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領袖蘭宮》第2337章 七卷37 盛世歡筵,宴塞四事(畢)
  第2337章 七卷37 盛世歡筵,宴塞四事(畢)
  眼見著皇帝與那拉氏越說越僵,那拉氏已然到了騎虎難下之勢。

  皇太后始終默默聽著,聽到為難處,垂下頭去下意識去找旱煙袋。

  卻是一抹頭,瞧見了婉兮還坐在一邊兒呢,正朝她這邊兒望著。

  老太太便有些赧然,連忙搖了搖頭,將旱煙袋又放回去了。

  婉兮心下也是不由得一軟:她明白,老太太這是想起她肚子裡的孩子來,故此老人家這會子寧肯自己被煙癮製著,也沒肯享這口福去。

  婉兮便垂首想了會子,便含笑起身,向皇太后屈膝為禮。

  皇太后忙攔著,“瞧你這孩子,這又是作甚?有話兒便坐著說!”

  婉兮也不管皇帝和那拉氏那邊兒吵成一團,隻湊在皇太后身邊兒,含笑輕聲道,“回皇太后,妾身今早上起身兒去照鏡子,這一照啊,可當真是哭笑不得。妾身原本那件兒金黃的龍袍,八月間在宮裡皇上萬壽那會子剛放過尺寸,結果今兒早上就發現系不上扣兒了。”

  “妾身還琢磨著呢,妾身肚子裡這孩子一個月間就又能長這麽大出來,便是著一路車馬的顛簸,竟然也沒叫他瘦了下去——這小家夥兒怕不是個小胖墩兒去?”

  聽著婉兮說到自己的孫兒,皇太后這面上便掛滿了笑去,之前的小小尷尬也都散了。

  婉兮如嘮家常一般,含笑與皇太后娓娓道:“妾身的額娘倒是笑,說就是生下來白白胖胖的才好。便是衣裳系不上扣兒了,也值得~”

  皇太后便也是笑,“你額娘說得對,我也是這個話兒!便是百姓家,生下來都希望是白白胖胖的呢,咱們皇家的孩子,更得就應該白白胖胖才好。”

  婉兮這才微微轉頭,朝皇帝那邊望了一眼,“回皇太后,今兒皇上忽然賞給妾身這件兒新的龍袍,也是臨時抱佛腳了。皇上必定是也沒想到妾身的肚子又長那麽快,原本的龍袍都穿不下了。”

  “說到歸齊,皇上今兒賞給妾身穿著明黃的龍袍,不是因為妾身,只是顧著妾身肚子裡的皇嗣呢。便是妾身怎麽著都不要緊,皇上只是舍不得委屈了妾身肚子裡的孩子罷了。”

  “還望皇太后體諒,便是今兒妾身有什麽逾矩的,也請皇太后暫且都記著,等妾身肚子裡的皇嗣落了地兒,將來叫他好好孝順皇太后,替妾身將今兒的失禮都給彌補回來~~”

  皇上的心意,她心下明白就夠了。這會子又何苦叫皇上在皇太后和那拉氏跟前,還要這般解釋去?皇上與那拉氏怎麽吵倒還好說,今兒好歹還是重陽呢,自是不能讓皇上再與皇太后頂撞起來才是。

  總歸不管怎麽著,皇太后終是看重她肚子裡這孩子的,她這當娘的,便已是心滿意足,沒有什麽不能圓融了開去的。

  婉兮含笑垂首,將掌心貼在肚腹之上,“其實對於妾身來說,今兒這身上的穿的,其實不是明黃。是——菊花黃。”

  婉兮說著朝皇太后又是微微屈膝一禮,“今日重陽,菊色才是天下第一。妾身穿這菊花兒黃,恭祝皇太后萬壽無疆。”
.
  婉兮的話說到這兒,便連皇太后都不由得微微抬眸盯住婉兮,緩緩,終於含笑點頭。親自伸出手去,叫婉兮扶著站起身來。

