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李自成 千年帝都(中)
當然,這些零散的好漢可以收編,不過原來投靠李自成的瓦罐子,一鬥谷等人,他們的部眾眾多,李自成卻不敢對他們輕舉妄動。
而且現在他麾下部眾越來越多,攻城略地,己經不怎麽靠一鬥谷等人。短短數月,一鬥谷諸人在闖軍中己經有邊緣化的趨勢。比如現在商議軍務,瓦罐子,一鬥谷諸人,就沒有在李自成的邀請之列。
永寧城牆己被夷平,不過城內城外,滿是來往的人潮,沿著城的四郊,各類窩棚營帳,似乎蔓延到天邊,“闖”字大旗,林林密布。
龍頭山離縣城不遠,這附近有一條禹門河。相傳為當年大禹治水時劈開的山門,使洪水流入洛河。當地老百姓為感謝大禹,故將該河命名為禹門河,並建有廟宇。
眼下這廟宇己經不知歷經多少年,庭院與房前宅後聳立著眾多古樹名木,顆顆枝繁葉茂、生機盎然。這廟宇及附近就是李自成標營所在地,來來往往,皆是精銳的老營騎兵。
一杆數丈高的大旗屹立在廟門的前方,旗纓雪白,卻是用馬鬃而製。旗槍銀白,卻是用白銀所製。旗幟在寒風中滾滾翻騰,現出一個鬥大的“闖”字,卻是用黑緞子所繡。
該廟位於山嶺之上,嶺下就是禹門河,依山傍水,周邊景致,盡在眼底。李自成的行轅,就設在這裡,永寧城內雖有萬安王的府邸,不過李自成並不居住那裡,卻是牛金星勸諫,仿效漢高祖至鹹陽不留秦宮休憩之意。
廟宇寬廣,大堂內燒著幾盆炭火,圍著炭火,這大堂內坐滿了人,正在高談闊論什麽。
為首一中年人身著藍色箭衣,頭戴白色氈帽,氈帽上有紅纓,身披大紅披風,腰上掛著一把寶劍。中年人不論箭衣與披風都頗為破舊,氈帽上的紅纓也頗為零散,他坐在主座,半天不動一下,魁梧的身形在位上挺得筆直,顧盼間眼中不時閃過精光。
中年人年在三十余,顴骨高深,高鼻深目,密密的絡腮胡子,長相似乎有點不類漢人。不錯,此人正是闖軍首領李自成,時人稱為闖王便是。傳其為黨項後裔,歷史上李自成建國稱帝後,也是以黨項人李繼遷為太祖。
嚴格說,李自成與李繼遷八杆子打不到一處,這樣的舉動,只是出於“認個祖宗”、“俺祖上也闊過”的心態。不過李自成這樣舉動,隻說明一個問題,他並不當自己是漢人。
雖說漢文明是一種文化與認同觀念,有這個認同,便是金發碧眼的紅毛也可認為他是漢人。沒這個認同,便是純種的漢人血裔也可認為他是夷狄。長相怎樣沒關系,實際的認同感才能證明一切。
在李自成的下首,坐的便是闖軍中的大小將領,有劉宗敏、劉芳亮、李過、李雙喜、高一功、袁宗第、張鼐、郝搖旗、田見秀諸人,都是此時聞名遐邇的人物,官府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
在李自成的身旁左右下首,還坐著幾個文人,其中一人身體矮小有若童子,面目狹長,長相非常醜陋,猛一看有如鬼怪。他跛了一腳,座旁放著拐杖。一襲道袍穿在身上空蕩蕩的,此時這人端坐養神,雙目似閉非閉。
這人正是不久前投靠李自成的江湖術士宋獻策,由於身材矮小,闖軍中呼其為“宋孩兒”。他長相雖然怪異,不過長得怪的人,只要有本事,別人便會美化其為“生而異相”。
歷史上有“異相”的人成功不少,加上宋獻策深受李自成器重,闖軍中無人敢小瞧於他。
他的下首還坐著一個年在四旬的文人,三絡長須,面目清臒,頭戴四方平定巾,身穿大明舉人樣式的青袍,足踏粉底氈靴。不時撫摸自己的長須,一副胸有珠璣的樣子,不時含笑看向各人。
此人同樣是不久前投靠李自成的盧氏舉人牛金星,能得一個大明舉人投效,李自成更用說非常歡喜。不但對牛金星器重非常,還有意將自己女兒嫁給他。
在牛金星對面,同樣坐著一個文人打扮的人,年在二十許,面如冠玉,頭髮整齊用發巾束在腦後,也身著大明舉人的青袍巾服。他微笑坐著,有一種溫潤如玉的氣質,似乎一見就讓人如沐春風。
此人便為李岩,傳其父為故尚書李精白,杞縣舉人,曾出米千石救濟饑民,民間稱其為“李公子”。他與兄長李侔投歸李自成後。李自成如獲至寶,立時委以重用。
