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曹賊》第185章 河一斬
  第185章 河一斬

  天亮了!
  卻又下起了雨……

  曹朋和陳群行色匆匆,終於在辰時之前,抵達廣陵縣。

  其實,東陵亭距離廣陵縣並不遠,只是由於這連番的雨水,使得道路泥濘崎嶇,格外難行。

  一夜未睡,曹朋不免露出疲乏之色。

  不過他卻不敢耽擱半分,到了廣陵之後,便直奔陳府。

  陳群看上去也很累,但還是跟著曹朋一起過去。徐宣和陳矯沒有過來,只因為昨天酒醉,一時還醒不過來。在陳府門前,曹朋甩蹬下了馬,而陳群也從馬上下來,和曹朋登上門階。

  得到了陳登的征召後,曹朋連夜安排妥當。

  他命王買接手東陵亭兵事,步騭和郝昭為王買的副手,夏侯蘭隨行。

  這樣安排,自然有曹朋的道理。其實按道理說,夏侯蘭年紀最長,而且閱歷豐富,武藝也最強。由他留守東陵亭,才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曹朋並沒有這樣安排。一來,他最信任王買;二來,他不知道陳登找他究竟是什麽事情,如果一時半會兒回不來,由王買出鎮東陵亭,可以得到更多的磨練。步騭和郝昭都是能力出眾之人,所以也不用擔心王買犯下錯誤。

  倒也不是說曹朋不信任夏侯蘭,而是和王買比起來,他更信任王買。

  但如此一來,夏侯蘭恐怕就會有些想法。

  曹朋把他帶在身邊,也是一種安撫的手段:你看,我連我兄弟都不帶,卻帶著你,我很看重你!
  而且,夏侯蘭的武藝,對曹朋而言,也是一個保障。

  來到陳府門外,曹朋讓夏侯蘭在府門外等候,自己則跟隨著陳群,徑自走進陳府。

  陳群也是陳府的住客,門丁下人們,也對他都很熟悉,故而一路走過來,並沒有人出來阻攔。

  兩人直奔正廳而去,遠遠的就聽到廳中傳來人聲。

  陳群在先,邁步走進大廳。

  曹朋隨後,還沒進廳門,就看到陳登正陪著一四旬上下男子說話。

  兩人同榻而坐,看上去很親熱。

  只看這種狀況,就知道這中年人的來頭不小。

  身為世家子弟的陳登,一般而言自恃很高。同榻而坐,那就是一種極為親密而平等的關系。

  若非身世出眾,或者持平,一般很難出現這種現象。

  到兩晉南北朝時期,世家子弟與寒門庶子的對立越發明顯。

  哪怕你是達官貴人,哪怕位列三公,如果不是同等的出身,想要同榻而坐,同席而談,都不太可能。

  已記不清是什麽人,隻記得兩晉時期,曾有一位官員拜訪一位名士。

  兩人一開始是同席而坐,親切交談。可是等那官員離開時,名士就命下人,將蒲席燒掉。

  原因,就是官員的出身太差。

  曹朋心裡面,不由得泛起了猜想:這中年人是誰?
  可沒等他走進大廳,就聽到陳群驚喜叫道:“可是荀休若嗎?”

  陳群這一進來,陳登和中年人就站起身。

  “長文,潁川一別經年,別來無恙。”

  中年人一臉笑容,看著陳群,點頭致意。

  陳群則緊走兩步,上前雙手抱拳,高舉過頭頂,而後深深一揖,“陳群,拜見兄長……”

  “哈哈哈,賢弟何來如此大禮?”

  中年人上前一步,一把扶住了陳群,臉上笑意更濃。

  “兄長何時來的廣陵?”

  陳登笑道:“你昨日剛離開,休若就到了。”

  “啊……不知兄長前來,未能為兄長洗塵,還望兄長見諒。”

  中年人呵呵一笑,拉著陳群的手臂,極為親切的交談。

  曹朋站在大廳門口,不免有些尷尬。他進也不是,不進也不是,更不好開口出聲,打攪三人的寒暄。

  好在陳群還記得曹朋,寒暄兩句之後,對陳登道:“元龍,你急匆匆把友學找來,究竟是什麽事?”

  陳登也看到了曹朋,不過並沒有開口招呼。

  曹朋聽到陳群的這番話,連忙躬身道:“東陵亭偱行曹朋,奉命前來,拜見太守大人。”

  這是個規矩!
  陳登是上官,還是主人,不可能先開口。

  必須是由下官先行開口之後,陳登才可以回應。

  “友學,進來吧。”

  陳登招手示意曹朋進來,而後對陳群說:“非是我找友學,而是休若點名,要見友學。”

  “啊?”

