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春暖花開》第34章 ,秋收 中秋和秋別
  第34章 ,秋收 中秋和秋別

  天氣很熱,莊稼也可以收獲了,柳兒沒有莊稼可以收,但是,秋收後,地就要拿回來自己種了,柳兒抄了很多的農書,可是,並沒有真的種過地,心裡面還是有些擔心,本想把地租出去讓人租了,反正莊子沒有這麽多人,種也種不完,花匠王不同意,說自己會種,才這點地,小事情。加上十小小廝,王明都表示能種地,柳兒也就準備秋種了,農書還是沒白抄,柳兒發現了這裡的氣候,可以種玉米,而這邊沒人種,不知道有沒有這種作物,薑掌櫃說,在北方好象有見過,就帶著銀子,騎了小黑去尋種子了。

  現在,柳兒是準備著要讓小子們去參加義務勞動,順便看看能不能真的會種點。方家農閑時沒少幫自己的忙,這也算是回報吧,薑管家也讚成先去幫忙,就讓花匠王帶著二小子,去鎮上選了一批農具。什麽鐮刀,鋤頭,一大堆。

  楊媽媽同柳兒就準備著中秋節,這邊中秋節,也吃月餅,但,就只有白糖的,柳兒前世並不是很愛吃月餅的人,但是這個古代也沒有什麽比較好打發時間的事情,只能風花雪月的生活著了,只能細致的生活,你說擱現代,忙都沒時間了,還能慢慢的自己做月餅?想想都是夢,現在好了,時間大把,可勁折騰唄,這才是真正的小資生活。

  柳兒並不想自己動手,累都給累死了,吃還不想吃,想想其他的穿越同仁,自己洗大腸什麽的,臭不臭嘛、內髒還含有膽固醇超標,吃多了會得病,不過這是在現代的營養過剩的情況,想著村裡好象沒聽說豬大腸有人吃,這個麽,可以複製。一餐兩餐的不會有什麽事吧?
  柳兒翻出自己的菜譜,找到中點這面,把月餅的配料給抄一張紙上,對著念給管嬸聽,讓她去備料,“管媽媽,備二份吧,我也不確定自己做不做得成。試試唄”

  “姑娘,咱們的糧食,除了村裡買了些,很多都是鎮上買的,也不要浪費了,我們一次少做一點,行不行?”

  “可以的,我們一次少做點,成功了也少做,餡多做點就好了。”幫自己省有什麽不可以,我又不是錢多得燒的慌,省是可以的。柳兒心裡亂想著。

  管媽媽去備料。

  柳兒自己走到大廚房去,見了二人媽媽,也把衛生做得很好,口味也不稓,就是菜式太少了,親自去詢問了每人會做的菜式,真是少,親自把東北的亂燉教了北方的朱嬸,南方和細細教了豆腐園子,讓兩人試著去做。

  果然的,味道差點,吃完中飯,柳兒交待兩人怎麽改進下,讓明天繼續做。倆人也有興趣,問了些細節,柳兒又詳細說了,兩個下去自去捉摸不提。

  柳莊的地侍弄得認真,是最先開鐮的,王明帶著十個小廝,也參加秋收,柳兒也去了,但沒得動手,楊媽媽不知怎麽想的,真心以為自己是什麽大小姐,這不準那不準,讓自己搞得雙手不沾陽春水,這搞得三從四德的,切,不過看著都累,柳兒還是沒主動堅決的下地,隻帶著小紅在田裡看看,然後提著個小籃子,跟著地裡面拾麥穗,倒也開心。麥子全堆到湖邊的一塊平地裡,方家一直是在這裡曬谷子、麥子這些的。

  秋收第三天,方家長子,方軍回到了方家,這是個高高大大的二十歲的漢子,他在京裡的衙門裡當差,年頭剛升了職,現在來接取父母同弟弟去京裡住,還給弟弟在衙門裡也尋了一份差事,京裡購了個二進的小院子,是個孝子,不過柳兒這人老是想些灰色事情,心裡以為自己買莊子的銀子估計進了不少到他上司包包裡了。

  方軍對柳兒當時能出銀子買了自己家的房子地,還可以秋後交房什麽的,是很感謝的,這次來也是想當面謝謝柳兒,特別帶了京裡知名的‘吉祥齋’的月餅,送與柳兒。

  柳兒謝過,收下不提,約他家同自己宅子一起過中秋。方軍一口應了。

  眾人趕在中秋當天就收完了莊稼,薑管家也帶著玉米種子在中午趕到了莊子,剛好可以一起過節。

  柳兒帶著管氏做的月餅非常的成功,五個模子壓出來的月餅,比什麽吉祥齋的還好看,當晚,丫頭小子們在後院排了一桌席面,吃吃喝喝,開心無比。戌時月亮出來了,八月十五,皓月當空,就賞月,很風雅的事,這後院的人可沒這麽的興致,吃吃喝喝,打打鬧鬧,沒人看月亮一眼。

