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農家麽妹》第51章 應急
  第51章 應急

  寧婉立即想起夢中的羅雙兒便常是如此委屈的神態,一時滿心想幫她,也急了起來。但是郭家與三家村所有人家都一樣,家裡只有兩口鍋,一口是做飯菜用的,另一口是熬豬食的。因此想隻用一口鍋在午前做好十余樣菜確實不大可能。可是辦法總是有的,便拉了羅雙兒的手說:“你都聽我的,保證讓大家按時吃上飯,而且還能吃得滿意。”

  羅雙被寧婉一拉,眼淚就要流了出來,卻用力吸了一下鼻子,將那淚收了回去,低頭應了一聲。卻有了主心骨,不再心慌,按寧婉說的一一備了起來。她原也是手腳麻利的人,又做慣了活計,現在穩下來,一會兒灶間看著就不同了。

  此時春玲挑著水回來了,向她們兩說:“打土坯的人回來了,我剛看見他們。”話音剛落,果然外面便有人聲,正是郭老爺子帶著郭大伯招呼大家坐下吃飯。

  有了水最先要涮鍋,寧婉早將肉切成了極薄的大片,放了幾片肥肉在鍋裡熬出油來,待油熱了放入花椒和蔥段,爆出香氣再將肉片放入,立即加糖、加鹽,大火翻炒幾下便好了。盛在盤中,一片片肉肥瘦相間,有紅有白,又有綠色的蔥段,只看顏色就令人生了口水,何況又有濃香的肉味飄逸了出來。

  外面便有人笑問:“做的什麽菜,這樣香?”

  羅雙兒應了一聲,“是蔥爆肉。”說著將盛好肉端到外面的桌上,又讓道:“大家嘗嘗,是婉兒幫忙做的!”

  有性子急嘴饞的人便拿了筷子夾了放入口中,然後讚道:“這肉炒得好!”

  也有人說:“也無怪婉兒去過虎台縣給大酒樓送菜,竟學了做菜的本事!”

  原來三家村裡各家吃肉的時候不多,除了包餃子的肉餡之外,大家最常將肉用小火燜熟。這種做法固然將肉燜得香醇軟爛,但其實更適合冬日裡吃,如今盛夏之季,就是在屋裡閑著的人都不免出一身的汗,而幹了半日活的人再吃燜肉豈不是熱上加熱?
  爆炒的肉比起燜肉更添鮮香,又不會太熱,正是合了大家的口味。只是灶間裡的人聽著外面的讚揚,顧不上答應,手停也不停地接著做菜。

  春玲再將鍋涮淨,寧婉在鍋裡放了一大杓油,接著將打散的雞蛋液放了進去,用鍋鏟用力攪動,雞蛋液很快就凝固了,卻都成了小小的一粒粒,此時放兩大杓的醬,燒得開了,便成了油汪汪香噴噴的雞蛋醬。

  羅雙方轉回來時雞蛋醬就好了,端了轉身再送了出去,回來再送一大盤蔬菜,她們剛摘好的,現在春玲洗了菜由寧婉擺好,滿滿的一大盤——生菜、小白菜、香菜綠盈盈的;小蔥一半白一半青;剖成四半再切成三寸長的黃瓜翠皮黃瓤;同樣切條的白蘿卜嫩生生的;還有鮮紅的水蘿卜;紫色的蘇子葉,所有的菜都是上午從園子裡摘下來的,眼下還帶著清涼的水珠,好看又喜人。

  這就是三家村人一向最喜歡吃的蘸醬菜,吃法也正如遼東的的氣候一樣十分的豪放,手裡拿了菜,在醬碗裡蘸上一蘸,然後直接放到口中,連筷子都不用。

  蘸醬菜的吃法看起來不夠精細,但其實最能吃出新鮮蔬菜的原味,也特別和三家村人的脾胃。但今日的蘸醬菜畢竟與平日裡各家有所不同。菜的各類多,醬又是放了大油用雞蛋炸過的,而寧婉放的雞蛋又多,讓注重實惠的三家村人看了就滿意。

  隻一會兒的工夫,兩個菜就做好了,肉菜自不必提,正是今天的主菜,而蘸醬菜表面是一道菜,其實卻足有十幾樣,分量又大,足夠大家下酒了。果真就聽著郭老爺子喚兒子打開酒壇給大家倒酒,又殷勤地招呼。

  先用兩道菜安撫住外面的人,寧婉、春玲和羅雙兒三人一點也不敢耽誤,一個燙麵,一個洗菜,一個用擦菜板擦出一盆角瓜絲來。

  擦菜板就是在一塊一尺長半尺寬的板板中間掏空釘一塊薄鐵片,這塊鐵片上有一排排的小孔,將角瓜、南瓜、黃瓜之類肉厚的菜從上面擦過,便成了一條條的細絲,比起切菜又省工夫又省力氣,而且擦出來的絲又十分地均勻,堪比刀工最好的人切出來的。

  如今羅雙兒便將擦菜板靠在大盆旁,拿了剖成一半又去了籽的角瓜一下下地擦著,一會兒便擦好一大盆,這時向角瓜絲裡加了鹽,用手拿了一團攥去過多的水分,準備拌餡。春玲便在大盆裡加了用油炒過的雞蛋、切成小丁的木耳和韭菜,又放了鹽和調料,此時寧婉也將面燙好,三人便包起了大餡的菜餃子。

