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農家麽妹》第357章 夢圓
  第357章 夢圓
  新帝即位,皇太后鋪政。兩年後,朝政清明,百廢俱興。

  春風吹來的時候,洛冰如約到遼東為女兒送嫁了。

  當初在京郊的長亭為兒女們約定親事時,誰能想到如今洛盧兩家的興盛富貴呢?

  洛冰的起複便在在第一次夷人兵臨京城時,到了第二次夷人到了京城之外,皇太后直接調當年守城有功的洛冰為兵部尚書,入閣參與軍機,主持守城。而盧鐵石自重回遼東後亦因戰功被任命為鋪國將軍、接替戰死在青木父子手下的定武侯為遼東總兵。

  雖然盛極一時,但兩家人都知道,不論富貴還是落魄,這門親事總不會變的。

  寧婉自嫁了槐花兒後便開始準備娶兒媳婦,嫁女時免不了擔憂女兒在婆家過不好,自家娶兒媳進門時自然也要替別人家的女兒著想,更何況木朵也是她從小看著長大的,怎麽也不想她受一點委屈。

  親事的盛大自不待言,遼東的親朋好友都來了,便是盧家的親家靖海王也帶著龐大的船隊前來祝賀,虎台縣城外盧府前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書房裡卻靜悄悄的,寧婉讓下人們都守在外面,親自給書房裡送茶。並不是不放心家裡的下人,而是他們商量的事情太重要了,一絲風聲也不能漏出去。

  打扮成下人跟著洛冰前來的錦衣衛丁千戶指著輿圖說:“這是我用了幾年才畫出來的,正是青木部落王城的地勢圖。”當年他明明探聽到青木父子的詭計,但無奈皇上半點也不肯信,依舊往設好的陷井裡走,太皇太后得知後,讚歎他的本領,升他為千戶後並再次派到北地偵緝,才有了如今的輿圖。

  靖海王世子看了半晌的圖,也指出了一處,向他的父王道:“這裡就是我們近來探查到的比遼東還要北的港口,能停泊最大的海船,而且經冬不凍。”

  鐵石就道:“我帶三萬兵馬悄悄自虎踞山向東,乘船繞到青木的王城背後,登陸後一舉將他的老巢拿下!”

  洛冰就點頭道:“太皇太后深知遼東對於製夷之重要,因此命我借著送嫁的機會來與大家商定戰策,還給九邊各處都發下了懿旨,大家約定時間,一同出塞痛擊夷人,一雪國恥!”

  高祖之後,再無人北上大漠主動出擊攻打夷人,不想太皇太后以女子執政,倒有如此雄心壯志,寧婉聽了竟覺得熱血沸騰,悄悄地掩了門退出,到廚房給他們做了拿手的飯菜送了進去。

  松兒成親一個月後,就隨著父親北上出兵了。

  這是高祖之後近百年來朝廷對北地最大的一次用兵,遼東五萬兵馬、靖海王兩萬兵將,再加上其余各邊塞,共有十幾萬人,春末出兵,橫掃大漠,殺夷無數,俘獲青木父子並夷酋數十人,秋初方回。再經入京獻虜、朝廷慶典等等,盧家父子年前才重新回到遼東。

  鐵石以軍功得封平北侯,鎮國將軍,加太子少保,松兒也升為三品指揮使,柏兒和榕兒雖小,但也各有蔭封。寧婉笑著帶了木朵到廚房給他們父子煮了面,一家人圍坐吃麵說話,“夷人受此重創,想來幾十年內都不能平複,遼東又能安定許久了。”

  盧家父子就道:“且經此一戰,朝中人人振奮,正是中興之態!”又說起了兩親家,“靖海王府在這一次出兵中功勞極大,退兵回來後王爺便帶了世子、世子妃朝見太皇太后和天子,太皇太后大加稱讚,賜下丹書鐵券,封靖海王爵世襲罔替。我們的槐花兒果然是有福氣的,才嫁到王府形勢就穩了下來,就是我們的小外孫子也被太皇太后破例封了王世孫。”

  “洛大哥倒是激流勇退,不管太皇太后怎麽挽留,也要致仕回江南。他說回鄉後不再重修閑園了,而是打算建一所書院講學,不只教導洛家子弟讀書,也會招收各地學子。”

  其實自楊家滅族之後,洛家早重新成為江南最著名的門第了,可是洛大哥的志向又不止於此。寧婉就笑,“我們的兩個親家都很了不起呀,如此看來我們家真成了名門了!”

