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帝皇書(安樂傳)》第176章
  第176章

  十裡長安景,琉璃夜光燈。

  天下盛名負,東宮太子君。

  韓燁年少的時候,帝都的百姓們便把他和帝都盛景、天下鼇首作比,大靖立國幾十年,雖疆土遼闊國強民富,可最讓百姓津津樂道的卻是那個高居東宮俊美出塵的太子韓燁。

  大靖儲君的睿智仁德,放眼雲夏三國,誰能比肩?
  即使施諍言遠在西北,少年時也是聽著天下人對韓燁的讚言長大的。後成好友後更是心悅臣服,甘心為其執帥效忠。

  三年前在堯水城離別、東上抵禦東騫時,他從未想過,他們君臣再見面時會是此般光景。

  君子樓,鳳臨閣。

  一襲青衣,臨窗而立,那背影消瘦清雋,卻熟悉得讓人眼眶澀然。

  施諍言拂手關門,一步步走進閣內,朝著窗邊立著的人影緩緩跪下。

  “臣,施諍言,見過殿下。”嘶啞哽咽之聲在房內響起,施諍言半跪的身軀被人托住。

  “諍言,不必如此,起來吧。”

  清朗的聲音一如往昔,多了當年不曾有過的平淡安寧。施諍言隨著韓燁的手起身,抬首,卻微微一愣。

  韓燁雖然看著他,但目光空茫,眼睛似是不能視物。

  “殿下……”施諍言猛地抓住韓燁的手腕,失聲道:“您的眼睛?”

  韓燁倒是平靜得多,像是早就猜到了施諍言的反應,拍拍他的手,“兩年前從雲景山落下時受傷過重,孤內力盡散,這雙眼也看不見了。”

  施諍言一聽,急急在韓燁脈門上探了探,果然如韓燁所說,他一身內力散得乾淨,施諍言一時酸澀不已。功力盡散,雙眼俱毀,可見當初傷得有多重,也難怪殿下還活著,兩年來卻始終不曾出現。

  “殿下,臣馬上送您回京,讓太醫院院正診治您的內力和眼睛……”

  “不必了,諍言,我這條命是淨善所救,他花了兩年多時間都無法替我恢復內力、治好雙眼,其他人怕是也不行。”

  北秦國師淨善道長乃雲夏有名的醫術大師,且早已臻宗師境界,他如果都沒辦法治好太子,那太子這雙眼……

  施諍言心底黯然,韓燁朝窗邊走去,熙熙攘攘的人聲在他耳邊拂過。他的聲音淡淡響起:“諍言,不必掛懷,內力散了,做個尋常人便是,雙眼不能視物,習慣了就好。孤如今的身份,就算內力盡散不能看見東西也無大礙。”

  聽得此言,施諍言眼眶泛紅,沉默下來。

  兩年前朝廷以為韓燁已亡,嘉寧帝冊封韓雲為太子,說起來如今大靖的儲君是那個尚才六歲的十三殿下。

  三年時間,大靖朝堂風起雲湧,江山早已不複當年。

  “殿下。”雖然知道韓燁看不見,但施諍言仍然對著韓燁的方向緩緩跪下,膝蓋磕地的聲音沉鈍而鄭重,他跪得筆直,一字一句開口。

  “無論殿下變成什麽樣子,無論殿下願不願意再回東宮。臣施諍言一生追隨的大靖儲君,從來只有殿下,當初是,如今是,將來亦是。”

  無論大靖是韓氏掌權抑或帝家當道,無論位居東宮之位的是你韓燁還是皇十三子韓雲。只要你還活著,我施諍言這一生追隨的君主,就只有你。

  當年他只是施家少將,來不及對尚是儲君的韓燁說出這句話。如今韓燁以平民之身歸來,他願以施家帥印西北三軍拱衛他一生平安順遂。

  凡他令所指,皆是他劍鋒所向。

  鳳臨閣內一陣安靜,韓燁回轉身看向施諍言的方向,清冷的眼底泛起同樣酸澀而激動的情緒。他長長吐出口氣,壓下心底的感慨,朝施諍言摸索而來抬起他的手將他扶起。

  “諍言,咱們三年多沒見了,今日不言天下,給孤說說這兩年發生的事兒吧。”

  施諍言頷首,分別了三年的君臣在君子樓內默默敘舊直到華燈初上。

  知曉了韓燁這兩年境遇的施諍言也頗為感慨。

  “北秦的莫霜公主居然還活著,當年三國之亂果然是北秦有意挑起。殿下,淨善道長和莫霜暗中救下您卻未稟告北秦王,您可知為何?”

  “孤至今尚不知道他們所圖為何,但他們對孤有救命之恩卻是事實。”

  施諍言頷首,沉聲問:“殿下,那您現在回來,可是願意重回東宮?”

