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232章 庶母妃
  第232章 庶母妃

  周芷若輕聲說道:“其實臣妾也知道,陛下乃是立志做一個好皇帝的,可也要注意龍體啊。國事天天都如此之多,以文宗之才,亦不能一人全包攬下來,也要拜相請求輔佐。陛下既然設立了內閣,那便放權讓內閣大臣去做罷,陛下又何必事事親為,勞心勞力?”

  一邊說著,一邊把盛放著午膳的食盒打開,一股誘人的香味自食盒裡面飄香而出。這食盒,乃是能工巧匠以一種名為雞翅木的硬木,配合紫檀、黃花梨等硬木木材精製而成,不僅美觀大方,還能滴水不漏。這些木料紋理細密、色澤光潤,堅固而有韌性,製成的食盒不僅耐磕碰,還具有一定的重量,在挑、提的時候不易晃蕩。加之這時候的家具多為榫卯結構,硬木在拚接、製作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保溫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食盒裡面的食物,保存一個多時辰都不會冷。甚至還能有反腐的功效,裝在食盒裡面的飯菜,即便放上一兩日,也不會餿了。古代能工巧匠的精巧之處,可想而知。也是只有皇家這麽富奢之家,才能成批量製作這麽多精美的食盒,平民百姓的食盒,不過是木、竹、漆器等製成的而已。

  陸承啟聞得周芷若的此言,不知道怎麽對她說明自己的良苦用心。這些國之重臣,處理政事,比他這個皇帝強得不是一分兩分。可他們的眼光,始終會有局限性,怎麽能比得過自己這個有著超越這個時代千年的重生人士的見識?

  細微之事,自然不需要他過度操心了,可這個國家大的政策方向,還是需要他親自把關的。要是假手這些國之重臣,歷史慣性的影響下,肯定會繼續沿著老路繼續走下去的。無非是一個又一個的朝代更迭,然後在不斷的重複之中,才慢慢得以累積量變,等到最後的時機,才會完成質變。

  華夏擁有幾千年歷史,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也是這份沉甸甸的歷史,讓很多人太過瞻仰古之聖賢,便不懂得如何前進了。

  不是有句話說嗎,事物的發展總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進。其實歷史也是這般,如果沒有一個極具眼光之人出來指引前進的方向,人類只能在一次次犯錯之後,才會積累經驗,才能避開雷區,慢慢進步。

  這個思想太過於深奧,別說周芷若,就算是和徐崇光說,估計這個都年老成精的內閣首輔,也理解不到半成。這便是古人的思維方式了,太過於固化,過於迷信古之聖賢留下來的東西。

  不可否認,古之聖賢說的很多話,都是正確的。但這個只是一個世界觀,它並不是方法論。要是把論語上升到方法論的地步,用來治理國家,恐怕大順也會走上宋朝、明朝的老路,最終不是被落後的遊牧民族滅國,便是淹沒在浩浩蕩蕩的農民起義之中。

  這個朝代不斷更迭的歷史怪圈,就是跳不出來,為何?皆因統治階級和農民的矛盾漸趨激烈,等到農民連耕地都沒有時候,糧食沒有的時候,起義便會爆發了。然後就會把前一個皇朝推翻,建立下一個皇朝。周而複始,農民的地位還是最為低下,最沒有保障。

  農民起義成功之後,既得利益集團搖身一變又成了地主,反過來繼續剝削農民,這就是一個歷史怪圈,怎麽打破?要是改變不了上層建築,便要從經濟基礎改變。緩解矛盾的後果,便是矛盾永遠都會存在。唯有把主要矛盾轉移出來,才能建立另一個利益集團,才能不人亡政息。轉移矛盾,商業為最。哪怕你不喜歡,歷史就是這麽發展的。實踐已經證明,商業化之後,朝代更迭確實沒有那麽頻繁了。因為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是商人,他們若沒有一個穩定的世道,怎麽做生意?而陸承啟又絕不會讓私人販賣武器的,不會讓他們發戰爭財的。因為這種事,只有朝廷出面才是最好的。

  以上種種,都是帶著哲學思想考慮一個國家未來的結果。試想一下,陸承啟怎麽能對周芷若說得出這些話來?就算說出來,她也理解不了啊!所以陸承啟自然無法辯駁,只能轉移話題,跟周芷若說一些家長裡短的事情,讓氣氛活躍起來,不至於那麽沉悶。陸承啟始終認為,一家人若是連玩笑都開不了的話,那麽這個家庭即便沒有分崩離析,也是貌合神離的。

  這時候,周芷若也來了興致,不耐其煩地說起福利院的趣事。從話裡行間,陸承啟察覺到,這些無父無母的孤兒,好似已經漸漸走出了心理陰影,變得像一個正常人了。

  周芷若一邊舉著筷箸,一邊眉飛色舞地敘說著福利院的趣事,說著說著,似乎都把自己代入進這些可憐孩子的母親一職上面了。末了,還悠悠地說道:“陛下,還是多虧了你,臣妾才知道,原來世上還有這麽多不幸之人,無父無母的……”

  陸承啟心中一顫,聞得此言,再一次想起了自己前一世的父母,一顆眼淚差點滾落下來。趕緊低著頭扒了兩口飯,掩飾了過去。

  周芷若繼續說道:“……不過,陛下有件事做得還是不夠,臣妾須得批評一下!”

  說到這,周芷若的臉色有點嚴肅了,陸承啟有點詫異的抬起頭來,說道:“什麽事?”

  “陛下嫡母雖然早逝,可皇考的妃子尚在,陛下為何這半年多以來,未曾踏入過景福殿半步?臣妾知道,陛下的失魂症尚未大好,可皇考淑妃劉氏,卻是一直看著陛下長大的啊!近半年不聞不問,這讓劉太后如何想?即便是陛下的庶母妃,亦不能這般絕情罷?”周芷若說到此處,似乎很是義憤填膺,就差沒有指著陸承啟鼻子罵了。好在她的家教甚嚴,也算是知書達理,又做了皇后,說話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只是陸承啟愣在那裡,一手捧著那隻精致的白瓷碗,不知道說啥好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