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農家麽妹》第60章 買布
  第60章 買布
  因惦記大女兒,於氏早開始攢起了雞蛋。寧家如今有三十幾隻雞,其中大半是母雞,從第一隻雞開始下蛋起,就都陸續開張下蛋了。到了七月家裡每天就能收十幾隻蛋。

  原本夏日裡雞蛋亦不好久放,但是寧賢生產的日子就在眼前,因此這雞蛋也就沒有醃起來,也沒有向外賣。家裡每日每人吃上一兩個,其余的就都放在一隻柳條籃子裡收著。

  依於氏的本意,她原想將所有的雞蛋都攢著留給寧賢,可是寧婉第一個不同意,而寧梁如今也完全與女兒站在一邊,聽她要省著雞蛋留給寧賢就說:“村裡許多人家的雞也開始下蛋,到時候我們再收一些給賢兒送去就行了!”

  畢竟家裡的日子果真不再艱難,於氏也不再堅持,只是眼下她又說:“我想著家裡的雞蛋都是小的,送一百隻未免少了,不如我們湊上二百隻吧。婉兒,你明日收菜時順便問問哪家有雞蛋,到時候我們家收些,一並給你大姐送去。”

  “雞蛋的事倒不必急,好多家都攢著呢,我們要用時拿錢去換就行了,不用說二百,就是三百也能湊得上。”寧婉卻知道大姐生子的時間,還要再等些時候呢,卻又說:“家裡要買布,還是我和爹一起去吧。”

  娘就點頭說:“你去倒是好,其實我原來是想讓你爹多買幾塊布回來,可是他哪裡會挑,只怕買回來的用不上才沒說。”又轉而與丈夫商量:“我想著賢兒出嫁時家裡陪的就比清兒少,生小囡的時候我們送的東西也不多,這一次如果能多扯幾塊布,就給孩子做兩條小包被,而且我肚子裡這個也應該備上些了。”

  爹哪裡會不答應,“清兒出門子的時候我就向大女婿說過要給大外孫買一個銀鎖呢,說過的話總要算數。”

  寧婉也覺得應該,“大姐嫁出去後每次回娘家都大包小包地往回拿東西,下奶的時候我們家自然要大大方方的。”

  娘家下奶送的東西是沒有一定之規的,家境差的拿上幾十個雞蛋,三尺紅布就可以了,家境好的還可以送包被、送衣裳,至於有錢人家還要打金鎖、打金手鐲呢。眼下寧家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多做兩條包被再打個銀鎖倒也合適。

  娘便一一告訴么女,“紅布要三尺就夠了,再買一匹青布,我聽你大姑說賢兒這一次生了一臉的雀斑,肚子又尖尖的,一定是男孩兒,所以就做青布包被,多余的給你爹做一身衣裳。你也大了,總該穿兩件像樣的衣裳,也挑兩塊花布做裙襖。”

  大姐這一次果然生的是個小外甥,寧婉早就知道了,就點頭答應,“好,娘就放心吧。”

  爹就說:“我去村子裡轉了一圈,再到胡家村說一聲,明天我們家不收菜了。”

  自家裡開始收菜,寧婉出門的時候就少了,一直以來所有的菜都是她一個人把關稱重算錢收進來。上一次為了猴頭菇的事去了虎台縣,就是事先與兩村的人都打了招呼,讓他們那一日不要送菜過來。

  但是眼下情況又不同了,寧婉平日收菜時便帶著春玲和羅雙兒,教她們稱重,算錢,如今她不在家中,她們倆也能支應了。因此寧婉就笑著說著:“不必了,現在有春玲和羅雙兒,我們家裡收菜便不再停了,不管大家什麽時候送,我們都收。”

  寧梁倒有幾分不放心,“她們才學了幾天,能行嗎?”

  於氏就道:“明天收菜時我來稱,讓她們幫忙就行了。”

  可是寧婉卻不願意娘操勞,娘畢竟已經四十歲上下了,身子骨本來就弱,這一胎頗有幾分風險,先前還差一點小產,哪裡能讓她累著呢,馬上搖頭道:“娘還是歇著吧。春玲和羅雙兒都學會了,而且她們也都是心正的人,正可以放心把事情交給她們。”

  不料娘卻小聲地說:“你們每日都忙著,隻我一個人沒有一點用處。”原來她不是不放心,而是覺得自己無事可做。

  寧婉一心想讓娘多歇著,卻沒想到娘竟會因此而不開心,就笑了起來“娘,你現在最重要的是養好身子,將來給我生個小弟弟。”又見娘雖然點頭,未免也流露出無聊之意,猛然醒悟了,就又笑著補充,“春玲和羅雙兒學用秤的日子短,恐怕還不是很熟,若是有什麽不會的,還是要娘指導呢。”

  娘的臉上立即現出了光彩,在三家村會用秤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本事,而且因為家裡有三家村唯一一杆秤,平時也會有人來求於氏幫忙稱一稱什麽東西。

  要知道娘是被賣到三家村的,又沒有兒子傍身,先前在村裡人面前隱隱有些抬不起頭,但是現如今她卻成了大家巴結的對像,因此她一向最喜歡使用家裡的秤,特別是寧婉說過,秤是用不壞的,隻讓她隨意用。