  韓燁搖頭,“如今朝堂尚還安穩,韓雲已是儲君,孤沒有再回東宮的必要,況且孤雙眼俱毀,如何再為大靖儲君?當初在雲景山上孤就已放下一切,諍言,權勢也好,天下也罷,孤如今都不再執著了。”

  施諍言默默點頭,“殿下,那您是想……”

  韓燁歸隱兩年後突然出現在軍獻城,總歸是有想做的事。

  “身為人子,只要還活著,有些事就必須要去做。安寧已經不在了,我總要代替她回皇城看一看。”韓燁望向窗外帝都的方向,沉聲開口。

  提及安寧,施諍言眼底的沉痛一閃而過。他想起最近幾個月京城裡的傳聞,神情不免一黯。陛下的身體,怕是真的不行了。

  “殿下,您先休息一日,臣明日布好防衛後親自護送您回京。”

  “不用了,你是三軍統帥,就留在軍獻城吧。”

  “無妨,攝政王半月前召了臣回京述職,左右也就是這幾日便要動身了。歸西尚在西北,有他和苑書牽製北秦,不會出事。”

  見韓燁點頭,施諍言踟躕良久,終是忍不住開了口,“殿下,您平安的消息,是不是要給攝政王傳個口信?”

  從頭到尾,太子都未提及攝政王半句,但這句話施諍言卻不能不問。

  “這兩年攝政王一直沒有放棄找您,如果她知道您還活著……”

  “孤知道,諍言,不用告訴梓元。”韓燁沉默良久,緩緩開口,“孤回京城看過父皇后就會離去。韓帝兩家的仇怨耗已經掉她半生時光,她如今是大靖的攝政王,以前的事過去了就過去吧。梓元她……”韓燁頓了頓,“應該有新的開始。”

  無論他彌補多少,無論他為她做過多少,韓家欠帝家的都不會消失。既然此生無緣,又何必再耽誤她一生?
  這些年施諍言把太子和帝梓元的因緣糾葛看在眼底,知道他們之間橫著兩家世仇,難以圓滿。施諍言歎了口氣,想起京城前幾日傳來的消息,把青龍鍾敲響一事告訴了韓燁。

  “敲響青龍鍾是因為恩科一事?”韓燁皺眉,他自是記得三年前正是帝梓元大破科考舞弊案得了世人稱讚。

  “是,這兩件案子過於巧合,臣猜著怕是有人故意針對攝政王而去。”

  韓燁微一沉吟,從手上解下一隻碧綠扳指放在桌上朝施諍言的方向推去,“孤修書一封,你飛鴿將這隻扳指和信函送到京城,他們自然會知道怎麽做。”

  “是,殿下。”

  韓燁起身,行到鳳臨閣窗邊。

  “諍言,孤回軍獻城的消息瞞不過君子樓。你留句話給君家家主,就說……當年孤留給她一個念想,如今孤回來之事,無須她君家插手,就當還孤當年一份仁義。”

  兩年多前韓燁和帝梓元被困軍獻城,施家老仆李忠臨死前執刀所寫的“秦”字韓燁早已參透,若不是君玄在五裡亭親自誅殺連瀾清,他絕不會放任秦景活到現在。如今秦景已經死過一回,遠離北秦兵權,再無染指大靖的可能,軍獻城和西北又深受君家大恩,他便不再過問連瀾清的生死,算是給君玄一份念想。

  施諍言雖聽得糊塗,但仍沉聲應是,只是心裡感慨,看來殿下是真的不打算讓攝政王知道他還在人世了。

  只是若殿下知道當年雲景山巔攝政王一夜間華發半白,可還能如現在一樣平靜如斯?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注定,殿下此生,再也看不見了。

  第二日,西北統帥施諍言回京述職,威儀的西北儀仗軍裡,一輛毫不起眼的馬車默默跟隨。

  轉眼科舉舞弊案已過去大半個月,還有十日便是帝梓元定下的一月之期,但大理寺卻始終未尋到有力證據來洗清龔季柘和靖安侯世子的罪名,搖擺不定的朝臣們也更相信李定坤禦狀內所告,畢竟以黃浦歷來審案的手段,若是另有乾坤,怎麽也不該毫無進展。

  黃浦倒真的有苦說不出,這兩樁案子巧合無數,一眼便能瞧出不妥,卻偏偏尋不出半點對龔季柘和帝燼言有利的證據。

  他細查了江雲修,江雲修只是一名普通的汝陽士子,從未來過京城,和朝堂各派亦毫無牽扯瓜葛,無論黃浦如何詢問,他都言入卷閣調閱試卷只是心有不甘,不信自己名落孫山。將訴狀呈上李定坤府也只是因為春闈前兩人曾在聚賢樓有過一面之緣,才會托付於他。

  至於闖進齊南侯府的竊賊更是直接,承認入侯府行竊之事,連之前京城失竊的案子也一塊兒認了,但他在堂上嚷嚷著自己大字不識,偷盜時看見字畫就抓,並不知道自己偷出了齊南侯府小侯爺的功課。

