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領袖蘭宮》第2430章 七卷133 雷霆(下)
  第2430章 七卷133 雷霆(下)

  玉蟬也嚇了一跳,“主子是說,五阿哥私下已經聯絡宗室王公,意欲圖謀儲位?”

  婉兮幽幽垂眸,“在大清的歷史上,無論是當年太宗皇帝以四大貝勒之身份,問鼎宸極;還是順治爺承繼大寶……但凡皇子想要成事,不僅需要大臣們的助力,更要緊的,是得到宗室王爺們的支持。”

  大清的國基見建立在八旗制度上,而八旗制度曾經給予了宗室王公們太大的權力。那權力大到可以推選出大汗、可以八旗各自相對獨立、可以所有的一切都平分成八份兒。

  雖然這樣的舊例早已打破,雖然大清定鼎中原已經百年,雖然歷代先帝都在不遺余力加強皇權、遏製王公的權力,可是這樣的思想終究還深植在所有愛新覺羅家族的心底。指不定什麽時候兒,這老規矩又要跳出來作妖兒,披著“祖宗家法”的外衣,在皇位繼承的路上,挖下一道深坑兒了去。

  “所以,永琪私下聯絡宗親,不是‘可能’,而是‘一定’。”婉兮輕垂眼簾。看明白了情勢,心下反倒平靜了。

  這樣想來,九洲清晏這場火便也不是壞事,唯有經歷了事兒才能看得清人的品性去。若沒有這場火,婉兮心下便還始終放不下當年那個聰明俊秀、極知進退的孩子,便總是無法將此時已經二十三歲的永琪與當年的永琪分隔開來。

  這場火燒過了,煉出了人的火眼金睛,也驗得清永琪的品性,那這場火燒得也算值得。

  玉蟬聽得也是額角汗下,忍不住道,“可是他找的怎麽是果親王弘曕?”

  果親王弘曕是雍正爺最小的兒子,皇帝登基時不過三歲;且是過繼給果毅親王允禮,從宗法上來說,已是另外一個宗支。故此弘曕無論是在朝中、還是在宗親的地位上,都不是最高的。在他上頭,莊親王允祿、和親王弘晝,還有此次即將起鑾木蘭,皇帝命留京總理京中事務的裕親王、諴親王等,都比弘曕更得皇帝的信任。

  婉兮點頭,“你說得對,弘曕比起那幾位親王來,年輕、手裡也少有實權。可是也唯因如此,弘曕才會成為最容易攻克的碉樓——其余那幾位親王,哪個不是城府已深?他們更明白皇上是個什麽性子,故此才絕不在立儲之事上,妄然摻和。”

  算起來,雖說弘曕是永琪的叔叔,可是弘曕也不過比永琪隻大了九歲。皇子皇孫統在上書房念書,便是成婚分府了也還要進宮念書,故此永琪與這位年紀最輕的叔叔,自是更有朝夕相伴的情分。

  婉兮輕歎口氣,“況且,就算弘曕年輕,地位算不得高,但是他終究是親王,是雍正爺的幼子,是皇上的手足幼弟啊。皇上可說長兄為父,這些年算得上是親自撫養他長大,故此情分總歸非其他宗親可比。”

  “乾隆十五年,弘曕剛滿十八歲,皇上便命他管理武英殿、圓明園八旗護軍營、禦書處、藥事房。兩年之後,皇上又叫叫他多管一項造辦處事務……這些差事雖看似品階不高,可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啊。”

  玉蟬也是心下咯噔一聲兒,“可不是嘛!內府造辦處,自是金錢如流水的地方兒;而圓明園的八旗護軍則更是要緊的,倘若有人想在圓明園裡起事,那整個園子的安危可不都掐在他手上去!”

