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帝皇書(安樂傳)》第196章
  第196章

  大婚三日前,夜,涪陵山頂。

  帝盛天一身純白晉衣,抱著本棋譜在梅樹下小憩。一陣風刮過,她睜眼,抬首朝梅林外走來的人看去。

  來人立在她十步之遠的地方,朝她拱手,算是半禮。即便帝盛天如今位列大宗師,以來人的身份,半禮已是足夠。

  “閣下久不出北秦,今日怎麽有興致來我大靖帝都遊玩?”帝盛天起身,一派溫和的眼底帶著淡淡的探詢。

  “帝家主位登大宗師,亦是一樁盛事,既是老友,當有此行。”淨善一身道袍,長須白冉,手握拂塵。

  帝梓元挑了挑眉,虛空朝一旁的石桌指了指,“坐吧,當年蒼山論劍一別,我們也有二十幾年沒見了。”

  二十四年前韓帝兩家一統中原,欲立大靖王朝,北秦東騫兩國蠢蠢欲動,帝盛天和泰山淨玄大師邀約各國宗師於蒼山論劍。當年淨玄已臻大宗師之列,帝盛天更是整個雲夏最年輕的宗師,兩人聯手震懾各國高手於蒼山,方有大靖的安然立國。

  淨善上前坐到石桌旁,他朝帝盛天手裡的棋譜看了一眼,笑道:“帝家主果然還如當年一般喜好鑽研棋藝,只是不知道這些年你的棋道可有進益?”

  帝盛天天縱英才,卻不善弈棋在雲夏老一輩的宗師裡不是什麽秘密。早些年蒼山論劍的時候,不少打不過帝盛天的老宗師都喜歡和她比拚棋道,找點兒場子回來。

  帝盛天眉頭難得皺了皺,搖著頭頗為無奈,“還是老樣子,我鑽研了幾十年,還是沒折騰出什麽名堂來。不過我的棋藝未長,道長您的醫術卻是日漸精益,就是道長不來,於情於理,我都該去北秦王城一趟。”帝盛天說著,親自倒了一杯清茶置於淨善面前,“無論緣由為何,道長相救家中晚輩之義,盛天感激不盡。”

  淨善一怔,隨即有些歎然。不愧是當年冠絕雲夏的傾世人物,單帝盛天這份胸襟氣度,世上萬人弗及。嘉寧帝和慧德太后十幾年前滅帝家滿門,誅晉南八萬鐵騎,韓燁為其子其孫,帝盛天卻能將之分別相待,仍記得當年對韓燁的舔犢之情,護其於羽翼之下,確實難得。

  不過,也正是因為了解帝盛天的為人,淨善才會來大靖帝都見她。

  “我不若帝家主一般大義。”淨善搖搖頭,臉上頗有幾分赧然,“我為何相救韓燁,想必帝家主也猜到了。”他長歎口氣,“帝家主這些年雖然棋道未長,卻教出了一個能一統雲夏的帝皇之才來。帝家主的本事,老道才是真正萬般不及。”

  帝盛天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長既出此言,便應該知道,她既擁有帝皇之格,亦有了如今的成就,便沒有什麽能讓她停下腳步。更何況……”帝盛天眼微眯,素涼的聲音裡已有鏗鏘之感,“當年青南山一役,三年前的國破城亡……北秦兩代帝王總歸要為他們做下的事付出代價。”

  見淨善尷尬沉默,面上隱有愧疚,帝盛天擱茶杯於石桌上,碰出清脆之響,“不過救了便是救了,無論緣由為何,我韓帝兩家總歸欠你一條命。道長今日前來,所想到底為何?”

  見帝盛天問出了這句話,淨善長歎一口氣,“國君嗜武,確有損國運,我北秦窮兵黷武,也算嘗到了因果輪回的業報。老道無力回天,只是想憑微薄之力護得我北秦皇室一點嫡系血脈……”他起身,朝帝盛天彎腰行下大禮,“還望帝家主仁德,成全老道一點遺願。”

  帝盛天平靜的眼底拂過一抹動容,淨善的醫術神鬼莫測、冠絕雲夏,又位列宗師,即便北秦滅國他仍可逍遙自在,無人敢尋他半點麻煩。但他卻能為了北秦皇室甘願放下一代宗師的尊嚴求於她手,一身忠骨可鑒日月。

  從淨善出現開始,帝盛天便知道他是為了韓燁而來。

  韓燁當年跳下雲景山,本再無生機,是淨善遠赴雲景救了他一條性命。只可惜終歸傷得太重,命雖保住,卻自此目不能視,功力被封於體內,宛若武功盡廢。

  可帝盛天是什麽人,她自是知道淨善既然能在那種景況下保住韓燁的內力不散,將其封於體內,那自然也會有破解之法,讓他恢復內力和眼睛。三年前他沒有那麽做只不過是因為要付出的代價太大和時機並不恰當罷了。

  帝盛天歎了口氣,起身扶起淨善,沉聲問:“道長可是已經決定了?”

