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心理罪(全集)》第3章 初版自序:命運光輪
  第3章 初版自序:命運光輪

  2006年,你在做什麽?
  七憶涼:爸媽鬧離婚,爸爸是刑警,容易得罪人,那一陣天天有恐嚇電話打來家裡,後來整天拔電話線,嚴重時半夜有人按門鈴罵人。我快中考又開始叛逆,其實心裡看這種狀況著急,無力解決,又不好意思表達出對父母的愛。2006年是我從小到大最不開心的一年。

  雲之不哭死神:那一年大二升大三。考德語四級。看世界杯。電話門爆發,國米從此翻身。向大學裡愛過的一個女孩表白。

  依帆樂樂:在談這輩子最刻骨銘心的一場戀愛。

  文保保:馬上要參加工作了,平安夜坐在開往深圳的火車上。

  Kirara610:2006年母親重病,輾轉在上海各大醫院;我嚴重耽擱了學習,甚至還掛了科;和男友也感情不順分手。那時我常常低燒不斷,每天覺得天空都是灰的。

  aliceayres7:大一,複讀之後的第二志願。失眠,焦慮症確認第三年。跟朋友去了雲南和四川,人生第一次意義重大的自助遊。

  莫洛molo:還在讀高一,剛分的文理科。在最頂樓的教室,落地的窗戶,每天晚自習感覺都很漫長,隔幾天就偷偷在語文課上換課外書。

  我真的是劉冬:初三。因為搬家了,而我留在那裡等初中畢業,沒有父母管教,我變得愛對老師撒謊。那一年的自己很懦弱,沒有主見。

  j45PEr:大二,《心理罪之畫像》裡的大學,剛剛交了女朋友,每天晚上騎自行車從南校到白醫大和她一起看星星。

  翩竹:大二,母親住院中,嘗試兼職&寫作,風格最黑暗期。

  蟲××:從高二到高三。參加藝術高考。看很多電影和書。

  2006年6月,我在一份空白文檔上敲下幾個字:第七個讀者。

  7年前,我並不知道這幾個字對我意味著什麽。那時候,沒有雷米,沒有《心理罪》系列,有的只是一個在腦海中縈繞了幾年的故事。1999年,我在東北師大的圖書館裡借書,填寫借書卡的時候,看到此前借書者的名字,心中突然湧起一種異樣的感覺——原本毫無交集的幾個人,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因為一本書,出現在同一張卡片上。

  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念頭:如果用一件事把這些人纏繞在一起,會怎樣?

  方木這個名字和《第七個讀者》的故事第一次出現在腦海中,始終盤桓,不停纏繞,直到2006年6月。

  它像一個魔咒,不斷地霸佔我的生活。2001年在吉林大學的圖書館看到《疑嫌畫像》這本書,於是有了《畫像》的故事;2004年去本溪水洞,於是有了《暗河》的構想。寫出這個故事,然後讓方木在紙上站起來,似乎成為我必須做到的一件事情。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我做到了。

  它是那麽粗糙、簡單、不加修飾地被呈現出來,帶著某種狂妄和魯莽的質感。更讓人意外的是,它讓我的生活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說,我有了你們——我始終對之充滿感激的讀者。

  感謝你們能喜歡這樣一個粗鄙的故事。

  感謝你們能期待這樣一個神經質的主人公。

  感謝你們能寬容這樣一個拖遝、頑固的作者。

  感謝你們能在漫長的7年中,始終關注我和方木的故事。

  感謝你們肯讓《心理罪》系列小說成為你們記憶的一部分。

  感謝你們能相信勇氣,相信善良,相信責任,相信犧牲的價值。

  感謝你們,能讓我擁有你們。

  所以,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什麽。為了你們。因為我始終覺得,人和人的相遇一定是有原因的。就像我問你們的那樣:2006年,你在做什麽?
  也許,我們在同一時間,做一件足可以改變人生的事情。

  於是,我要把它呈現給你們——《第七個讀者》。

  它是方木和《心理罪》系列小說的源起,也會牢牢咬住《城市之光》漸漸拉長的背影。正因為如此,《心理罪》會形成一個環,宛若籠罩在我們身上的命運光輪,踏上它,可以毫無顧忌地奔跑下去。

  循環往複,一直生長,永無止境。一如我和你們。

  說說這本書吧。完成初稿那天是2013年11月中旬,陽光明媚,空氣寒冽。我仿佛放下了一個背負已久的重擔,出門,在外面漫無目的地走。其實,已經有某種東西悄然離開,只是在此後幾天,我對之毫無覺察。直到某天清晨,我步行去上班,路過一座橋,橋下是一條橫貫城市的河流。

  我走著,看著尚未冰封的河面,以及在水中搖曳的水草。

  巨大的傷感猝然襲來。

  如同《城市之光》的尾聲:我想你要走了。

  你要告別了

  故事都說完了
  你要告別了

  你會快樂
  你會快樂
  你會……

  我意識到,該對他說再見了。It's time to say good bye.
  這個陪伴了我7年的人,這個孤獨、倔強的人,這個燃起你們的熱血,又為之痛哭的人,揮起殘缺的右手,對我說再見。

  在燃燒生命至絢爛的頂點時落幕,未嘗不是最好的選擇。更何況,我和他都不是喜歡告別的人。

  再見。好吧。至少有再見的可能。

  在或遠或近的未來。

  在這本書裡,我對《第七個讀者》進行了修改和補充。也許會有老讀者覺得陌生,那麽,請原諒我這個固執和苛刻至病態的作者。

  如果你早已熟知方木的種種,並且一直在等待這本書的話,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感慨命運的心血來潮和反覆無常。

  一定會有人問我,這本書是不是《心理罪》系列的終結,抑或,還會不會有方木的故事?我只能說,到目前為止,關於方木,關於《心理罪》,想說的話我已經說完了。至於未來,我說不清楚,也無法掌控。方木已經從紙上站了起來,遊離於空氣與陽光下。我是他的創作者,但再也無法決定他的命運。我期待著,有一天,他會回來,對我說,嗨,雷米,想聽我的故事麽?
  其實,我很想念他。

  對於你們而言,請不要糾結。我永遠不會是一個甘願沉默的人。只要我依舊同情、哀傷或者憤怒,就總會有話要說。如果你們曾坐在老式電影院裡,就會有這樣的經歷:影片戛然而止,放映師慢條斯理地更換下一卷膠片……

  倘若如此,你們一定會和我一樣,靜靜地坐在黑暗裡,凝視著近在咫尺的光明。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