  這個年過得格外熱鬧,木朵兒又在大年初六生下盧家的嫡長孫,更為家裡添了一喜。

  年後,寧婉就向鐵石道:“你陪我去迷覺寺還個願吧。”

  北征大漠畢竟是極凶險的,雖然事先有了許多周密的準備,但是塞外的情形終究難以把握,當日寧婉帶著木朵和兩個兒子在迷覺寺裡念了一個月的經文求佛祖保佑呢。現在鐵石和松兒凱旋而歸,木朵又生下孫子,正應該鄭重地還了願。

  挑了個日子,夫妻倆備了香燭、供果等等帶了兩個小兒子上了迷覺寺,拜謝佛祖、聽講經文,原本午後便要下山,方丈卻笑言邀道:“正巧明日舍身崖前有佛事,兩位施主不如留下觀禮。”

  “舍身崖?”寧婉就笑問:“我來迷覺寺已經好多次了,年前還在這裡住了一個多月,怎麽從沒聽過見過?”

  方丈就道:“舍身崖原為本寺密地,建迷覺寺時有聖僧曾於彼處開壇講經,見眾生悲苦便以手劃出一處斷崖道:‘若能舍身崖下便可脫諸多不如意而登彼岸,重入輪回。’當日聽經者數千,並無一人能舍出皮囊,聖僧便歎,‘日後留與有緣人吧!’便飄然而去。此後鄙寺便每隔八千四百日在聖僧講經處做佛事,又遵聖僧之命從不宣揚,隻隨有緣人到此觀禮。今日兩位施主逢此佛事,正是有緣人了。”

  還願本就無需挑黃道吉日,且寧婉這一次與鐵石還願,隻為表達他們的虔心,因此不欲鬧得人人皆知,特別選了沒有佛事之日悄悄過來,此時聽了這般奇事,不由心動,向鐵石看了過去。

  鐵石知道媳婦想看就點了點頭答應了,“多住一日也好,山上清靜,我們隻當多歇一日就是了。”

  山寺清冷,酉時便已經漆黑一片,寧婉便鋪了被褥早早躺下,半晌卻睡不著,聽著猛烈的山風呼嘯而過,仿佛要將迷覺寺吹走一般,突然間一個激靈,她聽過舍身崖!

  那是在哪裡呢?

  寧婉深思良久便想起往事,虎台縣城被夷人圍了整整一個冬天,再也守不住了。城裡的人每天都在減少;弓箭刀劍越來越不足;最主要的是糧食已經快沒了,人若是吃不飽怎麽也沒法打仗的。

  自從錢縣令殉國後,趙典史家便掌著縣城裡的所有事務了,其實也就是寧婉管著,她最清楚城裡糧食還剩下多少。與她同樣清楚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瘸子將軍,存糧的多少自城池被圍後就成了秘密,她隻告訴他一個人。

  這一天夷人攻城的間歇,瘸子將軍過來找她,“二少奶奶,我有事與你商量。”

  自從那天他用灼熱又狂野的目光看著自己又差一點撲上來之後,他們就沒有見面了,寧婉每次送飯送水都小心地想避開他,而他呢,應該更是早早地躲開了自己,所以原本天天在一起的人突然間生疏了。寧婉就點了點頭客氣道:“盧將軍有事請講。”

  “夷人今日來了一個大首領督戰,可能是他們的王族,我特別放任他們攻到了牆頭上,讓他們覺得明天一定能攻下虎台。”瘸子將軍與自己站在空無一人的箭樓裡溫聲道:“接著我會想辦法在他們最松懈的時候射殺那個大首領,然後帶著大家突圍出去。”

  那天他是說過要救自己出去的,還有趙國茂。寧婉一點也沒懷疑,他有這個本事!但是她不願意,她寧願與他一直在虎台裡守城。就是自己再無知也能明白突圍出去有多難,而且送大家突圍的人恐怕更難逃出生天。

  可是不等自己反對,他已經不容置疑地吩咐了,聲音還是那樣溫和,“你帶著人將倉庫裡所有的糧食都拿出來,讓大家吃幾頓飽飯,再做一些乾糧,分給百姓們。”對於突圍,他一定已經想許久了,因此條條不紊地安排下去,什麽時候開城門,大家怎麽出去,出城後向哪個方向逃。