  那邊廂那拉氏的注意力終於被婉兮給拉了回來,因前後沒聽全婉兮在說什麽呢,隻回首愣愣地盯著婉兮,滿臉都是防備之色。

  皇太后也沒看那拉氏,隻含笑對婉兮說:“你說的對,這會子叫內務府再去給你預備一件兒新的龍袍,又上哪兒找去?自然得從四執庫裡,從皇帝的衣料那邊兒來找補。而皇帝這回出行,但凡用來縫製龍袍的衣料,自然都是明黃的。”

  皇太后朝婉兮點了點頭,這才挑眸對那拉氏道,“皇后,安靜些兒吧,我這腦仁兒啊,都被你給嚷嚷得直疼。”

  那拉氏不得不轉回身來,走回皇太后身邊兒來。一轉身的當兒,終是忍不住狠狠瞪了婉兮一眼去。

  婉兮倒是含笑迎著那拉氏恨恨的目光,含笑屈膝,“不知妾身可有哪裡說錯了,還求主子娘娘指正。”

  那拉氏寒聲一笑,“誰稀罕聽你方才與皇太后嘀咕什麽呢?!”
.
  皇帝一雙長眸則是溫柔地注視著婉兮。婉兮的心意,他已明了。

  那拉氏走回皇太后身邊兒,皇帝便也走回婉兮身邊兒,再自然不過地親手扶著婉兮的手肘。

  “皇后這話兒說得有趣兒啊。你竟然稱令貴妃與皇額娘之間的說話兒,叫做‘嘀咕’。那你是想說令貴妃與皇額娘嘀咕,還是皇額娘與令貴妃嘀咕啊?”

  那拉氏登時一梗,急忙朝皇太后行禮,“媳婦兒……不是那個意思。”

  皇太后歎口氣,也只能搖搖頭,“皇后,不是我跟令貴妃說了什麽不敢叫你知道的話兒,而實在是你那嗓門兒太大了,我們的嗓門兒哪兒趕得上你去?你便只聽得見自己的話,聽不見我們的話了!”

  那拉氏自知理虧,隻得咬著嘴唇,不敢說話了。

  皇太后又歎口氣,“什麽明黃不明黃啊,我看令貴妃說的就是最好——今兒是重陽,這天下最明豔的顏色兒,便唯有菊花黃一宗!”

  婉兮含笑點頭,又是一禮,“妾身還有一宗不情之請,還求皇太后恩典。”

  皇太后點頭,“嗯,你說就是。”

  婉兮垂首看自己身上,“今兒妾身這菊花黃,叫主子娘娘都給當成明黃了去,待會兒若是叫外人見了,怕又是一場誤會。故此啊,妾身倒是請皇太后今兒便別穿明黃的龍袍了……”

  那拉氏便一眯眼,怒斥一聲:“大膽令貴妃!你想說什麽呀,你是想叫皇太后跟我當真穿香色去不成?!”

  婉兮便不慌不忙又是一禮,“主子娘娘之前說得好,皇太后、皇上和主子娘娘的服色才是相同的。這世上什麽顏色最為尊貴?妾身鬥膽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其實不在明黃、鵝黃還是香色,是要看穿在誰的身上。”

  “便是皇上,也並非每日都是明黃,皇上日常穿的都是石青的常服罷了。即便是皇上最高規格的朝服,便是祭天的,那更不是明黃了,那是月白。故此這明黃啊,主子娘娘當真不必如此計較。”

  “在妾身看來,今天這世上最尊貴的顏色,不是妾身這菊花黃,而是皇上身上穿的顏色……以皇上為貴,皇太后和主子娘娘只需按著皇上的服色來穿用,那便是了。”

  叫婉兮這麽一說,皇太后和那拉氏才都趕緊回眸朝皇帝看了過去。

  ——今兒后宮嬪妃雖說都穿吉服,可是皇帝自己可沒穿龍袍,更不是明黃。皇帝身上穿的是香色的行服,上身外頭又套了一件兒石青的行服褂。

  那拉氏盯著皇帝那腰帶下頭露出來的行服袍子的顏色,臉色又是一變。皇帝之前可當真沒說笑的,今兒是地地道道穿了香色!
.
  婉兮便又向皇太后一禮,“妾身鬥膽請皇太后今日與皇上一樣兒,服用石青色行服褂。”

