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農家麽妹》第34章 管帳
  第34章 管帳
  寧婉在驢背上吃了兩個大包子,又歇了一會兒,才覺得用掉了的力氣慢慢回來了,便從毛驢上跳下來,“爹,你騎一會兒吧。”

  爹又不舍,“我是大人,恐怕會把毛驢壓壞了。”

  寧婉便笑,“爹沒見過騎毛驢的人嗎?謝大夫出門時騎的不就是驢?正與我家的這頭差不多。”

  馬驛鎮上時常能看到有人騎毛驢,反倒是養馬養騾子的人家少。馬和騾子自然好,可是價格貴,又不好養,還是小毛驢最適合尋常人家。

  就像寧婉新買的這頭小毛驢,身材不高,大大的腦袋,長長的耳朵,灰色的皮毛,走起路來穩穩的,不急也不躁,雖然不能像馬和騾子那樣飛跑,但卻能背許多東西,馱個人也平常。

  寧梁聽了也笑,便坐到了毛驢背上,他個子高,兩條長腿差一點垂到地上,先是繃著身子不自在,慢慢才放松下來,然後就覺出舒服極了,“這毛驢真好!”

  原來騎毛驢還有一件好處,那就是毛驢是極溫順的牲畜,不必專門學就可以騎,況且毛驢長於走山路,三家村正在山裡。

  爹騎了一小會兒毛驢,既是心疼女兒,也心疼毛驢,又下了驢,讓寧婉上去,“還是你騎吧,爹不累呢。”

  父女二人就這樣輪流騎著毛驢,一直到深夜裡才回了家。

  娘和二姐原已經睡下了,現在聽了聲音起來,卻問:“你們怎麽沒有在姑姐家或賢兒家裡住上一夜再回來呢?”

  原來寧婉的姑姑嫁到了虎台縣郊的梨樹村,因那裡田地肥沃,日子富足,便也為寧賢說了梨樹村的親事,因此眼下姑侄兩人離虎台縣很近,當初寧梁和寧婉出門時便說如果太晚了可能會去梨樹村借住一晚,明日再回家的。

  寧梁就道:“我們到了虎台縣事事都還順利,又買了許多東西,急著回來,就不想再繞到梨樹村了。”說著卻不進屋,打著燈籠先到菜園裡撥了幾棵菜,又去捧了幾捧高粱米糠放到槽子裡喂驢。

  於氏看到小毛驢,“這是向誰借的?可要趕緊還回去,別在家裡喂不好掉了膘。”

  寧梁打理好小毛驢,拉著於氏進屋,“我來跟你說吧。”

  寧婉聽了悄悄笑了,就讓爹給娘講道理吧,她實在太困了,隨便洗了洗臉就倒在炕上,就連寧清問她話也沒來得及回答就睡著了。

  第二天寧婉起來時天早已經大亮,爹也不過剛起來,寧清已經將剩下的幾個肉包子熱了,煮了高梁米粥,又把魚燒好,大家圍桌吃飯。娘嘗了魚就說:“清兒的茶飯做得很有模樣了,這魚味特別香。”

  寧清得了讚揚,也是得意,“我從那肉上切下來幾片放在魚湯裡,所以這魚就吃著香了。”又向寧婉笑道:“你們買的那塊肉真肥,一定能熬許多油,等吃了早飯就熬出來。”

  在三家村,肉是越肥越好,因為肥肉能熬大油。平日裡農家沒有肉,若是在菜裡加上一杓豬油,味道就香多了,故而豬大油是好東西。

  爹就笑道:“虎台縣裡的肉都比馬驛鎮貴上兩成呢,這塊肉足有十斤!用了二百四十個錢!”

  “可真貴!”於氏就歎,若是平時她一定要再嘮叨幾句責備丈夫和女兒不該花這麽多錢買肉,但昨晚丈夫給自己算了帳,從今後家裡做起山貨生意,便不用隻從土裡刨食,驢已經買了,更不必說十斤肉了,因此便將所有的埋怨都消了,卻笑道:“一會兒就熬了油,油渣包些包子吃,不比買的肉餡的包子差!”

  其實若是有錢,誰又非要儉省再儉省,連吃都舍不得呢。

  吃了比平日遲很多的早飯,於氏就張羅著熬豬油了,近些時候她的身子越發健旺,因此時不時地會下廚,眼下十斤肉的大事,她更不能放心全交給兩個女兒,因此盡管寧婉一再攔著,她還是撫著肚子看著寧清和寧婉切肉熬油。

  將肥豬肉剔下,切成厚厚的大片,這時先在鍋裡加一碗水,再將肉片放入,不停地翻動,小火慢慢地熬著。這是一個細致的活兒,不能急,免得將油熬糊了,油渣也不能吃了,那才是浪費呢。

  大鍋燒開了,肥肉片發出滋滋地響聲,慢慢變黃變小了,而肉裡面的油便熬了出來,散發了濃鬱的香氣。過了大半個時辰,看著肥肉片都變成了小小的油渣,半鍋油在不斷的沸騰著,娘便讓寧清拿著笊籬將油渣撈出來,又讓寧婉放進鍋中一把小蔥、一把花椒,一杓鹽,待炸得透了就停了火。

