴族子弟了。

  於是他和楊德宇一拍即合,想要大擺宴席。

  好在楊俞和華敏浩頭腦清醒,死活不讓,這事便按在了殿試之後。

  殿試也就是會試揭榜的十天后,考完之後,殿試結果隨之而出。

  楊俞和華敏浩真是焦孟不離,一個第六十一名,一個第六十二名。

  阮石也不差,是為二甲傳臚,雖然這一世和前三無緣了,有點遺憾,但寒門學子有這樣的成績,龐家想必也很滿意。

  今科的狀元、榜眼、探花也都是寒門學子,華敏沄絲毫沒有印象,前世從沒見過這三個人。

  這事讓華敏沄有些疑惑之余,也松了口氣,無論是楊俞和華敏浩、還是阮石的科舉成績都和前世不同。

  狀元、榜眼、探花也不是前世那三位,甚至華敏沄都沒看到這三位的名字。

  這說明什麽?這說明時局在改變。這些三甲進士都是國之棟梁,國之砥柱,可以說不同的人帶動的一國的氣運都是不一樣的。

  如今這般,從一定意義上說,華敏沄已經算是告別前世那個世界,需要用新的目光對待這個正在改變的世界了。

  值得一說的是,狀元、榜眼、探花倒都稱得上青年才俊,二十多歲,江南人士,最重要的是,這三位貌似都沒有娶妻,讓汴京城好些貴女蠢蠢欲動。

  可惜沒有龐家的膽量罷了。

  就是謝氏都扒著華敏沄,一臉好奇的問過她,這三個喜歡哪一個,大有要去搶親的意思。

  華敏沄:“……”娘啊,能不能別添亂了,她連那三位長什麽樣兒都不清楚,能喜歡誰啊。

  她現在比較喜歡銀子,急欲豐滿自己的羽翼,對人無感。

  信國公府大擺了三天的流水宴,為華敏浩和楊俞慶祝。

  兩人這成績翰林院肯定是進不了了,兩人都選擇去外面做知縣,磨練個幾年再說。

  雖說,新進士多是去一些窮鄉陋縣,但有信國公府的加持,總能矮子裡面拔高個,找個相對安穩的地界。

  這不,華敏浩和楊俞的官職是最快的定的那批人之一。

  狀元、榜眼、探花和傳臚才定下在翰林院就職。兩人的官職文書就已經到手了。是蒙西府那個地界的兩個小縣,還是毗鄰的,一個叫柳林縣、一個是上郡縣。

  蒙西府距離汴京城不算太遠,快馬加鞭也就五六天的日程,且蒙西府有白虎將軍坐鎮,安全就得到了保障,真是難得的好去處。

  想來信國公是用了心的。

  這不,前途已定,華敏浩這婚事就提上日程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