  皇帝側眸凝視婉兮,便也笑了,唇角輕勾,向皇太后點頭,“沒錯兒,兒子今兒沒打算穿吉服。既然是行圍呢,又不是在宮裡,今兒這歡宴,便還是穿著行服最自在。皇額娘便也不必穿吉服了,便與兒子一同穿著便罷。”

  皇帝幽幽抬眸,睨了那拉氏一眼,“不過若是皇后堅持要穿龍袍,也由得你去。”

  那拉氏緊咬嘴唇,半晌才道,“既然皇額娘穿行服,那我自然隨著皇額娘一起穿。”

  安壽便也有眼色,含笑從裡間抱出一件“紅色寸蟒妝花緞棉行服袍”來給皇太后看,“老主子您瞧瞧,今兒穿這件兒可好?這件兒不是繡八團龍,而是滿地兒的繡了‘壽’字。顏色喜慶,在這會子滿地金黃的草原裡穿著最好看;這滿地繡的‘壽’字,也正應和今兒是重陽的節令不是?”

  婉兮也湊趣道,“這件領口出的紫貂鋒毛,齊整光亮,可真好看。”

  皇太后便含笑點頭,“好,就這件兒了!”

  皇太后已然如是說,那拉氏隻得也梗著脖子深深吸了口氣,轉頭吩咐塔娜,“回去告訴一身兒,今兒也不用給我預備龍袍了,我也穿行服。”
.
  這明黃的事兒總算褶過去了,婉兮便也不久留,行禮告退。

  皇太后也是溫煦點頭,“快回去歇著吧。你如今這身子,其實都不必再過來行禮了。”

  皇帝自陪著婉兮一同走出皇太后行幄。

  兩邊兒大營裡外都是一片熱鬧,都在為午後即將開始的馬戲而預備。

  皇帝心情頗佳,含笑睨著婉兮,“你個鬼道的丫頭,倒叫我今兒只能穿這行服了。原本今兒頭午這麽穿,只是為了行圍方便;本想著回來還要換過衣裳的。”

  婉兮含笑點頭,其實哪兒能后宮正兒八經地穿吉服,而皇上在前頭卻隻穿行服呢?那也不是一回事兒了。

  “……只是今兒的場合,奴才無論如何也不想叫皇太后為難。”婉兮左右看了一眼,見無人留意,這才悄然將手伸進皇帝掌心,輕輕一握,“爺想啊,若今兒叫皇太后跟奴才穿一樣的顏色兒,皇太后的心裡怕是也過不去不是?”

  “今兒終究是重陽呢,若因為奴才這身衣裳便惹皇太后不快,那豈不是不孝了去?”

  皇帝輕哼一聲,便也是笑了,“你說得有理。這事兒啊,叫你這麽一圓,倒是最好的法子了。”

  婉兮含笑垂首,“其實還是爺在除夕夜晚穿香色的事兒提醒了奴才去。奴才想,爺選在除夕夜晚穿香色,其實就是孝心所在呢——除夕夜晚皇上要祭祖,在列祖列宗面前,爺自然不想穿明黃,便寧肯穿香色了。這是執子孫之禮。”

  “那今兒呢,皇上不穿明黃,便也是與蒙古、回部天下一家親。叫前來會盟、進宴的各部王公不必拘著那麽嚴肅的規矩去,而是能放開心懷,君臣同樂。”

  皇帝眯眼凝視著眼前的人兒。

  這一刻,在這草原上最湛藍清透的天空之下,她的臉上沒有過多脂粉,卻明澈地映著耀眼的陽光,將她的笑烘托得那般明**人、光彩奪目。

  便如玉,他最愛的玉,本是溫潤而優雅,沒有賊光;可是一旦到了陽光之下,玉所瞬間綻放出來的光華,又豈是金銀可比?
  皇帝不由得將婉兮的手攥得更緊,“你說得對,更說得好。爺如今在大事兒上,也學會聽你的話啦!”

