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農家麽妹》第53章 大雨
  第53章 大雨
  郭家的土坯兩日竟沒有打完,到了第三日寧婉便沒有過去,只在家裡忙著自己的事。她其實不大喜歡去郭家,除了羅雙兒,郭家的人她都不大喜歡。

  既然羅雙兒不用幫忙了,春玲便也沒有去,兩人一處曬了菜,寧婉就說:“我瞧著地裡的幾個香瓜長得大了,應該熟了,不如摘下來嘗嘗。”

  三家村各家種菜園子時,通常都順手種上幾壟香瓜,到了夏日瓜熟了吃正可以消暑。三家村的地都是黑土,十分肥沃,也正適合香瓜生長。

  春玲就道:“今年雨水大,香瓜恐怕不會太甜。”

  越是乾旱的年份,香瓜就越甜,而且也不只香瓜,就是其它的瓜果也是一樣道理。可是寧婉就笑,“我家的瓜種在小土坡上了。”

  寧家大房的菜園子並不是全平的,有一處小土坡地勢較高,日曬也多,香瓜種在這裡不至於受到太多雨水,晝暖夜冷,味道就格外甜。

  到了瓜地,就見綠色的藤蔓和葉子之下臥著一窩窩的大小不一的白色香瓜,多的六七個,少的兩三個。春玲就驚叫一聲,“你家的香瓜結得好多啊!”

  “要想香瓜結得多,結了果就要掐尖,”寧婉比著瓜藤說:“我爹告訴我,多余的枝蔓都要掐掉。”

  春玲卻也是懂行的,就笑,“種瓜難就難在掐尖上。”誰都知道掐尖,可是掐哪裡,留多少葉才是真正的難處。

  寧婉其實不過是將爹的話照搬,真正掐尖這些活還都是爹做的,因此再也講不出什麽,隻低頭去找熟了的瓜。

  香瓜熟了蒂便不大結實了,所謂的“瓜熟蒂落”一點也不錯的,另外熟瓜掂在手裡比起生瓜要輕,放在鼻子下面聞上一聞,還有一股沁人的香氣。

  寧婉挑了五六個瓜摘了下來,拿到院子裡用水洗淨,攥起拳頭加些力氣一捶,薄皮的小香瓜就裂開了。將手裡的瓜一分為二,握著一甩,將瓜子甩出去,即使還留些瓜瓤也不要緊,香瓜就是這樣吃的。若是用刀將瓜瓤都去掉,就會使香瓜失了原有的香氣,甚至用刀切香瓜也會影響香氣呢。

  先前在趙家吃香瓜時總要將皮去了,再切成小塊,用小簽子扎著吃,看著優雅,但比起這樣粗放的吃法味道卻差得多了。

  兩塊瓜春玲一半,寧婉自己吃另一半。放入口中,多汁而脆,十分香甜,寧婉便含混地道:“瓜果然熟了。”又將剩下的瓜泡在山溪水中,“等一會兒給我娘和大娘送去,那時一定會更甜!”

  春玲到自家曬菜,於氏便去找大嫂說話,因此她們嘗過了瓜便將浸涼的香瓜送到了二房。到了晚上,寧梁從虎台縣回來,寧婉依舊等在門前,“爹,香瓜熟了!你嘗一個吧?”

  寧梁見么女一見面就說香瓜不禁笑了,“我昨天澆水時就看香瓜差不多了,還想再一兩天摘呢,你們倒先發現了。”

  寧婉就笑,“我挑了幾個,味兒都很好。”

  寧梁就說:“過幾天我再虎台縣時,便再捎上兩蔞香瓜,我問過酒樓,他們願意要,切成一牙牙的送到酒桌上,喝酒的人都喜歡。”

  “爹現在不管是什麽都想著要送到虎台縣裡賣錢!”

  “家裡有毛驢,又有東西,送去了就是錢,當然要送了!”寧梁就說:“這頭小毛驢可給咱們家立下了大功!”

  寧婉聽了,“爹,你進屋歇著吧,我來喂毛驢,絕對不會虧待它!”

  寧梁便將毛驢交給寧婉,卻又回頭說:“看樣子今天會有雨,也不知道能不能把郭家新打的土坯淋壞了。”

  明明這幾天的天氣一直很熱,一絲水氣都沒有,寧婉不解:“爹怎麽看出來要下雨的?”

  “你看月亮,外面一輪紅圈,這叫‘撐紅傘’,說明要下大雨。”

  寧婉抬頭去看月亮,今天白日裡萬裡無雲,夜間也是如此,月亮明晃晃地掛在空中,細看果然有一圈十分明顯的紅色光輪,也替羅雙兒著急起來,“要是雨大了,先前的土坯架豈不會都泡倒了?”