  唯有這前院的方家一家四口,柳兒,楊媽媽、薑管家,管氏、王明、花匠王,朱嬸、周媽才算是認真看了月亮,,楊媽媽還在正院裡祭了月,本要祭祖的,可柳兒實也說不出什麽祖來,隻變通祭了月了事,楊媽媽還擔心柳兒因此傷心,偷偷看了,見她渾不在意,也放心了,柳兒卻不知道這些,做為現代人,這宗族觀、鬼神上天,信得是不多的,柳兒高中就出了國讀書,更是沒有什麽概念。穿來古代,也不過以為中秋節無非就是聚在一起,吃喝一餐,吃點月餅,看看月亮,有思想、有感情的的對著月亮流點淚,發幾聲歎息,也主可以了,
  中秋節唯一的收獲就是,方軍喝酒喝得高了些,在桌上暢所欲言,帶來了一個消息,當今天子,龍體欠安。成年的龍子你爭我奪,聽說要立幼子為太子……

  京城的消息第一次正式傳入了柳莊。大家都當是閑話,聽過就算了,引起重視的是柳兒,憑著不多的歷史知識,柳兒知道,這政權的交替,總會有些風吹草動的,這傳長還好說,廢嫡立庶,滅長存幼,這就是社會動蕩的根源。柳兒心道,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了,以前在現代,社會安定,沒這麽多亂七八糟的的事,以前在王府,身為下人,你知也沒用,不知也沒用,生命都是別人給的,能怎麽辦?現在不同了,自己不但要自己活,自己手裡還有三十多人的生命中,以後可能更多,要為別人負責……

  中秋夜在一片祥和中渡過了……

  方家的谷子共收了三百多石,有細糧有粗糧,柳兒全按市價收了,反正自己都要買糧的,方老大樂得省事,無有不應。薑管家帶著人自去把糧收到地窯裡,地窯裡按柳兒的要求,是用乾雜木做成的架子排成排放在裡面,糧食就一袋袋放在架子上,粗糧細糧分開存放。好取好用,楊媽媽說,這一個窯裡的糧食可比平時沒有用架子時堆放得多。所以其它的架子也搭好了,菜窯裡的架子,柳兒就排得格子小些,還做成活動架子,擱板沒叫訂死,放了菜再根據高度放上擱板。

  方家把家裡的細軟收了,一些精細的家具也收拾了搬走,粗笨的也就不要了,收拾了三天后,總一應收拾完畢,恰好是一適宜搬家的好日子,也就訂了第二天就走了,柳兒叫楊媽媽按排了餞行飯請方家吃。又請了村長裡正來,因為牽扯著方宅的交付問題,要二位中人做見證。

  當天,村長同裡正也來了送行,並做了見證,到此時,柳兒購方家的房子田地才算完全交清,方大嬸沒有要什麽一半的豬呀,雞呀,柳兒不願佔她便宜,讓楊媽媽算了帳,強拉著給了五兩銀子,另送了方嬸一節布料。這可比方嬸子賣掉所分的雞什麽的,收入高多了。方家自此,全家搬進了汴城,念著柳兒的大方及為人,還特意留了地址,讓柳兒有空到京城去找他們。

  柳兒笑著應了,同方家話別。方家原住著的院子空了出來,薑管家就去找人把跨院收拾出來,楊媽媽決定暫時不用搬進去,他們覺得住在後院還能看著這十個小子,加上聽著後面養殖場的聲音,還更恰當些。

  方嬸子走後,管嬸照料這些牲口就有些吃力,小廝們就被分了2人進來,跟著喂牲口,8人跟著花匠王收拾菜地,眼見著氣溫快低了,柳兒托村長在村子裡收了不少菜放在地窯裡存著,聽花匠王說,知道程府的溫室怎麽修的,但時間來不及了,只是購了不少的菜窯在地窯裡。

  由於地是丟給花匠王去管的,但是大王村,秋後就隻種些小麥,及耐寒的白菜、蘿卜,屋裡人多,冬天又長,所以好地裡一半種了麥子,另外就種了一玉米,這玉米剛一拿來,柳兒就按排著在院子裡的屋裡,用竹子做的架子,放上土,讓花匠王給出了苗,趕著種了麥子,就把苗移到地裡去了。

  “看看今年能不能成”這話聽在花匠五心裡,七上八下的。

  其它的山林地,土質差,就種了一畝白菜,一畝蘿卜,其它的地,柳兒全讓種了一種開紫色小花的草,平時是種來喂馬的----苜蓿,全種了,花匠王因為柳兒說,以後凡是地上出品都是花匠王負責。心裡擔心,你說你吩咐咱這麽多馬草,我可拿這責怎麽負?
  “安拉安拉,聽我的得永生!”花匠王顯然不是穿來的,仍睜大眼睛看著主子,唉,這也太沒配合度了嘛
  “放心吧,除了留下大黃牛同小黑過冬的,其它的就翻到地裡面,可以肥田,柳兒指著身手的幾大排子書。以證明自己的話是書上來的。

  花匠王放心地去了,也該放心的,一現代人指導你種地,你還有什麽不放心的,雖然說這個現代人只看過豬跑,沒吃過豬肉。柳兒目送著他走了,笑笑地對著腳邊的財寶說。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