  婉兮一笑嫣然,已是悄然紅了臉,“爺說什麽呢……”
.
  兩人含笑回帳,各自預備。

  帳外大營裡,蒙古各部也都緊鑼密鼓地做著準備:計有帳殿六座、白駱駝十八隻、鞍馬十八匹、驏馬(無鞍轡馬)一百六十二匹、牛十八頭、羊一百六十二隻、酒八十一壇、食品二十七席、布庫(相撲者)二十人、什榜(蒙古樂)九十人、騎生駒(騎生駒手)二十人、生駒(三歲以下幼馬)無定數、逞技馬二百五十匹。

  此時內務府武備院司事人員,已經將蒙古王公進貢之蒙古包和帳房在禦營門外劄設好,馬駝牛羊等牲畜列於道路左側,等待皇帝觀瞻。

  吉時到,皇帝奉皇太后從禦營出,大駕行至帳殿。理藩院官員引導蒙古王公、台吉跪迎。由於西師底定,跪在道路兩旁的除了先前於十九年歸附的杜爾柏特親王策凌烏巴什及其他厄魯特蒙古上層以外,還有首次入圍的回部郡王霍集斯及諸伯克人等。

  待皇太后與皇帝坐定後,眾人魚貫而入。

  雖是在草原上,沒有宮殿,唯有氈帳。可是一應的儀製也同太和殿大宴一般,皇帝禦座後設後扈、豹尾班、記注官。

  皇太后、皇帝面前為禦筵。

  王、貝勒、貝子、公、一二品大臣,以及外藩王公、台吉、伯克等分列禦筵左右兩邊。二品以下官員等,坐帳殿外的氈帳中。

  皇帝進茶,眾人起立,行一叩禮。皇帝賜茶,再行一叩禮,眾人跪飲後入座。

  此後,筵席正式開始。

  蒙古喀喇沁郡王那特拉錫第先到皇帝前進酒,此後蒙古王公、回部伯克等輪番都到皇帝面前進酒。一時君臣皆歡,舉杯歡飲。

  婉兮等一眾后宮,與前來與宴的蒙古王公福晉們同坐,氣氛也是同樣圓融。

  那拉氏端坐正中,雖說是有些不歡喜,可是她還是在乎自己的正宮皇后的身份。便是強顏歡笑,倒也一直都在笑著。

  一眾福晉們便也都起身到那拉氏、婉兮面前來敬酒。婉兮懷著孩子,不宜飲酒,福晉們多數便也都只是以奶茶相代。到了婉兮面前來,都知道今兒既是婉兮的千秋生辰,婉兮肚子裡又懷著孩子,故此便都額外獻上了祝福——有的是格外送了賀禮,有的則是爽朗地在婉兮面前唱起了讚頌、祝福的歌兒來。

  蒙古的歌兒本就是以“長調”為特點,高亢嘹亮,而又回音繞梁,熱烈奔放。婉兮甚受感染,便是知道不宜飲酒,也忍不住將手裡的奶茶滿杯飲下。

  到了後來,穎妃、豫嬪等本就是出身蒙古格格的,這便都上前代飲。別說馬奶酒,連奶茶都不叫她多飲了去。

  語琴雖不能代替飲酒,卻也扶著婉兮的手肘,不由得含笑,“說起來啊,今兒這場盛宴,倒成了你的千秋宴席去。便是在宮裡,貴妃位分的千秋宴席也沒有人這麽齊全、這麽熱鬧的。”

  語琴說著瞟了一眼那拉氏,抿嘴兒笑,“先前我是沒明白皇上為何這會子還把你帶出來。前兒到了‘白鹿山’,我才明白過來;眼前這會子啊,我算是又更多明白一層了!”

