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福運娘子有點田》第二百九十七章 聖旨
  按理說,岐國要求帶四王子回國,是合情合理的,大榮這邊拘著人也沒什麽用,索性做個人情,把人交還也就是了。

  但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此事無可爭辯之時,楊志安卻一口拒絕了。

  “四王子乃是我大榮的座上賓,本官還想留他多住些時日呢,爾等先行回岐國,同岐王稟報,就說本官留四王子在大榮做客了,待過個一年半載的,再送他回國。”

  留人做客?這是什麽理由?
  不僅岐國的使臣們覺得這說法荒謬,連帳內的將軍們也覺莫名其妙,一個敵國的王子,養著有什麽用處?還不是浪費糧食麽?

  “楊大人,您的一番心意,我王必然心領,但許久未見四王子,我王心中難免掛念,日日思念,還請大人開個恩,容我等帶他回去吧?”

  楊志安輕笑道:“想不到,本官如此好意,諸位使者居然不領情,我看,你們是擔心四王子待在大榮,被人欺負和謀害吧?爾等對我國連這點信任都沒有?既如此,這和談還有什麽意義?”

  “這……”

  幾位使臣心知他這是有意刁難,卻不敢還嘴,隻得默默忍著,一個個氣得臉都紅了。

  大榮的將領們也不說話,只是看熱鬧。

  陳-良突然開口道:“十二年前,我國的丹林皇子也曾去過貴國做客,被岐王留在王都,整整五年呢,這番盛情,我國一直銘記於心,如今也是時候回報了。”

  當年大榮的二皇子被強行留在岐國,拘禁了五年,後來是皇帝用十五萬兩白銀贖回來的,提起這個事,在座的大榮人都很氣憤,岐國不論在強盛之時,還是在衰落之時,都是不講道理的,大榮沒少吃虧,如今岐國沒落了,他們又何必跟它講道理?
  “說得對呀,當年二皇子留在岐國做客五年,我大榮理所應當,也該留四王子住個五年,否則就顯得不厚道了。”

  “沒錯,四王子就該留在大榮,也讓他體會一下咱們大榮的盛情!”

  眾人於是紛紛附和,岐國的使臣們見此狀況,嚇得一聲也不敢吭。

  這日和談結束後,使團雖交出了賠款,卻並沒有離開大榮,而是寫了信,派人送到岐國王都,將四王子的事交由岐王定奪。

  岐王看了信後,大發雷霆,認為大榮欺人太甚,揚言如果不交出四王子,就不割地給大榮,並且還要再舉兵來攻打大榮,與大榮拚個你死我活。

  有了君王撐腰,使團的腰杆子就硬了,他們極力要求楊志安放人,否則兩國將再次戰場上見。

  一聽又要打仗,許多將領就動搖了,紛紛勸楊志安放了景天照,但楊志安不是個受威脅的主,他篤定岐王只是故意放狠話,給大榮施壓而已,並不敢真的來攻打,所以泰然自若,依舊堅持先前的想法。

  但事情拖得越久,就越多的人談論,逐漸傳出軍營,連百姓也都聽聞,傳來傳去的,引起人心惶惶,邊境的百姓常年遭受戰火的摧殘,已經受夠了離亂之苦,最怕的就是打仗。

  聽聞是因楊大人不肯釋放岐國四王子,而激起岐王憤怒,導致可能要再次爆發戰爭,自然會視楊志安為罪魁禍首,對他心存怨懟,於是乎,楊志安本就不太好的風評,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顧知夏本來並不打算管這件事,因為她知道,楊志安肯定會不高興,可她沒想到事情會鬧得這麽大,甚至引起了邊境百姓的不滿,長此下去,只怕不等岐國來打,大榮這邊自己人就先亂了,她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去勸一勸楊志安。

  她趕到的時候,楊志安正好出去巡營了,並不在中軍,出來見她的是陳-良。

  陳-良似乎猜到了顧知夏的來意,也不拐彎抹角,上來便問:“夫人,您這次來找大人,是為了四王子的事嗎?”

  “事情鬧得這麽大,我想來勸勸他。”

  “唉,我覺得,您還是別勸的好,畢竟您跟四王子有過不同尋常的牽扯,大人雖然嘴上不說,想必心裡還是在意的,您幾次三番地為四王子求情,他必然不高興的。”

  這一點,顧知夏明白,按常理來說,她確實應該避避嫌,省得楊志安誤會,但那就不是她為人處世的風格,她在外人面前,朝堂之上,尚且不屑於如此圓滑世故,更何況是在自己人面前?
  在家人跟前,不就應該心裡有什麽便說什麽嗎?跟自己的夫君還彎彎繞繞的,累不累啊?

