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人性禁區》第625章 行善舉
  趙曉峰上次來的時候,就發現陳家村通往國道的路,很窄而且路面很差。

  這段路大概有兩公裡,都是土路,用煤渣鋪的,大車開過以後,路壓得坑坑窪窪的,到了下雨天,路面泥濘不堪,一個接著一個小水坑,根本就沒法走路。

  好在趙曉峰當時開的是越野車,相對好一點,村上人到了下雨天,想出門都難,褲子鞋子上全是泥水。

  趙曉峰還從來沒見過這麽差的路,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萌生建造一條通往國道的柏油路。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柏油路,以後就方便多了。

  趙曉峰跟鎮上的領導一起做預算,找了工程隊,簽了合同就開工了。

  不管到了什麽時候,有錢好辦事,幾輛鏟車開始在路上乾活了。

  路面擴展,對向雙車道,設有非機動車道,還算規范。

  陳家村雨水多,路基也造得比較高,方便以後大車通行,不惜成本。趙曉峰想造的就是一條實用的路,能用很多年而不用再去修的路,工程質量必須保證。

  這些條款,都在合同裡約定好了。

  在整條道路的建造過程中,趙曉峰經常往返於兩地,就是想監督好工程質量,實打實的做公益,造福一方百姓。

  經過幾十天的奮戰,陳家村通往國道的路造好了。

  雙車道,設有非機動車道,鎮政府還特意安排人裝了路燈,一條風景優美的柏油路造起來了。

  趙曉峰還特意在路兩邊,種了兩排小樹,相信要不了幾年,小樹長大了,這裡的風景會更加美。

  鎮領導特意把這條路命名為曉峰路,紀念趙曉峰的善舉。

  陳家村的上千個村民,別提多高興了。這是他們村上,這麽多年來,最好的路。這一切,要感謝趙曉峰,他不是陳家村的人,卻為陳家村的發財致富之路,不遺余力的付出。簡直就是他們陳家村的大恩人呀!

  村民自發在陳家村村口,立起了功德碑,記載了趙曉峰的善舉,讓陳家村的後輩,銘記於心。

  趙曉峰很激動,在他看來,力所能及的小事,在村民的心裡,居然如此的重要。

  趙曉峰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意義,這是比開公司賺錢,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趙曉峰跟沈露商量了一下,決定把好事做到底,為陳家村的父老鄉親,在村子裡,鋪上水泥路,這條水泥路,從每家每戶的門口經過,以後下雨天,村民不用再穿雨靴了,可以徹底的告別泥濘不堪的局面。

  說乾就乾,乾公益這種事情,還真的會上癮。

  這次修水泥路,沈露和高嵐也讚助了很多,她們很想知道陳家村是個什麽樣的地方,趙曉峰專程帶著他們來了一趟。

  高嵐和沈露到了陳家村,看到趙曉峰在這裡如此的受歡迎,愛屋及烏,對她們也特別的好。

  農民的淳樸善良,讓她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人。在城市裡,就算是鄰居,可能住在對面,都相互不認識。在陳家村,村民的相互幫助,確實讓人感動,尤其是壯勞力進城打工以後,家裡勞動力富裕的人家,會幫助其他村民家裡收莊稼,完全是不要任何報酬的。

  她們在這裡呆了幾天,每天村民都會盛情款待,要不是惦記孩子,可能還要在這裡呆一段時間。

  回到豐江,高嵐感慨萬千。

  曾經作為首富的妻子,卻從來沒有感受過做慈善的這種感動。

  以前也參加過很多慈善酒會,但是那種活動,功利性太強,完全沒有這種實打實搞公益來的實在。

  女兒找到這麽好的一個老公,高嵐心裡是很高興的。

  能讓一個村子裡的人銘記在心,這是多麽大的光榮呀!

  看得出來,趙曉峰是很善良的,善良的人,肯定也會對沈露好。

  高嵐慶幸當初沒有反對到底,要不然,她肯定會後悔的。二婚怎麽了?只要好好的疼愛她的女兒,她就知足了。

  趙曉峰在陳家村又待了一段時間,每天都吃的是陳家村的飯菜。

  可惜這裡距離豐江太遠了,要不然,把這裡作為農場,是再好不過的。

  在陳家村的這段時間,趙曉峰也發現了,光是靠賣大米,是無法讓陳家村致富的。

  發展農場,才是陳家村的出路。

  陳家村距離市區,大概有一百多公裡。

  趙曉峰和鎮領導,一起去了市區進行考察。

  雖然市區的繁榮程度比不上豐江,但是作為人口將近五百多萬的城市,也是不差的。

  美味天開在這裡,應該會有市場,私房菜也應該會受歡迎。

  這裡的人,吃的偏辣,相信菜品經過調整,應該能受到歡迎。

  美味天是遲早要開外地的連鎖店的,只是沒想到,這麽快就提上了日程。

  趙曉峰在市區租了個長包房,決定把美味天和私房菜搞起來,規模不用像豐江那麽大,未來在陳家村建造的農場供應足夠就可以了。

  按照趙曉峰的要求,鎮領導專門蹲點陳家村,搞農場。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讓陳家村的村民先富起來,以後讓整個鎮的村民都富起來。

  陳家村的路,通了國道了以後,方便了很多,從陳家村出發,運貨到市區,也變得方便了。

  趙曉峰當初沒想那麽多,沒想到做公益,做成了生意。

  修路方便了運輸,買了配送車,專門負責每天的配送。

  美味天先在市區搞了起來,張光明親自帶隊過來,研究適合當地人口味的菜品。

  一個星期的試運營,發現了很多問題,及時調整。

  試運營一結束,生意也越來越好。

  有豐江成功的經驗,在當地搞餐飲業方便了很多。

  以前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有范本可以參考。

  趙曉峰一直留在當地,看到生意這麽好,心裡也踏實了很多。

  回到陳家村,看到村民一個個的喜氣洋洋的,以前只有能到收稻谷的時候,才有收入,現在每天都能見到錢了。

  鎮領導按照趙曉峰的要求,在陳家村辦事了農場,統一進行管理,但是因為陳家村的特殊情況,還不能像真正的農場那麽操作,只有等以後農場成熟了,再把農場辦成公司模式。

  農場做好計劃,讓村民養殖種植需要的禽畜蔬菜,再運到市區。

  這是趙曉峰提出的,只有讓村民每天都能看到錢,大家才有信心乾下去。

  這也算另外一種做公益的方式吧!

  趙曉峰樂此不疲,越來越有勁頭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