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帝皇書(安樂傳)》第59章
  第59章

  慧德太后這一生,很是有些傳奇。

  她在大靖的名聲雖不若當年的韓子安和帝盛天一般顯赫雲夏,可數十年之後,卻無人不羨慕她這一生的運道。

  十五歲嫁與北方大族繼承者韓子安為妻,三十八歲登上元後之位,四十二歲以太后之尊榮養慈安殿,此後十幾載,成為大靖朝最尊貴之人。

  詩書傳禮,賢德兼備,慈愛天下,短短十二字,便是雲夏百姓二十幾年對這位太后的傳頌之言。

  但世人皆知,聖人品亦難十全十美,更遑論慧德太后只是個普通的凡人。轉念一想,能在世家大族、后宮傾軋中笑到最後,讓唯一的兒子登基為帝,穩坐慈安殿的人,一生際遇又怎會平凡?

  更何況,她和帝盛天生在同一個時代,一生鋒芒卻未被其掩盡。

  慧德太后這個女人,即便是其親子嘉寧帝,也未必對其了解通透。

  自嘉寧帝遇刺後,左相賦閑在府,右相魏諫被嘉寧帝委以重任,重振朝堂風氣。近日除了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的黃浦外,最繁忙的便是這位老丞相了。

  剛從內閣議政回府,右相聽聞下人來報任安樂求見,很有幾分意外。隨著左相勢微後,登府拜訪者不知凡幾,任安樂除了朝政外,極少和他私下往來,這也是右相看重任安樂的原因。

  “請任將軍到書閣。”

  右相吩咐一句,在後園轉了個彎,往書閣走去,隔得老遠便聽到任安樂利落的腳步聲,回頭,見任安樂捧著幾卷書走過來,笑著迎上前。

  “今日任將軍怎麽來了?”

  兩人一起走進書閣,任安樂將書放在窗邊木桌上,略有些尷尬,“前兩日太子訓我文墨不通,讓我跟相爺多學學,我便尋了幾本古史來向相爺請教,相爺可有空閑?”

  右相見任安樂一臉認衰的模樣,摸著胡子笑道:“人各有長,將軍善布兵法,老夫亦有所不及,不過……”他話鋒一轉,拿起桌上的書,坐到木椅上,“若是安樂想學些古史,老夫也當盡力。”

  “得相爺相授,是安樂的福氣。”

  聽見任安樂爽朗的笑聲,右相近日來的疲憊也一掃而空,他翻著書,奇道:“安樂喜歡大靖開國歷史?”

  雲夏這塊土地上數千年王朝變遷,大靖立國不過數十載,史官書寫的史籍並不算多,但任安樂帶來的幾乎全是開國以來纂寫的野史。

  “相爺,我如今在大靖的朝堂上討日子過活,臨陣磨槍也得有個輕重緩急啊。”任安樂眨了眨眼,小聲嘀咕道。

  “哈哈,你這個性子,難怪會被太子訓斥。”右相被逗得大笑,“這些書被翻得有些舊了,安樂還有哪裡不通的,盡管問老夫便是。”

  任安樂端起桌上的清茶抿了一口,“這兩日窩在府裡翻看古書,才知大靖立國著實不易,只是野史對太祖提及過少,相爺歷經兩朝,可否說說太祖和太后立國時的情形?”

  “太后?”任安樂想知道太祖之事無可厚非,但太后居於深宮……

  “夫妻若是不齊心,又怎能開創大靖王朝的盛世,再者我為女子,實在對太后這般母儀天下的長者心存好奇。”任安樂撓了撓頭,面上是罕有的靦腆。

  任安樂說得合情合理,右相卻神情一頓,片刻後才道:“時間過得太快,安樂今日不提,我也已經很久沒有想起當年的事了。安樂也知數十年前雲夏混戰,若非帝家禪讓天下,雲夏百姓未必會有如今的安穩太平。”

  魏諫徐徐道來,絲毫未如其他人那般對帝家往事避諱,“太祖天命所歸,他與帝家主可算生逢其時,一生際遇不用多說。至於太后……賢明通達,當年王朝初立時我以為其不過一介婦人,後來太祖驟然崩逝,新帝即位,朝政能安穩過渡,諸王之亂得以平定,雖有陛下和靖安侯的功勞,但京師穩如泰山,卻是太后之功。”

  任安樂挑眉,“想不到右相對太后如此推崇。”

  “就事論事。”右相凝神,神情鄭重起來,“太后出生於北方大族鄭家,自小知書達禮,又有建安侯府之力為其強助,有此作為不足為奇,不過……恐怕若是太祖在世,也會對太后很是意外。”

  “哦?為何?”

