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花開富貴之農家貴女》第326章 黃雀在後
  第326章 黃雀在後
  自從送回馮冬華小翠那玉佩後,馮冬華整個人便消停了下來,每日乖乖地呆在她娘租貸的那小院子中學規矩,等十二月初就嫁給楚燁當側妃。

  楚燁對她也尤其上心,時常送些東西給她。在知道了她沒有多少體面的嫁妝以後,更是偷偷給馮冬華買了一些首飾綢緞。

  因為馮冬華身邊有雲夕的人,這些消息便源源不斷地送到雲夕手中。

  與其同時,那馮氏也開始放起了印子錢,只是她一開始的膽子還沒那麽大,也就是放個三四分,不過雲夕覺得等她嘗到了甜頭,只怕就要變成七八分了。

  她是不可能會放印子錢的,做這種缺德事,也不怕斷子絕孫。她之所以誘導馮氏走到這一步,只是為了抓住這把柄罷了。若是將來需要,將這事捅出來,馮氏輕則連累丈夫丟官,重則下地獄,甚至還可能會牽連到楚燁身上。畢竟她有這個膽子,終究是因為楚燁對她女兒馮冬華的寵愛。

  雲夕原本以為在這種情況下,暫時不會有人要嫁給楚燁當正妻的。只是她沒想到的是,楚燁的親事卻定的十分之快,在十一月中旬的時候,就已經定了下來。

  定的對象卻是陳波飛的庶妹陳茜。陳家的幾個姑娘,只有陳波飛因為最受陳老爺子的寵愛,所以才跟著兄長命名。

  或許是因為回到京城這段時間,陳波飛只看得上雲夕和陸翊染,甚至跑來同她抱怨起了這事。

  “原本我們陳家根本沒打算將女孩嫁給五皇子,誰知道茜茜當時在皇宮中見過五皇子後,便非要嫁給他當正妻。”

  雲夕挑了挑眉,說道:“我有些驚訝,你妹妹只是庶女,五皇子還真看得上她。”

  陳波飛道:“我先前說過了,我不可能會嫁入皇室,我兩個嫡出的堂妹又都已經定了親事。五皇子又想要拉攏陳家,那就只有茜茜這個選擇了。對於父親和叔叔伯伯而言,用一個庶女拉攏皇子也是合算的買賣。”

  她說這話的時候,神情有些冷,眼底帶著厭惡。

  “更何況,這時候其他的高門大戶,因為那馮冬華的事情,也不願將女兒嫁給他啊。”

  雲夕也是見過陳波飛的妹妹的,長得嬌嬌弱弱的樣子。五皇子雖然生得不壞,但也達不到讓人一見鍾情的地步。那陳茜茜與其說是愛上他,不如說是愛上皇子妃這個身份吧。

  “不過茜茜這也算是求仁得仁吧,她先前便旁敲側擊過,問我對嫁入皇家的看法,還在我面前表達了對五皇子的好感。”

  陳波飛感覺有些疲倦,她性格爽朗,又是個喜歡照顧人的性子,從小就對茜茜不壞。茜茜的生母生她的時候早逝,她從小便養在她娘膝下,也是充作嫡女教養的。

  現在她便有種被親人算計的感覺。

  雲夕也不知道如何安慰她,說道:“這是她自己的選擇,日後她也不能反悔了。”

  陳波飛繼續道:“最讓我失望的是,我勸她與其嫁給一個心有所屬的人,還不如嫁給一個對她一心一意的人。她反而認為我是嫉妒她攀上了高枝頭,雖然在我面前沒露出什麽,背地裡卻同自己丫鬟說,我攔著她上進。”

  陳波飛在聽到那話時,對這個庶妹心都冷了。她自認為從小就沒虧待過她,以前有人欺負她的時候,還替她出頭。

  雲夕道:“這大概就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了。”只能說她們兩姐妹的個人追求不一樣吧。

  陳波飛怔了怔,說道:“你說得對。”