  至於敲響青龍鍾的李定坤,他本就是刑部左侍郎,兼只是將禦狀上呈之人,既非苦主,也非嫌犯,黃浦並無問訊他的權利。

  黃浦在大理寺斷案十幾年,還從未處理過如此棘手的案子,倒不是這案子有多複雜,而是無論他怎麽去查,所有線索和蹊蹺的地方都在江雲修和那竊賊身上戛然而止,江雲修試卷被調包一事,更是成了整樁科舉舞弊案的死角,若尋不出那試卷究竟是何時被人調換,龔老大人的嫌疑便洗刷不清。

  想著至今仍臥病在床的龔老大人,黃浦整日緊繃著臉,頭髮都白了幾根。

  這日,在大理寺磨了一整日毫無所獲的黃浦剛一回府,管家黃安便跟著他進了書房。

  “老爺,今日有人給您送了一封信函過來。”

  “哦?”黃浦身居大理寺卿之位,掌帝都刑獄,對不明拜訪一向很是謹慎,他眉頭一皺,並未看信,“來者可留下府第名諱?”

  黃安搖頭,“來人並未多說,隻言知曉大人您近日為科舉舞弊案奔波,說他亦是汝陽士子,或許有些線索可幫大人破案。”

  汝陽士子?那便是和江雲修來自同一個地方。

  黃浦神色一正急急擺手,“把信函拿過來。”

  黃安把信函遞上前,黃浦展開,在信函上一掃而過,緊皺的眉頭松開,半晌長長舒了口氣。

  “原來如此,想不到這裡頭竟有這種乾坤。”

  “老爺?來人說的線索可對破案有用?”

  “有,自然是有!”黃浦摸了摸胡子,“想不到本官自詡斷案如神,卻看不穿這小小伎倆。只是……”

  “只是什麽?”

  “只是這封信來得太及時了,那人要真是汝陽士子生了公義之心倒還好,若不是……”黃浦頓了頓,“那究竟又是何人在幫本官破案?那人又為何有如此能耐,短短數日內查出了連大理寺都查不出的東西?”

  黃浦望向月色正濃的帝都,神情凝重,百思不得其解。

  這一日夜,大理寺的奏折被隱秘地送進了華宇殿。

  帝梓元翻看黃浦破案的進展,有幾分欣慰,“黃浦是個有能耐的,果然找出了龔老大人這樁案子的破綻來。”

  吉利一聽喜笑顏開,“恭喜殿下,黃大人可在那竊賊身上尋出了疑點來?”

  帝梓元搖頭,“那賊子骨頭硬得很,什麽都不肯說。”

  “殿下,奴才讓暗衛仔細查過了,那竊賊在江湖中有些名聲,輕功甚高,但他知道分寸,從不入勳貴世家行竊,平常所偷也不過是些金銀珠寶,從未沾染字畫等物。這次入侯府行竊,絕非偶然。”

  帝梓元頷首,“還查到了什麽?”

  大理寺行事過於正統,有些事只有吉利手下的暗衛才能查出來。

  “那賊子數月前曾入過少言庵,但時間過去得太久,奴才尋不到少言庵裡的那位和竊賊接觸的證據。”

  少言庵裡住著東宮唯一尚留京城的女眷,前太子孺人——帝承恩。

  帝梓元神色一冷,“本王念在她東宮女眷的分上留她一命,對她前事不咎,她倒好,竟敢欺辱到燼言身上來!”

  吉利知道攝政王對東宮有愧,回朝後雖不喜韓氏皇族,卻格外厚待東宮女眷,就連帝承恩也網開一面,任其居住在少言庵,甚至入宮和謹貴妃為伴。

  “殿下,您打算怎麽處理世子的案子?跟著世子爺的貼身侍衛說那日在崇文閣內世子給齊南侯的小侯爺布置功課時,太子殿下也在場。”

  如今龔老大人的案子有了眉目,但帝燼言泄露試題之事卻尋不到半點證據。唯一的證據還是不能做證的人,以謹貴妃的手段,豈會讓小太子為世子做證?這本就是件巧合的事,被有心人算計,自然難以辯白。

  “燼言不想讓韓雲卷進朝堂爭鬥裡來。”帝梓元歎了口氣,“他是想到了安寧,不願讓韓雲遭受同樣的事。”

  吉利見帝梓元咳嗽,知道又提及了她的傷心事,急忙轉移話題,“殿下,那帝承恩……”

  “帝承恩不足為懼,她身後的人才防不勝防。”帝梓元眸色深沉。

  若不是帝承恩身後有嘉寧帝和謹貴妃,她又何敢構陷燼言和龔大人,在這兩樁案子上做到不留痕跡?只是不知道嘉寧帝和謹貴妃在這件事上介入了多少。

  想起韓雲那張肖似韓燁的臉,帝梓元合上奏折,目光深沉難辨,露出一抹深思。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