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從一百萬年前開始》第158章 無盡意識
  第158章 無盡意識
  一路探索一路建設、一路建設一路探索。

  探索船也會因為意識網絡的原因只能在五光年范圍內活動。

  所以只有在自展樞紐建成以後,探索船才能在多出五光年的探索距離。

  遠征計劃的前期工作,也是為了完成集群意識新階段的擴張,它也要成長一下“身體”才是。

  特別是當超光速航行科技樹被它徹底點亮之後,集群意識“身體”的成長也就沒有了最大的限制。

  照此下去,遲早有一天集群意識會將整個星河都變成它身體的一部分!

  而現在嘛,集群意識還得一點一點的去佔領身旁的這些數以萬計的行星系才行。

  因為這一次的擴張是和遠征計劃的前期工作融合在了一起進行的,所有在建設恆星控制站的時候,為了增加擴張速度而減少了大部分功能。

  在恆星哨站的基礎上,就只有一座用於擴張意識網絡范圍的自展樞紐——可稱之為「恆星擴張站」。

  擴張站就是為了遠征計劃所準備的,同時為了擴張,在這片面向三千光年之外的星區的建設就不是一條向前的線了,而是區域性的建設。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需的資源才會這麽多,耗時也會相對久一些。

  建設是一個重複性的過程。

  超光速星際運輸船會以單船的形式在各個行星系之間來回穿梭。

  最新的超光速工程船,其建造能力達到了之前的建設船隊的程度,所以也會以單船的形式進行建設。

  而超光速探索船是數量最少的一種航行單位,在最外圍建有自展樞紐的行星系之外五光年的范圍內來回活動,探索著新發現的行星系。

  運輸船滿載著資源前往前線施工地,又或者空空如也的返回後方去接收前方所需的資源。

  一艘工程船獨自負責建設一個行星系的恆星控制站,直到有什麽變化,才會有其它工程船前來一起加緊施工。

  經過這幾千年的發展,納米科技也早就不同往日,材料全都是以納米機器的形式進行保存的。

  根據材料的種類和用途,有著不同的納米機器,如裝甲和普通的合金使用的納米機器肯定是不一樣的。

  在建造的時候,工程船的用途更多的是將各種納米機器進行分門別類的投放至既定區域之內,並提供初始的建造能量。

  隨後這些納米機器就會在工程船遠距離的能量供應中,自行根據工程船所發出的信號進行契合。

  就好像是一塊外部裝甲板,在納米機器的有序契合下,其尺寸、形狀的精度也是納米級別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的一艘工程船才能完成之前一個工程建造船隊才能完成的任務。

  等到恆星擴張站完工後,探索船也早已將周邊的行星系給探索完畢了。

  這個時候,工程船也不會多待,而是趕往了下一個需要施工的行星系。

  在趕路的時候,工程船是很有可能會和一艘滿載著資源的運輸船一起行動的。

  而在大部分時候,是工程船獨自趕往下一個建設點的。

  只不過等到工程船到了地方後,就會發現一艘滿載的運輸船,從另外一個方向以差不多的時間抵達到此。

  這就是集群意識特殊存在的高效性,根本不會出現什麽混亂,因為所有的一切都在它的調配之中。

  這樣龐大而高效的運轉體系,在個體智慧文明中是想都不敢想的!

  所有的單位都是集群意識身體的一部分,就好像是個體生物的一個細胞!
  如此龐大的單位數量,雖然集群意識也能完全控制得過來,但也不會像現在這樣精準、有次序。

  這是因為集群意識將這些單位劃分成了不同的功能區、范圍區。

  功能區就是按照功能設置的管理控制權限,如艦隊的控制指揮權是由一個或者多個超級核心負責的。

  運輸船的控制指揮、工程船的指揮控制、探索船的指揮控制……這些就是屬於功能區的劃分范圍。

  而范圍區,就是以行星系為基礎的區域劃分,每個行星系都是由恆星控制站來負責的。

  然後一大片行星系集群意識又劃分出來了星區,在星區之上才是由集群意識直接指揮控制的。

  功能區和范圍區的設置就相當於個體生物的內髒、器官一樣,讓集群意識省去了大量的精力,讓它能夠讓這些多余的計算力用到其它地方,如制定計劃。

  這些功能區和范圍區以意識網絡為基礎、以集群意識為核心再連接在一起。

  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張向外無限延伸的網——而信息節點、通信權限、指揮控制范圍……則是這張網的調節閥。

  最終由集群意識這個最高意識去控制所有的一切,讓整個“身體”能夠高效的運轉起來!

  ……

  又是三百多年過去了,遠征計劃的前期任務徹底的完成了,讓集群意識的“身體”擴張了一倍!
  接下來,集群意識就是準備消化這些被意識網絡覆蓋了的行星系,又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而遠征計劃也進入了中期,正式向著遠方直線延伸!

  三千多光年之外的區域,形象的講,就是面對著星河中心的右前方。

  中期任務是以雙線並行的形式向著右前方延伸兩千光年。

  要知道,前期任務的延伸都沒有達到一百光年呢——雖然寬度也是這個距離就是了。

  雙線並行的兩千光年,如此遙遠的距離,按照每五光年一座恆星擴張站進行計算,也是需要八百座恆星擴張站的。

  如此龐大的工程量,足足是前期任務的一倍多——前期任務的恆星擴張站也才不到四百座呢!
  (就只是計算平面,一百光年的長寬就是一萬平方光年,按照一個擴張站五光年的半徑計算,即二十五平方光年。)
  照此計算,不計算因為距離的增加而造成的資源運輸成本,都還需要六百多年的時間。

  加上其它的原因,集群意識計算出了近千年的漫長耗時!

  就這,還真是計劃的中期而已,還不知道後期會是個什麽樣呢!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