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領袖蘭宮》第2302章 七卷2 白月(六千字畢)
  第2302章 七卷2 白月(六千字畢)
  正月初二日起,皇帝以祈谷於上帝,齋戒三日。

  正月初四日,皇帝赴南郊齋宮,齋宿一晚。於次日,即正月初五日,祈谷於上帝。

  正月初六日,皇帝遣官享太廟、祭太歲之神;皇帝自己率領群臣赴重華宮,錫宴聯句。

  前朝后宮、君臣之間全都一片和樂融融。

  正月初九日,“浩罕國”使臣於乾清宮覲見,向皇帝獻上了小和卓霍集佔的首級。

  至此,平回部之戰,至此全部了結。
.
  正月十一日,丁巳日,行獻俘禮。

  皇帝親登午門城樓,王公百官朝服侍班。

  皇帝登臨城樓,午門廣場之上,鐃歌大樂、金鼓全作。

  兵部堂官以俘酋捫多索丕等,跪奏請旨。

  皇帝命將俘酋交刑部。刑部堂官跪領旨,押俘出天安右門。王公百官行慶賀禮。尋命懸霍集佔首級於通衢。

  在此獻俘之禮上,皇帝重申回部之亂,罪在大小和卓兄弟,與回部其余伯克、百姓無關。故此朝廷問罪,隻問大小和卓之罪;今已獲大小和卓兄弟首級,其余叛酋皆為大小和卓兄弟所掠,背叛朝廷並非己心所願。

  故此,皇帝在午門城樓上宣布,赦免地下所跪的捫多索丕等人。
.
  正月十二日,皇帝便奉皇太后、率領后宮,離開紫禁城,赴圓明園。

  每年元宵節前後,圓明園裡都有熱鬧的賜宴,山高水長的火戲。皇太后便住進“長春仙館”,而沒有回暢春園去。

  這一路車馬逶迤,后宮嬪妃們談論最多的,都是剛剛結束的獻俘禮之事。

  婉兮與語琴、穎妃同乘一輛馬車,話題自然也是繞不開這個。

  “聽說此次押送叛酋入京,除了朝廷的官員之外,回部還有不少王公跟著一同來京覲見。”穎妃朝婉兮眨眨眼,“也不知道有沒有令姐姐心心念念的那位傳奇女子熱依木?”

  婉兮遺憾地搖搖頭,“玉蕤早替我跟她阿瑪打聽了。內務府給出來的信兒,是沒有熱依木。”

  “還是去年十一二月的時候兒,皇上曾經下過旨,說阿克蘇的管理事務繁忙,朝廷只相信鄂對伯克,叫鄂對伯克駐留阿克蘇,而不得不與家人分離。皇上也不忍心,這便著鄂對準與成袞扎布王爺駐烏裡雅蘇台辦事的規矩,也準鄂對攜家眷在任上。”

  大清的規矩,官員赴異地上任,不準攜帶家眷。除非,朝廷特恩。

  “熱依木夫人要陪著鄂對伯克在阿克蘇管事,故此便不能來京覲見了。”

  穎妃聽了歎口氣,“哎喲,又沒能見著。聽令姐姐說的,我都想見見她了。”

  語琴卻抿嘴笑,“我倒是不關心什麽熱依木夫人,隻覺著婉兮話裡提到成袞扎布王爺的事兒有趣兒——皇上對成袞扎布王爺,當真是特恩連連,連家眷都準攜著一起到任上去,不叫一家骨肉分離。”

  婉兮垂下頭去,“……隻可憐了小拉旺。他父母都在烏裡雅蘇台,他卻自己一個人兒在宮裡。我都不知道要怎麽樣才能愛惜得夠。”

  語琴便笑,“瞧你,又心疼小女婿兒啦!正應了民間那句話,‘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喜歡’哈?”

