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福運娘子有點田》第九十一章 案子
  顧知夏可不知道墨靈縣主對她的怨恨又上了一個台階。

  那日在禦書房見過成郡王以後,她心裡已經徹底放下了成郡王和曹尚書密謀一事。

  當初她偷聽時,還以為成郡王是個多麽有野心的人呢。

  結果,在禦書房一見,顧知夏緊張的心就放下了一大半,這成郡王和皇帝不愧是親戚,慫的一批。

  在禦書房裡,成郡王抱著皇帝大腿哭的那一段,顧知夏根本就沒眼看。

  尤其是禦書房外,成郡王被自己一句話嚇得差點給跪下的時候,顧知夏就確定了,這位成郡王壓根就是雷聲大雨點小啊。

  成郡王不足為懼,但是曹尚書的案子尚未審理出結果,雖然在尚書府發現了金磚,但是拜那場大火所賜,整個尚書府化為焦炭,根本找不到一點證據能夠證明曹尚書和私自開采金礦有關。

  聽到這一結果,顧知夏覺得自己報復曹尚書的那一把火燒錯了。

  可她哪裡知道,曹尚書府這般不堅固,她只不過是點了廚房而已,誰知道會波及整個尚書府?

  如今並沒有證據證明曹尚書府的金磚和金銀珠寶來路不當,所以只能暫時將曹尚書一家人收監,並沒有定罪。

  為此,皇帝很是發愁,他原本就懷疑曹安國那老賊私自開采金礦,如今又在他府上搜出了大量的金磚以及來路不明的金銀珠寶,這曹安國妥妥的跑不了了啊,可惜偏生沒證據。

  這就好比美食佳肴給你端上桌,卻不給你筷子一樣,饞得皇帝心癢癢。

  皇帝是因為不能處決曹尚書而不甘心,那太子可就是因為曹尚書的落網而心急如焚了。

  偏生下頭的人還不讓他安生,當初和曹尚書一起行事的還有戶部侍郎。

  如今曹尚書落網,這叫戶部侍郎怎麽能不害怕。

  比起太子殿下的求助無門,只能寄希望於曹尚書的良心別把他供出去,戶部侍郎還能到太子這裡求一求。

  不過,他注定是要失望的。

  某酒樓包廂裡,

  戶部侍郎跪在太子殿下面前,一遍一遍地磕頭,“太子殿下,求求您,求求您救救下官,救救下官吧!您得想辦法讓曹尚書別把下官供出來呀!”

  況且這金子也不是下關一個人吞掉的,大頭還是落入了曹尚書的口中。

  而誰不知道曹尚書是太子的人,戶部侍郎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金子最後流入東宮的可能性極大。

  偏偏這次皇帝下旨讓太子查曹尚書的案子,估計就是想看他們狗咬狗吧。

  而太子明面上對皇帝言聽計從,肯定要有一個漂亮的結果。

  戶部侍郎想著自己投誠太子多年,就算是一條狗,那也是一條聽話的狗。

  曹尚書已經落網,想必太子是不會看著他一家老小再步曹尚書的後塵的。

  然而,這戶部侍郎顯然是錯估了太子心狠手辣的程度。

  太子殿下坐在包廂的美人榻上,專注地盯著眼前的茶杯,“本殿下記得,你家上個月才給孫子擺了滿月酒,你去吧,本殿下保你家留住這一條根。”

  戶部侍郎聞言,心如死灰,一下子癱坐在原地,他現在就算為了自家這最後的一條根,就更不能將金子的去向供出來了。

  當初他選擇投靠曹尚書,就算是投靠了太子,算是堅定的太子黨。

  原本想著太子總有一日會榮登大寶,到時候他也算是潛邸之時的老人了。

  到那時他能夠再進一步,幾乎是必然的事情,可是誰能想到現在太子還沒能登基,他就已經沒有活路了。

  “來人,好生送戶部侍郎大人出去。”

  太子殿下開口,便立即由兩個侍衛走進來,將癱軟在地的戶部侍郎一左一右的攙扶出去。

  當晚,戶部侍郎便在家中自殺了。

  聽到這一消息,太子殿下的兄弟們都問了屬下同一個問題,“自斷兩臂會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

  當今皇帝不喜太子,連帶著他們這些封王的兄弟,都有不少人支持。

  能夠聽到王爺們說這樣的話的人,也是心腹中的心腹了。

  聽到這話,王爺們的手下都摸了摸自己的胳膊,表示這滋味肯定不好受。

  王爺們冷笑,“何止是不好受啊,恐怕還疼得厲害又沒地說。”

  太子是種皇子們中的老大,雖是庶子,但因為皇后沒有嫡子,雖然皇帝不太喜歡他,但到底是尊崇了立長不利幼的規矩,立了他為太子。

  這些年,皇子們雖熱衷於給太子找麻煩,但都是些小打小鬧,太子總得來說還是順風順水的。

  可是,有道是盛極必衰,如今他自己斷了兩臂,那種感覺簡直無從說起。

  深深的一口血哽在喉嚨中,吞不下,吐不出,別提多難受了。

  這兩日上朝,其他的皇子王爺們還要假惺惺的問一句,“太子哥哥這兩日瞧著氣色不好,可是遇上了什麽煩心事?”

