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從一百萬年前開始》第75章 控制核心
  第75章 控制核心
  工程船和專用的船塢被設計出來了後,集群意識就現在海洋上進行了實驗。

  首先就是專用船塢的建設,經過地面環境進行稍加改變,生產巢就生產出來了各部構建。

  再由思考者遠程操控著各施工機械在選好的海面進行組裝。

  施工機械的生產也是為了驗證工程船的各部分作用,“附帶”研發出來的。

  運輸用的、起重用的、裝載用的、安裝用的……

  各種施工機械的內部都有著一個簡單的生物核心,其中樞神經系統都是和機械的控制系統直接相連的。

  這套神經鏈接機械控制系統的技術,是集群意識在整合人類科技的時候首先下大功夫研發出來的。

  不然作為機械體的生物核心,就必須配有各種肢體去按各種按鈕了。

  神經鏈接技術,就是通過生物神經所發出的生物電流直接操控機械的技術。

  其中整合了生物神經技術、電信號感應轉換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

  只不過整合之後,就變成了集群意識通過生物的神經傳導,直接控制了機械的運轉。

  而核心的生物體,就相當於一個生物計算機,成為了集群意識控制力的中轉點。

  也就是說,有著這個技術之後,這些機械體內只需要有一個核心控制體就行了。

  最後經過多次優化,在機械體的內部有著一個裝載有一套中樞神經系統的“玻璃罐”。

  而“玻璃罐”其實就是一套簡單的維生設備。

  維生設備之內的生物體沒有任何器官、肢體,只有一套中樞神經系統。

  如果有人類看到,就會發現在這罐體中除了營養液,就是一個大腦和其附帶的脊髓神經纖維。

  這樣的操控核心,是被研發出來用到以後的各個單位上的,包括工程船。

  根據各個單位的作用,操控核心的中樞神經系統等級也有著高低之分。

  畢竟等級越高的中樞神經系統,所需的能量就越多。

  集群意識總不能為工程機械配有一個四級的中樞神經系統吧?那不是浪費嗎?

  當然了,為了操控好複雜的機械體,控制核心的中樞神經系統最低都是三級半——最高也就四級半了。

  因此,根據控制核心內部的智慧等級,集群意識就直接批量化的生產了三種等級的控制核心。

  低級的、小型的就是三級半的中樞神經系統,加上維生設備和對外接口。

  中級的、中型的就是四級的,高級的、大型的當然就是四級半的了。

  以後只要根據需要,讓不同的機械體直接搭載不同的控制核心就行了,也方便了分開生產、集中組裝。

  這一點,集群意識還是從人類那學到的模塊化理論呢。

  這樣做的好處,除了簡單化生產之外,還堅持了原生物文明特有的回收利用的理念。

  只要某一部份出現了問題,完全可以進行更換、重組。

  控制核心出了問題就更換控制核心,機械體壞了就更換壞了的部分……

  而現在,這些工程機械,搭載的就是低級的控制核心。

  工程船設計的就是搭載高級的控制核心。

  為此,集群意識將所有的思考者全都進行了一次更新。

  最新的思考者就是一個搭載有四級極限中樞神經系統的超級控制核心——稱之為“科研核心”。

  而科研核心的外形,完全可以根據各自的需要自行更換。

  比如需要進行微觀感知的研究,那麽外面的軀體就配置一個電子顯微鏡。

  如果需要進行實際操作,就搭配一個擁有靈活觸手的軀體——控制核心也是可以和生物體相連的!

  同樣的,指揮者和管理者也變成了“指揮核心”、“管理核心”。

  研究核心特化了研究能力,指揮核心特化了軍事能力、管理核心特化了管理能力……

  以後如果還有什麽需要超級核心的崗位,到時候進行相應的特化處理就行了!
  而所謂的特化,就是在進行一部分細小調整之後,再進行相關知識、經驗的輸送。

  而且有著集群意識這個“備份主機”在,以後有關方面的知識、經驗就會越積累越多。

  到時候所有的超級核心就可以直接吸取這些經驗。

  舉例來說,一名剛剛誕生的指揮核心,就和它“前輩”那樣,擁有著無數的作戰、指揮的經驗!

  如此靈活的模式,一下子就改變了原有的所有模式。

  用人類的話來說,就是瞬間提升了幾個層次的生產力!
  眼見這個模式如此方面好用,集群意識更是準備著將所有的單位都替換成這種模式。

  當然,研究中樞、生產巢、孵化巢……這樣的建築單位是沒有辦法完全改變的。

  對此,集群意識還是有些不太滿意,按照它話想法,如果在這些核心之外再搭配有人類的計算機,那就更完美了!
  但就算是現在這樣,也足夠讓集群意識感到很滿意了。

  很滿意不代表著滿意——或許它永遠也不會有感到滿意的一天吧!

  所以,對於人類計算機的研製也在讓研究核心進行了。

  有著人類現成的資料,基於矽基芯片的電子計算機很快就研製了出來。

  對於這種有著各種便利的設備,集群意識可是抱有了非常大的期待。

  經過一番實驗之後,卻發現同等規模矽基芯片的計算機還不如一個低級核心的計算力呢!

  雖然這樣的計算機計算力不如低級核心,但是擁有著生物核心所沒有的諸多便利之處。

  比如只需要消耗電能就能運轉,而不像生物核心那樣還需要各種營養物。

  但是反過來也是一樣的,電子計算機怕電磁干擾,而生物核心就不用擔心這些外部干擾了。

  所以,感覺很不滿意的集群意識就讓科研核心去研製碳基芯片,準備從這個方面提升電子計算機的潛力。

  與此同時,有關人類理論中的各種計算機也讓科研核心們去研製。

  比如:光子計算機、量子計算機、生物計算機……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計算機和生物核心完全就是兩碼事!

  人類理論中的生物計算機準確的應該稱之為“蛋白質計算機”才對。

  如果兩者一定要進行比較,那麽生物核心就是最終形態的生物計算機。

  因此,集群意識之所以研製各種計算機,其主要目的不是為了那部分計算力,而是為了多出一些額外的輔助控制力!
  畢竟生物核心的計算力就算再強,其實就是集群意識計算力的一部分——可不要忘了集群意識本身的存在方式啊!

  或許只有當這些計算機的計算力超過了生物核心的時候,生物核心才會變為一個純粹的操控單元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