  語琴本是笑著,眼角也是含了歡喜的淚光,“瞧你,今兒是這個帳殿所有女人裡,唯一穿明黃龍袍的;而且今天所有的內廷主位、王公福晉都到你面前來行禮、祝頌……婉兮啊,這個筵宴的規製,別說貴妃,便是正宮皇后都是比不上的啊~~”

  婉兮也是深深點頭,輕輕擁住語琴,“我懂。只是姐姐還是說少了呢,不光前面兒姐姐說的那些,對我來說更珍貴的是——姐姐、穎妃你們,都在我身邊兒啊。”

  外頭早有宮殿監的太監們在望著風兒呢,這會子便一溜煙跑進來打千兒跪奏,“回各位主子,馬戲來了!”
.
  一時眾人都是歡呼一聲兒,這便都出了帳殿,朝外望去。

  只聽遠處山埡處,一片馬嘶聲如風而來!

  一眾福晉都連忙奔到營門處向外循聲望去,婉兮也由語琴扶著,好奇地走到帳殿邊向外看。

  原來是在盛宴開始之前,蒙古各部已然先於大營二十裡外預設馬匹二百五十,每騎都要扎束馬尾,去除馬鐙。約以連續傳遞的槍聲為出發號令,一待槍響,便是二百五十匹馬頃刻疾馳而來!他們穿林涉水,爭相追趕,馬蹄轟鳴如雷,馬背上的騎手個個兒矯若遊龍!
  滿人與蒙古人、回部人,因都是馬背上長大的,故此都極其愛馬。這馬戲便是今日宴席中的重頭戲了。一眾滿洲、蒙古、回部出身的內廷主位、王公福晉們全都歡呼著拍起掌來。婉兮和語琴雖也知道熱鬧,卻有些看不懂門道了。

  豫嬪便忙走過來,低聲給婉兮和語琴介紹,“令貴妃囊囊、慶妃囊囊,這是蒙古的馬戲,名叫‘詐馬’。”

  “詐馬?”婉兮覺著新奇,“與普通賽馬有何區別?”

  豫嬪含笑道,“貴妃囊囊請細看,那馬有甚不同;還有那馬上的騎手,又與尋常賽馬可是相同的?”

  婉兮終究顧著身子,製站在帳殿旁,故此距離遠了點兒。待得那二百多匹馬爭先恐後從大營門口經過。婉兮方瞧出了不同來,她不由得一拍手,“詐馬,可是說‘扎馬’?陸姐姐你瞧,那些馬的尾巴是扎起來的!”

  語琴含笑點頭,“我也瞧出來了,那馬上的騎手,不是大人,是小孩兒!”

  婉兮也是吃了一驚,極目望去,便也忍不住拍掌,“可不是!如此年幼的孩子,卻去掉馬鞍馬鐙,只在滑溜的馬背上這麽光板兒騎著!天,竟然還能將馬匹駕馭得如此好!”

  豫嬪含笑點頭,“我們蒙古人,從剛會走就會騎馬了。便是二位囊囊看著他們年少,可是他們騎馬跟自己走路一樣兒的自如。至於馬鞍和馬鐙,那都是有錢人家方置辦得起的;普通的蒙古人,便是從小就這麽光板兒騎著的。”

  “奴才回主子,奴才問打聽清楚了,今兒一共有二百五十匹馬來詐馬,其中頭三十六名的,還能為得勝,皇上有賞!”劉柱兒知道主子不方便往前去,這便帶著屈戌前後穿梭著給通風報信。

  婉兮不由得心下欽佩,暗暗撫著自己的肚子,輕聲道,“孩兒,瞧見了麽?將來你也要如此勤習騎射才是。”
.
  一時馬群奔馳而去,在禦帳那邊熱鬧過後,遠遠地飄來了悠揚的蒙古樂曲。

  婉兮雖然沒有語琴那般深通音律,卻也極愛這旋律。這旋律動時宛若萬馬奔騰,靜時悠揚若高天流雲。

  婉兮便又捉住豫嬪問,“這又叫什麽?”

