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穿越之春暖花開》第41章 王明芸娘大婚
  第41章 王明芸娘大婚
  第二日,王大家三口,拉著從村裡借出來的專門抬聘禮的杠箱,王明親自己擦抹一通,又將備得的聘禮,由王大家的細細擺了,用杠箱抬到大王村的柳宅來。楊媽媽出面收了,然後把早就用杠箱裝好的嫁妝抬了出來。

  芸娘的回禮------有金團、油包及自己自做的繡品。還有柳兒給的綢緞,另取了二匹紅綢做為嫁衣放在箱子裡,待薑管家買回嫁衣來才換出來。

  繡字輩的十五個丫頭,一色的細嫩綠布衫裙,全都穿著粉紅的鑲金銀邊的褙子,頭戴著大紅的絹花,一人捧著一個紅布鋪著的托盤,首先打頭的就是壓錢箱,後面就是銀釵子四枝、金釵子二隻,珠花四朵、梳子、尺子、如意秤、鏡子、都鬥、剪刀、算盤。一個盤裡放一樣,然後銅盆、馬桶什麽的,全都擺在明面上,六隻大大小小的樟木廂子,放著四季兩人的外衣衫各兩套,共計8套,中衣各二套,也8套,單是芸娘的內衣就專用一個小樟木箱子單裝了一箱。八床被子、八床被面、八床墊子、厚、薄各一套的帳簾床幔。加上妝台什麽的,十個興字頭的小子,清一色的褐紅色的短衫長褲,腰系著紅腰帶。一人或二人抬著一抬,裡正村長都看直了眼,這也太風光了,真是從沒見過這樣的排場,齊齊的滿滿的足足18抬,
  裡正嬸子按老規矩,用手插了插嫁妝箱子,果然緊得插不進去,笑著說了些吉利話,全村都傳遍了,這柳芸娘嫁人,嫁妝多得嚇人,足足十八抬,緊得手都插不進去呀,風光無限。

  這一行抬嫁妝的,沿著村子,小斌兒一身新衣,騎著小黑,帶著路,沿著村子裡繞著轉了一圈。這叫曬嫁妝,比的就是財力。一時柳莊的名氣如日中天,風頭一時無兩,
  因娶親的時間近,中午的飯食就免了,芸娘拿出三四十個荷包,都裝了二十枚新製銅錢,一一謝了送聘禮的鄉親,抬嫁妝的興字輩十個小子、繡字輩的丫頭,
  王媒婆帶著王明送了“過書”,俗稱“紅綠書紙”(紙張兩層外紅內綠),楊媽媽送“回貼”認可,俗稱“文定”就算完事大吉了。

  王明、芸娘開始收賀禮,有現銀----由幾個大錢到幾兩不等,或喜幛、喜軸,並書以“百年好合,五世其昌”、“天作之合”等。實在是喜氣呀,也有夠土氣的,柳兒一個也看不上,(沒敢說出口)芸娘這邊收到嫁禮多為繡花或綢緞被面、被頭或日用器物,亦有送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寓“早生貴子”意。更是雷人。可芸娘很開心的一一細看,不知道為什麽?柳兒想不明白,難道比你的手藝還好?粗針大線的。

  然後,王明又送了謝媒酒二壇子給王媒婆,並謝媒禮的荷包一個,裡面有500大錢,

  俗諺“請吃酒,掗拜生”,好日前準新郎王明笑嘻嘻的,拿著紅紙“知單”,帶著小斌去請吃酒,各家去發了請貼,請長輩親友吃喜酒,訂在七日後的初八日為迎親的“好日”。各家都在自己姓名下寫上個“知”字。這可是村子裡少有的正規下貼子法,許多不會寫字的,都拿筆畫了個記,表示知道了。

  薑管家緊趕慢趕總算是在五日後回來了,總算趕在了看嫁資的當天到了,氣都來不及喘,忙著接了王明送來的“轎前擔”,有鵝2隻、豬肉一方、魚2尾、羊兩腔,牛肉一方。

  楊媽媽安排了管嬸子過來幫廚,請了陪郎、陪嫁及押床童子吃酒,(陳嬸子因著有孝,避到了柳莊去了。)陪嫁、陪郎就眾莊子的丫頭小子中尋了兩個機靈的,繡花及興家來充了,
  王大家的去村裡尋了個三歲的何五家的胖小子來壓床。這何五也來吃飯,裡正、村長兩家自然是不能少的,一時也來了,菜式也不簡單,要有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蓮子,討“五子登科”彩頭,管嬸子,拿出功夫,叮叮當當的,帶著朱嬸,不一時就擺上席來,眾人吃過,散了。

  薑管家方才有空跟柳兒說起去京裡的事情,取出一套大紅的嫁衣,果然是名繡坊出的,真正的精細活計。只見嫁衣身量同芸娘差不多,也不用改什麽了,嫁衣上用金線繡著富貴吉祥的圖案,針腳細致,手工倒也不差,芸娘為人繡了十幾年的繡活,竟然沒有穿上自己親手繡的嫁衣,也不能說不是個遺憾,不過,與人為奴的生活,怎麽也樣不到自己有這樣風光大嫁的一天,沒有準備呀,芸娘能有柳兒為她作主,嫁與王明,心裡就幸福無比,滿滿幸福,讓她沒有時間去想這些,