  右相抓了抓胡子,“聽聞當年韓家老族長為長子擇元妻,選中鄭家小姐是因其知書達禮,溫婉柔順,賢德之名天下知,怕是太祖臨到駕崩,都以為太后的性子便是如此。”

  右相的話格外意味深長,任安樂卻聽得很是明白。若真的只是柔順,那位又怎能踏著后宮屍骨,一路走到如今母儀天下的地步。

  “不過,太后確實飽讀詩書,陛下的啟蒙之師便是太后。”右相回憶過往,不免帶了抹悵然。

  任安樂端著茶杯的手猛地一頓,壓下眼底的異色,漫不經心道:“陛下的授業之師不是相爺的父親嗎?”

  魏家乃北方有名的儒林世族,魏諫之父更是當世大賢,太祖親自入府延請其為嫡子之師。

  “我聽父親說過,他入府時陛下已經識字,是太后親自所教,陛下與太后母子感情深厚,連字跡也幾乎一模一樣。只是後來陛下即位,為防有心人以此做文章,太后已經很久不曾動過筆,也只有當年入府教過陛下的家父才知道此事。”

  書閣裡一時靜默無聲,右相抬頭,微微一怔,任安樂眼底的冷沉幾乎顯而易見,他喚了一聲:“任將軍?”

  任安樂回過神,笑道:“不知太后竟有此淵博之識,一時有些意外,相爺勿怪。”她略一停頓,然後道:“剛才聽相爺所言,帝氏一族於我大靖有大功,若是當年禪讓天下的是韓家,不知如今的天下會是何種光景?”

  饒是魏諫做了幾十載丞相,波折一生,也被任安樂這句驚世駭俗的話震得一愣,但也虧得是他,右相沉思片刻,竟然神來之筆來了一句。

  “安樂所言倒也率真,太祖和帝家主治世能力在伯仲之間,當今陛下剛硬驍勇,靖安侯內斂仁厚,若是換了帝家來坐江山,如今的大靖是什麽模樣,還真說不準。”

  任安樂朝外間看去,已近黃昏,她起身,朝右相道:“今日聽相爺所言,受益匪淺,他日若再有疑問,定來向相爺請教。”

  右相眯了眯眼,笑了起來:“若是安樂還有想知道的,盡管前來,老夫知無不言。”

  任安樂微怔,“相爺知道……”

  “老夫什麽都不知道。”右相搖頭,緩緩道,“你當初答應老夫所請親下江南,老夫欠你一個人情。再者……老夫活了這把歲數,一生閱人無數,看人的眼力自詡還有幾分,你絕非奸邪之輩,既然你開了口,老夫自然會回答。”

  任安樂朝右相深深行了一禮,“相爺今日之義,安樂定不敢忘。”

  說完大步離去,也不扭捏。

  右相抖了抖花白的胡子,暗自感歎,這般脾性,倒很有幾分當年帝盛天的影子。

  此時,慈安殿,嘉寧帝對著神情冷凝的太后,頗為無奈。

  “母后,忠義侯這次犯的乃是大錯,若是保了他,朕如何向滿朝文武、西北將士和天下百姓交代?”

