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末邊軍一小兵》第629章  清虜
  第629章  清虜
  歷史證明,人類是最擅長學習的文明,包含一切種族在內。

  當然,不包含那類以少統多的民族,因為一旦學習了先進文明,就是為自己的種族挖掘了墳墓,所以,他們必然壓製主體民族,使國家越發走向愚昧與黑暗。

  洛陽之戰後,闖軍大敗,李自成蟄伏的那段時間內,或許,受王鬥刺激很深,也經過深深反省,李自成復出後,開始遣官將鎮守城池,還設立營伍,分給田地,努力訓練精兵。

  不過可能受王鬥刺激過猛,與麾下幕僚文人商議後,李自成竟喊出“五年不納糧”的口號,這也是王鬥帶來的效果之一,歷史上,李闖是呼喊三年不納糧的。

  當王鬥看到這個情報時,不由笑了,對麾下道:“我都第二年就要納糧交稅,李賊還五年不納糧?等著死吧。”

  他是有理由說這話的,李闖部下,動不動就幾十萬,上百萬,不納糧,龐大的兵力,軍隊開支,糧餉來源何處?隻得再次堅持流寇作派,吃大戶,勒索當地地主豪紳,拚命劫掠各地城池。

  這種作派,前期可以,還不穩定,後期必死。

  退一萬步說,就算李闖奪得政權,然天下再無可劫掠之處,可否不再納糧?肯定不行!
  然習慣了免費的百姓,若對他們收費,瞬間就從恩人,變成刻骨的仇人了,升米恩,鬥米仇,古之名言,這瞬息失去民心不說,天下還有可能再次變得大亂。

  所以說,“迎闖王,不納糧”——一句話,就斷絕了李自成的正規財政來源,也證明了其人短識,麾下無人,更別說,交糧納稅,還是基層政權組成的重要功能。

  李自成打老了仗,戰術上是非常高明的,然戰略上太短視了,所以最終避免不了,為他人做嫁衣的命運,後世被戲稱為嫁衣王,不是沒道理的。

  當然,此時李自成喊出的口號,具有無比強大的力量,無數百姓蜂擁加入,其在河南府分田分地,極得民心,在官兵進入後,拚命的抵抗。

  此時,新任三邊總督傅宗龍,剛到陝西不久,在洛陽城破後,就接到朝廷的嚴令,速速出兵,征剿流賊。

  與河南一樣,陝西各地旱蝗肆虐,供應征剿官兵糧餉,力不得支,最後盡括關中兵餉以出,當地怨聲載道不說,出征的官兵,沒有得到足額的糧餉,一樣牢騷滿懷。

  臘月,傅宗龍總算出兵,領川、陝兵數萬,以賀人龍、李國奇為將,這些官兵,軍紀談不上好,又是客境作戰,免不了燒殺搶掠,河南府一些逃竄到陝地的地主豪紳,也帶了一些鄉勇隨同還鄉,更是凶殘無比。

  所以一出關,一路就反抗激烈。

  此時河南府留守大將劉芳亮,也是飽經軍伍一員大將,采用誘敵深入之術,暗中在缺門山設下伏兵。

  連複數城,官兵士氣高昂,不知不覺就中了埋伏。

  各地明軍,他們不是靖邊軍,哨騎能力低下,中伏是家常便飯,劉芳亮盡伏精銳於林中河邊,譜一接觸,秦兵立潰,賀人龍第一個跑,李國奇從之。

  二人率家丁精騎,日夜不停,一路跑到靈寶,隻拋下總督傅宗龍,還有大部川、陝兵馬被圍。

  河南府源源不斷的闖兵趕來,將傅宗龍等圍得水泄不通,傅宗龍幾次突圍,都不得出,檄傳賀人龍,李國奇救援,二人皆不至。

  臘月二十七八,秦師食盡,傅宗龍殺馬騾以享軍,明日,營中馬騾盡,殺賊取其屍分啖之。

  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一日,營中火藥、鉛子、矢並盡,傅宗龍率諸軍突圍,然除千余人潰圍星散,余者仍不得出,最後川、陝數萬軍伍,盡歸李闖。

  傅宗龍被執,大呼曰:“我秦督也,不幸墮賊手,左右皆賊耳。”

  賊唾宗龍,挾其降,宗龍罵賊曰:“我大臣也,殺則殺耳,豈能降賊以緩死哉!”

  賊怒,抽刀擊宗龍,中其腦而仆,事聞,帝曰:“若此,可謂樸忠矣。”

