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農家麽妹》第58章 猴頭
  第58章 猴頭
  接下來的日子,因為胡家村的人加入了,送山貨的人多了不少,寧家門前總有人往來不絕,到了下午時分,時常還要排上一會兒隊才能將菜送進來。

  胡家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跨過那條山溪到三家村這邊,最初的一兩次渾身上下透著一股說不出的別扭,好在寧婉落落大方,對他們與三家村的人完全一樣,雖然檢查山貨時十分認真,但是付錢的時候卻十分爽快。

  很快,大家便都適應了,胡家村裡也有幾個人與寧婉熟悉起來,第一個自然是胡村長的老婆胡大娘。胡村長身為村長輕易不到三家村來,而胡敦儒是讀書人從不做農活,更不會去采山貨,所以胡大娘就負責帶著胡家村送山貨的人來找寧婉。

  來往的次數多了些,寧婉便看出胡大娘是個十分精明能乾的人,她帶著幾個兒子和兒媳婦上山,在這場雨後采了幾百斤的蘑菇,幾十斤的木耳,還有好幾對猴頭菇。

  蘑菇和木耳雖多,但也平常,可猴頭菇卻是很少見的,就是寧婉在山村裡長大,也沒見過幾次。這種東西隻長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裡,多半掛在大樹枯死的高枝之上,而且還要長在蟲孔之中,甚是難得。

  雖然也是一種蘑菇,但是猴頭菇又與其它的傘狀的蘑菇不同,肉乎乎的半球,上面帶著密密的毛刺,正像林間小猴的頭,所以才得了這個名。

  猴頭菇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只要找到了一個,就在它的附近繼續找,一定還會找到另一個,一般就在樹的背面,兩個猴頭菇之間還有極細的白絲相連,非常有趣。

  而它的味道,比所有的蘑菇都要鮮美。切上幾片煮湯,清水中隻加少許的鹽,便鮮得不得了,當然清炒或燉肉也都好。

  猴頭菇雖然很少見,但過去在三家村,大家也不過當它是一樣稀奇的吃食而已。寧婉還是到了趙家之後才知道猴頭菇的貴重,原來它竟是與熊掌、燕窩、魚翅並稱的四大名菜之一,她還有幸嘗過一位禦廚用鮮蝦、干貝、雞脯等燉出的拿手菜——煲猴頭菇湯,但其實也是用其余的食材突顯猴頭菇的鮮美味道。

  如果將鮮猴頭菇曬乾,變成了金黃色,一對裝到精美的匣子裡,價格便是極昂貴的,正是送禮的佳品。

  眼下胡大家送來的猴頭菇很顯然是剛剛從樹上采下的,顏色純白,沒有一點乾燥後的黃色,最大的一對足有碗口大小,毛茸茸的,看著就喜人。

  寧婉瞧著幾對猴頭菇,還真有些拿不定如何給價。又想到畢竟是胡家村的人,總不願意因為收山貨留下分爭,因此躊躇了一會說:“猴頭菇是貴重的東西,我竟不知道給多少錢合適,只怕佔了大娘的便宜。而且大娘家裡又有小先生時常在馬驛鎮往來,不如大娘就拿回家,讓小先生帶到馬驛鎮,送到鋪子裡問個價,總會差不離,免得虧了。”

  胡大娘就搖頭道:“我豈不知送到外面價能更高一些?可是我們家的敦儒隻用心讀書,我也不讓他管這些雜事,免得分神;雖然也想讓我們家村長去一次虎台縣,只是他又沒有空閑,我想我們敦儒一直說寧姑娘是個懂得大義的人,所以大娘便信任你了,你說給多少錢大娘都認可。”

  越是這樣,寧婉便越是覺得難,但是既然人家來送,自己也沒有不收的道理。便拿了一貫錢遞給了胡大娘,“明日我爹送到虎台鎮上,再看看賣了多少錢,若是少了,我再給大娘補上。”

  胡大娘接了錢,滿面笑容,卻又客氣道:“哪裡還能讓寧姑娘補上呢,這一貫錢也不少了。”可是她的眉間眼角流露出來的卻是滿滿的期盼。

  寧婉將幾對猴頭菇收到籃子中放在家裡最通風的堂屋裡,第二天跟著爹去了虎台縣,分別在望遠樓和收山貨的鋪子裡問了價,最後賣給了出價最高的山貨鋪子,得了整整十兩銀子!
  寧梁走出虎台縣時還一直在怎舌道:“誰知道這東西這麽貴?先前我們家還吃過好幾對呢,要是當時送到這裡,豈不也得好幾兩銀子!”

  “爹,你應該這樣想,我們也是吃過好幾兩銀子名菜的人了!”