  婉兮靜靜抬眸,眸光裡浮起冷意,“所以能得到弘曕的支持,自然給永琪助益不少。”

  這樣細細捋下來,就更能明白,為何此次“九洲清晏”失火,本該承擔撲火、救駕責任的護軍們會如此怠慢——因為圓明園的八旗護軍,就是掌握在弘曕的手中啊。

  且婉兮早聽說弘曕此人,治理手下極其嚴格。每天早晨起來就披衣巡視,如果遇到不規矩的手下,立即杖責,故此他治下的圓明園護軍,沒有敢不聽他號令的。

  況且……弘曕從小便在圓明園中長大,有“圓明園阿哥”之稱,這圓明園的上上下下,他只怕比皇上了解得更多。待得手握圓明園護軍之兵權,他自有本事讓那些護軍更對他本人死心塌地。

  婉兮想到此處,心下都是輕顫。

  “可是主子,便是五阿哥結交果親王,那果親王怎的就看中五阿哥了?”玉蟬不解地望住婉兮,“就算暫且不說咱們十五阿哥,至少前頭還擺著個皇后娘娘嫡出的十二阿哥呢?”

  婉兮輕垂眼簾,“因為永琪目下,已是事實上的皇長子。”

  此時永璜、永璋已死,永琪上頭只有一個四阿哥永珹。可是永珹在定太妃薨逝那年就已經當了“賢孫”去,便是皇上還未曾正式下旨,可是這幾年履親王允祹已是將永珹當成親子一般。這事兒在宗親之中,已經算不得什麽稀罕的消息了。故此,永琪已經是事實上的皇長子。

  “自古立嗣,不是立嫡,就是立長。”婉兮眸光幽然而轉,“便是此時尚有嫡皇子永璂在,可是若叫弘曕來選,他還是願意選永琪的。因為他母妃身份低微,曾與我一樣,也都是出自內管領之下;先帝時進宮初封隻為答應,便是生子之後也隻封到嬪位。”

  “況且,謙妃也同樣是漢姓女啊……皇后一向看不起我們這樣的出身,皇后對謙妃一向也並不放在眼中,那弘曕怎麽會去喜歡皇后所出的永璂去呢?”

  玉蟬也是恍然大悟,卻也是更忍不住歎息,“其實若以謙妃的出身,果親王不是更應該與主子您心有戚戚才對?”

  婉兮笑笑,輕輕搖頭,“終究小十五才多大呢,三歲還不到啊。跟今年已經二十三歲的永琪比起來,皇上又已然年過半百,你覺著弘曕心下更會看重誰去呢?”

  玉蟬瞧出婉兮面色不佳,心下便也跟著著急起來,“可是皇上這次只是將他王府中的長史革職,並未治罪於果親王自身。就怕這位年少氣盛的果親王,還是不知自斂。”

  婉兮也是悄然攥緊了指尖,“皇上雖未治罪弘曕本身,可是皇上的用心卻是比單單治罪,更為長遠。”

  大清王爵分府,除了擁有自己分到所領的旗、佐領,以及內務府的包衣、內管領等“家人”之外,王府中還有一套職官。這些人在王府內都只聽命於王爺們,這便關起門兒來,王府內儼然是一個獨立的小小王國。

  倘若上下齊心,便連皇帝都難以知道王府內究竟在發生何事。

  王府長史,乃為王府大管家,掌王府一切事物,是王府中最為舉足輕重的人物。王府的主子是王爺、福晉;可是真正當家的,就是王府長史。皇上將果親王府中長史革職,換成親自派去的永興,且言明“永興即同王之諳達”,這便叫永興官職為長史,實際地位卻又高於長史,令弘曕必須尊而重之。

  皇上此舉,辦事就是要在果親王府裡、在弘曕身邊兒安一雙眼睛,打破果親王府那小小的獨立王國,將弘曕日常在王府中的一舉一動都明明白白地擺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防患,於未然。

  婉兮抬眸望向窗外。皇上已是因失火之事,盯住了果親王弘曕。這便說明皇上已經在詳查失火這整件事了。

  俗話說“紙包不住火”、“真金不怕火煉”,該泄露的真相,遲早都會被皇上看個明白;但凡禁不住這一場考驗的,那便也注定不是塊真金,扛不起天命!
.
  在夏至祭地之禮完成之後,五月十三日,皇帝從紫禁城回到圓明園,再度頒下長旨意,怒叱果親王弘曕。

