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從一百萬年前開始》第151章 戴森計劃
  第151章 戴森計劃
  伴隨著對於未知的關注,集群意識開始了奇點計劃的第三次嘗試!

  這第三次嘗試,也是迄今為止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
  在努力了這麽久、積累了這麽久之後,集群意識也不會讓它自己這麽輕易失敗的。

  就算是失敗了,也必須為下一次的勝利獲取到足夠的基礎才行!

  工程完工、恆星能積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啟動……

  全新的、功率高上幾個數量級的引力牽引器再次在能量的灌注下緩緩啟動。

  三道更為顯著的引力線在既定中心點匯合,並引起了空間的扭曲。

  能量的持續灌注、功率的持續飆升,很快就超過了上兩次嘗試的最大值。

  隨著交匯點的空間扭曲的持續增大,那個黑點也越發的明顯。

  在引力波探測器中,那一個黑點的引力波如同那三顆恆星一樣明顯,就好像是這個行星系中升起了第四顆太陽一樣。

  不過很快的,這個黑點的引力波動就超過了三顆恆星所能夠引起的引力波。

  按照守恆定律,如果要讓引力的波動超過恆星,那麽所需的質量和能量也必須要超過恆星才行。

  但那是在一般情況下,現在引起這個引力波的只是一個很小的點而已,可沒有恆星那麽大范圍。

  而且在能量釋放上,用三顆恆星的輻射能量和自帶的可控核聚變反應爐,這些能量可是一點兒也不小的!

  按照能量等級計算,此時引力牽引平台每一秒所釋放的能量都達到了六級,也就相當於每秒都有一顆千億噸的核彈在爆炸!

  但就算如此,那個黑點還只是一個黑點,而不是變成連通反物質宇宙的通道。

  第三次嘗試就此結束,因為能量的供應還是太少了!

  這也說明了亞空間的打通有著多麽困難!星域文明是多麽的難以突破!
  “也不知道其它星域文明是怎麽獲取到足以推動曲速引擎的能源的?”

  就算是在上一世,那些星際聯軍的文明,也沒有超光速航行的技術,而是在亞光速上很厲害,達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二十!
  因此,那些文明也只能算是一個強大的星系文明,還算不上星域文明。

  集群意識還沒有見到過星域文明呢,現在的一切都是它的推導而已。

  沒有辦法,集群意識在失望之余,也對於下一階段的嘗試進行了優化。

  在設計下一代工作站的同時,集群意識也驗證了一點,那就是可能存在知道它會失敗的星河文明。

  經過這第三次的嘗試,以及新獲取到的數據,集群意識下了一個非常大的決心!
  “既然星域文明如此難以突破,那麽我就在耐點心,好好的規劃一番!”

  既然短時間完不成,那麽集群意識就決定玩一波大的——它決定將那三顆恆星給包裹起來,用於給引力牽引器功能。

  也就是說,集群意識準備將那三顆恆星變成三顆戴森球,然後用三顆戴森球的能量來打通亞空間!

  如此龐大的計劃、如此大膽的計劃、如此耗時的計劃……真不知道集群意識它是如何想出來的!
  雖然經過環恆星粒子對撞機對於戴森球的技術有了充足的驗證,但是想要一次性將三顆恆星都給包裹起來,還真有點步子邁得大了會栽跟頭的危險呢!
  甚至很有可能,這一次的危機就是現階段的文明陷阱!

  首先的一個困難,就是建設一個將恆星都給包裹進去的龐大構造物,所需的物質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很有可能就是將啟源星系的所有資源給消耗光了也完不成,就更不要說包裹住三顆恆星了!
  為此,集群意識制定了兩步走的計劃——「戴森計劃」!
  戴森計劃的第一步,就是用一個單恆星行星系的恆星來做實驗,在進一步驗證戴森球技術的同時,也是為了方便計算和計劃建設的所需物資到底需要多少。

  而這個作為實驗的行星系,就是位於啟源星系“頭頂”四點三光年的一個擁有和三恆星最大的一顆恆星一樣的黃白矮星。

  只要驗證了在黃白矮星上能夠建成戴森球,那麽在更小的恆星上也就能建造成功。

  這個編號為「啟一豐1」的行星系的區域坐標為(0.031,2.327,3.618)。

  而這個行星系的編號中有個“豐”字,就代表了該行星系之內有著豐富的資源。

  在目標行星系內有著豐富的資源,就可以不必讓啟源星系進行支援,只需要提供一開始的建設資源就行了。

  集群意識為這個行星系取了一個名字——「啟暗星系」,代表著這個星系即將暗淡下來。

  當恆星被包裹住後,行星系自然也就沒有了光照,只能暗下來!
  集群意識對於啟暗星系的開發當即就提上了計劃,並開始準備建設用的物資。

  又是十年之後,一個船隊從啟源星系出發趕往了四點三光年之外的啟暗星系。

  該船隊將於一百零八年之後抵達,將會啟暗星系建設成一個資源產出行星系!

  為了建設戴森球,集群意識對啟暗星系的資源可不會像啟源星系這麽“溫柔”,而是準備掠奪性的開采各種資源,只是為了盡早的收集到足夠的原料。

  集群意識在意識網路中設計出來了戴森球的設計圖,並將其分成了三個建設階段。

  第一個階段,將會圍繞著恆星建設一個框架,這個框架的樣子像是一個縱橫交錯的鐵籠子將恆星給“囚禁”了起來一樣。

  只不過為了讓這個框架更加牢固,還設計有斜撐支架,所以整體看起來到處都是三角形的格子。

  集群意識先建設框架也是為了驗證材料技術的可靠性和整體設計的可行性。

  不然到時候建設著就發現突然崩潰了,那個樂子可就大了。

  第二個階段,就是在框架建設完成後,先將恆星中部一圈的格子先填充玩恆星能收集器。

  這也是為了謹慎起見,更是為了技術的驗證——集群意識就會這樣一邊驗證一邊建造完整個戴森球。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