  曹朋和陳群都不禁一怔。

  陳群疑惑問道:“兄長,你見友學什麽事?”

  中年人則收起了笑容,鄭重的打量一番曹朋之後,眉頭微微一蹙,沉聲道:“你就是曹朋?”

  “正是。”

  曹朋有些疑惑。

  他不認識眼前這中年人,也不清楚,這中年人找他,究竟是什麽事。

  好在陳群機靈,看出了曹朋的迷茫,連接介紹道:“友學,你且先來見過三兄。”

  三兄?誰的三兄?
  曹朋更糊塗了!

  不過既然陳群這麽說,他還是要上前見禮,學著陳群的模樣,搭手行禮,“曹朋拜見三兄。”

  “噗-!”

  陳群不禁笑了。

  中年人也忍不住樂了。

  “友學啊,三兄是我的稱呼,你怎麽……不過,你喚休若三兄,倒也不算失禮。文若和叔孫也算交情深厚,你喚這一聲三兄,也能說得過去。來來來,我為你引介,此荀文若三兄,荀衍。”

  曹朋聞聽,頓時愣住了!

  東漢末年時,荀氏一門,能人輩出。

  從荀淑開始,得‘神君’之名,被讚為潁川四長之一。荀淑有八子,號荀氏八龍,皆有才名。八龍之下,又有荀彧荀衍荀諶三兄弟,以及荀悅荀仲豫。荀彧之下,更有荀攸荀公達這樣的人物。可以說,荀氏四代無庸才。荀衍,在三國演義中沒有登場,所以曹朋印象不深。但重生於東漢末年已有一年多,而且在許都呆了半年,所結交的人也大都非比尋常人。

  曹朋倒是聽說過荀衍的名字,言他能言善辯,機謀百出。

  而荀彧的二兄荀諶,如今在袁紹帳下效力,也是個了不得的人。

  至於荀彧的大兄,其實並非荀彧親兄。說的是荀彧的堂兄,也就是荀悅荀仲豫……

  此人性清雅,品格高尚,才學過人。靈帝年間,因宦官擅權,所以隱居不仕。建安元年,曹操迎奉天子以後,征召荀悅為黃門侍郎,遷秘書監,侍中。其官位,絲毫不輸於荀彧。

  不過,曹朋是真不認識荀衍,也不清楚這荀衍找他,究竟有什麽事情。

  看曹朋那一副迷糊的模樣,荀衍樂了。

  “曹朋,我給你出一副駢體文。

  上聯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曹朋一怔,本能的回道:“那我對下聯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咦,你怎麽知道這個?”

  這副楹聯,是曹朋客居典家塢時,在自己書房門口所書。

  由於楹聯此時還沒有出現,更多是以駢體文的形式,而出現在文章之中。他也是自娛自樂,當然也不排除,想要裝逼的心理。

  可是乍聽荀衍說出這副楹聯的時候,他還是感到震驚。甚至本能的以為:荀衍也穿越來的?

  荀衍看著曹朋那大驚失色的模樣,忍不住大笑起來。

  “兄長,你剛才所言……”

  “哦,此潁川自去年以來,頗有趣味的遊戲。一開始,是從文若那邊傳出,潁川書院爭相效仿……後來才知道,這遊戲居然是出自一個十四歲少年。文若也只是偶然間,在別人住所看到。”

  這正廳裡的人,除了曹朋之外,哪個不是飽讀詩書,才華橫溢之人?
  陳群和陳登一下子聽出,這遊戲中的奧妙。

  “三兄,你莫不是說,此遊戲出自友學之手?”

  “呵呵,正是。”

  陳群驀地轉過身,惡狠狠的瞪著曹朋。

  “友學,有此妙趣,何不早言。”

  “呃……我忘記了!”

  曹朋心道:我哪知道你們喜歡對對子?

  而陳登則蹙眉,看曹朋的目光,似乎又有些不同。

  昨日,他聽了一篇《陋室銘》,今日,又知駢體文居然可以如此使用。

  對曹朋的看法,也隨之改變許多,甚至覺得,此前兩個月,把曹朋趕去東陵亭,是不是錯了?

  早知此子有此才華,留在身邊也好啊。

  可恨小子,此前和他幾次交談,好像並未發現,他還有如此才華……

  一時間,陳登不免生出了一絲患得患失的情緒。

  荀衍示意曹朋在一旁坐下,而後沉聲道:“我此次奉天子詔命,隨典軍校尉王朗,出使江東。臨行之前,文若向我推薦了你;而後公達也說,若有可能,讓我帶你一同前往江東……甚至郭嘉也向我推薦你,讓我不免覺得奇怪。你內兄與奉孝學出同門,我倒是聽人說過。

  文若和令兄也有交情,倒也不算奇怪。

  只是我一直有些想不明白,文若、公達還有奉孝,為何都如此看重於你呢?”