  寧婉眼淚就下來了,“我不想走。”

  “就是現在不走,城也守不住太久了。按我說的做好準備,機會還是很大的。”就像是知道寧婉心裡怎麽想的一樣,他又說:“也不只是為了救你,我想讓城裡更多的百姓都活下來。”

  寧婉看著他黑黑的眼睛,眸色深得看不到底,她想說什麽再也說不出來,隻得哽咽著點了點頭,退下去按他的吩咐盡力做好一切。

  瘸子將軍的確是神一般的英雄,他果然在第二天的午後射殺了那個大首領,寧婉呆立在城牆上聽著夷人大呼著“哈爾朗”的名字有如潮水般地退向一處,心裡的震撼無以言述,卻被他猛地拉住胳膊,“趕緊帶著趙國茂出城,然後就去迷覺寺!”

  這是昨天就定下的路線,據瘸子將軍猜測,朝廷之所以沒來人援救,恐怕出了大事,因此讓大家分幾路逃命時不要去大的衛所和府城,而是分散到鄉下偏僻之地,他為寧婉安排的就是迷覺寺。

  寧婉相信他一心要救全城的人,但莫名地更感覺到他最關切的是自己,為自己選了最好的出路。夷人雖然凶殘,但他們信仰神佛,對僧侶道士都很寬容,虎台城外的迷覺寺歷經過數次夷人進犯都保全了下來。

  他一定是為此才將自己和國茂分到了這一隊的!只是這樣的話寧婉怎麽也問不出口,而她知道就算自己問了他也一定會否認的。因此寧婉什麽也不說,其實她亦說不出話來,整個人從裡到外都被情誼和眼淚漲得滿滿的,若是開口立即就會大哭起來,可眼下根本不是哭的時候,於是她將自己為他做的乾糧用力地塞進他的懷裡,然後拉住趙國茂跟著人群向城外走。

  趙國茂早被她教了要乖乖的不許吵,可他還是好奇,四處張望了一會就小聲問:“二少奶奶,我們要去哪裡?”

  寧婉就“噓”了一聲,“你隻跟著我走,到時候就有好吃的了。”

  虎台城突然間四門大開,城裡的百姓們有如潮水般地湧出城,趁著此時夷人無心顧及趕緊逃命。可是這樣大的動靜夷人不可能不發現,很快地,他們騎上馬衝了過來。人哪裡跑得過馬,寧婉瞧著身旁不斷有人被馬踩倒,被夷人打傷打死,但更多的人還是跑了出去,畢竟瘸子將軍爭取到最寶貴的時間使得大家到了曠野之上,夷人想將百姓們全部追上殺掉是不可能的。

  通往迷覺寺的山路就在眼前,趙國茂卻突然一屁股坐到了地,“二少奶奶,我腳疼,我不要跑了,我要吃桂花糕!”

  寧婉又急又氣,拚命地拉著他,“國茂聽話!趕緊起來跟著我跑,要不就再也吃不著桂花糕了!”

  可是趙國茂身子雖然強壯,但畢竟從小嬌養長大的,就沒吃過什麽苦,且他又不懂事,此時掙開了寧婉在地上打著滾哭了起來,“我不跑!我就要吃桂花糕!”

  寧婉去拖他,哪裡拖得動,不小心又被他胡亂揮舞的胳膊打了幾下,便有幾個經過的的人匆忙叫她,“你趕緊跑吧,別管他了,夷人追來了!”

  果然幾個騎在馬上的夷人有如旋風般地衝了過來,他們殘忍地大笑著,手裡揮舞的刀上還滴著血,寧婉再回頭看在地上滾成泥人的趙國茂,他還無知無覺隻專心地哭鬧,以為只要鬧了這一場,就會有香噴噴的桂花糕吃了呢。

  想救走趙國茂是不可能了,但是寧婉也不打算自己跑掉,雖然她可能逃出去。但當初自己可是答應了離世前的趙太太,只要自己活著就會顧他,那樣就陪著他一起死吧。她索性也不再拉趙國茂起來,而是在他身邊坐下閉了眼睛,其實她早累得很了,一直一直,都非常累,早些解脫也不是壞事。

  可是過了許久,只聽一片刀兵之聲,那刀卻還沒有砍過來,趙國茂卻不哭了,拉著她的手笑道:“二少奶奶,你快看!他們打得真好看!”