  土坯若是幹了就不再怕水了,但是沒乾之前最怕的就是水泡,就是打得再好的土坯也有可能被一場大雨重新浸成一堆泥。

  “那只有重新再打了。”

  寧梁的話果真應驗了,當天夜裡下了雨,而且還是非常大的雨,同時又閃電又打雷的,寧婉在睡夢中都被驚醒了幾次。第二天見雨停了下來,趕緊到土坯架處看。

  郭老爺子,郭大伯、郭夏柱、羅雙兒等人早已經來了,正圍著十架土坯看著,其實眼下已經沒有十架土坯了,至多算三架半——另外的六架半土坯早已經無影無蹤了,就是現在還立在原處的三架半土坯也有不少損毀的。

  春玲不知什麽時候也過來了,指著保存最好的兩架土坯大聲地說:“這兩架是我們家大江和大河打的。”

  土坯打得好不好,當時雖然能看出一些,但到了此時才是真正的關鍵時刻,寧家兄弟打的土坯不過是最底下或者最上面兩處被雨水浸淋的散了一些,其余的都還完好,而先前的土坯架還十分地完整,依舊呈半圓形地立在當處。

  羅雙兒聽了春玲的話,勉強笑著說:“大江哥打土坯在我們三家村自然是數第一的。”雖然笑了出來,其實她的笑不比哭好看多少,雖然寧婉從沒有聽她說過急著分家出去的話,但卻知道她有多急切。

  不用想也知道,只要能離開郭老太太、郭大娘還有郭小燕幾個,羅雙兒寧肯吃再多的苦也願意的。眼下她十分擔心土坯損壞了,新房就蓋不成了,然後郭老太太就勢不許她分出去了。

  春玲自然也明白的,就安慰她,“等睛天重新打了土坯就行了,土已經是打過一遍土坯的,再打時比第一次還要結實呢。”自從她嫁了寧大江後,對於打土坯的事十分清楚,寧大江很少會對別人解釋,她倒是愛說話。

  寧大江也過來了,向郭老爺子簡單地道:“等天晴了我再來打土坯,不要工錢。”

  先前幫郭家打土坯的人也都紛紛讚同,“郭叔,你們別急,我們一定把這些土坯重新打好,您老也不必再出工錢了!”

  三家村人講仁義,郭家這些倒了的土坯雖然怪不得他們,但是當初既然接了郭家的活兒,也收了郭家的工錢,現在就應該把這些土坯重新打好。

  而按照習俗呢,郭家雖然不再給工錢了,可是招待大家吃飯時就要更用心,大家總要相互全了情面。

  春玲就拉著羅雙兒的手笑道:“你就放心吧。”

  可是老天爺就是喜歡搗亂,接下來的幾天,接連下了幾場雨,地面就沒有乾過,土坯是打不成的,可大家的心思早都不在土坯上了,轉而擔心起地裡的莊稼。

  這時節的莊稼自然是需要雨水,可是雨水多了也不好,特別是村裡的大部分的地都處在低窪處,雨水一大就積了起來,很不容易排出去。

  而三家村內寧家的地離溪水最近,也最容易受到水患,因此爹娘分外著急,爹也不去虎台縣了,每日披了鬥笠蓑衣與二老太爺、三老太爺和寧大伯等兄弟們一起去地裡。

  此時他們早已經忘記了寧家內部的嫌隙,一心想著怎麽能保住今年地裡的收成,寧家原從一戶分出來,地本就是相連,是旱是澇,正是休戚相關。

  爹回來時便緊皺著眉頭,“山溪的水漲了起來,今天胡家村那邊又磊了許多土筐,將水都攔到我這們這邊,我家離山腳下最近的一塊地裡已經被衝出一個半人高的坑,積了許多水。”

  於氏就歎了聲氣,“今年春天才填好的坑,現在又衝了出來。”

  山溪的水一大,家裡那塊地就首當其衝受到波及,十年之中倒有七八年都沒收成,但若遇到了乾旱之年,那裡的莊稼卻從不缺水,便是長得最好的。

  按說每年那裡的地便可以不種了,畢竟沒有多大,隻兩三分,可是爹卻不怕辛苦,春天時四處運土將坑填好,再不肯主動放棄。他的打算也不錯,遇到水大,也不過損失些種子,若是旱了,便多了一石的收成。平時倒還不怎麽樣,可是荒年一石糧食是能救人命的,當初娘就是用一石糧食換來了。

  娘對家裡的地也都十分清楚,眼下知道那裡的高粱是不必指望了,卻急忙問:“旁的地方怎麽樣?”

  “眼下還不要緊,只是胡家村可恨,他們一攔水,我們這邊就澇,這雨要是再下兩天,莊稼就都要完了。”

  三家村與胡家村都在山中這處平地上,兩村以一條不大的山溪為界,旱時兩村搶山溪的水,澇時搶著將水排到山溪裡,為此祖祖輩輩打了上百年的架,兩村從上到下所有人都成了仇家,不通婚嫁,也不相互往來。

  眼下三家村的水情雖然是因為連日大雨,但也有胡家村築堤攔水的原因。

  娘就擔心地問:“是不是要和胡家村的人打架了?”兩村打架,所有男人都要拿著鋤頭鐵鍁參加,每次都有人受傷,嚴重時還會死人,沒有一個女人們不害怕的,可是為了自家的地和自家的糧食,她們又不能攔著。

  況且,論起土地人口,三家村要比胡家村小上一半,因此打架吃虧的時候更多一些,所以三家村與胡家村爭鬥時,更要靠的是一股不要命的勁頭硬拚,這樣才能使得胡家村並不敢太過份,其中的凶險就可想而知了。

  寧梁見於氏的眼睛裡透著驚惶,便趕緊擺手道:“現在還沒到那個地步,村裡還要商議商議呢,你不必擔心。”

  於氏雖然未必真正不擔心了,但神情總歸還是緩和了不少,且她這時候身子越來越重,便容易困倦,雨天裡尤其無趣,一會兒竟然睡著了。

  可是寧婉初聽到打架兩字,便抖了一下,這些天她最擔心的就是這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