  這次怒叱距離上次將果親王府長史革職,僅隔四日。

  皇帝在諭旨中痛數弘曕幾大條罪過:
  其一,開設煤窯,佔奪民產。

  其二,玉牒每十年編制=續一次,每次編續後,都要送一份到盛京存貯。弘曕在奉命護送玉牒赴盛京時,竟十分怠慢,說要先行圍打獵,之後才送玉牒赴盛京。

  其三,在南巡之時,私自托兩淮鹽政高恆售賣人參牟利。

  其四,以親王身份,向各處織造、稅關等購買蟒袍、朝衣、刺繡、古玩以及優伶,卻隻給極少的本錢,實際等於是向各織造和稅關勒索,要各處官員來承擔那些購買置辦的費用!

  皇帝對此,實在痛心。以高恆身份,為慧賢皇貴妃親弟,身擔兩淮鹽政的要職,尚且不敢不遵從弘曕,且不敢向皇帝奏明實情;皇帝擔心將來若有皇子仿效,那還有誰敢向皇帝奏明了?
  其五,弘曕生母為雍正爺謙妃。今年謙妃千秋時,皇太后曾諄諄囑咐弘曕,預備稱祝之儀陳設宮陛為果親王母妃增輝。可是弘曕卻抗旨不尊,將皇太后的囑咐置若罔聞,後經皇太后多次垂詢,卻將矛頭指向皇帝,說是皇帝不給謙妃加賜稱祝,所以他也才沒有預備的。

  皇帝怒叱:“殊不知謙妃位分,原非和親王母裕貴妃可比。裕貴妃年長於皇太后,朕孝奉皇太后其次即應致敬裕貴妃,是以自六旬以來隆禮稱祝。”

  而謙妃身份低微,母家辛者庫下女子,在雍正年間進宮初封只是答應。便是後來生下皇子,在雍正爺駕崩時也隻到嬪位。還是皇帝自己登基之後,尊為“皇考謙妃”。這樣的身份自然不能與和親王弘晝的生母裕貴妃相比。

  況且裕貴妃比皇太后年歲還大,而謙妃卻年輕,甚至比皇帝還要年輕三歲,今年才剛剛五十歲。按著宮內的規矩,先帝留下的嬪妃與嗣皇帝,在五十歲之前是不準相見的,故此皇帝道“朕遵祖宗成訓,向不相見”,故此不能如皇帝對待裕貴妃那般,親自祝壽、侍膳;可是皇帝給謙妃的份例卻是何曾少過一點去?

  反倒是弘曕,原本允禮曾享親王雙俸,故此家資頗豐,弘曕過繼給允禮,府中家資甚厚。且以弘曕這幾年開煤礦佔民產、又佔各織造稅關便宜的做法兒,他實在是不缺錢,卻反倒每次進宮向謙妃請安時,反倒向謙妃“多所索取”。皇帝怒叱:“豈為人子者所宜出此耶?!”

  其六,此次九洲清晏失火,諸王並皆進內。弘瞻所居最近,可是他卻是最後才到的,且嬉笑如常,毫不關念。

  皇帝在第六條,才終於引到了這次失火之事。

  皇帝用心頗深,有意將失火之事隱到第六條才徐徐說出。

  其七,皇帝又從眼前最近這場失火,倏然宕開,回溯多年前的舊事:皇帝剛登基不久時,弘曕與和親王弘晝至皇太后宮請安時,竟然跪坐於皇太后寶座之旁,就在皇帝所跪坐的距離——原本君臣有別,弘曕和弘晝便是手足兄弟,也應該比皇帝所跪之地更遠些才是。

  且在對雍正爺的稱呼上,唯有皇帝一人才可稱呼“皇考”,可是弘曕和弘晝卻也如此稱呼。當年雍正爺的兄弟在稱呼康熙爺的時候兒,都隻敢稱“聖祖仁皇帝”,以廟號、諡號這樣的尊號相稱;叔父輩已有此先例,可是弘曕和弘晝還是不懂規矩,僭越了禮數去。