李岩也不負所望,助李自成嚴肅軍紀,編立一系列歌謠,提出“均田免糧”等口號,使闖軍迅速發展壯大。
此時李岩微笑坐著,在眾多粗鄙的流寇中有若一汪清泉。他加入闖軍,也是因為對大明朝廷失望,希望得遇明主,實現自己貧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恢復先王之道的理念。
事實上李岩也是一個謙謙君子,與人和善,與闖軍各大小將領都合得來。此時他主要負責饑民的賑濟事宜,在受到賑濟的窮苦百姓中頗有聲望。
不過對李岩,李自成卻另有重用的打算,因為他看出李岩此人能文以武的才能。確實,歷史上李岩受封中營副將軍,嶽候,僅次於劉宗敏。闖軍中以軍功為尊,不可否認他的軍事才能,武斷地視之為文弱書生。
……
濟濟一堂的闖軍將領坐著,交談中滿是秦地口音,言談軍務時,主要都是各闖將之間商議。
對李自成來說,他雖對牛金星等人重視,不過他們紙上談兵似的兵法謀略,他並不以為意,論起打仗,他多年血戰而來的本能經驗,可比這些誇誇其談的文人強多了。
他用牛金星,主要是出於管理後勤,制定規章制度,收攬人心,招賢納士等方面考慮。
對宋獻策也是如此,這個以算命佔卦為業的江湖術士,在加入闖營後,並沒有在軍事上提過什麽卓越的見識。他的軍事才能,甚至並比不上自己麾下高一功,劉芳亮,張鼐,田見秀,袁宗第諸將。
不過這個身不滿三尺的跛子,精通六壬奇門遁法,還有圖讖數學諸能,特別在封建迷信上極有一套。一見面,就袖出一數:“十八孩兒,當主神器。”
李自成當時就大喜,這意思是李氏當興,上膺天命,自己有帝王之相。
似乎中國幾千年,一代雄主誕生時,總會有什麽祥瑞讖語,那是霸業的前兆,——除了明太祖堅決認為自己就是乞丐出身,余者人等,都是深信不疑,李自成當然如此。
讖語出後,李自成更認定自己上天眷顧,天命神授,以後將無往不勝。事實也證明如此,每次宋獻策佔卜預測勝負時,自己軍隊總是攻城略地無往而不利。
宋獻策因此成為李自成非常依重的軍師,時時帶在身邊征詢意見,信之如神。
而李岩兄弟認為自己初來乍到,不好對闖軍事務指手劃腳,沉默為主,所以此時這些文人在軍事上作用不大。
此時發言的是闖將袁宗第,因為此次進攻洛陽,主要是他在負責。
“洛陽城不好打,城周九裡,牆高四丈,全部包了大青磚。每座城門都有甕城,城門上還有闕樓。整座城上,有敵台三十九座,馬面無數。城外還有護城河,深有五丈,寬有三丈,引進了瀍河水,想垮過去很難。”
“城內官兵己經開始防禦,從洛水河灘上運了很多大青石堆放城內,作為滾木擂石備用。洛陽城中巡防的練勇也多了起來,官府還下了告示,城中所有十五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的男女都要護城。城內各坊的裡長、甲長全部招集,分片包乾,那些城牆,全部用白灰劃分守衛防區。”
“城上大小火炮很多,有百門以上,依我們細作的刺探,城內有神威無敵大將軍炮八門,每座城門,都安有兩門。還有好幾門的神威大將軍紅夷銃,打的都是十斤上的炮子……”
下首的劉芳亮眼中閃過一絲的陰霾,他也可以感覺到,場中許多人目光注目在自己身上。
袁宗第繼續道:“城池這麽堅固,官兵的防護也強,硬攻城池,怕是難。崇禎八年時,我等義軍隨高闖王也打過洛陽,十幾萬人圍了好幾天,最後也沒能打下……”
堂內沉默了一會,崇禎八年十一月時,在座各位,大多隨高迎祥打過洛陽堅城,最後攻城失敗。加上官軍援兵前來,高迎祥,李自成見難以取勝,遂領軍逃走。次年秋,高迎祥便在陝西被抓,凌遲處死。
這教訓是刻骨銘心的,此次不要重蹈覆轍才好。
袁宗第又道:“細作傳來,洛陽官兵的守城,由狗官王胤昌守西面的瑞光門,總兵王紹禹守北面的拱辰門,遊擊劉見義守東面的長春門,遊擊羅泰守南面的董風門。陸續還有援兵不斷過來,特別那開封城守副將陳永福,客將王鬥的兵馬己經到了洛陽……”
堂內更是安靜,良久,李自成對劉芳亮道:“明遠,你對各位兄弟好好說說,那王鬥軍馬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