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雕心引》第65章 何為情傷(3)
  第65章 何為情傷(3)
  上官仕信無奈道:“仕信明白,不提。”他知方伯重情義,不然也不會在核雕鎮裡等了這麽多年的故人,從黑發等到白頭。

  上官仕信看向阿殷,隻道:“大火隻燒了後宅的一半,藥房並未涉及,薑姑娘若需要什麽藥,盡管讓遣人回來拿。”

  阿殷說:“好,”一頓,又問:“子燁找我是為了何事?”

  上官仕信看了方伯一眼,道:“自從幾年前一別,母親便經常在我耳邊嘮叨方伯。方伯難得回來……”

  話音未落,方伯已然起身,擺手道:“行了,我去看看你的母親,再看看你父親。當年你父親還曾言我哪一日歸來給我看看他的核雕,我順道去問問他何時能兌現。”

  方伯的身影消失在仁心院後,上官仕信還未開口,阿殷便已開口道:“子燁是想問穆陽侯的事情?”

  她說得直白。

  上官仕信輕歎道:“若不是出了父親此事,子燁絕不會向你提起穆陽侯。只是這幾日,事情來得蹊蹺,子燁思來想去還是不得不問。”

  他定定地看著她。

  “這場大火,與穆陽侯有沒有關系?”

  阿殷問:“子燁信我嗎?”

  上官仕信沒有任何猶豫,道:“只要你開口,我便信。”

  阿殷道:“我只能確定鄧忠來意不善。”

  上官仕信如負釋重,他道:“我信你。”

  阿殷問:“若有當如何?”

  他深深看她一眼,輕聲道:“只怕你為難,”一頓,又快速道:“我想了幾日,也猜測此事與鄧忠有關。只是鄧忠到底為何過來綏州?與父親又有何乾?”

  他忽然道:“我心裡煩,也只能與你說。”

  阿殷溫聲道:“我是子燁的知音,願意聽子燁說。”

  上官仕信與阿殷說了一通,阿殷逐條給他分析,相談甚歡。末了,上官仕信敏感地問:“薑姑娘一事與穆陽侯可有關系?”

  阿殷垂了眼,隻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他說:“只要你願意,子燁一直在。”

  阿殷離開上官家時,天色已晚。

  她登上馬車後不久,才發現自己在仁心院裡落下了東西。她吩咐范好核折返,匆匆地回了仁心院。守在院子門口的隨從見是阿殷,也不曾阻攔,將她放了進去。

  阿殷正要敲門時,裡面忽然傳來上官仕信的聲音。

  “父親曾試探過我,問我知不知道核雕十八州,方伯知道嗎?”

  聽到“核雕十八州”五字,阿殷腳步登時一停。

  “核雕十八州,老夫聽過。”

  “還請方伯指教。”

  “只是聽過而已,還是聽當年的那一位說的。說是十八州,實際上是十八個核雕。”

  “是方伯你那一位故人?是什麽核雕?”

  “我哪知這麽多,他當年神神秘秘的,半個字都不肯吐露,這話還是他說夢話時喊出來的。第二天老夫套他話,他自此不再跟老夫喝酒!”

  阿殷忽然想起穆陽侯也曾說過“核雕十八州”,當時他說若以後遇到與核雕十八州有關的,要盡量遠離。

  阿殷想了想,沒有打擾方伯與上官仕信的談話。

  她離開上官家,重回馬車,讓范好核直接回城南醫館。

  走到半路時,馬車驀然停下。

  阿殷問:“何事?”

