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北寧,傳戰報
自從殷三原那裡得了西涼王的解藥,慕容瑾又再次整天待在東下院。
蕭衍也因那日得知北寧欲要侵襲大蕭的消息而整天待在書房,不是和蕭懿他們商討對策,就是議論戰術。
得知消息後已過了三日,但是大蕭依舊風平浪靜。
就連莫南那邊也沒有收集到任何關於北寧有所動作的消息,這三日就猶如夏日午後的豔陽天,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寧靜。
可越是安靜,蕭衍就越是不安。
他並不懷疑琉璃閣的消息的真實性,琉璃閣消息一向靈通,又有專屬於他們的消息傳遞方式。
沒有人知道琉璃閣的情報網是如何形成的,但一旦消息經琉璃閣傳出,必定是最新並且真實的!
如今,琉璃閣就像是一種象征,但凡情報來自琉璃閣,就必定假不了,無論消息有多令人難以置信。
所以琉璃閣才能稱為被稱為“天下第一情報組織”。
雖然如此,但是琉璃閣在各國帝王眼裡,就是個江湖組製,依舊是擺不到明面上,甚至被禁止的。
因此,雖然蕭衍早就得知了這個消息,無憑無據,他不可能用“消息來自琉璃閣”這個理由,來說服皇帝立刻出兵出征。
但他也不能不做任何準備,坐著乾等前線的戰報。
只能假借加強邊防之名,日夜練兵。
然而,某些有心之人卻以此大做文章,加上蕭懿容祈等人近日頻繁出入燕王府,添油加醋地,編出了“燕王欲要謀反”等不實消息。
這些謠言不脛而走,加上說得有理有據,於是“燕王與祁王招兵買馬,意圖謀反”的傳聞愈演愈烈。
很快,便傳到了深居皇宮的皇帝耳裡。
今日早朝,蕭衍根據昨日與蕭懿商討出來的對策,以“備戰時不需”的名義,提出朝廷應隨時確保前線軍資充足。
免得等到前方戰報傳來再籌集軍資,到時候過於倉促,必定會手忙腳亂。
對於前方浴血奮戰的戰士而言,後方糧草斷了,這是十分致命的!
然而皇帝聽後不僅沒有多加思索,反而怒斥蕭衍不思勤政為民,隻想著打仗,好大喜功。
一怒之下,沒收了蕭衍執掌三軍的權力,命他在府中思過,不悔改就別踏出燕王府。
此事一經傳出,眾人嘩然。
不少人私下議論,看來燕王謀反一事並非空穴來風,否則皇帝也不會小題大做,沒收了蕭衍的兵權!
燕王府,書房。
蕭懿一下早朝便隨著蕭衍回府,一進書房的門就忍不住開口:
“三皇兄,不如告訴父皇真相吧,如今正是關鍵時刻,怎能收回你執掌三軍的指揮權呢?”
皇帝這個決定突兀又倉促,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皇帝定是聽信了那些流言,心中有了猜疑。
皇帝一旦對蕭衍起了疑心,有了忌憚,就想著尋著機會便要打擊蕭衍,而蕭衍今日正好送上門了,他沒有理由不趁機了了這樁心事。
蕭衍聽著蕭懿忿忿不平的話,並沒有言語,而是抬手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陽穴。
這件事,確實是他操之過急,考慮不周了,否則也不會讓皇帝有所懷疑,急於收回兵權。
蕭衍嘲諷似地勾了勾嘴角,也許,每個坐上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的人,都會變得自私又多疑吧?
蕭懿見蕭衍無動於衷的模樣,又心急又無措,隻得坐在位置上生悶氣,書房一度陷入沉寂。
“如今雖然形勢不容樂觀,但也切忌輕舉妄動。”容祈不知哪裡冒出來,一邊說著,一邊往書房裡走。
蕭衍聞言挑眉看著容祈,想必他來時走的不是正門,否則莫東他們不會沒有通報一聲。
蕭懿聽著他們一直說靜觀其變,不可打草驚蛇,聽得心急如焚。
北邊的戰火說不定已經點燃了,每一天都有將士、百姓因為戰爭死於非命,這讓他如何靜得下來?
蕭懿不明白他們為何能如此淡定,忍不住在書房來回踱步,焦急地問:
“那如今怎麽辦?北寧的戰報很快便會傳來,三軍這時候換統帥,這不是在動搖軍心嗎?”
容祈聞言笑了笑,不以為然道:“祁王殿下還不明白嗎?正因如此,皇上更要收回燕王的兵權。”
蕭懿本欲發怒,可目光觸及到容祈未達眼底的深意,瞬間怔在原地。
是啊,三軍已經聽命於蕭衍好幾年,對蕭衍忠誠的程度,恐怕比皇帝更甚。
對於一個統治者來說,屬於他的軍隊,戰士,卻只聽命於他人,是一件多麽可怕的事情!
說明他有可能在某天夜裡,被人從龍榻扯下來,把冰冷的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而他卻沒有絲毫反抗之力。
這讓皇帝如何不忌憚?
蕭懿冷靜下來想了想,蕭衍如今雖然被革了三軍統領之職,但短時間內也不會有新的人來接替。
而且待北寧戰報傳來,皇帝也必定會重新把三軍兵權交到蕭衍手上的,畢竟,在大蕭,沒有人比蕭衍更懂得如何統領三軍。
思及此,蕭懿稍微放心了些,卻依舊皺著眉頭:“那接下來,三皇兄有何打算?”
蕭衍看著蕭懿,深邃的眼眸深不可測,薄唇微張吐出一個字:“等。”
三日後,朝廷收到來自北邊的戰報,大蕭已連失三座城池。
皇帝勃然大怒,在早朝大發雷霆,明旨下令,大蕭境內的北寧人,全都捉拿收監,抵抗者殺無赦!
由京都開始往北,全城搜捕北寧人。每天京都街上都有不少士兵巡邏,時不時就抓出一個貝寧人來,一時之間,人人自危
就連太子妃寧靈也不例外。
寧靈被抓的那天,在東宮大喊大叫,誓死抵抗,最終還是寡不敵眾,被押入天牢。
這個曾經千裡迢迢來大蕭和親的北寧公主,雖然沒有如願以償嫁給蕭衍,但也嫁給了大蕭儲君蕭鸞,成了全大蕭第二尊貴的女人,風光無限,多少人豔羨不已。
而如今,卻成了階下囚。
眾人噓唏不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