  今天,是王明拉嫁妝的日子,就是村裡說的看嫁資的日子,一早,村裡的人都到了柳宅,親眼見到了傳說中的十八抬嫁妝,嫁衣早已把紅綢換回來了。用托盤托著,放在杠櫃上面,金錢織就的喜鵑圖案,明晃晃的閃人眼,一件件的物件,讓村裡的人直呼親娘,這柳家,就了下人取親都諾大排場,柳哥兒心腸可真好呀,待人真是不錯。芸娘端坐在裡屋,聽著外面堂屋一陣陣的熱鬧,楊媽媽,薑管家迎來送往,午時,王明帶著繡字的十五個丫頭,興字的十個小子,並小斌及五個村裡的小子,都仍穿著前日的衣衫,來抬了嫁妝,仍舊沿著村子繞了一圈,抬到柳莊的跨院去了。中午飯就在柳莊開了二席,大家吃過,晚上,安床,全福夫人是由村裡一個公婆父母,丈夫,哥哥、姐姐、大伯子,小叔子大姑小姑、兒子、女兒、侄子,侄子全齊的石氏擔任了,她用24雙筷子扎好紅線,安放新郎王明炕上的席子下,稱“安床”當晚,王明帶著壓床童子睡了,上床前給他喝足了水,吃包子、花生、雞蛋,,睡於床的裡邊,一早,果然在床上撒了一大泡尿,這“包生兒子的彩頭,讓王明樂開了懷,看著這泡尿,笑成了一朵花,掏出了個大大的荷包給了這個小娃娃。

  五更時辰,王大就趕到了柳莊,帶著王明以全副豬及果品,就在跨院的在廳堂供祭“天地君親師”,“享先”後,再吃了“享先湯果”。就帶著一行眾人去迎親去了,小黑披紅掛彩,王明騎了,財寶破例沒有跟著柳兒,在迎親隊伍的前頭帶路,鎮上雇來的花橋是四人抬的,花轎出了柳莊大門,轎夫以淨茶、四色糕點供“轎神”。放銃、放炮仗,大紅燈籠開路,沿途吹吹打打。一路直到大王村而去。

  芸娘被王婆子用五色棉紗線為她絞去臉上汗毛,開了面,楊媽媽在外間也讓客人吃完“開面湯果”。時間剛好,王明的花轎也到了,薑管家放了迎轎炮仗,足足1000響的炮,攔轎門”、“搜轎”一一照做。管氏早帶著朱嬸子,及村裡來幫記忙的媳婦中午抬上了十個菜一個湯的“起嫁酒”。

  下午由小斌來催妝三次,楊媽媽為芸娘喂過上轎飯,也就起轎了,薑管家再放炮仗,並用茶葉、米粒撒轎頂。

  興慶代替芸娘的兄弟“送轎”。一直陪著芸娘的花轎,抬進了跨院。芸娘的花轎進門,王明安排的吹鼓手吹起迎親曲,小斌放炮仗迎轎。芸娘出轎門先跨過一隻朱紅漆的木製“馬鞍子”,又走了紅氈,由王婆子相扶站在喜堂右側位置。新郎王明站左側。大紅的雙喜字掛在喜堂上,供桌上燃著龍鳳大蠟燭,
  村長做了讚禮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一時拜完,就將二人送了進去,用柳兒五十兩銀子買來的銀酒壺,喝過了交杯酒,王明心滿意足,用秤杆揭了蓋頭,細細地看了看芸娘道:“娘子,終於娶到你了,”不等回答,就紅著臉,去外面席上陪酒去了,
  洞房花燭夜,是人生的一大喜事,柳兒很想去搗下亂,不過被楊媽媽盯得死緊,只能聽得王明叱罵興字輩小子們的聲音,不甘地靠著財寶看書。有什麽稀奇了不起的,不去就不去,小紅在邊上怎麽竄托也沒去成,因為薑還是老的辣。倆小鬥不過一老。

  第二日,倆新婚夫妻,早起做了早點,恭敬地先送到柳兒的主院,讓柳兒在正堂朝南坐了,行了大禮,敬了茶,柳兒笑死“哎呀,這是怎麽說的,搞得我高你們一輩了不成?”

  “你是主子,要受的,”兩人堅持行了禮,柳兒只能拿過一個裝著五兩銀子的包遞給了王明,又從頭上取下一朵珠花,給芸娘戴了,兩人謝過,辭了出來,這主子也不好當,這一個念頭下來,這個親結掉柳兒近100兩銀子,當然,包含著銀壺,折舊什麽的古人不懂,自然不用跟他們算得這麽仔細。

  小夫妻又去後院,跟楊媽媽及薑管家敬了茶,行了禮,楊媽媽同薑管家,堪堪隻受了半禮。

  成親後的三朝回門、及新婚彌月一概都省略了,柳兒給他們倆放了三天的婚假。讓他三日後才來侍候。王明結親的事也就揭過不提了。王明同學也就算是有家有室的人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