  陳波飛和雲夕吐完苦水後,原本的負面情緒一掃而空,精神抖擻地回去了。

  立秋道:“陳姑娘心態倒是不錯,這些天都在跟著陳老將軍練兵呢。”她的語氣充滿了淡淡的欽佩,“我聽聞陳家的那些士兵都對陳姑娘很是佩服,陳姑娘從三年前便是跟著這些士兵一起訓練的,而且半點都不落後。”

  立秋一向敬佩那些在男子領域做的不比男人差的女子。

  雲夕笑了笑,“所以陳老將軍寵愛她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時陳老將軍立下軍功,楚息元原本打算封賞他兒子,陳老將軍卻表示兒子的前程自己憑借能力去奮鬥,將這機會給了最寵愛的孫女陳波飛,陳波飛這才被冊封為鄉君。

  雲夕悠悠道:“也不知道這陳茜和馮冬華,到時候誰會更勝一籌。”

  陳茜被指婚為皇子正妃,相應的利益規矩不少,包括下聘的時間和成親的時間都得欽天監選出幾個良辰吉日再讓楚息元選定。皇子妃的嫁妝最少也得準備個一年,因此陳茜最後成親的時間是定在了明年年底。

  雲夕在宮裡也是見過陳茜一回,隻覺得這位應該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大概可以和有謝側妃做幕僚的馮冬華鬥得旗鼓相當,讓她分外的期待。

  說起謝側妃,原本大家都以為她的身子已經毀了,誰知道卻在十一月底的時候診斷出了兩個月的身孕,讓闔府都大吃一驚。

  幾年前謝側妃小產傷了身子後,依舊不死心,聽聞雲七的醫術,還讓雲七幫忙診斷了一下。雲七當時的診斷結果是,將來懷孕的身孕很低,可以說是奇跡。

  雲夕卻沒想到對方才幾年時間就調養好了身體,並且成功懷了身子。

  別人聽聞這消息都說這位謝側妃好運,若是她成功誕下一個健康的男孩,小謝氏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小謝氏生的那兒子一直都病歪歪的,若不是因為皇家不缺調養身子的各種藥材,放普通人家早就夭折了。據說這位小公子一個月大半的時間都在喝藥湯,就連太醫也只能表示,若是他能夠熬過七歲就沒有什麽危險了。

  或許是雲夕前世各種小說宮鬥劇看得多了,在聽到謝側妃懷孕的消息,她第一反應就是,不會是假孕吧。讓人身體出現假孕征兆的藥物這世界還是存在的,雲深手中就有一種。以前元靈犀送來的那些小冊子中還提到過一種叫做孕母草,吃下去後也會呈現滑脈。

  倘若是假孕的話,那麽謝側妃肯定會想利用這點來算計人。

  雲夕眼睛微微眯起,將這個消息通過特殊的途徑傳給了楊葉卿和蘇婉,讓她們做好這方面的心理準備,以免被算計。

  ……

  時間緩慢流逝,在十二月初的時候,馮冬華便被抬進了五皇子府,成為她記在玉牒上的側妃。側妃好歹也有品級誥命,這婚禮雖然不能和正式的相提並論,但楚燁也擺了幾桌的酒席慶祝。

  雲府同樣收到了帖子,只是無論是馮冬香還是雲夕都沒有過去喝喜酒。

  馮家的人倒是不少千裡迢迢從通州趕了過來,他們還想上門遞帖子給雲府,只是馮雲氏絲毫不想再見到他們。他們便轉而打上了冬香的主意,大概覺得冬香是長輩,不好拒絕。

  冬香乾脆就暫時住回雲府,這些人喝完喜酒後,也沒法在京城中呆太久,也只能遺憾地回去了。

  不過因為馮冬華在五皇子府受寵的緣故,這些人倒都是與有榮焉的樣子,有的甚至還以皇子嶽家自稱。雲夕覺得見過作死的,還真沒見過這麽作死的。

  馮冬秀和馮冬蘭也上門拜訪了冬香一回,對於這兩人冬香倒沒有拒絕。

  雲夕還因此知道馮冬秀果真同那章文翔定下了親事。

  馮冬香說道:“我倒沒想到冬秀還有這樣的魄力,章家也是有骨氣的,當時馮家同他們說了冬華退親,換冬秀聯姻時,章家並不願意。結果冬秀親自上門見章文翔,大膽同他述說了自己的心願。章文翔最後才點頭答應了這親事。”