  幾人便也都笑了。
.
  到了圓明園,園子裡從正月十三就開始熱鬧了起來。

  正月十三日,皇帝便在“山高水長”賜宴蒙古王貝勒額駙台吉,及浩罕、巴達克山、齊哩克、博羅爾、布嚕特諸部使臣。

  正月十四日,位於後湖東北的“同樂園”大戲台已經開了戲。

  同樂園裡有整個圓明園裡最大的戲台——高達三層的“清音閣”。戲台一層底下設有地井,二層、三層有隔板相連,如劇目需要地井可噴水,二層和三層可相通上下自如。故此不管什麽神兵天降、還是東海龍王,甚或地府鬼魅的戲碼,這大戲台上均可演繹逼真,叫人如身臨其境。

  戲台北邊便是供皇家看戲的“戲樓”,同樂園的匾額便是掛在這座戲樓上。看戲的時候兒,皇帝坐一樓殿內,皇太后及皇后、嬪妃則坐在樓上看戲。

  戲樓兩旁各建有二層轉角配樓十四間,是皇帝賜宗親和王公大臣看戲之所在。

  今年正是舉國大清,皇帝賜宗室、蒙古外藩,以及浩罕等部使臣,一同在同樂園看戲;便是平時住在宮外的公主格格、宗室福晉等也都進園子來看戲。

  一時之間,當真是君臣一家,天地同歡。

  這一日,后宮嬪妃所坐的樓上,格外多了一個人。
.
  按說這日樓上這樣多的女眷,想要特地多看哪個人一眼都不容易,可是今兒多的這個女子,卻叫人想看不見都不成。

  ——因為,她是個回部女子。

  回部女子生來容貌便與滿人、漢人皆有絕大區別;況且她身上穿戴亦是回部裝束。

  她身披白袍,罩帽半幅遮住面龐。周身上下從外看起來,只是一身素淡至極的白袍,沒有任何半點裝飾。

  這樣的素淡,在今日這人人皆濃妝豔抹、環佩琳琅的場合,實在是素淡得叫人無法不側目。

  可是卻也因為這樣的素淡至極,反倒在一眾脂粉環繞間,清絕如夜空明月。

  更何況,便是一身素淡至極,可是那樣一張臉卻玲瓏立體到,不需任何脂粉、妝容的陪襯,依舊可得“豔色照人”之感去。

  便是婉兮,自這女子一上樓來,都忍不住一雙眼緊緊凝住她,怎麽都松不開目光去。

  “這是誰呀?”玉蕤都忍不住低聲問,“難道是哪位入覲的回部王公的家眷?”

  婉兮含笑道,“我一直在想象熱依木夫人的容貌。我想,應該與眼前女子,是相似的眉眼吧?”

  “她是和卓家的女子。”豫嬪走過來,朝婉兮一禮,“這一脈和卓家族為‘白山派’,故此唯有和卓家的女子,才配滿身素白,不需要其它任何顏色、珠寶、脂粉的裝飾。”

  豫嬪因母家曾為準噶爾部統治,久居西域,故此十分了解當地回部風俗。

  婉兮也愣了一下兒,“和卓家的女子?”

  豫嬪看了婉兮一眼,點頭,“和卓家為‘聖裔’,故此和卓一家在回部的地位超卓。即便是女子,也如回部的公主一般尊貴。”

  婉兮小小遺憾了一下兒,“若此,這位女子便必定不可能是熱依木夫人了。”

  她回頭問玉蕤,“你可聽你阿瑪提到,和卓家族有哪些位進京陛見了?”

  玉蕤忙道:“來京的和卓為‘額爾克和卓’額色尹、額色尹的弟弟帕爾薩;‘鄂托蘭珠和卓’瑪木特、以及圖爾都和卓……他們是一家人,額色尹和帕爾薩為叔父,瑪木特和圖爾都為侄兒。”

  “這一脈和卓,皇上已經聖命在京居住。其中額色尹已經封為輔國公,瑪木特為公品級一等台吉、圖爾都為一等台吉,帕爾薩為三等台吉。”

  皇上對這一家的高官封賞,叫婉兮也是小小吃了一驚。

  婉兮輕輕點頭,“怪不得。以和卓家族在回部的地位,皇上方有如此封賞。這位和卓家的姑娘,身份自是尊貴。”

