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農家麽妹》第49章 蓋簾
  第49章 蓋簾
  入了夏,家裡菜園中的菜便結出了許多,小蔥、菠菜、韭菜、小白菜等最早下來的菜已經吃了些日子,如今茄子、芸豆、豇豆、角瓜、絲瓜也結出了累累的果實。

  寧梁是個勤快的人,伺弄園子也用心,只看寧家大房的菜園子裡為各種蔬菜搭的架子便能看出。用長度相差不多的三根細木棍搭在一處,距頂端一尺左右的地方用麻繩系好,還要在一排架子的上面橫著放一根長木棍,將架子連接起來。

  架子搭得整齊,長在上面的菜看著便格外養眼,那幾架芸豆上面綠葉襯著紫色的小花,半尺多長的芸豆一條條地垂下,寧婉挎著籃子,從一處芸豆架一頭走到另一頭,便摘下了兩大籃子,家裡六個芸豆架都摘過一回,便裝了滿滿兩筐。

  這時候的菜並不值錢,三家村裡家家都種許多,除了自家吃的便都喂了豬雞,倒省得打豬草了。本村自然無處可賣,馬驛鎮上價亦極低,就算送到了虎台縣也不過四五斤一文。但是爹卻不願意閑著,因此每隔一日給望遠樓送一次菜,雖然不掙多少錢,但也聊勝於無。

  寧婉剛將菜籃子放下,羅雙兒就拿著一個剛納了一半的鞋底子進來了,見院子裡擺的兩筐菜就笑著說,“叔明天還要去虎台縣吧?”

  雖然是問話,但其實並沒有問的意思,傍晚時分寧家采兩筐菜自然是要明日一早送虎台鎮的,整個三家村的人都知道的,不過是隨意找個話頭兒而已。

  寧婉點點頭笑道:“可不是?雖然賣不多少錢,一則是因為有十幾斤鮮木耳要送去,再則就是家裡的菜太多了,剩著也是白剩著,還有我爹也不願意在家裡閑著。”

  “再不多也是錢哩,我們就是想賣也運不到虎台鎮去。”羅雙兒倒十分羨慕,“我們家的菜也多得很,連豬雞都吃不完。”

  “可不是?”寧婉應著,遞給羅雙兒一個小凳子,取了自己正做著的鞋幫與羅雙在一處坐了,夏日天長,這時還很亮,大家便時常在屋外一起做針錢,又笑道:“我瞧著這些菜賣不出去也十分不甘心。”

  羅雙兒就笑,“老天爺也不知為什麽,一年裡一定要分四季,眼下園子裡的菜多得大家都吃得夠了,等到了冬天的時候想吃又吃不到。”

  寧婉其實也一直在琢磨,因此一面做著針線一面道:“雙兒嫂子,不如我們也像曬貓爪兒菜一般曬些乾菜,到了冬天送到虎台鎮上看看能不能賣出去?”

  三家村人很少曬乾菜,但是寧婉卻在夢中見過幾樣乾菜,不過她倒不知道這些乾菜好不好賣,因為那些乾菜是趙家莊子裡送的,大家不過吃個稀奇。趙家冬日裡也是吃鮮菜的,那是要在暖房裡才能種出來的,她也想過自家種些鮮菜,但是眼下還不成。

  只要是寧婉的提議羅雙兒都是極讚成的,“那我們便都曬起來,就算賣不出去也沒什麽,原本就是家裡的菜,又不用費錢。”

  寧婉也下了決心,“如果不成就留著自家吃,總比一冬天隻吃那幾樣菜要好。”

  兩人一拍即合,又做著針錢商量了些事,看著天色暗了羅雙兒才回了家。

  第二日早飯後,她抱了一捆高粱秸杆來了寧家。

  寧婉一見就笑了,“這高梁秸杆家裡還有許多,你何苦從家中帶來?”

  羅雙就笑,“本來就跟著借光,哪裡還要再佔你們家的便宜?”原來各家的高粱秸杆正是燒火的好材料,秋收之後在地裡晾曬些日子便都拖回家堆成大大的柴垛,平日燒火時抽些柴就可以用了。又見寧婉也要到柴堆去抱高粱秸杆,便喊住她道:“不如你先用我的,昨晚我和夏柱已經將高粱秸杆外的皮都剝去了,直接就能做蓋簾了。”

  寧婉細看羅雙兒帶來的高梁秸杆,都是靠近頂端的部分,又直又均勻的,早將外面乾枯的高梁葉都摘了去,白淨淨的正合用,便也不與她客氣,取了麻繩和大針,兩人在一處做起蓋簾。

  蓋簾是三家村裡十分常見的物件,正是將高梁秸杆用麻繩連起來拚在一起的一個圓盤,可以做鍋蓋、放東西。現在寧婉和羅雙就是要一起做很多蓋簾,然後在蓋簾上曬乾菜。

  做蓋簾並不難,高梁杆外面有一層硬皮,裡面是十分柔軟的蕊,用針很容易穿過去,兩道麻繩穿好後再拉緊就成了形,然後與第一排的高梁杆垂直再放一排,也用麻繩固定住,再用剪刀修成圓形,就成了家裡日常用的蓋簾,既輕便又實用。

  兩人正忙著,春玲走了進來,“我在院子裡就看到你們倆做了許多蓋簾,可是做什麽用的?”