  豫嬪含笑道,“這啊,是我們蒙古的‘什榜’,也就是奏樂人。與宮中‘中和韶樂’等類似,這也是在宴會之上演奏的。”

  先是卓爾其人(胡笳奏曲人)與什榜人(奏蒙古樂人)在皇帝將進酒時用笳、管、箏、琶、絃、阮、火不思等多種樂器,演奏出濃鬱蒙古風情的樂曲。與此同時,樂手們鼓喉而歌,悠揚的旋律回蕩在樸野的木蘭圍場上。

  婉兮不由得好奇,“既然有奏樂,必定有獻藝。走,咱們隔著幔帳瞧瞧去。”

  原來此時在皇帝帳殿前,皇帝已然用罷筵席,出了帳殿,在殿外與大臣、外藩用茶。在君臣眼前,正在上演一場名為“布庫”的好戲。

  所謂“布庫”,是滿語,就是摔角,也稱“角觝”或“撲跤戲”。(也就是蒙古式摔跤啦)
  若論摔角,自是蒙古人最為擅長。此時在皇帝面前表演的,便都是蒙古人。

  婉兮看了一會子,不由得好奇地問,“他們怎麽有些不一樣兒?”

  那些摔角的巴圖魯們,有的是穿著短衣小褂的,有的則乾脆是光著膀子;而勝負判定的標準,兩者似乎也有所不同。

  穎妃含笑道,“令姐姐看,那些穿著短衣小褂的,是原本咱們內外扎薩克蒙古的巴圖魯們。按著咱們的規矩,只要將對手摔倒,那就算贏了。”

  穎妃說罷,含笑望了豫嬪一眼。

  豫嬪會意,便接著說,“而那些光著膀子的,甚至連靴子都扒掉的,是厄魯特蒙古的勇士們。按著厄魯特蒙古的規矩,隻將對手撂倒都不算取勝,還得壓著他們的肩膀和腿,直到對手再也起不來,認輸了為止。”

  婉兮向兩人點頭微笑,心下也自有了評斷——顯然,是厄魯特蒙古的勇士們更為彪悍,有一種“將你打服為止”的豪氣。

  說著話兒,一名將對手按在地上良久,終於贏得對手認輸的厄魯特勇士,被皇帝賞賜了一盤肥羊肉去。那漢子光著膀子赤著腳,接過肥羊肉來,竟在皇帝面前直接就舉肉大嚼!彪悍的模樣兒,叫在座的君臣都不由得驚訝。

  不過轉念想來,皇上用了六年的時間,三次征伐厄魯特各部。便是那樣彪悍的厄魯特蒙古,也被朝廷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徹徹底底打服——於是到此時,再彪悍的厄魯特巴圖魯,也只能在皇上面前獻藝罷了。

  這樣想來,婉兮心下便又是隱秘一甜。抬眸定定望住那豪邁而笑的皇帝……這一場徹底平定西北的戰功,漢武、唐宗,包括康熙爺、雍正爺都沒能完成的功業。而她的爺,終於將那大片疆土正式劃入了中國版圖。

  便憑此功,誰又是能功勞蓋過她的爺去?.
  詐馬之後,禦營中樂曲悠揚,略微安靜了一會子去。

  卻不多時,遠處又是傳來一片馬嘶之聲!
  婉兮忙回頭問,“又要再來一場詐馬了麽?”

  劉柱兒忙撒腿就跑,去探聽去。回頭便一溜煙跑回來,“回主子……這回不是詐馬了,是‘套馬’!”

  穎妃聽了便點頭而笑,“那便是‘教駣’了!”

  “駣?”婉兮細想,“是三四歲的馬?”