  太子殿下瞧著他這些黃鼠狼給雞拜年就沒安好心的弟弟們,恨不得一巴掌扇死他們。

  看笑話就看笑話吧,還裝什麽裝!

  偏生太子殿下不能發火,還得笑著和他們虛與委蛇,“父皇將曹安國的案子交於本宮,本宮卻未能為其分憂,曹安國至今未說出同謀,本宮實在是無言面對父皇,故而寢食難安。”

  聞言,眾皇子王爺不約而同的在心中嗤了一聲。

  這曹安國要是說了,太子殿下怕是才會寢食難安吧。

  不過,這並不是眾位皇子王爺們關心地。

  他們現在所關心的是曹尚書和戶部侍郎這兩個位置由誰頂替。

  而且,太子的兩個臂膀,一個關在牢裡,一個自殺身亡,正在這風口上,太子恐怕是不好再往這兩個位置安排其他人了吧。

  因此眾王爺皇子們都跟打了雞血似的興奮不已,就等著將自己的人往這兩個位置上安插。

  這一日朝堂之上,群臣吵得不可開交。

  一部分朝臣主張追查曹尚書的金磚和金銀珠寶的來源,還有戶部侍郎自殺一事。

  不少朝臣以為,戶部侍郎肯定和曹尚書是一夥的,就算他是自殺的,那也應該對戶部侍郎家進行抄家,罪及家小。

  而另外一部分炒得最凶的大臣們,則是為了戶部侍郎和曹尚書的位置,想方設法的要為自己陣營裡的夥伴們爭取。

  就在眾大臣們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顧知夏脫眾而出,向皇帝表達自己的看法,“當務之急,應當查清楚,曹安國到底是受誰指使,而不是同謀,畢竟在大榮私自開采金礦是大罪,曹安國就是再大膽,也不可能自己一個人搞出這麽多事情來。”

  顧知夏此話一出,整個金鑾殿的大臣們都扭頭去看她。

  顧知夏作為大榮朝唯一的一個女官員,又是言官,權利極重。

  但是,她入朝為官的這些日子,總是看別人打嘴仗掐架的多,她自己從來都是默默觀望,今日難得提出自己的觀點。

  皇帝看向她,太子心中一緊,面上卻不動聲色,其余的官員有附議的,也有觀望的。

  總之,朝堂的秩序終於恢復正常。

  散朝之後,皇帝陛下下達了查抄戶部侍郎家的命令,戶部侍郎的家人都收押監獄。

  戶部侍郎的家人都獲罪了,順著這條線查下去,想來很快就能查出金礦背後到底是誰在指使了。

  但是就如同曹尚書一樣,雖然朝中內外都知道,戶部侍郎是太子殿下的人,但是戶部侍郎死得乾脆,連半點金礦之事與太子殿下有關的證據都沒有留下,曹尚書一案又本是太子在查,查到戶部侍郎與曹尚書有勾結時,太子殿下就很自然的不再查了。

  雖然皇帝最初讓太子查曹尚書的案子的目的是想看他們自相殘殺,好找出證據。

  可這會兒倒是給了太子殿下便利條件, 戶部侍郎的家人都被下了監獄,連戶部侍郎剛滿月不久的孫子都沒有例外。

  這事竟然半點也不曾牽連到太子身上。

  是沒過幾日,天牢裡便傳出消息,戶部侍郎的孫子發熱夭折了。

  這個時候的孩子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夭折,也沒人當回事。

  而太子殿下聽說了,只是搖頭歎息了一句,“這孩子也是個沒福氣的,如此也好,不必長大了受罪,隨著他祖父去了,也算是一家團圓了。”

  太子殿下的近身侍衛,聞言,偷偷的抬頭,卻瞧見了太子殿下臉上陰冷的表情。

  那侍衛隻覺得背後發寒,便又悄悄地低下了頭。

  他還記得,那一日戶部侍郎用自己的性命相求,才為自己的孫子爭取到了一線生機。

  原來,終究是死路一條啊。

  太子殿下行事向來是暫草除根,怎麽可能會讓春風吹又生?
  沒過幾日,戶部侍郎的案子終於有了定論,戶部侍郎家所有男丁皆秋後問斬,女眷充入教坊司。

  消息傳到天牢,已經形容不堪的曹尚書思慮良久,最終朝牢門外喊道:“來人,我有話要說!”

  禦書房裡,皇帝心情很是不好,這金礦一事明明就跟曹安國那老賊有關,他卻沒有證據治他的罪。

  真的是抓心撓肝一樣難受啊,正在這時,禦前總管太監前來報,“皇上,方才天牢傳來消息,曹安國想要見顧言官……”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