  寧家三房的院子是相鄰的,中間隻隔著矮牆,春玲嫂子自然能看看到,因她這些日子與寧婉和羅雙兒也走得近,便不避嫌疑過來問。

  寧婉和羅雙兒便都笑著將她們的打算說了,春玲一聽也道:“我也跟你們一起做。”說著要回家抱秸杆,寧婉攔住,從自家抱了一大捆秸杆“先用著吧。”三人先將羅雙兒帶來的秸杆都做成了蓋簾,接著又剝了許多新秸杆也做了蓋簾。

  曬貓爪兒菜的時候並沒有用蓋簾,因為貓爪兒菜是整根菜曬的,可是寧婉記得她先前吃過的豇豆乾、芸豆乾都是切成細絲的,還有茄子、角瓜、南瓜等自然也沒有整個曬的道理,一定也要切片的。

  三人便先在寧家摘了幾籃子芸豆,洗淨之後切成細絲放到蓋簾上擺在院子裡,說說笑笑之間就將盛著芸豆絲的蓋簾擺滿了一院子。看到了午時,春玲和羅雙兒就回了家,三家又約好下午再去寧家二房,然後第二天去郭家。

  正好這時節各家的菜都多得吃不完,洗洗切切曬曬的不過費些工夫,而在這農閑時候大家的工夫還不是大把的。

  倒是寧梁第二日見了家裡新編的蓋簾,便又做了許多給寧婉,“以後再用就讓爹來編。”

  寧婉隨手拿起來一個看,同樣是蓋簾,可是爹做的卻不一樣,高粱秸杆排得十分整齊,串起秸杆的麻繩織成一個個的菱形,又結實又賞心悅目,另外在蓋簾的邊緣又立起半寸多高的沿兒,正能防著拿蓋簾時不小心斜了會將菜撒掉,不由得驚歎,“爹,你的手太巧了!”

  爹隻一笑,“我在家裡閑著無事隨手做的。”

  寧婉倒又想起了一事,“爹,你的蓋簾編得這樣好,不好編些拿到虎台鎮裡,問問有沒有人要。”

  爹並不信,“這東西能有人買?”

  “那是自然,”寧婉笑著說:“爹,你想不論是酒樓還是居家過日子的,不都要用蓋簾?虎台鎮的人不種高粱,自然沒有高粱秸杆,也就無法編蓋簾。”說完又補充了一句,“還有,能像爹編出這樣好看的蓋簾的人並不多!”

  寧梁原對自己的這項本事半點也不放在心裡,可聽了么女如此一說,便也有了些信心,“下次我去虎台鎮時便帶上幾十個,就算沒有人買,就送望遠樓掌櫃的,他一向很照顧我們家。”

  寧婉便也笑,爹總脫不了鄉下人的老實和不自信,其實她還從沒見過比爹編出來的還好的蓋簾呢,兩個三個的賣一文錢,一定會有人買。

  因聽了么女的話,寧梁這些日子便用心編起蓋簾來,這東西著實簡單,他又用心,一個個蓋簾做得齊整異常,大的中的小的,排在一處似乎是用模子做成的一般。因秸杆很輕,用小毛驢馱著的時候便高高地聳了起來。

  到了晚上爹回來時異常興奮,“一百個蓋簾,望遠樓的掌櫃都留下了,三個一文錢,總共給我三十三文錢!”

  其實三十多文錢現在對寧家並不算多了,可是寧梁卻再沒有想到他隨便用家裡到處都是的高梁秸杆編的蓋簾竟也能換了錢,自然格外開心。

  寧婉見爹如此高興便更替他喜悅,笑道:“做蓋簾得的錢都是爹自己的,就不算我們生意裡吧,爹拿著隨意用,給娘買些東西也好。”

  爹卻將錢都塞進寧婉手中,“都是我們家鋪子的生意,自然應該記在帳上。”

  娘雖然躺下了,但卻沒睡,隔著窗子說:“我和你爹分的月錢還沒用呢,還是記在鋪子裡的帳上吧。”

  寧婉接了笑,“我們家就這樣把勁兒都往一處使,日子一定還能過得更好。”

  此後寧梁每閑下來就在家裡編蓋簾,隔些日子送到虎台縣去,這東西雖不值錢,但勝在沒有成本,又是各處常用的,先是熟悉的酒樓賣了一批,然後又送到雜貨鋪子,每去一次帶上二三百的蓋簾總能有百十個錢進帳。

  直到將家裡能用來編蓋簾的高梁秸杆都用光了,寧梁才停了手,又道:“今年的高梁秸杆下來的時候,我先把能編蓋簾的都留下來,其余的再燒火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