  穎妃道,“正是。兩歲的馬駒不能套鞍,帶到三四歲就可以套鞍子了。只是馬駒性子都生,不服人,不受鞍子,這便是漢子們馴服它們的時候兒到了。故此啊叫‘教駣’,就是馴服它們,教會它們聽從人,能受鞍子,可被騎乘的意思。”

  婉兮騁目去看,只見扎薩克蒙古貢獻的無數生馬駒被散置於大營前的平崗上,它們前後擁擠,左右突躥。這時,二十名騎生駒手,跨馬持竿,向目標發起衝擊。首先,他們會用套杆將繩索套向馬首,生馬駒為掙脫而拖拽騎生駒手四下奔突,待其稍穩,騎生駒手看準時機縱身躍馬,一下子騎到光溜溜的生馬駒背上,一陣掙扎嘶鳴後,生馬駒漸漸示弱,不再掙脫,待騎生駒手與其溜跑一段,便有人拿來馬鞍,綁縛其上,此生駒遂告馴服。(還記得那首歌麽,“套馬的漢子”啥的那個,就是這個哈~)
.
  這一場歡宴,直到暮色降臨方才結束。篝火點起來時,皇帝再度賜宴。

  君臣歡宴,婉兮可是扛不住了,扶著語琴的手,向那拉氏去告退。含笑走回自己的帳中去歇息。

  此前因都是看蒙古人的這些表演,婉兮與穎妃、豫嬪說話多些,故此這次回帳,倒是格外請了和貴人一路同行。

  這樣的歡宴之時,婉兮最怕和貴人會想家。

  婉兮扶著和貴人的手,含笑問,“我知道你們回部也都是馬背上長大的,從前還聽見你說,思念在天山下大草原上策馬奔馳的日子去。倒不知,今兒這些蒙古人的技藝,你們家鄉是否也有?”

  和貴人笑笑,“詐馬、什榜、布庫、教駣……這合起來叫‘宴塞四事’。蒙古人有,我的家鄉也一樣有。”

  “況且令貴妃娘娘怎麽忘了,我的族人曾受準噶爾欺凌,這麽多年來也與厄魯特蒙古各部相伴共處。故此許多蒙古的規矩啊,也都影響到了我們去。這麽多年過來,有時候兒有些習俗倒是都分不清楚,究竟是來源於蒙古,還是我們自己原來的了。”

  和貴人的語氣裡雖說有釋然,可是也還是能聽出來苦澀。婉兮伸手輕輕拍拍和貴人的手,“那些日子總歸都過去了。此時西北格局已定,天山以北才是厄魯特蒙古各部;天山以南,依舊還是屬於你族人的回疆。”

  “便是朝廷在回疆各城派駐辦事大臣,可是各城依舊還都是你們回部的伯克們做主。你看今天在座也有霍集斯伯克等諸位回部伯克,他們終究也能與蒙古各部的王爺們並肩而坐,把酒同歡了。”

  和貴人這才微微而笑,“皇上肯尊重我們回部,所以那些曾經騎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的蒙古人才不敢再耀武揚威。這是好事兒,只是……”

  和貴人輕輕歎息一聲兒,惆悵抬眸,“只是,在這后宮裡,我什麽時候兒才能等到這樣的一天呢?”

  和貴人這話說得叫婉兮也覺心酸。

  “阿窅,你別難過。凡事都有皇上呢;便是皇上顧不過來的時候兒,你便有事也隻管與我說就是。”

  和貴人努力笑笑,“七月十五那天,皇太后下旨叫皇后娘娘陪我一同禮拜……可是八月皇上就起駕秋獮來了。故此啊皇后娘娘一共陪我跪了也只有這麽短短的日子去。”

  “終究皇太后還是護著皇后娘娘的。便是說什麽陪我跪六個月,都只是說說而已。如今皇后娘娘再不跪了,也沒人敢監督她。她如今在我面前便更是趾高氣揚了去,恨不能一塊肥豬肉摔到我臉上去!”

  婉兮也忍不住皺眉。

  是啊,如今秋獮在外,既然皇太后都不再提,又有人會監督著那拉氏,叫她可丁可卯地去給和貴人陪跪呢?
  婉兮出神的當兒,猛然聽得玉蟬一聲輕斥,“大膽!你是誰,竟敢在令貴妃主子行幄旁窺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