  用得多了自然就熟了,她果然比羅雙兒和春玲用得好,現在讓她來指導,還真很適宜呢。

  家裡時常去虎台縣,父女二人也都是走熟了的,這一日起了大早,帶了幾樣山貨,並許多新鮮菜蔬出門了。到了虎台縣,往幾家酒樓裡走了一圈將東西都賣掉了,便直奔瑞泓豐而去。

  寧婉幾個月前來瑞泓豐賣綢緞時就說過,再買布一定光顧瑞泓豐,她自然不是食言的人,而寧梁也替她記著呢,一提買布就說要去瑞泓豐。

  瑞泓豐鋪子裡的夥計依舊十分殷勤,見了兩人笑著讓道:“前兒個店裡來了一批江南的新貨,有綢緞、有綾羅,還有各種花布,大叔給女兒挑幾塊吧。”

  寧梁來虎台縣次數多了,又時常給家裡買這買那,因此早和第一次與寧婉進瑞泓豐時衣著破爛、畏首畏尾的模樣不同,且他又牽著兩頭毛驢過來,在門前交給了夥計幫忙拴好。要知道家裡養了牲畜的人定然是有些家資的,夥計便免不了又高看一眼,將店裡幾種價格的東西都說到了。

  寧婉的眼睛從綢緞櫃台一掃,略過那些溢彩流光的織品,便轉而向賣種種棉布的櫃台而去。她倒不完全是因為綢緞太貴才不看,而是綢緞根本不適合農家的生活,寧清成親時家裡每人都做了一套綢緞衣裳,也只在那一天穿過。

  平日裡做飯做菜、養豬喂雞,收菜曬菜的,穿著綢緞衣裳不只不搭,而且一不小心就會刮起了絲,還是棉布的更合適,而且還透氣吸汗。

  看著寧婉的目光落在一處,那夥計就又笑著拿下幾匹薄薄的花布放在櫃台上展開,“如今夏布都降價了,十分地劃算,春天時買一尺的錢現在能買一尺五,做了衣裳還能再穿兩個月,明年再接著穿也是一樣的。”

  寧婉也正這樣想。她知道不論是綢緞還是布匹,價格的高低除了與面料的好壞有關外,還與花樣的時興程度有關。同樣料子的布,如果是新花樣就要比舊花樣貴上幾分。

  先前她在趙家做少奶奶時,每季都要撿了最新花樣的料子做幾身衣裳,這樣出門時才有面子。虎台縣裡有身份的女人們莫不如此,如果誰穿了舊衣裳或者過時料子做的衣裳,是會被人悄悄嘲笑的,也會引起大家的猜疑,“她家難道敗落了嗎?怎麽做不起新衣呢?

  現在她重新回到三家村成了農家少女,不需要什麽面子了,還是實用最重要,寧婉便在降價的夏布裡挑揀了一回,一氣買了六七塊各種顏色花樣的夏布。

  通常的習俗,夏衣在春日時便要做了,到了夏日又要做秋季的衣裳,因此夏布已經賣得差不多了,有的布只剩下幾尺,遇到這樣的夥計便又降了些價,寧婉便也要了。

  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便笑問:“不知現在有沒有尺頭賣?”像瑞泓豐這樣的大鋪子,賣布時免不了會積下許多尺頭,攢得多了就會拿出來賣一次,價格十分地便宜。

  先前寧婉曾經專門挑這些尺頭買,空閑時做了荷包帕子賣,也能得些利貼補家用,後來她到了趙家才放下了這個營生。

  那夥計聽了便又進裡面抱出一堆各色的尺頭,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布料也有綾綢羅紗,“這些都是最近積下的,姑娘看看有沒有可心的?大的五文,小的只要三文。”

  即使是這樣便宜的價,先前寧婉也只能精挑細選幾塊,瞧準了花紋料子都合適的,回去才能做出像樣的東西賣錢。但是眼下,她想了想,便讓夥計這堆料子全部包起來,“我都要了。”

  夥計聽了十分高興,原來這些尺頭本賣不上價,來選的又都是不富裕的女子,翻來覆去地選,又有人借此機會偷拿,店裡還要搭上一個人專門盯著也難免有疏忽的時候,現在一包賣了自然省事,算了錢又主動把零頭抹了。

  寧婉接著又去看棉布,夥伴隻當她還要買便宜的,就拿了幾匹粗布出來,寧婉搖頭,“我要最好的松江細棉布,紅的要半匹,青的要一匹,白的要四匹,再要四匹素花的。”她要的實惠,卻不是差的,畢竟自家人用呢。最後又稱了三十斤上等的棉花。

  原來先前寧婉來虎台縣雖然也免不了大包小包地買,但最先顧的是吃食,然後就是日常用品,幾個月下來,家裡雖然有了不少改觀,可依舊十分簡陋,少不了還要陸續地置辦,因此竟忘記了添置衣裳。還是娘提起了買布料,寧婉才想起了應該給家裡人都置辦幾身新衣裳並冬日的被子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