  范好核道:“剛剛有個孩童經過,現在離開了。”

  馬車傳來阿殷的一聲“嗯”。

  范好核的目光這才從不遠處的巷子裡收回。而此時此刻的巷子裡,衣衫襤褸的陸嵐被三四個乞丐團團圍住,場面太過肮髒,范好核不忍汙了自家大姑娘的眼。

  陸嵐面如死灰地被推在牆上,頭部時不時因為激烈碰撞而撞向牆壁,乞丐們紛紛露出不懷好意的笑聲。

  天色漸黑,綏州城也逐漸安靜。

  一切肮髒,一切不平,一切心機都掩藏在黑暗之中。

  這個不太平的夏天,要過去了。

  清明將至,路上行人愈多,雨紛紛,魂欲斷。

  青州孫氏一族清早從東山頭祭祖歸來,路過桂蘭坊的食肆,大手筆地包下。孫氏一族人丁興旺,足足三層的食肆都坐滿了人。

  小二倒著茶水,送著點心吃食,忙得腳不沾地。

  一位年輕郎君招招手,待掌櫃至,又道:“我們在這裡吃午飯,我們老太爺吃食有忌口,甜的酸的都不吃,家禽也不能吃。”

  掌櫃稱道:“好的,我們記下了。”

  年輕郎君又笑道:“我們老太爺喜歡聽說書的,讓你們的說書先生講幾出熱鬧的。有勞掌櫃了。”

  掌櫃連忙道:“不敢不敢,我立馬吩咐下去,還請諸位稍等片刻。”說罷,掌櫃轉身便去吩咐。

  小二是個機靈鬼,瞧著掌櫃這個態度,尋著空子悄悄地問:“掌櫃,這孫家是什麽來頭?以前怎麽沒在綏州聽過?”

  掌櫃重重彈了下他的額頭,道:“別囉嗦,乾活去。”

  小二是新來不久的,自然不知。

  掌櫃是個人精,能在桂蘭坊的食肆裡當掌櫃,消息自然是一套一套的。說來也是神奇,青州孫氏在短短九個月內崛地而起,硬是在綏州擠出了一個地位。

  方才瞧孫家的郎君彬彬有禮,也不因家族的崛起而目中無人,掌櫃心中感慨,一方水土一方人,到底是個有底蘊的家族。

  說書先生是個年過半百的老翁,蓄著發白胡須,藏著半世滄桑和閱歷。驚堂木一拍,說書先生一捋白須,侃侃而談:“卻說大興半年的風雲呐,王家倒台,永平一片血雨腥風……”

  大半年的時光。

  扎根在永平朝堂上的王氏一族連根拔起,樹倒猢猻散,朝廷換了大批臣子,新鮮的血液充斥著永平的朝堂。威風一時的外戚便如同清明時節的紙錢,落入火盆,燒剩灰燼,風一吹,連渣滓都沒有了。

  眾人隻道新帝雷厲風行,頗有當年太祖皇帝遺風。

  孫家的老太爺一聽,連連搖頭。

  方才那位年輕的郎君含笑上前,與掌櫃道:“我們家老太爺吃飯時聽不得血腥的,朝政太遠,無趣。”掌櫃立即明了,與說書先生耳語數句。

  說書先生又一拍驚堂木。

  “卻說綏州上官家呐,九個月前一場大火席卷而來,燒了上官東家,毀了半座屋宅,壞了多少核雕!那少東家肩扛重任,再建上官家當年輝煌!提起上官家,卻不得不提上官家的那位核雕技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高調張揚,每日午時擂台鬥核,贏之她贈千金,輸則替她尋藥,至今已有兩百三十五天,從未有過敗績!半個綏州城的人都由她驅使!真真是奇女子也。那位核雕技者,姓殷,人稱千手技者……”

  說書先生把那位核雕技者的事跡說得天花亂墜。

  老太爺最愛市井間的熱鬧,聽得倒也入神。在說書先生歇口氣的時候,孫老太爺問:“九郎,當真每天都有人向那位核雕技者下戰帖?”

  被喚作九郎的年輕郎君低聲回道:“絡繹不絕。”

  孫老太爺眼神不好,沒見著孫九郎眉宇間的惆悵,又問:“十郎呢?”孫十郎乃孫老太爺的愛孫,平日時常在身邊侍候著,今日祭祖後人影不見了。

  孫九郎低聲說:“十郎今早吃壞了肚子,祭祖時一直忍著,方才去找郎中了。”

  說書先生此時又拾起驚堂木,滔滔不絕地繼續。

  孫九郎不著痕跡地行到一側,喚了個仆役過來,吩咐道:“去把十郎喊回來,跟他說少鬥一天核,少不了他一兩肉。”