  待油再涼些卻沒有凝固時,便用大杓盛到專門放豬油的壇子裡,這油再涼一涼就變成雪白細膩的油脂,吃的時候用杓子挖出來就可以了,不但方便,還能保存很久,就是放上好幾年也不會壞。

  寧婉還知道做一些高檔的點心,還必須用幾年的陳豬油才好,飄香居的點心用的就是兩年以上的豬油,因此味道特別香淳。而京城裡最有名的蘭香齋點心鋪子裡最好的幾樣點心,都是用二十年以上的豬油做的,寧婉嘗過蘭香齋的酥皮藤蘿餅,那香甜的滋味竟無法形容,更難得的是從京城帶到虎台縣用了兩個月,而她又存放了幾個月才吃完,一點也不曾走味變壞。

  那麽等有了時間自己也做些小點心?爹和娘都是愛吃的,當然寧婉自己也喜歡吃。正想著,又聽外面有人喊,“賣小雞的來了!”

  這一天寧家便沒有斷了來人,先是大家都來看驢,這是三家村的第一個牲畜,不可能不引起大家的好奇。不過多是男人們,只在院子裡說話看看就走了,又有女人進來說說話,看到寧家熬這麽多的豬油個個驚歎,娘說著客氣的話,又讓寧清自油鍋裡給跟著來的孩子們每人撈了一塊油渣吃了。

  除了三老太太和拴兒那樣的奇葩,別人家倒都不好意思太過的,因此倒也沒有費多少油渣,眼下娘聽了有賣小雞的,趕緊吩咐寧清和寧婉將豬油和油渣都收起來,自己回屋裡拿了錢,又提了個籃子跑了出去。寧婉不放心,向寧清道:“二姐,你收東西吧,我去陪娘。”趕緊追了出去。

  三家村裡平日各家多是自己孵小雞的,俗聲抱窩,選一隻下蛋的母雞,鋪乾草做一個窩,在窩裡放上十幾個雞蛋,母雞便整在趴在窩裡不出來,就連吃喝都要送到窩前,過上二十一天,就能孵出小雞來。

  但是也有的人家直接買外面賣的小雞,兩文錢一隻,十分省事,不必擔心抱窩失敗孵不出小雞。今年三家村裡早沒有一隻母雞了,因此大家都要買小雞,像娘這樣會過日子的人,早就盼著來賣小雞的人,將家裡的雞窩重新養上雞呢。

  現在娘急著出去,為的就是早些挑小雞。買小雞是很有學問的,首先要挑健壯的小雞,因為小雞並不容易養大,總有許多會在養著的時候陸續死掉,真正能養成大雞的不過一半。再就是每家都想多挑些母雞,少挑些公雞。因為公雞有一只打鳴就夠用了,至於母雞卻是可以下蛋的。

  寧婉不得不佩服娘,她挺著大肚子竟比自己還要快的跑到了村頭的那幾株大榆樹下面,眼下已經鑽到了人群中挑起了小雞。

  賣小雞的用一個大大的扁扁的罩籠挑來兩籠小雞,這種罩籠應該是專門運送小雞用的,五尺寬的籠子只有半尺來高,裡面的小雞一個挨著一個,嘰嘰喳喳地叫著,正是剛孵出一兩天的小雞。

  娘將看中的小雞提起腳倒過來,看小雞的頭是不是仰起來,如果仰起來的就是公雞,反之就是母雞,就這樣挑了三十隻小雞放在籃子裡,要拿錢給賣小雞的,卻又嘟囔著說:“今年小雞太貴了,竟然五個錢一個!”

  寧婉在一旁小聲說:“娘,我們家再多買些小**,就是公雞多點也沒關系,養大了正好你坐月子可以吃,還有大姐,比你還要早生,到時候家裡也要送幾隻雞過去的。”

  坐月子自然要喝雞湯的,當然老母雞最好,但是沒有老母雞的時候,小雞也很好,尤其是小公雞的味道特別的鮮美。於氏倒不去想公雞好吃的事,而是也覺得為了孩子雞還是要吃的。就比如現在,她已經快四十了,這一胎先前也是十分地驚險,但是幾個月好吃好喝地養下來,竟覺得身子比年青時懷三個女兒時都好,是以為了肚子裡的這個,還是要多買幾隻雞。

  於氏便又挑了三十隻雞,再要數錢,帶的錢卻不夠了,寧婉便攔住她,“娘,我來!”說著拿出三百個錢給了賣小雞的,又讓他饒了兩隻小雞。

  寧婉挎著籃子跟娘一起向家裡走,娘就說:“等到了家我把錢給你,你的自己留著。”

  未出嫁的女兒雖然算是家裡人,但是若是掙了錢通常都是自己攢著的,也算是小小的私房,將來出嫁時也可以帶到夫家。寧清便是這樣,因此於氏早就想了,寧婉得了盧家的東西也好,將來做生意掙了錢也好,都是寧婉一個人的,將來也讓她帶到婆家。

  寧婉卻不這樣想,笑著挽著娘的手一同向回走,“我的還不是家裡的,我們都是一家人,還分什麽你我。”卻又道:“但是生意還是要我做主,帳也由我管著。”

  於氏就笑,“都聽你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