  太后手裡轉著的佛珠一頓,“昭儀肚子裡的龍種即將臨世,忠義侯府若定了謀逆之罪,你讓他們母子日後如何在宮中自處,更何況忠義侯當年為大靖朝也算立了汗馬功勞……”

  “母后,功不抵過。”嘉寧帝打斷太后,淡淡道,“朕知道昨晚忠義侯入宮求了母后,母后若是看在當年恩義上不忍心,不如去泰山避一避,眼不見為淨。”

  太后沉默下來,她露出疲憊的神情,低聲對嘉寧帝道:“皇帝,我老了,朝政之事本不該插手,此事完後,我便去泰山禮佛,過幾年再回來,但忠義侯府……不能動。”

  嘉寧帝神情微有不忍,歎道:“母后,可是有事瞞了兒子?”

  太后坐得筆直,垂眼,“你應該猜到了,是十年前的一些舊事,忠義侯府若是倒了,這些事就掩不住了。”

  “朕會保下他的嫡子和古昭儀肚子裡的龍種,只要他肯安安靜靜領罪,忠義侯府或許還能延續下去。”

  嘉寧帝開口,說完起身朝房外走去,行了幾步,頓住,“母后,兒臣有時候會想,當年若不走到這一步,如今的大靖或許……”

  他沒說完,留下半句話在慈安殿,緩緩走遠。

  “若是不走到這一步,韓家的江山又怎麽能坐得穩?”太后面色沉寂,驟然抬眼,冰冷一片。

  “太子殿下?”沅水閣,帝承恩坐於桌前寫字,突然聽到心雨的驚呼,眉梢一抬,擱下筆,朝門口迎去,韓燁著一身月白常服,正好走入。

  “可住得習慣?”

  韓燁的神情一如既往的溫和,這還是她住進東宮後韓燁第一次來沅水閣,帝承恩心底酸澀,行了一禮回道:“得殿下掛念,我一切安好。”

  “那就好。”韓燁走進房,見房中擺設盡是華貴珍稀之物,微有些詫異。

  帝承恩見他面色有異,道:“這是這些年陛下送到泰山的物件,我回京的時候,一並帶了回來。”

  韓燁點頭,沒有多談,氣氛有些沉默,他朝桌上瞥了一眼,“這是……”

  “我閑來無事寫了些字,殿下見笑了。”帝承恩說著便要收起,韓燁攔住,拿起桌上的紙看了起來,眉微微一動。

  這字跡很熟悉,和梓元八歲時的筆鋒極為相似,可是……過了十年,早已成人的梓元怎麽還會是幼時筆力,全不見長。

  “你的字還和小時候一樣,頗為銳利張揚。”韓燁笑笑,轉頭,將紙放到帝承恩手中,道,“你以前為侯府書閣題過字,可還記得?”

  “自然。”見韓燁神情柔和,帝承恩愈加欣喜,神情懷念,“那時我還年幼,一時魯莽,在殿下面前寫了‘歸元閣’三個字,如今一想,也有十年了。”

  “為了這件事,父皇還訓斥過我……”聽見帝承恩悵然的聲音,韓燁眼底隱有柔和。

  “哦?為何?”帝承恩挑眉。

  “當然是為了你……”韓燁低頭,話到一半怔住。

  雖入深秋,天氣卻很是沉悶,帝承恩在沅水閣休息時,向來只是踩著木屐,腳上露出的皮膚光潔剔透。

  韓燁猛地抬首,望著帝承恩,眼神深不見底。

  “殿下,怎麽了?”帝承恩被盯得心底發怵,輕聲開口。

  “無事,我想起還有些公事要處理,改日再來看你。”韓燁起身,匆匆朝外走去。

  帝承恩神色訝異,隻得望著他走遠。

  沅水閣外,韓燁的腳步頓住。

  他長吸一口氣,倏然抬眼朝東宮深處佇立的北闕閣望去,神情複雜難辨。

  帝梓元七歲那年在靖安侯府題字,從書閣門口摔下,腳上受了傷,即便是請了宮中最好的禦醫,後腳跟依然留下一道半寸的疤,為了這件事,他受嘉寧帝訓斥,在侯府照顧了帝梓元整整十日。

  可是剛才,帝承恩的腳上,根本沒有一點傷痕。

  十年時間,改變的終究只是脾性,或是連那個人……

  韓燁不敢深想,掩在袍中的手緩緩握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