  “是。”淨善頷首,眼底一片坦然,已有赴死之志。

  “那好,道長的心願,盛天必為道長完成。”

  淨善得了帝盛天的承諾,眼底現出感激,終是松了口氣。

  兩人相談片刻,淨善便被寺中的小沙彌領著回涪陵寺休憩去了。

  淨善遠走,帝盛天仍是坐於梅樹下。

  春日已過,年節時盛開的梅花早已凋零,平添幾分惆悵蕭索。

  風吹過,卷起帝盛天面前的棋譜,裡面藏著的信函被吹開。

  那是帝梓元送來的親筆信,裡面只有簡短的一句話。

  ——姑祖母,唯願您當年之憾,不在我們身上重演。

  帝盛天護在帝梓元身邊十年,這是她養大的帝君唯一一次求她。

  “當年之憾啊……”帝盛天低低的歎息聲響起,“子安,我能為他們做的也只有這麽多了。”

  第二日清晨,涪陵山的小沙彌親登施家帥府,說是故人相邀,請貴人上山。

  此時,距昭仁殿的國婚,正好還有三日。

  韓燁隨著小沙彌入涪陵寺書房見帝盛天時,帝盛天著一身紅衣曲裾,長發束起,正坐在窗邊和一位老道長弈棋。

  韓燁目不能視,瞧不見。施諍言見得書房中此景,頗有些意外。

  “來了,坐吧。”帝盛天遠遠朝韓燁打了聲招呼,又朝施諍言道:“韓燁留下敘舊就成,施家的小娃娃,你且和外面的小道士混個熟絡,先出去吧。”

  施諍言雖是狐疑,但未敢置喙帝盛天的話,行了一禮便出去了。院外淨善的弟子靈兆正候著,看見施諍言出來,屈身上前對著施諍言說了幾句。

  施諍言眼底露出狂喜,一把抓住靈兆的手腕,“小師傅說的可是真的?”

  靈兆頷首,“我師父入大靖,就是為了殿下而來。師父要用的藥草我都已經準備好了,只不過帝家主說涪陵山乃京郊重寺,平日裡上來誦經拜佛的達官貴人不在少數,她的身份不便強令閉寺,還請施元帥施以援手,這幾日守住涪陵山,莫再讓人進來。”

  以內力醫治韓燁凶險無比,自是越清靜越好。

  施諍言連連點頭,“你放心,我現在就修書去京城各府,說這幾日我在涪陵山為施家先輩祈福,暫閉寺門,請諸家府上的婦孺這幾日不必再上山。至於京中百姓,風聲傳出來後自是不會再來。”

  施諍言轉身離去,一路風風火火,滿身上下說不出的快意高興,卻是沒有發現靈兆眼中毫無喜悅,只有一抹不易察覺的傷感。

  書房中,帝盛天隻管和淨善弈棋,連杯茶水也沒給韓燁倒上,讓他這個客人冷火炊煙的,沒半點受待見的樣兒。

  書房裡也是安靜,只有棋盤上棋子擱下的聲音,帝盛天未回頭,冷不丁開口問了一句:“做好決定了?”

  像是絲毫未在意書房中的另外一人,韓燁朝帝盛天的方向點頭,“是。”

  帝盛天的聲音揚了揚,顯然有些不悅,“不會改變?”

  “是。”韓燁再回。

  帝盛天哼了一聲,嘟囔了一句:“和你祖父一模一樣,是個死腦筋。”

  這一句不痛不癢的埋怨一字不落地傳進了韓燁耳裡。他笑了笑,望向兩人的方向,避開了這個話題,“按現在的棋路,想必是淨善道長快贏了吧。”

  帝盛天輕咦出聲,眉毛挑了挑,“你這眼睛都瞎了,怎麽知道是淨善在此?”

  帝盛天素來狷狂,從不避諱,埋汰起韓燁來半分不軟。

  “三年前多得淨善道長相救才撿回了一條命。淨善道長居於我養傷的竹坊時,曾經常和莫霜對弈,聽落子聲音便可辨出是道長來了。”韓燁起身,遙遙向淨善行了半禮,算是當著家中長輩向淨善謝救命之恩。

  只是他卻未坐下,而是對淨善一禮朝下,更深一輯,道:“道長從不出北秦國境,這次來大靖帝都不知是否是為了韓燁而來,若道長要韓燁報救命之恩,凡韓燁能做,必竭盡全力絕不推托。但韓燁如今已是一介布衣,凡涉大靖國運之重事,不能隨意允諾,還請道長見諒。”

  不愧是韓帝兩家曾報以眾望的大靖儲君,如此氣度原則,確實可貴。淨善歎了口氣,終知大靖有帝梓元和韓燁在,將來一統已是必然。

  “殿下不必如此,今日我來涪陵山,一是為了和帝家主一敘故人之舊,二也確實是為殿下前來。只不過不是為了要殿下報恩,老道這半年鑽研古書,尋出了能治好殿下眼睛的辦法,老道和殿下在懷城相交兩年,也算有些舊誼,故才跑這一趟,為殿下重治眼睛,還殿下光明。”

  以韓燁的性格,除了不願受淨善之恩將來讓帝梓元難做外,他若知道自己的一雙眼睛要用淨善的命來換,恐怕也不會答應。

  果然,饒是以韓燁的心性定力,在知道自己眼睛能治後也神情動容,眼底現出明顯的高興驚訝之意。

  “道長真的尋出了能治我眼睛的方法?”

  “臭小子,淨善道長德高望重,向來言出必踐,他說能治你的眼睛就一定能治好你。”帝盛天在一旁涼涼開口,“道長為你治眼睛的藥草和廂房都已經準備好了,這幾日施諍言會守在涪陵寺,你安心治病就是。只不過……”帝盛天頓了頓,又問了一遍:“你若是治好了眼睛,決定還是未變?”

  韓燁沉默許久,才朝帝盛天的方向回答:“老師,她身邊已經有了更適合的人陪伴,這是我和梓元最好的結果。”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