  寧梁聽么女這樣一說,不禁“噗”地一聲笑了,“誰能想到我們竟也吃過這麽貴的東西?一碗湯可以頂上一頭豬,不,一頭牛了!”

  父女二人笑嘻嘻地談笑著,爹就問么女,“你打算再補胡家的多少錢?”

  寧婉自接了銀子就在心裡思忖這事,平日她在村裡收山貨通常都有兩三倍的利,這個猴頭菇如果不補胡大娘錢,那差不多有十幾倍了。

  且不說胡敦儒將來發達了就會知道猴頭菇真正的價格,只是憑良心,寧婉也不願意騙人。自家做生意自然是要掙錢的,可是欺負山村裡的人沒有見識,又找不到門路將這樣貴重的東西壓價收貨的事她還是做不出的。

  想當初,自己和爹走出三家村到了外面的世界,也一樣什麽也不懂,跌跌撞撞地吃了許多虧,當然也遇到了不少好心人。她不會讓別人也吃自己曾吃過的虧。

  眼下寧家的小生意,初衷自然是為了錢,但真正辦起來,不論是三家村的人還是新來的胡家村人,他們都對自家收了他們采來的山貨而十分感激,畢竟從他們拿到了錢!山村裡的人每日能掙到十幾個、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錢,在過去是根本不可能的,現在他們能掙到了,盡管辛苦,但還能苦過平日的勞作嗎?

  因此寧婉不知從何時起,竟覺得自己平白地多了些責任,當然這也與她從一開始就決定公公道道地做生意是完全相合的。只有良好的口碑,才能使得生意長久。

  眼下就算她能欺騙大家多得些利,但是世上並沒有人會一直受騙,而人們一但知道被騙了,就不會再願意與騙過自己的人打交道了。劉貨郎和寧清的山貨生意後來越做越差,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寧婉,是打算將寧家的鋪子做成一個百年的老字號,就像瑞泓豐一樣,只要提到綢緞,虎台縣的人都會覺得只有瑞泓豐的最好,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因此寧婉慎重地說:“我打算再給胡大娘四兩銀子。”

  寧梁是個老實人,總覺得走了一趟虎台縣就白得了好幾兩銀子未免心虛,“是不是少了點?”

  “我先前已經給了一貫錢,再加上四兩銀子,算起來也差不多一半了。這樣算其實比我們其余的山貨的利都要薄,只不過是因為猴頭菇很貴,爹才覺得我們賺得多而已。”

  經歷了與胡家村的和解,寧梁對么女的信任又增添了許多,因此不知不覺就點了點頭,“也對。”

  “既然定了價,從此就按這個規矩來,”寧婉考慮這麽久,並不只是為這一次胡大娘的猴頭菇,畢竟如果隻這一次,她可以不掙錢,將所有的銀子都給胡村長家。看在胡敦儒大度地調節了兩村的世仇,什麽都是應該的。但是這只是個開頭,因為猴頭菇還沒有到真正成熟的季節,可能到了秋天還會有人送來,寧家總要是一樣的對待,“將來還會收榛子、山核桃等好多東西呢,我們都要從一開始就定下適合的價。”

  是啊,眼下才入夏不久,到了秋天山貨會更多。寧梁想到自家鋪子也會有更多的賺頭,臉上漾出笑意,“鋪子裡的事都聽你的。”

  寧婉也充滿笑意,“爹,我們家雖然做了幾個月,但其實眼下都是小生意,真正到了秋收之後,那時才是最忙最累的時候呢,但也是真正掙錢的時節。”

  “累點怕什麽!”

  做生意為了掙錢,固然是要付出辛苦的,但是也不能為了掙錢而將身體累壞了。眼下家裡便有許多事情忙不過來,寧婉走時先與大家打了招呼,今天暫不收菜了,又將曬蘑菇曬菜的事交給了春玲和羅雙兒,回去之後也該與她們商量著請她們幫忙的事了。寧婉早看好她們兩人,只是先前自己一人還能支應,但是有了胡家村的人參加之後,許多活兒便忙不過來了。

  第二日胡大娘送蘑菇時,寧婉便將兩錠二兩的銀子給了她,既沒有特別背著人,也沒有大張旗鼓,可是消息還是立即傳了出去,大家都說寧家厚道。畢竟先前寧婉已經給了一貫錢,猴頭菇就是寧家的了,就是賣再多的錢也與胡家無關,但是寧家就是在得了錢之後又補了胡家四兩銀子。

  胡大娘喜得眉開眼笑,逢人就說寧家的好,勸村裡人采了山貨送到寧家,“就是我們自己送到虎台縣,也未必能得這些銀子,交給寧家直接拿錢多省心!”

  有了村長家的勸說,胡家村裡送山貨的人也越發的多,當然也有送菜的,芸豆豇豆南瓜堆得寧家的院子滿滿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