  “我還送了冬秀幾樣首飾添妝。”

  馮冬香覺得馮冬秀嫁過去後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可比馮冬華幸福多了。

  雲夕反而笑道:“對於馮冬華而言,現在這樣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吧。陳茜還沒入門,現在她執掌中饋,別提多神氣了。除夕宴上,五皇子還申請將她一起帶進宮。”

  像每一年的除夕宴席,名額有限,而且若是想帶側室的話,還得先打申請。

  馮冬香道:“說的也是。”雖然馮冬華有誥命品級,但馮冬香卻一點都不羨慕她。

  雲夕問道:“等後年李霖在翰林院呆滿三年,你打算讓他轉正當翰林院編修呢還是外放到外頭?”

  憑借李霖的能力和雲府的人脈,肯定可以給他安排到一個不錯的地方當縣令。而且像他這樣翰林院出身的人,只要每年的評定不錯,升官會更容易一些。

  馮冬香道:“我們兩個想要外放。”在京城呆得久了,偶爾她也想要出去見識一下別的世面。更何況丈夫並不滿足於只是在翰林院當一個修書的官員,更想要在地上上一展宏圖。作為妻子,冬香當然是鼎力支持。

  雲夕點頭,“好的,那我便同雲深說一聲。”然後她也笑了,“反正還有一年多時間,你們隨時可以改變主意。”

  馮冬香和她說完話後便回去了。

  雲夕這邊也收到了一些相當有趣的消息,還是關於謝側妃和馮冬華的。

  她手中捏著那寫著情報的薄薄一張紙,莞爾一笑,“看來除夕宴那天,咱們又有熱鬧可以看了。”

  銀丹站在她身後,也看到了最上面幾行字,大吃一驚,“姑娘,那謝側妃真的紅杏出牆了?”

  雲夕搖搖頭,“沒有,她若是真的紅杏出牆,哪裡隱瞞得了楚齡。”

  “她只不過是故意誤導小謝氏罷了。”

  這紙上面寫著謝側妃故意經常去慈安寺同馮冬華見面。楚燁和馮冬華新婚燕爾,自然會陪同她過去。於是謝側妃便刻意誤導小謝氏以為她這是過去同楚燁幽會來著。

  小謝氏的兒子身體虛弱本來就是遭了自己這位嫡姐的算計。在“調查”出這個消息後,她便打算在除夕宴那天搏一場大的,讓謝側妃死無葬身之地。

  只可惜她的一舉一動都在謝側妃的掌握之中,謝側妃反而順勢打算算計楚齡和馮冬華,好讓楚齡失去太子之位。

  而謝側妃的舉動也不曾隱瞞過她和楊葉卿等人。

  正所謂黃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而雲夕便要做這個黃雀!

  銀丹歎了口氣,說道:“我還以為謝側妃會按照先前和馮冬華的協議,算計楚齡和楚燁的侍妾,卻沒想到她直接過河拆橋將主意打到馮冬華身上。”

  雲夕說道:“比起侍妾,自己心愛的側妃被玷汙,才會讓楚燁對楚齡恨之入骨,也讓楚齡的罪名更大。”

  她嘴角勾起了輕輕的笑意,“將這個消息送給馮冬華吧,也讓她知道一下謝側妃的謀算。”

  立秋點點頭,笑了笑,“到時候她們狗咬狗就好玩了。”

  雲夕將這紙湊近蠟燭,燒成了灰燼。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