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立宋》第432章 駙馬
  第432章 駙馬
  眼看本屬於京湖的人口,一窩蜂的湧入關中,李增伯如何不氣惱,但是他還偏偏無計可施。

  長孫弘可以快刀亂麻做出的事,李增伯可不敢擅自做主。

  封疆大吏,最忌諱的就是引來朝廷猜忌,大宋以文製武,就是害怕武夫莽撞不可控,一軍在手氣壯如牛。京湖製置使已經手握重兵,腳踏大宋咽喉,如果行事還不謹慎穩重,那李增伯的官位怕也做不長了。

  選取流民、格外成軍,沒有朝廷的認可同意,李增伯一個兵也不敢招,這是犯禁的,重可削職流放,輕則貶官降職,朝中的大人們可盯得緊呐。

  李增伯感覺周身都是無形的束縛,令自己空有一腦袋的想法,卻無法實施,徒歎奈何。

  范文虎依然大大咧咧的坐著,無所謂的看著李增伯焦眉愁眼的面容,毫無擔心著急的反應,還拍著如意,別有心情的開始談論起等張柔退兵之後,如何向朝廷請功的事宜來。

  “襄樊固若金湯,有雄兵十萬,有糧草滿倉,足可堅守數十年之久,李大人坐鎮此間,又有我范文虎這樣的強援在側,有什麽可擔心的呢?”范文虎把兩條腿大刺刺的攤著,很不雅的躺在椅子上,毫無顧忌的道:“李大人不必著急多慮,張柔在城外徘徊個把月了連城牆的磚都沒摸到過,就是明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大宋數百年國乍,自有國運護身,區區蠻夷,掀不起大風浪來。”

  李增伯悶悶的低著頭,沒有搭話,范文虎自覺無趣,又覺得李增伯實在迂腐,兩人一個抬頭看天一個低頭看地,竟然都不說話,沉默起來。

  范文虎其實有一點沒有說錯,張柔的確奈何不了堅固的京湖防線。

  他率領幾萬兵在襄樊外圍東奔西走,城池倒是打了不少,不過多數都是李增伯主動撤退不要的,大多是空城,得之無用。

  所以范文虎在樊城城頭看著城外的張柔跑來跑去徒勞無功,豪氣叢生膽量漸大,自認為能讓敵軍無所作為的原因是自己這支強援所致,於是有一次也不知怎麽想的,竟然開城出去主動挑釁。

  張柔當然沒有讓他失望,鐵騎馬踏,簡簡單單的擊潰了步卒為主的江浙兵,送了范文虎一個下馬威,龜縮回樊城再也不敢出去邀戰了。

  不過這並沒有妨礙范文虎在功勞簿上給自己添了一筆,每個月給臨安的塘報裡,歌功頌德的辭藻還是那麽多彩華麗,把遲遲不能更進一步的張柔受阻的原因,歸功於自己。

  雙方你不出去,我不進來,在襄樊對峙。

  時間在對峙中流逝,距離京湖千裡之遙的兩淮,也同樣處於僵持中。

  兩淮方向,在淮東製置使余玠和淮西製置使杜杲的堅挺下,穩定了淮河防線,史天澤雖然從大名府一直推進到歸德府,並佔據了淮河北岸的壽州,與宋軍對岸堅守的廬州隔河對望,但一直未能渡河成功,雙方幾十萬人在兩岸敲敲打打,一時間整個戰局陷入了一種無奈的困局。

  這樣消極的場景,一直持續了幾個月,到了大宋寶祐三年三月,初春的寒氣剛剛消散,淮河水畔的宋軍突然吃驚的發現,往日裡熙熙攘攘人來馬往的史天澤大軍營盤,突然空了。

  這很反常,很多人不得不把這當做一個陷阱對待,不但沒有放松警惕,反而加強了戒備。一直等到三天之後,斥候回報,北軍的確退了,並且一退就退得乾乾淨淨,現在淮河往北百裡之內,沒有一個北軍的兵存在。

  余玠和杜杲都有些懵了,打生打死大半年的史天澤,怎麽會突然偃旗息鼓,莫非這背後,隱藏著什麽陰謀?
  又過了一個月,確切的消息傳來,兩位兩淮的最高防守者才真正的松了一口氣。

  北返的史天澤真的退走了,退走的原因,說出來令人有些不大敢相信。

  他是回去幫長孫弘進攻燕京的劄刺兒了。

  簡直要是驚掉人的下巴。

  對大宋視若無物公然揮師南下的一方霸主史天澤,居然乖乖的跟著大宋都統製長孫弘去攻打蒙古的一個萬戶。

  你到底是哪一邊的?

  而長孫弘,你若能調動史天澤,為何放任他在兩淮肆虐這麽久,將大宋的淮河防線打得千瘡百孔,令朝廷耗費了無數人命和天文數字的軍費,你也到底是哪一邊的?

  杜杲和余玠與長孫弘有舊,不過隔著這麽遠也不方便去問話,只能把滿腹疑惑寫進塘報中,上奏朝廷。

  可想而知,樞密院和理宗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心中受到的震撼和複雜心情,溢於言表。

  賈似道更加堅定了對長孫弘的認識,痛罵此人是個奸詐狡猾之徒,理宗則長長的松了口氣,在他看來,甭管長孫弘是好是壞,只要能把入寇的敵人調走,那就是有用的人。

  更多的人則議論紛紛,猜測長孫弘這麽做的用意何在,有人說長孫弘是朝廷柱國,可一人抵萬軍,連史天澤這樣羈傲不遜的人都能差遣指使,可見手腕之強悍。也有人說此人必將禍害朝堂,乃不世出的奸雄,不及早解決,早晚成為心腹之患。

  說好的說壞的,各有各的道理,但誰也不能就如何處理這位不大聽話的大理王公提出一個好的辦法來,長孫弘遠在北方,與大宋隔著眾多漠南萬戶,就算宋廷想對他做些什麽,也沒有可能。

  而大宋樞密院裡的諸位大人,明顯比這些只會嘴上逞強的人厲害很多,他們在經過幾次與理宗的商議後,很快就派出了北上的使臣。

  使臣帶著的東西,令聞者莫不大驚失色。

  大宋寶祐三年四月二十六,升官為大宋樞密承旨的丁大全再一次出遠門,帶著理宗皇帝的諭旨北上,宣召都統製長孫弘為駙馬,不日赴臨安,與延福公主完婚。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