  菜餃子個兒大,燙麵又軟又好包,她們包好一屜就放鍋上蒸,蒸好了下一屜又蒸上,一屜屜的餃子送出去,又贏得了一片讚賞之聲。

  角瓜本味就十分清新,如今加了雞蛋、韭菜、木耳提味,便十分鮮香。大家就笑著說:“餃子就酒,越喝越有!”這也是三家村一句俗話,雖是勸酒用的,但也是說喝酒吃餃子日子會越過越好。

  三家村的人特別喜歡吃餃子,只是包餃子要用白面,餡中不是要加肉就是要加雞蛋,因此只有年節時能吃到,是難得的美味。因此做了餃子便將今日沒有做許多炒菜的不足抵消了。

  最初剛上一屜一餃子立即就吃光了,接著一屜又一屜的,才供得上大家吃,只聽著院子裡的話語,便知道打土坯的人都很滿意。

  一連蒸了十幾屜的餃子,足夠大家吃的了,灶間的人卻還不得閑,羅雙兒拿出一小袋綠豆來,向春玲和寧婉說:“上午我就要熬綠豆湯送去的,我奶說下午熬,眼下還沒泡水呢,我趕緊煮上吧。”

  原來綠豆不易熟,想煮綠豆湯總要先將綠豆泡上一夜或者大半天,否則便要煮很久。

  “這個我也有辦法”寧婉笑著說,讓羅雙兒拿了一個南瓜去皮切成小丁,自已則將綠豆放在鍋裡翻炒,見豆子略變了色便添了半鍋水煮,這時南瓜丁也切好了一半加了進去,沒多久綠豆便都煮得開了花,南瓜也半融在水中,鍋裡的湯水變成了黃綠色,加糖盛在桶裡,卻用剛打的山溪水鎮著。

  羅雙便拿小碗先舀了半碗南瓜綠豆湯,嘗了一嘗,“果真煮熟了,比平時做的還好喝,就是這顏色也比平時的好看!”

  春玲也好奇,接了碗嘗過,“果真,又沙又糯的,除了綠豆的清香之外,還有南瓜的香甜。一會放涼了還會更好喝。”又問寧婉,“你這是怎麽弄的?也教教我吧。”

  寧婉一笑,“其實也沒什麽,你們不是都見了,只是先用火炒豆時要小心,要將豆炒得半熟,但卻不要焦了,南瓜丁要切得細小,味道才能真正融入湯中。”又道:“等放涼了比現在才好喝呢。”其實她還會做好幾樣降暑氣的湯水,只是三家村並沒有材料。

  羅雙兒見連下午送的湯水都已經打點妥當了,才用手將額上的汗擦了擦,向寧婉和春玲笑,“多虧了你們,特別是婉兒。”

  寧婉和春玲也笑,“這又算什麽。”

  羅雙兒便將最後一屜的餃子拿出來,原來這一屜蒸好後她便沒有送到外面,又拿了兩付碗筷,倒了點醋,就放在灶台上,“你們先吃。”

  寧婉向東屋裡一指,壓低聲音說:“先給她們送去吧。”

  春玲也示意羅雙將最後一屜餃子送進東屋內,雖然郭老太太她們不安好心,但畢竟是長輩,她們哪裡好先吃呢。然後又用向西屋努了努嘴,示意還有一個郭小燕。

  那日郭小燕在山上被野豬傷了之後就一直留在家裡,郭老爺子並沒有請大夫來看,而寧婉她們也不知她如今怎麽樣了,偶爾聽羅雙兒流露出的意思是不怎麽好。

  這一次寧婉和春玲到郭家,不只東屋裡的長輩們都沒有露面,就是西屋裡的郭小燕也始終沒有發出一聲,就像郭家除了灶間裡之外並沒有人一般。當然她們也只在灶間幫羅雙兒做活,並不進那兩間屋子。

  羅雙兒這時卻是一臉倔強,也不壓低聲音了,隻硬將碗筷塞進寧婉和春玲手中,“你們來幫忙,我們家本就應該請你吃午飯的。”

  忙亂了半日,先前還沒覺出餓,眼下熱騰騰的餃子擺在面前,寧婉卻突然覺得自己餓極了,又覺得自己吃郭家的餃子也是應該的,因此接了碗筷向春玲道:“家裡早過了飯時,我們就在這裡吃吧。”

  春玲也一樣餓了,且寧家二房的日子比大房差得多了,因此這白面角瓜餡的餃子對她的吸引力比寧婉要大得多,因此也接了碗筷。

  只是她們各自吃了一個,卻不約而同地將下一個餃子夾了送到羅雙兒嘴邊,“你也吃。”

  羅雙兒看著兩雙筷子各夾著一個餃子正在自己嘴邊一左一右,便突然笑了起來,“你們敢情是商量好了的?連話都是一樣的。”

  寧婉和春玲也不禁覺得太巧了,就逗笑道:“我們可不是商量好了!”看羅雙兒已經不在意東屋裡的幾個人,她們也不必再小心謹慎的了。

  一屜餃子並不少,三個女子飯量畢竟有限,就是最能吃的春玲也比不得打土坯的男子,一會兒就吃飽了。寧婉和春玲便要走,羅雙兒就道:“一人喝一碗南瓜綠豆湯再走!”

  這時綠豆湯早鎮得涼了,羅雙兒給她們每人盛了一碗,將其余的端了出去,“天可真熱,大家再喝點湯降降暑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