  說著話,已是到了眼前。

  跟隨在那和卓家族女子身邊兒內務府下的官員福晉忙低聲與那女子介紹。

  那女子抬眸望向婉兮。

  她的眼珠兒,像是大漠裡掩埋了千年的琥珀;她的睫毛,長長宛若彩蝶之翼。

  還有她的眉毛,那樣細、那樣長,黛色濃鬱,兩條眉的眉頭,仿佛都接連在了一處。

  這眉眼便都與中原之地迥然不同了。便如漢人流行如霧輕嫋的“罥煙眉”,或者如漢代卓文君的“遠山眉”,都是以淡雅清秀為風格;眼前的和卓姑娘,這眉色便顯得濃烈而強勢,正與她一雙深凹的眼眸相稱,更顯得她五官如刻如畫,豔色奪目。

  此時以婉兮貴妃的身份,在后宮裡只在皇后一人之下,那和卓姑娘理應主動上前行禮請安才是。可是那和卓姑娘面上卻並無半點的伏低之色,只是站在原地,躬身淺淺一禮。

  那內務府下的官員福晉便很是有些尷尬了,連忙上前大禮請安,低聲用滿語解釋,“……這位姑娘終究剛從西域入宮來,於宮中禮數還不了解。也是奴才教得不好,小心教了這幾日去,姑娘還是沒學會。”

  婉兮卻笑,輕輕搖頭,“無妨。”

  婉兮徑直走到那姑娘面前,想了想不知該用何種語言說話才方便。想來這和卓姑娘必定不會說滿語,也不會說漢話的。

  這會子豫嬪曾在西域生活的經驗便派上了用場。豫嬪在婉兮身後輕聲提醒,“她必定會說蒙語,令貴妃囊囊與她說蒙語便好。”

  婉兮先是點頭,可是隨即心下微微一動,卻搖了頭。

  婉兮堅持不在那姑娘面前說蒙語,這便沒法子說話,便也只是一笑,向那姑娘伸出手去。

  內務府下的那位福晉趕忙上前又與那和卓姑娘介紹。婉兮聽得懂,那福晉通譯所用的語言,同樣也是蒙語。

  在那福晉說的蒙語聲音裡,婉兮靜靜凝視那和卓姑娘。

  果然……在那姑娘眼角,有一抹極輕極輕的輕蔑之色。

  婉兮便也攔住那福晉,只是用微笑與那姑娘面對。

  微笑,該是這世上不分語言、國度,都能看得懂的善意。

  終於,那和卓姑娘也報以淺淺一笑。

  雖然沒有行禮,沒有一個臣女對貴妃的崇敬之色,卻終究報以相同的微笑去。

  婉兮便也不多留,點點頭便走了開去,走向自己的座位。

  玉蕤早已打聽了一圈兒回來,低聲稟報,“這位和卓姑娘是輔國公額色尹的侄女、一等台吉圖爾都和卓的妹妹。”

  婉兮點點頭,轉頭看向戲台,唇角微微含笑。

  “看戲吧。大戲開鑼了……”
.
  皇后那拉氏奉著皇太后,是最後壓軸到的。

  那拉氏自然也是瞧見了那和卓姑娘。

  一眾嬪妃、公主、宗室福晉都趕緊起身,給皇太后和皇后行禮請安。那和卓姑娘便也隨著一同請安。

  原本按著身份,她應當退到最後一排去。可是興許也還是對宮中規矩生疏的緣故吧,便還是站在原地,一步都不肯退。

  能站在這一排的,都是婉兮和語琴等妃位以上的位分了,這麽一位白衣素淡的姑娘這樣站在一起,未免叫人瞠目。

  婉兮便含笑拉了那姑娘一把,叫那姑娘站在自己身邊兒,以免她尷尬了去。她自己先緩緩行禮,怎樣屈膝、怎樣在屈膝的同時叫雙肩和腰挺直的動作,細細分解了給那姑娘示范看。

  那姑娘便也會意,雖說還是有些猶豫,不過終究還是學著婉兮的模樣兒,給后宮的兩位女主人行了大禮去。

  皇太后和那拉氏對視一眼,皇太后便也點點頭,“都起來吧。今兒是咱們君臣、一家子同樂。便不必那麽多規矩,都坐下吧。”
.
  那拉氏扶著皇太后入座,回頭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便忙召那內務府下的福晉過來問話。

  “……那丫頭是什麽意思?”

