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俾斯麥
看著艾德寶離開之後,關緒清轉身笑著問王商道:“朕娶個德國妃子,你覺得怎麽樣?”
王商才剛剛看到關緒清發怒,哪裡敢接話?一個勁的跪倒在地上磕頭。嘴裡鼓囊著:“奴才知罪,奴才知罪。”
關緒清無奈的搖了搖頭,拉起了王商說道:“哎呀,朕問你話呢,又沒有怪罪你,你何罪之有啊?”
王商戰戰兢兢的站了起來,回答道:“奴才不知道,皇上富有天下,天下的女人都是皇上的。這洋女人滿身是毛,奴才見了就害怕。”
關緒清哈哈大笑起來,“洋女人滿身是毛?你是怎麽知道的?”
“奴才奴才是聽人打仗的將軍說的,洋人跟猴子似的,滿身都是黃毛,奴才想洋女人也是如此。”王商實話實說。
關緒清笑了笑,也不答話。轉身離開了!
雖然近期沒有戰事,但是這麽大的國家瑣事還是相當多的。雖然從光緒十年開始到如今光緒十八年這整整八年沒有什麽大的自然災害讓國庫可以毫無顧忌的把資金投入到軍隊建設、教育改革上去。但是並不代表災害就遠離了這個國家。
養心殿內,關緒清正在批閱著各地的折子。
“皇上,山西旱災顆粒無收,幾十萬百姓流離失所。黃河決堤,山東、鄭州上百萬百姓無家可歸。”康有為輕聲說道。
關緒清放下手中的奏折,用中指和大拇指按了按太陽穴道:“每年朝廷撥給地方的修繕河堤費用呢?怎麽還決堤了?”
“臣不知道,但是當務之急應該是先解決百姓的生存問題。臣擔心這麽多百姓恐怕會鬧出亂子來!”康有為擔憂的說道。
“嗯,讓戶部撥兩千萬銀元去緬甸、越南、東南各省購糧。在徐州、太原、安徽、武漢、長沙等地開設粥廠,密度要大。把難民都安置到那裡吧。”關緒清簡單的布置道。
“喳。”康有為剛想轉身離開。
“慢著,你辛苦下,親自去下鄭州、山東,去查一下他們每年修繕河堤的專款都用到哪裡去了?別的地方都不決堤怎麽到了他們這裡大堤就跟紙糊的一樣了?”關緒清憤憤的說道。
“喳,臣遵旨。”康有為伏倒在地。
德國,柏林。
在歷史上,德國近代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奧托·馮·俾斯麥在1898年時就已經見到了上帝。但是在這個空間裡,他依然還活著,但是身體卻異常的脆弱。
曾經擔任過德國駐俄大使的他,對大清也是相當的熟悉。在例會上大家正討論著從遠東由艾德寶發揮的電報,大清的皇帝顯然沒有領德國天大的面子。會議上叫囂的各種的言論,有很多人高喊著:讓清國知道我們的厲害!
歐洲的傳統政治家們向來注重平衡的能力,那些四處張揚著要動用無力的人不會受到人們的尊敬。
此時,俾斯麥微微擺了擺手,這個有這鐵血宰相之稱的老人在德國是有著相當高的地位。他幫助了威廉一世登基,輔佐了威廉二世,就連國王對他也是相當的尊敬。
此刻偌大的會議室裡安靜了下來,只見他緩緩的說道:“東西方的所有戰略家們有著共同的認識,武力只是服從於外交的工具而已。清國人崇尚不戰而屈人之兵,咱們同樣如此。至於武力,只是賭桌上的籌碼,又或者是籌碼邊上的那支左輪而已。”
“可是,俾斯麥先生。清國皇帝拒絕了我們的好意,他們並沒有把我們偉大的德國放在眼裡。這是我們的恥辱,我們應該做點什麽。”外交部的官員鮑爾說道。
俾斯麥微微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中國人從來都不缺少智慧,即使是在鴉片戰爭之後,也從來沒有缺少過,缺少的只是那支左輪,以及生產那支左輪的能力而已。當然,還得讓他們學會使用這支左輪。如今,生產左輪的能力正在得到加強,而且那支左輪已經連續擊敗了法國、英國、俄國、和連德國都始終無法徹底擊敗的泰國,在大清的士兵到來之後隻用了短短的幾周時間,泰國人徹底臣服了。你可以說是運氣,也可以說是一種巧合,但是在我看來,這就是如今清國戰鬥力的真實體現。在我們德國失去了這支左輪的時候,談判桌上的我們當然會顯得低人一等。這是自古以來都沒有改變的定律,為什麽清國的皇帝都知道這點,而我們卻還不清楚自己的處境?”
威廉二世聽完後,微微的點了點頭表示認可。繼續問道:“俾斯麥先生,那您看我們該如何處置此事?難道要讓全世界都嘲笑我們德國為了抱清國人的粗腿而甘願把自己的公主送去當人家的小妾?”
俾斯麥微微的考慮了一下,說道:“遠東強權的出現符合德國的利益,這樣才能使德國免於在競爭中被資源不足和注意力過於分散而受到約束。他們有助於分散德國的壓力,如果讓我在俄國和清國之前選擇一個作為永久的盟友,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清國,俄國只是一匹沒有良心的野狼而已。”俾斯麥頓了頓,用舌頭添了添乾澀的嘴唇繼續說道:“至於公主我覺得下嫁給清國皇帝做個妃子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讓全世界嘲笑比讓全世界蹂躪要來的強許多!”
此言一出,整個會議室炸開了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大多人都對這個日益老去的人持懷疑態度,他是不是糊塗了?德國何時需要去抱人家的粗腿?哪怕全世界都與德國為敵,相信在坐的所有人都仍然會覺得德國可以戰勝全世界!
只有威廉二世被俾斯麥的言語感化了,輕聲說道:“大清亦或者俄國對於德國來講都實在是太重要了。當然了,俾斯麥先生相信大清,而作為我來講,要為整個德國負責,我寧可兩個都相信。這樣吧,德國的兩個公主分別下嫁給俄國新任國王尼古拉沙皇和大清的光緒皇帝。”
所有人都聽到了這句非常輕的話,所有人也被這句話震驚了。或許幾年後大家都會為這個舉動而歡呼,但絕對不是現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