  這便是自恃手足兄弟,便不分君臣之別了。

  七條罪過一條一條數落出來,便如同將弘曕這些年的新帳舊帳合攏在一塊兒,一次算了個清楚。

  皇帝最後決定,將果親王弘曕革去王爵,賞給貝勒,永遠停俸,以觀後效。

  其兼攝的都統、內廷行走、管理造辦處、圓明園各執掌等職務,概行解退。

  弘曕至此,除了一個貝勒的宗室爵位之外,已是所有的差事都沒了,再也不能從朝廷拿到一兩俸祿,只剩下一根光禿禿的黃帶子,只能守著目下的財產坐食山空去了。

  而和親王弘晝有些可憐,因皇帝在清算弘曕時,最後一條提及了當年弘晝與弘曕一同在皇太后駕前跪坐無狀的舊事,自不能隻罰弘曕一個,便將弘晝也一並罰俸三年。

  只是和親王弘晝這處罰,與弘曕的比起來,實在是輕得太多太多,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去了。

  皇帝特別指出,“若朕諸皇子不知所鑒,或尤而效之,則朕之立予示懲!”皇帝已是點明今日清算弘曕之根本目的,便是警告他自己的諸位皇子!
  皇帝此意乃為敲山震虎。回聲隆隆,端的看誰人自己能不能聽得清楚了。

  皇帝還命將此諭旨“通諭中外,明示炯戒”。以皇帝親弟,弘曕尚且獲罪如此,其余宗室無不如當頭棒喝一般。皇帝的敲山震虎,已有回響。
.
  處置完了弘曕此事,五月十八日,皇帝終是奉著皇太后,從圓明園起鑾。

  婉兮率領后宮、公主福晉等,一同送到圓明園大宮門外。

  四公主和嘉也來了。

  多日不見,婉兮與和嘉公主只是親昵。因吉服袍本就寬大,婉兮先時還沒留意,只是後來越發瞧著和嘉公主的步態有些特別。

  身為女子的直覺叫婉兮心下便是一跳,她便急忙捉住了和嘉公主的手去。

  卻還沒等問出口,皇帝已然含笑走了過來,伸手扶住婉兮的肩頭,“……爺答應你留在京裡,一是為了圓子、石榴;還有,就是和嘉。”

  “純惠走得早,和嘉從小與你情誼最深,爺也唯有將和嘉托付給你,才能安心。”

  婉兮登時歡喜得鼻尖兒都酸了,險些掉下淚來。

  “這麽說,是真的……咱們四公主,當真是快要當額娘了?”

  和嘉公主是乾隆二十五年厘降,她堅持為純惠皇貴妃守孝三年,這便遲遲沒傳出她有喜的消息來。如今二十七個月孝期已過,和嘉公主這便終於有了喜信兒了。

  和嘉公主也是羞紅了臉,攥著婉兮的手低低道,“……還早呢,只是我終歸是頭一回,心下總覺著有些慌。”

  婉兮緊緊攥住和嘉的手,“別慌,凡事都有我呢。”

  皇帝終是放下心,這才起鑾而去。
.
  聖駕離開圓明園,不管旁人如何,忻嬪終是滿足地長長松了口氣。

  雖說這回隨駕的還有另外七個人呢,可是在她看來,那七個人終究都不是令貴妃,那便沒有誰是她的對手。

  五月十八日當晚聖駕駐蹕湯山行宮,忻嬪便開始為了她的複寵大計而綢繆了。

  隨駕的另外七個人,她挨個兒將名字卸下來,仔細扒拉扒拉。

  “慶妃、穎妃倒還罷了,終究是倚靠著令貴妃,才能宮裡熬到妃位的。我倒不信她們兩個好意思趁著令貴妃不在,還好意思爭寵了去。再說,她們兩個也都不年輕了。尤其是慶妃,六月間就滿四十了。”

