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79章 爭辯
  第179章 爭辯
  此言一出,所有官員都看向禦史台那些個言官。李然卻好似沒有聽到一般,眼觀鼻,鼻觀心,啥都不看,自然也看不到別人的臉色。

  李然不說話,不代表他身後的禦史台官員不說話,任由左司郎中嚴華指桑罵槐。監察禦史賀禮曾當即端著朝笏出列說道:“嚴大人,何必含沙射影?你認為此事是禦史台引起的,那就直說,不必在這裡拐彎抹角的。要是你覺得我們禦史台不能督察百官,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有錯不舉,那還要我們禦史台做什麽?”

  賀禮曾乃是李然的同鄉後進,自然是李然的心腹。李然被人攻擊,不能自辯,他便出來維護了。李然對他有知遇之恩,一手提拔成監察禦史,他自然是要回報的。這時候,明面上官員是不能結黨營私的。可內裡,誰不知道官場的潛、規則?所有的祖黨、母黨、根黨、族黨、鄉黨、朋黨、同科、師生皆是一個個小圈子,要想擠進去一個圈子很容易,行拜師禮就行了,或者以心相交成朋黨既可。但進去容易出來難,要想再融入另一個小圈子就很困難了。皆因這個時候,官員評判其標準是此人是否是忠心為主的,要是像正史上魏征這樣的臣子,就會被別人詬病其德行。哪怕他的能耐再大,其余的官員也是一樣看不起。

  一個官員要是站錯圈子,那他的下場就比較淒慘了。哪怕日後做了高官,也逃不過一句“貳臣”的不雅稱號。這可不是後世的職場白領,不想給這個老板打工,就跳槽到另一個企業去。這時候人們把君臣主仆看得非常重,改換一次門庭還能用良禽折木而棲,良辰擇主而事來自圓其說。要是換多幾次,三姓家奴的罵名肯定是背定的了。這做官有做官的聲威名望,這官聲名望不是看你為百姓做了多少事情,而是在官場上的信譽如何,說白了就是德行操守。要是經常換主子,還有什麽官聲名望可言?

  正因為是這樣,所以其實官員的選擇的路子不多。投靠坐師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畢竟有一層師生關系在,即便這種師生關系很薄弱。但能做到坐師,說明深得皇帝信任,前途遠大,絕對錯不了。這樣一來,你便不能做牆頭草了,在官場裡面做牆頭草,永遠是不能升官發財的。除非你被皇帝看中了,重用你,提拔你。不然的話,一輩子別想出頭。

  有了所謂的結黨,那便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了。這也是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何一個在百姓看起來是好官的人,卻難以攀到高官。而一個結黨營私,貪汙受賄的大貪官,往往身居高位。皆因清官不屑於結黨營私,朝中沒有靠山,也不會上下打點,自然升官無望。唯有靠著所謂的政績,慢慢攀升。而一些貪官,懂得阿諛諂媚,曲迎上意,上下打點疏通關節,自然是平步青雲,升官發財了。所謂的官官相護,便是這個意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誰都在包庇別人,皆因一旦別人出事,他也會跟著倒大霉了。

  別看大順官員的俸祿這麽多,要是真的上下打點,疏通關節,這點錢真不夠看。為何貪官屢禁不絕?是因為他們的私人道德和政治操守在利益和威脅面前不堪一擊,所謂的儒家學說隻被他們當做做官的敲門磚,有多少人是真正鑽研其中的學問?說白了,利益是現實的,意識形態是虛的,這些貪官為了保住自己貪腐來的既得利益,就算要亡國他們也不會吐出來。

  而禦史台的官員,或許不為什麽錢財,但他們好名。禦史台的工作就是彈劾官員,要是文武百官一個個都清廉入水,他們憑什麽升官?自然要費盡心思羅列罪名,好提升自己的政績了。只有被皇帝看在眼裡,他們才能升官啊!

  只可惜,陸承啟不同於別的皇帝,他有著自己的情報機構,根本不需要什麽禦史台。要是等到禦史台出政績,大順說不定就已經是貪官遍地了。如今監察司的余威尚在,上一年的反腐風暴仍歷歷在目,被砍頭抄家的貪官幾乎塞滿了整個監察司大獄。這般威懾下,陸承啟不敢保證絕對沒有貪官,但總歸是不敢如此明目張膽了。犯罪成本一提高,這些滿腦子都是算計的貪官們便要權衡了,要是升了官沒命做,也是劃不來的。如此一來,貪腐之人自然少了很多。

  這些門門道道,都是賀禮曾昧著良心彈劾其他官員的驅動所在。陸承啟也明白禦史台的尿性,這些人簡直不分青紅皂白,亂彈劾一通。要是像他們這麽胡鬧,大順早就亂了。

  陸承啟但也沒想過要撤掉禦史台,畢竟禦史台和文武百官是沙丁魚和鯰魚的關系,缺了彼此都會失去了警惕心,繼而陷入了混日子的惡性循環之中。

  賀禮曾這麽一挑白,嚴華倒是很開心,笑道:“賀大人,本官可沒有說你們禦史台啊,這麽快就承認了,這不是不打自招嗎?”

  賀禮曾冷笑道:“嚴大人想要做什麽,本官亦是一清二楚。陛下都說了不以言論論罪,更何況是我們禦史台?自古言官就是監察百官的存在,你們若是心中沒鬼,為何怕我們禦史台?失職就是失職,你們做得我們就說不得了?”

  嚴華絲毫不動怒,笑道:“賀大人,想必你是弄錯了,本官說的罪魁禍首,可不是你們禦史台,而是另有其人。”

  李然聞言,終於有所震動,他仔細一想,確實如此。如果不是先前每次例朝前都有人把書信丟入禦史台之中,他們的消息根本不可能這般靈通。李然雖然一根筋,卻也不笨,他早就知道是被人當槍使了。可禦史中丞的職責,讓他不得不咬著牙這般做。他的眼睛,可是緊盯著禦史大夫的位置呢。由於禦史大夫要協助宰輔處理朝政,所以監察的職能主要由禦史丞和禦史中丞去完成,其中禦史中丞具體執行監察大權。而宰輔被撤掉之後,禦史大夫就要協助內閣處理朝政了。

  正是因為禦史大夫可以替補相位,換成內閣製就是可入內閣,這可是掌握中心權力的重要位置啊,李然不盯著就怪了。可惜,現在的禦史大夫乃是兩朝元老梁坤和佔據著,他的資質比李然老多了,一日他沒有退下或者進入內閣,李然就沒有機會。既然如此,只能另辟蹊徑,靠政績升官了。可惜李然的算盤打得挺響,就是不奏效而已。

  而嚴華說完這句話之後,賀禮曾也沒話說了,怔在那裡,不知道嚴華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麽藥。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