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三年不鳴
第三十二章三年不鳴
辛己十分認真地思考了一會兒,肯定地搖搖頭,說道:“沒有琴聲,他們的武功路數也十分平常,也許是為了掩飾,並沒有發現什麽特別的地方。這群人還實在是詭異,逃走的時候也是無聲無息,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音的。”
梓德又四處查探了一番,還是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他也有些灰心失望,緩慢在一片雜亂狼藉的桃林中踱步。一根黑色的箭杆突然映如他的眼簾,梓德連忙走過去,撿拾起來,那箭頭雖然沾滿了泥土,可還是露出幽藍的光。“又是他們!”他恨恨道,“這些賊子還沒完沒了了!”說著便快步離開桃林,帶了人馬回王宮去。
………………………………
子昭已經失蹤五六日了,子良從開始的不以為意到現在簡直是坐立不安。辛薇與辛芷心中暗暗慶幸,沒用自己出手,這個障礙居然自己消失不見了,簡直是上天為她辛薇的王后之路掃清障礙啊!雖是這麽想,可是兩姐妹卻還是表現的十分憂慮,辛薇還幾次自請出宮去尋找,都被子良婉言謝絕了。
丹桂也替子昭擔心,東海之行一路上,子昭對她也是頗為照顧,這位殿下絲毫沒有身為殿下的架子,為人和氣,人也聰明機靈,雖然沒有王上的那種威嚴之氣,可自有一股優雅的貴氣在身上。她看著子良愁眉不展,便勸道:“王上不必如此憂慮,殿下功夫也十分了得,一定不會有事的!”
“桂兒你不知道,我們回到王都的時候就曾遇到過刺客,在萊州幫你姐姐製作弓箭的時候,來搗亂的人也是同一撥人,他們有多厲害,你也見到了,當時我都差點沒命。昭弟若是落到他們手上,那可真是生死未卜啊!”子良滿臉憂慮之色,焦急地等著梓德回來報告,只是一個勁在殿中來回的走。
辛薇也上前勸道:“辛薇認為桂兒妹妹說的不錯,殿下為人十分機敏,料想也不會出什麽大事。再說了,什麽人吃了雄心豹子膽,敢打王上和殿下的主意,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是弑君?這是謀反?”
“還有什麽是不敢的?”子良冷笑一聲,“公子訥心機深沉,陰險狡詐,還有什麽事情是他做不出來的?我一再對他寬容隱忍,沒想到他卻夾纏不清,沒完沒了地意欲不軌!這次的事情肯定和他脫不了乾系!”
正交談間,就見梓德匆匆而入,見殿內已經坐了數人,便依次行禮。丹桂識趣,起身告退:“王上與大亞商議要事,丹桂就告退了。若是有了殿下消息,也煩請告訴我一聲。”辛薇本不願意走,可是辛芷在一旁悄悄給她使了個眼色,她也不情願地欠了下身子,說道:“那辛薇也告退了。”“辛芷告退!”她們三人便一起離開了。
金鶯公主還留在殿內,待王姬與丹桂離開之後,她才出言問道:“大亞此行可又收獲,有二哥的消息嗎?”
梓德這才取出那支箭來,呈了上來。子良一看,拍案大怒道:“我就知道是公子訥!即刻起兵攻打鬼方!讓他們交出昭弟來!這也欺人太甚了!”
“王上息怒!”“王兄息怒!”梓德與金鶯忙跪在地上。這時成戍也進入殿內,見此情形也忙拜倒:“何事讓我王如此震怒?還請以國家社稷為重!”
“太卜來得正好!”子良見成戍來到,神色稍緩,“你來看看這支箭!子昭分明就是被公子訥和鬼方的人綁了去!說不定已經被他們給害了性命!”
成戍接過箭來,細細一看,果然與之前刺殺大亞的箭一模一樣。但他卻搖搖頭,說道:“這次與上次並沒有什麽兩樣,這一支箭並不能作為我們出兵鬼方的理由,我們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是鬼方的人綁架或者傷害了殿下。”
“難道就讓我在這裡束手待斃不成?就放著子昭不管了?”子良見無人同意他出兵,十分憤怒,一掌拍下,王座竟然塌了一角。
成戍慌忙跪倒,說道:“王上不可動如此大怒,恐為不吉。臣趕著前來,就是要稟報王上,昨夜觀天見箕、尾宿之間出現一顆輔弼之星,王上或許可以得到一位良臣。今日臣又去祭壇,向上天與祖先問卜,得到的卦象是吉,殿下就算是遇到什麽不遂,也一定可以逢凶化吉,王上還請不要過於憂慮。’
“果真?”子良聽他如此說,也便半信半疑。接著成戍取出兩片龜甲呈上,他接了過來,細細看了看,也不再多說。成戍接著又道:“王上從東海回宮之後,不是一直都想要施行一些新政,現在若是出兵鬼方,新政何人來主持?二者,國庫實在有些空虛,就算是要出兵,也要等到秋收之時,才好有糧草啊!”
他這樣入情入理的分析,讓子良也冷靜了下來,這才說道:“你們都起來吧,剛才是予衝動了!”
“謝王上!”地上跪著的三人這才站起身來。金鶯上前一步,說道:“王兄不必如此激動,如果確實懷疑鬼方將二哥擄走,可以先行派細作前去鬼方打探,最好能得了真憑實據,這才好出兵!”
“長公主所言極是!”成戍拱手道,“出兵之事,必須緩緩圖之,王上不可太過急躁!”
子良點點頭,說道:“此事就交由金鶯來處理,務必盡早打聽到昭弟的消息。”接著又對梓德說,“這王城之中,恐怕還是有公子訥的眼線,梓德去好好查探一番,把先前那些有嫌疑的人一一審問。為了昭弟,予不能再姑息養奸了!”
金鶯與梓德再拜領命。子良又對成戍說道:“太卜這便傳詔,明日開朝會!與群臣共議新政。”
“王上終於肯親自主持朝會了?”成戍眼中含淚,十分激動地問道。
子良微微一笑,說道:“三年了,什麽人可以用,什麽人不可以用,予已經看得很清楚了!”
自此,新商王一改三年不上朝的懶散,異常勤於政事。朝中大臣與國中百姓都道,真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