  范好核皮笑肉不笑地道:“又是你啊。”

  折扇一搖,一位翩翩郎君放蕩不羈地橫了他一眼,哼聲道:“你們姑娘打擂台又不曾說過不能重複報名,又是本郎君又如何?”折扇一合,扇頭一點,“快,寫上本郎君的大名。”

  范好核隻好認命,筆畫一完,抬眼時,那孫家十郎已經悠然自得地與前面排隊打擂台的核雕技者攀談起來,不過是短短片刻,那前面的兩核雕技者與孫十郎握了握手,自動自覺地往後面排了。

  范好核眼尖,發現兩個核雕技者手裡都有五文錢。

  他搖搖頭。

  孫十郎大搖大擺地上了擂台,折扇一指擂台正中的阿殷。

  “今日本郎君必定讓你輸得心服口服!”

  阿殷已經習以為常,這位姓孫的郎君每隔幾日便要來跟她打擂台,偏偏又只是個半吊子,這九個月內也不知輸了多少藥草,排起來約摸能繞著大興轉一圈了。

  阿殷略一點頭,問:“你想比什麽?”

  孫十郎叫囂:“比觀音核雕!”

  底下有人笑道:“孫十郎,你會雕眼睛了嗎?”

  孫十郎冷笑:“乾卿何事!”他對阿殷伸出十根手指:“我輸了,給你找十株甘見草!”

  阿殷沒有多說,望了范好核一眼。

  范好核頷首道:“孫郎君是老熟人了,依舊老規矩,隻比一個時辰。”

  隨著銅鑼一聲敲響,台下所有人的視線都落在阿殷身上,壓根兒無人去注意孫十郎。自從上官家的殷氏開擂台以來,每日午時便在磐安亭裡設擂台,從不吝嗇自己的技藝,大大方方地讓人觀看。

  久而久之,越來越多核雕技者聞名而來。

  只要殷氏開始雕核,周圍必定聚集一群核雕技者。不到一年的事情,殷氏的名氣大漲,但凡提起綏州核雕技者,第一個提起的準是殷氏,隨後再是上官家。

  一個時辰後,孫十郎輸得毫無意外。

  眾人都去看阿殷的核雕,讚揚之詞脫口而出。阿殷看了眼孫十郎的核雕,道:“不錯了,比之前有進步。”

  孫十郎說:“你等著,總有一日我能贏你。”一頓,又道:“過幾日我就把甘見草送來。”

  阿殷微微點頭,道:“有勞了。”

  范好核過來道:“孫郎君,我們家姑娘過幾日有事,不擺擂台了,你送藥的話送到上官府便成。”

  孫十郎問:“為何?”

  范好核笑眯眯地道:“不告訴你。”

  孫十郎還想追問,眼尖地發現人群裡有自家仆役,趕忙收了折扇,溜了。接下來阿殷又鬥了兩場,剩下的兩個核雕技者頗有能耐,也算盡興,曉得阿殷的規矩,提前帶了甘見草來。

  不過結果仍然不敵阿殷。

  阿殷收了甘見草,登上馬車,回了上官家。

  阿殷回了荷音園。

  聽荷園被燒毀後不久,又重建了一個院落,當時林荷主動提議改成荷音園。然而沒過多久,大概三四個月的樣子,林荷與元貝在兩家長輩撮合之下,十二月初成了婚。林荷的廂房空了出來,院落裡便隻住阿殷與阿璿兩姐妹。

  一人住東廂房,一人住西廂房。

  三四月的天微微有點熱了,阿殷解了披風,薑璿正好進了來,瞧見桌上的甘見草,道:“姐姐,我們的甘見草多得能堆滿屋宅了。”

  阿殷道:“多了總好過少了,李郎中說了你嗓子地由甘見草養著,每日藥浴外加服用,不多囤一些總不安心。”

  薑璿哭笑不得地道:“我嗓子已經跟以前沒什麽區別了。”

  阿殷道:“多囤一些總沒錯。”

  其實仔細一聽,還是有差別的,雖然不再像剛開始那般嘶啞,但比起以前的始終欠缺了幾分清亮。李郎中也道了,阿璿的嗓子不養個三四年,不可能徹底恢復的。

  阿殷又問:“細軟收拾好了嗎?”