  “至於豫嬪、容嬪,兩個人進宮的年歲都不小了,不過是皇上平西北之後的戰利品罷了。這幾年平西北的事兒漸漸淡了,她們兩個年歲也都大了,我倒不信皇上還能怎麽寵她們兩個去。”

  “至於慎嬪、新常在麽,一個是皇后宮裡的嬪位,一個是豫嬪宮裡的常在,怎麽瞧著也沒那個膽量在舊主的眼皮子底下去自請邀寵才是……”

  終究,叫她心下最為忌憚的,始終都是皇后那拉氏。

  更何況前邊兒有過那桃花癬的事兒,忻嬪總覺那拉氏後來對她總是有些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心下也不由得畫魂兒,自也是擔心那拉氏知道了那桃花癬的真相去。

  “無論如何,這回也得再想個法子摁下皇后去,別叫她壞我的好事才行。”

  樂容便也忍不住歎息一聲兒,“倒是可惜那桃花癬也如那桃花兒一般,隻開在早春,過了季節便褪去了。否則若是皇后娘娘此時還帶著那瘢症……那就好了。”

  忻嬪便眯起眼來盯住樂容,“雖說桃花癬過了春天就好了,可是此時還是五月,依舊還算得上是春天啊。況且熱河都在口外了,節氣本就比京師晚;再加上承德又是山城,桃花兒開得也自然該比平地晚……”

  忻嬪說著,眼睛也是一亮,“果然是個心思通透的,可點醒我了!”

  樂容這才笑了,“哪裡是奴才心思通透,分明是主子去年種的籽兒,奴才今年順著藤去摸個瓜,權且能幫得上主子罷了。”

  忻嬪歡喜得一拍手,“就這麽辦!還是依著上回的老法子,你再設法去折騰她一回去!”
.
  五月二十三日,聖駕駐蹕喀喇河屯行宮。

  此地已然在承德境內,灤河南北。

  內務府大臣來報,說按著行程,再有一日就能到達避暑山莊,還請那拉氏早作預備。

  六天的車馬勞頓,終於可以告一段落,本是高興的事兒。那拉氏對鏡理了理鬢發,打算去稟告皇太后,卻在攬鏡自照之時,便是狠狠一愣。

  她臉上,左右兩頰,竟然又出現了與上回極為相似的桃花癬去!
  那拉氏驚得一把將妝鏡揮倒,忙叫塔娜去請太醫。

  “……不必請旁人來,就叫上回那個醫生,叫陳世官的來!”

  陳世官不久前來,跪地便是叩頭,口中連連說,“微臣不知如何回報皇后娘娘恩德之萬一……”

  雖說那拉氏並不是十分看重陳世官,尤其陳世官這個名兒總叫她想起婉嬪的那位大學士伯父來。可是上回這陳世官好歹幫她解了心頭疑惑去,她這個當正宮皇后的自不願意欠一個小小太醫院生員的人情去,這便委婉地授意太醫院,已是將陳世官升為醫士了。陳世官此時已有從九品的職銜了。

  那拉氏捂著臉頰,惱怒地緊咬嘴唇,“……上回你與我說的那些,可還作數?倘若作數,那麽這回給你的考驗就來了——我這臉上,又起了瘢了,竟與上回極為相似!”

  “我要你這回幫我細查,給我確切查出來究竟是誰下的黑手,那能叫我如此的藥面子又其實是什麽醃臢的東西!”

  陳世官也給嚇了一跳,“竟,又起了?”

  那拉氏咬牙切齒,“對,那人賊心不死,當真膽大包天了!你若能查得出來,我能許給你的,又何止是這小小醫士!”

  陳世官卻不敢輕易高興,反倒趴地下一個勁兒叩頭,“只是微臣身份低微,在這后宮之中如何敢擅自查問?”

  那拉氏倒是冷笑道,“你倒不必為難,我也自然不用你挨個兒去查!我隻給你指一個人,你先從她查起,也就是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