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初第一豪強》第362章 遠征準備
  第362章 遠征準備
  新的行政調整也讓輕閑了幾年的張小磊重新開始整整忙碌了一個春天,對開國幾年之後整個新朝的狀況也多少有了不少的了解。應該說如果單純從經濟指標上看,新朝開國幾年以來多數人的生活並位發生根本性的好轉,承受的負擔也並不比過去少,在很都地方,民眾的負擔似乎還有所增大了。

  新朝利益集團和上層因為絕大多數並沒有什麽複雜的家族關系,包袱也不是太多的緣故,剛剛成立的利益體或許規模不大,可是如果加上為了建立各種技工技師學校還有這個生產力還很落後水準下的義務教育,相比尋常的王朝也承受了很多額外的負擔,就是軍事和戰備上,如果包括造船、新型火器火藥這幾年時間以來的戰備,再加上重新擴軍到一定程度上的新軍與近衛軍主力部隊,也就是在北方或西南等地大眾的負擔才顯得更輕,而在東南一帶相比當年的東南大周時,社會負擔似乎並沒有怎麽減輕。

  如果是在幾年以前甚至更早。受一些傳統價值觀和曾經擁有意識的影響張小磊或許會更重視經濟和民眾生活水平,不過這個時候,張小磊開始意識到如果不盡最大努力改變社會面貌,恢復性或傳統性的繁榮也終將是不可持續或代價高昂的。現在大量的投入,是為了在一代或兩代人以後換取更高的根本性的變化。

  “島上的匠人總規模,現在已經達到多少了?”聽取匯報的時候張小磊手下人詢問道。

  “火器匠人在收編的那些俘虜之後,已經達到了45000人的規模、文具匠人倒是沒有怎麽增加,仍然是2萬人左右,只不過去年造好的一些船,現在已經可以使用了。如果截止冬天以前的話,可以用的船隻可以達到30萬噸位左右。傳統火炮還有配用的彈藥,可以增加1萬套左右,如果再過一年,以前的學徒,都成才的話,那麽整個的工匠規模可以擴大為原來的三倍左右,我們囤積的軍火存量也會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變。”李輝回答道。

  張小磊思索了許久,還是感覺到並不合適。至少如果再拖延一年時間的話,隊伍中的不少孩子就都到了真正成為女人的時候了,遠征就會產生不少麻煩。更重要的是,還有不少駐軍在海外,張小磊並不想違背自己的諾言,說四五年時間,那就應該是四五年時間。

  新潮六年的春天是忙碌的,當行政區劃的事情處理完畢以後,夏季又開始變得如以前一樣輕松了。整個夏季不只是張小磊和春杏等人,還有近衛軍的孩子們你都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夏天。直到秋意真正來臨的時候,才開始了緊張的遠征前的訓練。

  “聖主,下一站還是南洋嗎?”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應該打掃的國家我們都已經打掃。在下一站,我們先讓駐守海外的孩子們回來,然後我們第一個比較大的目標就是德裡蘇丹國了。然後我們繼續西進,掃蕩金帳汗國及其附庸,這也是一場水陸並舉的遠征,或許距離更加遙遠,不過我想我們還是應該能夠和陸上的人馬會師的。”張小磊並不諱言。

  “路上的人馬?”

  “是的,這一次我們仍然是山海兩路前進。只有我們的船隻比幾年前多了不少,但是如果把所有的馬匹都塞進船裡還是有些局限太大了。山海兩路才能發揮新軍和近衛軍主力的全部實力。。。”

  就這樣,張小磊並不諱言的講出了這次遠征的大致方案:首先是張勇率領的北路集團,匯集從高麗和東瀛增援過來愛的力量,總計七萬五千人馬兵分三路展開前進。目標就是比歷史上最多的時候似乎勢力范圍擴充了不少的帖木兒帝國。按照估計征服德裡蘇丹國,外加金帳汗國及其周邊的附庸,也不會是件太過省時間的事情。山海兩路人馬將最終會攻奧斯曼一帶。至於是不是要進一步西進,張小磊還是多少有些猶豫。

  如果過早的完成了全球的統一,是不是對以後軍備的發展相當不利?不過這個問題的權衡並沒持續太長的時間,因為並不是只有國戰才是軍事需求,治安戰也一樣是軍事需求。統禦兩三億境外人口本身並且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就不會是一件多麽輕松的事情。尤其是自己的統禦並非僅僅是英國人那種模式,而是要很大程度上逐步的吃乾抹淨當地精英階層利益空間,甚至要改變當地人勞動習慣的情況下。而且張小磊也很想知道這個年代剛剛開始在黑死病的陰影后恢復了幾十年的歐洲究竟有什麽樣兒的經濟水平和軍事水平。

  戰前訓練結束的時候,也恰恰是整個大軍將要遠行的時候了。經過一些調整,山海兩路的總兵力確定為二十萬左右的兵力,其中包括三萬水師和十七萬人左右的新軍主力。很顯然在一年的時間內,整個新軍和近衛軍主力又在很大程度上經歷了擴軍,出動這樣龐大的力量之後從崇明島到民間的抵抗已經漸漸平息的東瀛高麗仍然有包括一萬五千水師在內的十萬左右中央預備兵力還有規模不小的火炮。除了陸路七八萬左右的新軍主體外,兩萬規模左右的近衛軍主要力量、萬余名熟練工匠、萬余名水手還有六萬左右的新軍主力部隊紛紛登上了五百多艘總計噸位在二十萬噸左右的海船。沒有在兩宋之後中斷的南方造船業本來在這百余年間有了比歷史更大的發展。在造船工匠們有了比明初更高的待遇和更有效的組織管理之後,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讓整個船隊的平均噸位達到了四百噸以上。最大的軍艦規格也達到了千余噸左右噸水平。不是不能造的更大,而是以這個時代的技術,太大的船在成本與可靠性方面都會面臨很大的問題了,尤其是這些試航之後第一次出海的新船。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