  寧婉睜開眼睛,不知什麽時候瘸子將軍來了,他騎著一匹白馬,正擋在自己和趙國茂前面與幾個夷人戰在一處。

  明明開城門的時候他帶著所有的兵將們留在了最後,自己曾回頭去看,只見他們迎上了夷人。還有他的大黑馬早殺了煮肉分給全城的人吃,那一日他一直坐在箭樓裡沒出來,寧婉知道他傷心,攔了想給他送馬肉的人,親自做了一碗面給他端了去。現在的白馬一定是自夷人手上搶來的。

  寧婉怔怔地坐在地上看著盧鐵石將幾個夷人斬於馬下,然後走過來把自己和趙國茂抱到了馬上,“趕緊上山,到了寺裡就安全了!”

  趙國茂早又笑開了花,“我們騎大馬了!”

  寧婉無心卻管他,隻體會著他抱著自己的那種特別的感覺,戰栗著要從馬上跳下來,“讓國茂走吧,我陪著你留下!”因為她明白他是不會逃命去的。

  盧鐵石將她按在馬上,向她笑了,守城這幾個月裡他黑了瘦了,但是眼睛還是亮亮的,牙齒還是白白,燦爛得有如春日的陽光一般,在馬身上輕輕一拍,那馬就跑了起來,寧婉只聽著他說:“我願意你過得好!”就被馬載著走遠了。

  迷覺寺的方丈極慈悲的,見了逃上山的百姓們一面宣著佛號一面將他們帶到後山,“這裡有一處舍身崖,在密林之中,外面的人都不知道,你們隻管住下,貧僧每日會來給你們送飯。”

  寧婉呆呆地上了山,此時卻突然醒悟了一般,“舍身崖?為什麽叫舍身崖?”

  方丈就合掌道:“當初建寺時曾有聖僧前來講經,指此處命為舍身崖,意為舍去皮囊,脫去今生種種不如意,重入輪回。”

  寧婉原本滿心恨意,她從來都是一心向善,可世道不公,讓她眼見著家破城陷,還有他就這樣離自己去了,如今就如醍醐灌頂一般,將趙國茂推給方丈,“請方丈收留他,他是趙家的二少爺,如今趙家唯一的男丁,將來夷人回到大漠後,趙家的所有產業都捐給寺裡供奉。我要入舍身崖,只求佛祖上蒼能讓我們重新輪回,不再受如此苦難!”

  說著她就向那深不見底、白霧茫茫的舍身崖內縱身一跳,隻覺得耳邊風聲陣陣,身上的疼痛、寒冷一下子都沒有了。

  寧婉猛然間醒了過來,聽著鐵石悠長的呼吸聲啞然一笑,原來是南柯一夢!但這夢還真真地在她的心中,就像她先前曾經做過的幾個夢一般,她覺得都是真的。只是與以往自夢中醒來的害怕不同的是,知道了因果輪回她特別的安心,向鐵石溫暖的懷裡靠了靠,重新合上眼睛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用過素齋方丈便來相請。

  寧婉與鐵石手牽手隨著方丈和僧眾們向後山走去,就見到了夢裡所見的舍身崖,突出的山石、嶙峋的老樹、還有那深不見底的深崖和白茫茫的迷霧,完全與過去一樣。僧人們頌起了佛經,出塵的聲音在山谷裡回蕩。

  佛事完畢,寧婉上前行了禮,又恭敬地問:“方丈,這舍身崖的故事是真的嗎?”

  方丈便合掌一笑,“貧僧修行淺薄,倒不懂真假,只知道聖僧傳下的謁語,先前已經向女施主說過了。”

  夫妻倆兒便告別方丈,騎馬並綹下了山寺。鐵石在媳婦兒耳邊笑問:“難不成你有什麽不如意的地方?不必打聽什麽舍身崖,說出來我幫著你辦了。”

  寧婉輕輕撫了撫肚子笑了,“你倒替我找一找不如意的事,我自己竟找不到呢!”似夢非夢的往事都已經過去了,她覺得現在的日子最好不過,平靜而幸福。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