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大家對這個族規很滿意,覺著這樣一來大家就成了一個大家族,彼此扶持,分工明確,還設置了很多解決矛盾的辦法。唯一有疑問的是關於女子婚配的問題,大家普遍認為婚姻還是應該是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來辦。
但劉繼祖解釋道:“咱們這裡有近五十個女孩和三十個男孩沒有父母親人,誰能給她們做主呢?”
大家都說:“你作為族長可以做主啊!”
劉繼祖搖搖頭,“這麽多人的主,我不好做。我也不可能深入了解那麽多人,還是讓他們自己選擇的好,選好選壞都是自己的事,自己負責。”
大家雖然還是有意見,但劉繼祖不願承擔這個責任,別人更不好承擔。這個理由讓他們無法辯駁,只能妥協下來。
實際上這是劉繼祖在借勢,他故意借著族裡有近五十個孤女和三十個孤兒的情況,把這一條寫進了族規。劉繼祖根據他在這一世十幾年的經歷,覺著古代跟現代比,好的地方挺多,不好的地方也不少,但最不好的一點可能就是這個了。所以才借著這麽個機會想在自己的族群裡改變一下,只是不知道效果會怎麽樣?
但不管怎麽說,這半天一夜的會總算是有了結果,也為百家莊今後的發展制定好了規劃,接下來就是具體實施了。
後面幾天,除了負責采買、準備相關材料和做飯的人繼續以前的工作以外,其余的人他們暫時集中了起來,先一起做外圍的封閉工作。
大家普遍認為,族裡現在這個情況不宜讓外人知道,因此當務之急必須盡快把各個通道都堵起來,避免外人無意或有意闖進來。
為此,他們繼續加強了金線河上下遊和山谷外面山林的防護,然後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後山和爭鳴頂上的通道上。
後山的封閉比較困難,主要是現在沒有修好道路,在山林裡穿行十分不方便,速度也慢,很多東西也不好運過來。但他們還是克服了種種困難,利用古人燒石激水開山的辦法,弄出來大量石塊,將一些可以過來他們地界的通道都堵了起來。然後又將山上一些突出的岩石、樹木、灌木處理掉,防止別人借著攀爬進來。
光做好這些就用了近十天時間,十天后封堵完後山的通道,他們才爬上爭鳴頂。
爭鳴頂上果然如馮定坤和侯懷谷所言,上面地勢頗平。眾人找到了中間的那眼泉水,都圍坐在泉眼周圍喝著泉水休息。泉水甘冽,清涼可口。
周圍的樹林並不稠密,樹木也並不粗壯,估計是因為山頂上雖有土壤,但並不深厚,所以樹木無法長得過於高大,這對於他們開荒來說算是好事。他們可以把這些樹木連根刨出來,能成材的用作建築材料來蓋房子,剩下的則曬乾後作為乾柴儲備起來。
但開荒是後面才要做的事,他們先要處理的是那個密道。
眾人花了一天的時間,才把那個密道清理了出來,結果他們在密道的一個岔路上發現了一個天然的山洞,讓大家又驚又喜。
那個山洞面積不小,陰涼乾燥,盡頭有一道溪流,即可以作為一個臨時避難所,也可以作為一個天然的倉庫,用於儲存糧食和各類物資。
眾人大喜過望,這可省了不少事,這樣他們就又多了一個天然的避難所和倉庫。即使敵人攻到了山頂上,只要把這裡的入口封好,做到從外面打不開,再準備足夠的食物,他們還可以在這裡堅守很長時間。
眾人最後商量著先把那個出口偽裝遮掩了起來,然後再慢慢做進出的暗門,到時候將門設計成只能從裡面打開,外面無法打開的樣式,然後再進行一些偽裝就行了。
等把出口那裡暫時封起來後,大家就又下了山,回到了山谷。
這一趟下來,劉繼祖心裡盤算,這個山谷的建設可不是一年兩年能完成的,要慢慢來,一點一點完善才行,而且可能需要大量的錢。
他們幾個人修整了一天,劉繼祖還趁機提前過了個十七歲的生日,但他只和七妹一起過,並沒有通知其他人,然後就繼續開始規劃建設百家莊。
另外,他們回來那天,路口的茶館也建好了。
整個建造過程中,那些派去學習的弟子和孩子們全程跟著一起參與到了建房的過程中,學習各種建房技能。因為材料準備充分,地基也早就打好,節省了不少時間,他們隻用了八天時間,茶館就建成了。
茶館的格局是市面上最普通的那種,用的木石結構,外觀樸實無華,裡面的家具堅固耐用。
其余那些準備材料的匠人也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務,侯懷谷給所有的匠人們結算了工錢,那些跟著他們學了近兩個月的孩子和弟子們依著徒弟禮,依依送別。
然後他們開始在這些學成的弟子的帶領指導下,開始按照規劃在山谷裡營建房屋和街道。
之所以沒有請外人進來建,而只是生產各種建築材料,並不完全是因為缺錢,主要是他們不想更多的人知道山谷裡的情況。
眾人動工之前,依然是仔細勘察,合理規劃,最終找到了一個最合適的地點,計劃先在那裡建了一座祠堂,用於族裡的祭祀和長老會商量事情使用。然後在祠堂前面建了一個十丈見方的廣場,用於宗族全體聚會和平時大家活動使用。
然後再以廣場為中心朝四周修建道路,道路修好後再慢慢沿著道路兩邊建房子。他們想把路修成書院那樣的石板路,這可不是個輕松活。
這裡地處山區,雖然不缺石頭,但那時沒有現代機械,全靠一些手工工具和半手工工具,效率較低。但大家都還是堅持要做就做到最好,因此他們打算先把路基整理出來,把房子先蓋上,石板後面可以慢慢加工,或等有錢了,直接去買更方便。
等劉繼祖來看時,他又堅持讓大家沿著道路修了水渠,把山谷裡的那道溪流引到建造房屋的地方,做到讓每家每戶都可以就近打到水。
眾人開始時還嫌麻煩,但等道路、地基、水渠都試著先建了一部分並把水引過來後,大家見了都覺著方便,這樣就不用每天跑那麽遠去打水了。
水渠周圍的環境也因為有了活水滋潤而顯得更加濕潤,空氣都更加清新了。
有了源源不斷的活水,劉繼祖又指導他們依著高低錯落的地勢建了下水道,通過衝水就可以把糞便衝到地勢低處的一個化糞池,然後再用來肥田。
大家對這個新奇的想法十分好奇,但事實已經多次證明,劉繼祖的想法大多是對的。於是他們在修路基時就把水渠和下水道都修好了,路兩邊一邊是水渠,一邊是下水道。水渠是用現成的瓦片鋪就砌成,瓦片很便宜,可以到城裡買到。除了過路時和出門時水渠上面蓋了石板,其余的都直接露在外面。
為了方便大家取水,每間隔一棟房子的距離,就設計了一個兩尺深的豎井。下水道則是用上了釉的光滑的陶片砌的,是讓蘇孟奇專門在商州城買的,上面鋪了磚。為了掩蓋氣味,降低落差,下水道都是埋在地下的。
侯懷谷和馮定坤對這個設計讚不絕口,說無為谷就夠乾淨了,但也沒有這樣的設施。
等這些基礎設施都設計好並打好部分地基後,大家就開始興高采烈地設計房子了。
本來對於房子的設計,劉繼祖也有很多前世的想法。但考慮到不宜把百家莊建的太扎眼、太另類,從而引起外人的注意,他就打消了這些想法,還是照著周邊房子的樣式建造就好。注重的還是樸實無華,堅固耐用,但因為是住人的,還要講究一定的舒適美觀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