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領袖蘭宮》第2684章 十卷72 所有的字,都在說著“我想
  第2684章 十卷72 所有的字,都在說著“我想你”

  在這道諭旨中,皇帝更是公布了他親自為婉兮所取的名號為“孝儀皇后”。

  婉兮在薨逝之後,皇貴妃位分上的諡號是“令懿皇貴妃”,以“懿”字為諡號;追封皇后之後,將“懿”字改為了“儀”字。

  這樣做的緣故,一是因為大清前朝已經有過“孝懿仁皇后”,那是康熙爺的第三位皇后。

  皇后名號不可重疊,故此婉兮的名號自應更改。

  二來,以“儀”字替代“懿”字,更是內涵上的絕大提升。

  《易經》中說:“天地初開,一切皆為混沌,是為無極,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為陰陽。”

  這“兩儀”之義,可以說為八種含義:一說為陰陽,一說為天地,一說為奇偶,一說為剛柔,一說為玄黃,一說為乾坤,一說為春秋,一說為不變與變……

  統而概之,自是陰陽乾坤之始。

  這便正與帝後二人,為天下父母之意完美契合。

  更況且,皇帝的年號就是“乾隆”——乾為陽,為天;儀為陰,為地。

  在家中,“兩儀”更是指父母雙親。

  故此這一個“儀”字,在國為中宮、為母后;在家,為母親。

  皇帝篤信《易經》,他對二十五這個數字的偏愛,正是來自易經大道“天數二十有五”。故此大清受命之寶璽為二十五方,而小十五正是出生在乾隆二十五年……也故此,在小十五出生之前,甚至胎氣還不知是否已經坐穩,就已經有了皇帝親筆所書的詩句,預示太子將生……皇帝將對《易經》的篤信,已然融進了大清的命數裡。

  也因此,選《易經》根基的這個“儀”字為婉兮的名號,更是皇帝窮竭心意所選的字啊。

  便是不懂《易經》之人,卻也同樣完全可以領會到皇帝的心意,因為只需知道那四個字——“母儀天下”,就夠了。
.
  同樣在這道諭旨裡,皇帝正式公開了十五阿哥顒琰的名字改字。

  “皇太子名上一字,改書‘顒’字。其余兄弟及近支宗室一輩,以及內外章疏,皆書本字之‘永’,不宜更改。清書缺寫一點,以示音同字異而便臨文。”

  皇帝至此,再度揭開了一個秘密: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說,十五阿哥已經改名顒琰了。

  實則從乾隆三十八年初,尚未正式立儲之時,宮內檔案已經將十五阿哥的名字書寫成為了“顒琰”。只是外人見不到罷了。終在這一日,昭告天下,正式改為這天下的獨一無二。

  從前儲君定明身份,宗親和天下人等都需避名諱。故此有雍正爺是胤禛,其余兄弟一律改成“允”字。但是這個規矩,到皇帝自己這兒就給破了。

  他自己叫弘歷,他的同輩兄弟依舊叫弘晝、弘曉……並未改字,隻用缺筆或者多筆來避諱罷了。

  到了顒琰這兒,皇帝更是不用那麽麻煩,直接給顒琰改了同音字去——可是就這個“顒”字,卻不是隨便一用,而是傾注了皇帝的心意,隱隱地再度向婉兮表達了這一生都還沒訴盡的情意去。

  ——《詩經》中雲“顒顒昂昂,如圭如璋,令聞令望……”

  “顒”字與婉兮曾經的封號“令”字,皆出此處。

  便是給皇太子兒子改個名字,以便令他成為天下獨一無二的儲君,可是皇帝卻也沒浪費了這個機會,繼續向天上的九兒,隱隱傳情啊~
  我將大清江山給了咱們的兒子,我叫兒子那天下獨一無二的名字裡,也全都印著你……

  你走了,你卻永遠都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