  眸光如劍,直視曹朋。

  而曹朋卻很糊塗……

  荀衍的意思,他大致上已經明白:荀衍要出使江東,荀彧他們便向荀衍推薦了他。慢著,荀衍剛才說,他是隨典軍校尉王朗出使江東?也就是說,荀衍並非主導,而是一個副手……

  可是,你們出使江東,與我又有何乾?

  曹朋一頭霧水,有點想不明白荀衍的意圖。

  對於荀衍這個問題,他更是不明所以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事實上,曹朋和荀彧、郭嘉乃至荀攸,並沒有接觸過。他見過荀彧,卻沒有和荀彧說過話;和郭嘉照過面,雖有交談,也只是寥寥數語。而且當時的話題,還牽扯到郭嘉的健康狀況,郭嘉似乎並不是很高興……至於荀攸,曹朋更是沒有見過,更不要說有什麽特殊交情。

  這三個人,突然聯合推薦自己,究竟是什麽用意?
  曹朋心裡疑惑不解,茫然的搖了搖頭。

  荀衍凝視曹朋半晌後,突然一擺手,“你此次趕來,可帶有隨從?”

  “哦,隻一員家將,如今在門外等候。”

  “這樣吧,你和你的家將今晚就宿於陳府,明日一早隨我與大隊人馬匯合,隨行出使江東。”

  “喏!”

  曹朋起身插手應命。

  這種事情,他也做不得主。

  雖說他現在是受陳登征辟,屬於陳登所屬。

  但是看陳登那意思,也沒有反對的表示,說明他已經同意。

  “對了,還有一件事。”

  曹朋正準備出去,又被荀衍喚住。

  “聽說,你身手不弱?”

  不等曹朋回答,陳群已搶先開口道:“這個的確不假。友學刀馬純熟,曾在下邳城獨鬥呂布八健將之一的宋憲,並險些取宋憲性命。他的身手,非常出眾,而且他的家將,也非等閑。”

  荀衍點點頭,衝著正廳外的人喝道:“來人,將那匣子取來。”

  而後他對曹朋道:“我此次過來的時候,令尊托子丹讓我轉交你一樣東西。”

  “我爹嗎?”

  曹朋疑惑不解,不知道曹汲讓荀衍,帶來什麽物品。

  這時候,從正廳外走進一個家將,懷中捧著一個長條黑漆木匣,來到曹朋跟前。

  從家將手中接過木匣,入手沉甸甸,估摸著有五六十斤重。

  曹朋眉頭一蹙,向荀衍看去。

  而荀衍則露出驚奇之色,“你可以打開來看看。”

  曹朋點點頭,把長匣至於地面,按住簧扣,只聽喀吧一聲輕響,匣蓋子立刻彈起。長匣約九尺五寸,近丈長度。紅綢緞子做底,上面扣著一對大刀。這對大刀,長約有八尺五寸左右,刀柄去環。黑漆桃木製成的刀柄,鎖死刀莖,刀鍔口出裝有一個嬰兒拳頭大小的黑漆木瓜護手。

  這對大刀,長短寬窄略有不同。

  一支刀身長六尺,另一支不過五尺五寸。

  而且一寬一窄,寬的大約有一巴掌大小,窄的僅有三指左右。

  刀脊上鏤刻有刀銘:戊寅正月汲造吾兒及冠。

  意思是說,這兩口刀是曹汲為曹朋祝賀及冠而造,於年初正月完成。

  戊寅年,亦即建安三年。

  去年鄧稷曾和曹朋提起過,準備在今年,也就是建安三年為他行成人禮。想必這件事也通知了曹汲,故而曹汲特意打造出這一對長刀,作為曹朋的成人禮物。

  曹朋探手,抄起雙刀。

  卻發現刀脊的另一面還有一行刀銘:戊寅正月汲造河一。

  河一,就是河一工坊,同時也是這雙刀的名字。曹朋掂量了一下,長寬大刀,約二十八斤重,短窄大刀,約二十斤左右,合計四十八斤。如果是在去年曹朋離開許都的時候,肯定無法使動這對河一大刀。不過在經過一連串的歷練,特別是和呂布一戰,曹朋已再獲突破。

  這一對大刀的份量,剛剛趁手。

  他站在大廳中,輕輕舞動雙刀,但見刀光閃閃,刀雲偏偏。

  荀衍等人雖隔著一段距離,猶自可以感受到,那對大刀上傳來的森森寒意,不由得同時叫好。

  而曹朋則暗自感慨:老爹的造刀技藝,似乎比先前,又進步了許多!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