  內務府下的福晉行禮回話,“奴才只是接到差事,為買麗克姑娘的引導之職。其余,奴才也不知曉。”

  “奴才想來,今兒是皇上賜宴宗室、外藩;買麗克姑娘為和卓家族尊貴的姑娘,故此也獲邀前來。與蒙古各部的福晉、格格們同來看戲的規製是一樣兒的。”

  那拉氏眯眼打量買麗克,“她叫買麗克?”

  那福晉答,“正是。”

  那拉氏瞟了塔娜一眼,“看樣子年歲也不小了,怕也有二十七八歲了。怕是哪個回部王公的福晉吧?”

  塔娜便問那女官,“那你怎還叫她‘買麗克姑娘’?”

  那女官忙答,“回皇后主子,塔娜姑娘,奴才是沒見排單裡有她夫家的名字,她今兒只是跟著她母家叔叔、兄長一起來的。故此奴才也隻好稱她為‘姑娘’。”

  皇后宮裡的伊貴人,因也來自厄魯特,對回部的了解與豫嬪相似,這便起身走過來伏在那拉氏耳邊介紹,“買麗克,在回部的語言裡,意為‘公主’。”

  那拉氏不由得一哂,“喲,敢取這麽個名兒的,怪不得之前便是給我和皇太后行禮,都不肯退後呢。”

  伊貴人便也小聲將和卓家族在回疆的地位娓娓道來。

  那拉氏揚了揚眉,“他們覺著自己是什麽‘聖裔’,這回疆各部便自然是他們的屬民,歸他們統禦了?朝廷可並未給他們這個權利!他們是誰的後裔,我可不認得他們信奉的神,我才懶得理。”

  那拉氏又橫了橫買麗克,“……又來了一個信奉不同的神明的!既然也是和卓家人,便又是與大小和卓同宗之人,那便是朝廷的罪人!”

  伊貴人忙解釋,“她叔叔額色尹和卓,她哥哥圖爾都和卓,都不同意大小和卓反叛之舉,她們家人還起兵協助過朝廷,立了功的。”

  那拉氏輕哼一聲兒,“那也是朝廷大軍壓境,他們家為了自保,不得已不為之吧?我倒不信他們誠心歸附,不然你瞧她剛才,給我行禮還心不甘情不願的勁兒!”
.
  皇帝忙到正月十五的晚上,在“山高水長”帶著后宮、群臣看完了火戲,鬧到了大半夜去,這才騰出空來,上“天然圖畫”看婉兮。

  婉兮已是困得快睜不開眼,被皇帝用兩根指頭挑著眼皮,這才勉強看著他。

  婉兮便瞟著皇帝笑。

  皇帝面上微紅,上前捉住婉兮的手,“你又笑什麽?”

  婉兮悄然伸指頭,在皇帝肚皮上捅了一下兒。

  “奴才是笑啊,爺這回西北已定,這便心寬體胖,這個年過得,倒是富態了些去。”

  從前皇帝的臉都是長臉,兩頰如削;如今的皇帝,兩頰倒是增豐了不少,倒變成容長臉兒去了。

  皇帝哼了一聲兒,“可難看了?”

  婉兮含笑搖頭,抬手托住皇帝的臉。

  從前的皇帝一張瘦削長臉,英姿勃發、目光犀利如刀;如今的皇上,兩頰因發福而變得線條柔和了,這便顯得目光也寬容了許多。

  婉兮便笑,“奴才覺著,爺此時的相貌,才更像是盛世之君。尤其今年是西北戰事平定之年,又是爺五十聖壽之年,爺這般的寬和之顏,才更符天時地利與人和。”

  皇帝哼了一聲兒,伸手捏了捏婉兮的臉。

  他們兩個心下都明白,卻也都沒說——皇帝發福,一半也是因為他終究五十歲了。五十歲的人,難免要發些福了。

  皇帝收回了手,將婉兮圈進懷裡,“……爺倒是希望能見著你胖起來些。這些年太辛苦你,叫你總不見胖。”

  婉兮故意起身在皇帝面前轉了個圈兒,“這顯得奴才身姿輕盈,又有何不好?”