  “我那不是為四王子求情,是為大局說話,相信楊大人最終能明白的。”

  陳-良心想,這還真有點懸。

  楊志安是天快黑的時候趕回來的,進軍帳前就聽陳-良說顧知夏來了,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這才掀開帳簾進去。

  “知夏,你來了很久了?”

  “已經幾個時辰了。”顧知夏笑著走過來,一邊幫他把甲衣卸下,一邊關切問道:“你這幾天很忙嗎?看你臉色不太好,是不是又沒注意休息?”

  “確實有點忙,岐國隨時可能來攻,必須做好防守。”楊志安看似不經意,實則故意提起岐國二字。

  顧知夏沒有多想,隨口接道:“你先前不是說,岐王肯定不敢來招惹大榮嗎?”

  楊志安笑了笑,說:“我是那樣說過,但是,凡事總有例外嘛,誰能知道岐王會不會突然發瘋,當真發兵來打呢?還是得做好準備才行。”

  “你為何不直接把景天照還給岐王呢?把人放了,岐王就再也沒有興兵的理由,豈不省事?”顧知夏終於說出心裡真正想說的話,目光偷偷地投向楊志安,觀察著他的反應。

  “知夏,你未免有點天真了,”楊志安還維持著方才那副笑容,“岐國興兵從來都不需要理由,即使我把景天照放了,將來岐王一旦想鬧事,大榮依然要遭殃。”

  楊志安這話並無錯,顧知夏是清楚的,但現在因為景天照被拘禁在大榮,鬧出這麽大的動靜,為安定百姓的心,她認為最好是將景天照交出去,否則事情只會越來越嚴重。

  “既然交與不交都不影響岐王今後的行動,那又何必多費心思,索性將景天照交還,一了百了不是更好?”

  “怎會不影響?”楊志安輕笑一聲,“岐王這般看重他的兒子,肯定舍不得他死,只要景天照在大榮一日,就一日是個人質,岐王會有所忌憚,不敢亂來,把人留在大榮,要比放了他更有用處的多。”

  顧知夏頗覺震撼,沒想到楊志安比任何人都想得深遠,原先她還當她是為了私怨才執意不放人,看來倒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這麽說來,你是要把景天照留在大榮做人質,以此來約束岐王?”

  楊志安點頭:“是,只有景天照在大榮,岐王才會束手束腳,至少不敢隨意動兵侵犯大榮了,景天照可是他選定的繼承人,要是死了,將來王位只能交給他其他幾個不成才的兒子當中的一個,他還不得後悔死?”

  難怪他面對這麽多人的指責,也依然敢不放人。

  顧知夏忍不住讚歎,楊志安真是今非昔比了,從前只會一味埋頭做事,板板正正的,也不講究方法,現如今還學會攻心了。

  這樣的轉變,也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

  想來,她今天確實不該來,以前總是她教楊志安如何跟人鬥心,現在她甚至還不如他,已經沒有什麽可以教的。

  或許,他已經根本就不需要她在身邊了吧?
  按照楊志安的計劃,再過兩個月,大軍班師回朝時,景天照就將會跟著去帝都,過他質子的生活,既報了當年二皇子被囚的仇,也拿住岐王一隻手,掌握主動,但沒想到的是,半個月後,一封聖旨從帝都送了過來。

  聖旨上要求楊志安盡快釋放四王子,與岐國達成和解,不得有誤,否則以違抗皇命罪論處。

  楊志安沒辦法,只能聽從皇帝的旨意,釋放景天照。

  景天照離開的時候,得意地看著楊志安,譏笑道:“楊大人,看來你的權力還是不夠大,皇帝還是不夠相信你啊,我真是替你惋惜,不如你索性離開大榮,來我岐國謀事吧?我岐國的君主慧眼識人,重視人才,一定會好好重用你的。”

  “你不必太過得意,將來岐國不再犯大榮國土便罷了,倘若再來,我定不會放過你!”楊志安直接撂下狠話,而後轉身離去。

  景天照冷笑一聲,拂一拂衣袖,上了馬車。

  整件事,到這裡,也就算徹底結束了。

  這天晚上,楊志安來到樑縣城裡,與顧知夏見面。

  顧知夏心知,他肯定因為被迫釋放景天照的事,而心裡不甘,遂打算說這話安撫,不料他卻先開了口。

  “我想問你一個問題,皇上下旨的事,是不是你在幕後促成的?”

  “你說什麽?”顧知夏一開始還以為自己聽錯了,但見楊志安一臉嚴肅地盯著自己,心漸漸冷了下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