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錦衣衛之殺神系統》第336章 內閣的決定
  第336章 內閣的決定

  嚴龍淡然道:“白起,方才你勸我稱帝的那些話,切不可對任何外人提及,現在我們還處在韜晦期,不可妄言,以免招來災禍。”

  白起恭敬地應道:“屬下明白了,公子。”

  嚴龍又望了白起一眼,問道:“白起,你也是玄力者吧?”

  “是的。”

  “你的玄力屬性是什麽?”

  “屬下的是土屬性的根系玄力。”白起道。

  “具體的天賦呢?”

  “可煉土成兵,化石為獸!”白起道。

  嚴龍聽罷,眼神一亮,他問道:“你在黔貴鎮壓叛民的時候,用過玄力嗎?”

  白起笑道:“還沒有!我不想這麽快就暴露自己的底牌,畢竟前一段時間,朝廷對於玄力者還是頗為忌諱的!”

  嚴龍笑道:“好,那你在京城這一段時間也暫時隱藏實力好了。”他隨後想到一事,又皺眉道:“不過,蕭道陵至少已達玄宗的境界,只怕他一眼就會看穿你是玄力者。”

  白起道:“我來到京城之後,也拜見過蕭道陵,他當時並沒有說什麽。”

  “也許他在你的身上感覺不到你對皇族的敵對之意,才沒有點破的吧!不過,你以後要小心收斂自己的氣息,切勿太露鋒芒。另外,在兵部也好好地任職,行事溫良一些,不可桀驁不馴。”嚴龍道。

  “屬下明白。”白起道。

  ……

  趙南星終於領銜向天啟上奏折了,一同署名的還有東林黨分布在京城六部之中的其他大臣。

  奏折上請求天啟皇帝按照祖宗成法,敦請信王朱由檢即刻離京前往濟南府封地,非奉詔不得來京城。

  奏折先上呈至內閣。

  內閣的閣臣們見到此奏折,心情各異,有驚喜的,有憤怒的,有冷漠的,也有事不關已,純粹看熱鬧的。

  葉向高的心情最複雜,他知道這是一場與皇帝的心理搏奕,賭對了的話,他們有擁立太子之功,萬一賭不對的話,他們在皇帝的心中就成了離間皇室親情的寡恩之人。皇上可能暫時不會治他們的罪,但這筆帳遲早要還的。

  地方官員投遞的題本首先經過通政司,稱作通本,在京各部、院、寺、監衙門的題本可徑送內閣,稱作部本。

  無論通本、部本都要經內閣票擬後再呈皇帝裁定。所謂票擬就是內閣大學士對題本中所奏事情提出處理意見,寫於小紙票上。

  趙南星是吏部尚書,他上的奏折,自然就是部本了。

  部本既然來了,內閣就要票擬了。

  鑒於這一本奏折的特殊性,葉向高專門在內閣召開了會議,討論如何對這一本奏折進行票擬。

  果然如葉向高所料,次輔韓爌首先表示反對,建議立即將這本奏折封駁下去。

  所謂封駁,就是內閣覺得皇帝的聖旨或者臣屬的奏折失宜以及有錯誤之處,便將其退回去的意思。

  這就是內閣牛B的地方了,有時連皇帝尚未下達的聖旨都可以退回去,天下間還有比這更牛的權力嗎?

  不過行使封駁權是首輔的特權,只要首輔點頭了,這件事就定了。反正有什麽事,首輔扛著就行。

  葉向高沒有表態,他還想聽聽其他閣臣的意見。

  現在內閣裡一共有六位閣臣,除了葉向高,韓爌,孫承宗之外,就是何彥宗,顧秉謙,魏廣微。

  孫承宗,何彥宗是鐵杆的東林黨人,對他們的態度,葉向高自然是心中有數。

  韓爌剛才已經很明確地表態,反對將此奏折上呈禦案了,自然是支持信王的。

  剩下的顧秉謙,魏廣微是魏忠賢閹黨的人,他們的表態很重要,因為這意味著閹黨對於信王朱由檢的立場和態度。

  顧秉謙入閣的時間比魏廣微要長,所以他先說。

  沒有半點猶豫,顧秉謙表示,應該將奏折上呈給天啟皇帝,他的說法是:“信王是皇上的親弟弟,事關宗室親情,他是否應該離京,由皇上聖裁最為妥當。”

  魏廣微隨即附和。

  眾人的意見說完之後。大家的眼睛都望向了葉向高。

  這時,他是唯一一個可以決定這封奏折命運的人。

  葉向高臉色淡然地道:“誠如顧大人所說,皇上的家事,就交由皇上處置吧。這本奏折,我決定票擬並且上呈禦前。”

  韓爌聽罷,冷笑道:“好,好,好,如果日後鬧出什麽亂子,眾位大人切莫把事情推到我韓某人身上。”說罷,拂袖而去。

  葉向高冷冷地看著他離去,不發一言。然後提起案桌上的毛筆,很快地就在這封奏折的票擬夾層上寫下了幾行字,交給內閣的司吏,讓他們上呈禦前。

  ……

  天啟收到這封奏折之時,身體已經比前一段時間好了許多,臉色也紅潤了一些。但看完這封奏折之後,他的臉立即陰沉得就象要降雨的雷雲似的。

  他將奏折從頭到尾看了三遍,內閣的票擬,他更是看了五遍。

  看完之後,他從龍椅上站起身來,在金殿中踱步。

  踱了一會之後,他轉過身來,對殿中的小太監宣旨道:“叫錦衣衛都指揮使嚴龍速速進宮來見朕!”

  “奴婢遵旨!”小太監細聲細氣地應道。

  不一會,嚴龍到了。

  天啟將手中的奏折遞給嚴龍,歎道:“你看看吧。”

  嚴龍看了之後,雙手將奏折遞回給天啟皇帝,然後垂手躬立,並不說話。

  天啟睨了他一眼,問道:“對此,你有什麽看法?”

  嚴龍道:“微臣覺得他們是多此一舉!”

  “多此一舉?!此話怎講?”天啟對於嚴龍的這個說辭,顯然有點奇怪。通常大臣們應對這種敏感問題時,都是直接將球踢回給自己的,從來沒有一個象嚴龍說得這麽直白的。

  嚴龍道:“眾大臣們之所以覺得信王應該離京,是覺得他可能會妨礙太子順利繼位,但如今皇上康健,他們就這樣做,是不合時宜的!說得嚴重一些,他們是詛咒皇上命不久矣,是大逆不道,說得輕一些,他們是杞人憂天,多此一舉。我個人傾向於後者。”

  天啟聽罷,笑問道:“照你這樣說,你是不讚成信王離京咯。”

  嚴龍道:“有皇上在,萬事無憂。信王是皇上的親弟弟,有他留在京城,也可以陪皇上說說話。”

  天啟聽出了嚴龍的弦外之音,於是幽幽地問道:“朕如果安在的話,自然是不足憂。但如果朕不在了呢?”

  嚴龍拱手道:“臣預測不到皇上萬年之後的情形,不過……如果那時太子還未成年的話,而信王又留在京城,那無論信王想不想繼位,只怕都由不得他了!”

  天啟一聽,心中一凜,驚問道:“何出此言?”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