  皇帝急忙一把給抓回來,“身姿輕盈是好,可是爺卻怕你被一陣風給吹跑了~~”

  婉兮便笑了,伏在皇帝心口,“瞧爺說的,奴才變成飛燕了不成?奴才可做不到的,奴才便是怎麽瘦,都有一個鉛坨兒墜著奴才呢——這鉛坨兒啊,就是皇上,就是咱們的孩子們。”

  “有了這個鉛坨,奴才便哪兒都不去。任憑什麽東南西北風,都吹不走奴才。”

  皇帝卻還是將婉兮箍得那麽緊,不肯松手。
.
  這一晚皇帝小心地與婉兮繾綣,忌憚著她失了孩子之後的身子。

  婉兮自己也不知道是因為太過困倦了,還是因為皇上格外溫柔的對待,便覺今晚的身子格外的柔軟、延展。便是皇上擺弄個什麽形兒出來,都能隨心所去。

  皇帝越發動情,亢揚之情無法平抑,一徑輕齧她耳珠,沙啞地一遍又一遍低喃,“……你將爺都給吞進去了。你那麽小,怎麽可能將爺囫圇個兒地都吞下去了?”

  婉兮又是困倦,又是忍不住笑,總歸隻叫自己的身子化為柳絮隨風一般,腰身款擺,引小舟直入藕花,深處,更深處……

  繾綣了好幾回去,夜已然更深了。只是因為今兒是正月十五,民間也開了夜禁去,故此這京師的上空遠遠地還能聽見不知何處傳來的炮仗聲響。

  距離遠,那聲音也不大,只是“噠”地一聲又一聲,響起在遼遠的夜空之處。有了這聲響,便顯得這晚的夜色,更為寧謐、溫馨。

  婉兮累得睜不開了眼,連腰都扭不動了,只是還舍不得就睡死了,這便靠在皇帝懷中,抬手摸著皇帝下頜上的胡須。

  窗玻璃上輕響。

  婉兮這才用力睜開眼,“……爺,怕是魏珠他們有事。爺去看看吧。”

  皇帝不耐起支起身子,撩開帳子問,“什麽事?”

  窗外簌簌動了動,卻沒人直接回話;少頃還是玉蟬端了燈進來,在暖閣的隔扇門外輕聲回話,“魏總管不便在窗外回話,這才委了奴才進來轉奏……回皇上,魏總管說,今晚上是十五,皇后主子那邊兒來人問了好幾回,看皇上回沒回九洲清晏呢,說皇后主子親自熬了醒酒湯……”
.
  婉兮的困倦便醒了一半兒。

  “奴才忘了,今晚上是十五……爺今晚理應去看主子娘娘。妾身失了規矩。”

  皇帝輕哼一聲兒,“哪兒來的毛病!這些年都不再論什麽初一、十五的規矩了,她今年怎麽忽然又提起來了?”

  婉兮眼前又是坤寧宮家宴那晚,兩人的手碰撞之時,那拉氏那一臉的嫌惡。

  婉兮輕笑一聲兒,“或許今年,主子娘娘格外想念爺的恩寵吧?終究今年是爺的五十萬壽,主子娘娘便格外在乎與爺獨處的時光。”

  皇帝哼一聲,“就說朕今晚看完火戲,又與宗室、外藩喝酒喝多了,已經睡下,叫不起來了。皇后的醒酒湯叫九洲清晏的人先收下,放著就是了。”

  玉蟬便又出去傳話,稍後又回來。

  “回皇上,魏總管之前已經這樣支應過皇后主子宮裡人……可是皇后主子說,就因為知道皇上今晚兒高興,酒喝了不少,這便怎麽都不放心。非要親眼看見皇上,親手伺候皇上服下醒酒湯,這才能安心。”
.
  婉兮聽得忍不住笑,背過臉去,輕輕推皇帝。

  “爺便去吧。也難為皇后主子,這樣天寒地冷、三更半夜的,還在不眠不休地等著皇上。”

  皇帝皺眉,“叫她等!若等不得了,九洲清晏裡又不是沒有旁的圍房,叫她徑自去安置就是!”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