  複官兵部尚書,加太子少保,諡忠壯,廕子錦衣世百戶,予祭葬。

  聞宗龍死,賀人龍星夜奔歸秦地,帝無奈,責其戴罪立功自贖……

  ……

  臘月初,靖南伯曹變蛟,寧南伯王廷臣,率領自己的正兵營與新軍營南下。

  剛大戰歸來,回家休整不到一個月,又要出發,二鎮將士,都有些怨言,不過在軍令服從上,二人部下,仍做得很好,所以怨歸怨,將士們仍打點行裝,隨曹變蛟、王廷臣南下。

  從玉田,遵化到河南開封,路程有二千多裡路,就算一天走五十裡,二人部下,也要走一個多月。

  困擾二人的,還是大軍糧草。

  依大明的糧草供應制度,軍隊作戰,一部分糧草由朝廷供應,大部分糧草,則由本地官府供應,若大軍出征在外,則由客地官府供應,然後再向原地官府討要。

  大明這種糧草供應製,是造成客兵不願出外的重要原因,就是雙倍的軍功核算,也讓很多軍隊望而卻步。

  曹變蛟與王廷臣,自然沒有王鬥那樣的專業輜重營,最多隨軍一些民夫,也攜帶不了多少糧草,所以,還沒走多遠,隨軍攜帶糧草,就吃喝得差不多了。

  不知為什麽,一路南下,二將都隱隱感覺到周邊一片敵意,沿途許多地方官府,千方百計的推脫,不願意,或是少供應糧草,最後二人,隻得拿銀子買糧。

  義州的繳獲,加上朝廷封賞,二人手中,還是有一些銀子的。

  不過,一路南下,四野蕭條,各城各鎮糧物匱乏是一部分,不知為什麽,總還有種種力量,讓二人陷入,手上拿著銀子,卻經常有買不到糧草的窘迫,便如當年盧象升一樣。

  如此,大軍行軍,卻經常饑寒交迫,加上寒冬臘月,離年節不遠,將士本就不怎麽願意出戰,更是產生很多牢騷,這讓曹變蛟、王廷臣二人憤怒,同時心下有些彷徨。

  當然,南下剿賊,還是有讓二人溫暖之處的,比如路過涿州時,不但淶水的靖邊軍守將,依言送來東路鳥銃五千杆,威勁子藥三十萬發,還給二將帶來不少糧米,豆料等物。

  行軍到保定,還有真定的讚皇、高邑,保定總兵虎大威,讚皇遊擊許月娥,都給二人提供了不少幫助,特別許月娥,此時懷有身孕,腹中高高隆起,仍張羅著,給二人安排糧草,讓二將感激涕零。

  不過與虎大威等敘話時,眾人都在感慨,似乎周遭的官將,越來越對他們懷有敵意,特別許月娥,更有意無意遭受了排擠,保定總督楊文嶽,已不若往日那樣對她熱情。

  從臨城南下,放眼更是赤地千裡,黃茫茫一片,或是百裡不見一個居民,或是遇見大群大群流民,除了稍大的城鎮,幾乎沒有人煙。

  到了這個時候,大軍的糧草供應,更加困難,饑寒之下,將士已經免不了搶掠。

  初時,二人還含淚斬殺了一些搶掠官兵,最後止不勝止,偷偷出營搶掠糧米者不絕。

  曹變蛟歎息:“真不知,永寧侯當年不劫掠,是如何千裡行軍的。”

  此時,初出征時的意氣風發盡數不見,環繞在二人心中的,是對前途的茫然。

  ……

  崇禎十五年正月,清順治二年,盛京。

  清順治帝多爾袞,志得意滿的撫摸崇政殿上的皇帝寶座,千爭萬奪,這張座位,終於還是落在自己的手中。

  在他心中,皇帝的寶座,早應該是自己的,當年太祖皇帝,就有意將座位傳給自己,未想給皇太極搶去了,然輪了一圈,還不是回到自己手中?想到這裡,多爾袞滿足地大笑起來。

  與歷史情況不同,此時二白旗實力雄厚,豪格更死,福臨一個幾歲的小屁孩,當然不能與多爾袞爭搶。

  人心惶恐,危難關頭,滿洲人需要的,是多爾袞這樣的狠角色,而不是福臨那樣,還可以吃奶的小屁股。

  代善,濟爾哈朗等大臣,也不想大清發生內亂,所以都對多爾袞妥協了。

  加上蒙古人支持,二黃旗旗主大臣,更沒有能力抗拒多爾袞的力量,所以在皇太極死後,沒什麽爭議的,皇帝寶座,就落在多爾袞的手中。

  當然,各方對自己表示支持,大清團結的呼聲又很大,所以多爾袞為快速登基,也作出一系列的妥協。

  繼續用大清國號是一,善待福臨是二,登位後沒怎麽清洗是三,眼下情況看來,這些措施還是得力的,迅速穩定了大清國內局勢。

  當然,留給多爾袞的,還有令人焦頭爛額的破爛局面。

  遼東大敗,光滿洲兵,就戰死了一萬多人,盛京城內,幾乎家家披麻,戶戶帶孝。

  此外還死傷很多蒙古兵,漢八旗更是幾乎完了。

  外藩蒙古各部,很多部落,也慘遭王鬥搶劫,還是來回兩次,到處光光溜溜,若無大清救濟,很多幸存部落,一場風雪過來,可能就會永久的消失在草原之中。

  更不談,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各部,他們之所以投靠清國,還不了為了順勢佔便宜?眼下便宜洞佔到,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一部分蒙古人離心離德,已然不可避免。

  更重要的,先前經過皇太極苦心經營,清國已然隱隱的,對大明形成了包圍。

  眼下這種包圍圈,不出意外的,已經破洞處處,有等於無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