  薑璿點頭道:“已經收拾好了,明日出發也是沒問題的。”阿殷道:“還是依照原定時間出發吧,子燁近幾日可忙?”

  “我聽趙娘說,今夜少東家吩咐了留飯。”

  阿殷點點頭,道:“好。”走兩步,又回頭:“記得吃藥。”

  孫十郎有點糾結,套不出范好核的話。

  一回到孫家,就吃了兄長一記眼刀子。孫十郎道:“九哥,你這麽看我,我會害怕的。”

  孫九郎道:“今日若不是我給你打掩護,你以後就別想去跟人鬥核。”

  孫十郎說:“九哥的大恩大德,弟弟我沒齒難忘!終有一日必定……”被擰住了耳朵,他道:“九哥輕一點,我這不是給侯爺辦事嗎?”

  孫九郎說:“你去得太勤,得小心仔細,別讓人給懷疑了,尤其是殷姑娘。”

  孫十郎笑吟吟地道:“我哪會不知輕重,九哥放心!”似是想起什麽,孫十郎又苦惱地道:“今日我聽殷姑娘身邊的仆役說,似有離開的打算,只可惜近半年來姓范的小子越來越狡猾,特別難套話。再過幾日,侯爺的人便要過來問話……”他一歎:“都怪上官家的少東家,整得上官府跟皇宮內院似的,安插人手都難安排。”

  孫九郎淡道:“有了前車之鑒,再不防人便是傻子了,侯爺的人過來如實說便是。侯爺當初也隻吩咐了,仔細照看著而已。”

  孫十郎晃著腦袋,說道:“以前聽聞烽火戲諸侯,倒是頭一回知道為了紅顏提拔整個家族。”

  “你傻了是不是?那等人做事的真正理由我們要能知曉,我們孫家百八十年前就位極人臣了!別想太多!我們兄弟倆上了穆陽侯這條船,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好好辦事,少說話。”

  孫十郎搖了搖折扇,晃頭晃腦地道:“明了明了。”

  眼看不著調的弟弟又往外竄,孫九郎揪住他的衣衫。

  “老太爺在屋裡等你。”

  孫十郎輕輕一避,靈巧地逃脫:“九哥再為我拖延一會,我出去給主公那位紅顏姑娘找甘見草。上回主公送來的那些名貴藥草,這回能夾在一塊送去了。”

  孫九郎拿他沒辦法,隻好道:“早去早回。”

  而此時此刻孫家兄弟口中的那位紅顏姑娘正坐在仁心院的暖閣裡,抬杯喝了口茶,訝異地道:“這茶的味道真特別,子燁又去哪兒了?”

  回答阿殷的是江滿。

  大半年一過,那個以前稍顯吊兒郎當的隨從跟著上官仕信走遍大江南北後,性子也沉穩了不少。

  “少東家半年前去了百越,在百越喝了嶺南茶,當地人泡生普時用的是九九歸一的泡法,少東家覺得味兒不錯,便捎了點回來。”

  阿殷聞言,感慨道:“百越啊,子燁去得真遠。我以前聽聞百越是荒涼之地,一般只有犯了大錯的官員才會下放百越,沒想到也有這等好茶。”

  江滿笑道:“今時不同往日,半年前朝廷新晉的狀元郎去了百越改革,如今的百越已然煥然一新,且民風也純樸。少東家去的時候,還心心念念著說待得閑時一定要邀請你一道前去百越,領略嶺南風光。”

  阿殷問:“子燁人呢?”

  江滿道:“少東家剛回來,一身風塵仆仆的,先去更衣了。我們少東家見你時,必定要衣冠整潔,才不會覺得唐突了佳人。殷姑娘你也知道我們少東家生得一副好相貌,這大半年來向我們少東家投懷送抱的可不少呢,不過我們少東家是相當有原則的人,那些都是胭脂俗粉,入不了眼的,不及殷……”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