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竊唐》第331章 彈指十年間
  第331章 彈指十年間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秦瓊望一眼魏征問道。

  “何時開始,還得請示聖上禦批。有句話想和秦將軍提前交待……”魏征稍稍考慮一下道:“還請將軍務必答應。”

  “哦?”秦瓊心道,聖上要自己做太子太傅還有條件?便問:“何事?魏太傅但講無防。”

  魏征就把來秦府以前,聖上李棟叮囑要保密的話轉告了秦瓊。

  秦瓊聽完以後,便道:“如何保密?太子離開皇城,城內百姓回避,驍果親兵前呼後擁,那麽大陣勢,保密不太容易。”心裡卻納悶,自己既然做太子太傅,為何又不讓他人知道?聖上打的是何主意?難道還不全相信自己?又何必讓自己做太傅?
  魏征安慰秦瓊道:“將軍不要多想,這純粹為保護太子安全。”說完以後,魏征自己也覺得理由不太充足。天子腳下,太子出行,難道還會出現意外?若國都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他地方更不能去了。何況拜師的還是勇武絕倫的秦瓊?他難道沒有能力保護太子安全?
  秦瓊便道:“不知讓太子來我府上習武,還是我到皇城覲見?”

  魏征道:“我只是前來給將軍吹個風。至於後續細節問題,我還要回稟聖上才能做定奪。秦將軍還有何疑問,趁魏某還在,不如一起說了吧。”

  “秦某獲罪之身,哪敢多嘴。但事關重大,還請聖上仔細考慮再示下。”秦瓊舉了舉手以示提到聖上的敬重,又道:“秦某一切聽從安排。”

  聽到這裡,魏征知道事情基本完成,起身說道:“既然如此,那魏某現在就回皇城,向聖上稟報此事。請秦將軍稍後,自然有人下旨意。”

  秦瓊有些不舍,似乎一肚子心事想向魏征倒一倒。見魏征說話間便起了身,隻得硬生生把滿腹心事咽回肚子,勉強擠出笑容:“秦某送送太傅。”

  魏征沒讓秦瓊遠送,出了門,秦府家人早就把馬車套好,在門口等著。魏征低著頭,目不斜視,匆匆上了馬車,車夫打馬揚鞭馬車滾滾而去。

  秦瓊站在門口,眼望著魏征的馬車絕塵而去,心裡非常奇怪。讓魏征來傳話,說明這義弟對自己的圈禁有了解凍的跡象。可對此事保密,是他不想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對自己圈禁,到底出於何種目的?難道不是因為朝中權利的事?
  想了好久,秦瓊心中慢慢清晰起來,魏征說得不錯,太子是大唐的將來。身為太傅可謂是雙刃劍,這差事做好了,解凍的時機興許在於將來而不是現在當下。保密可能是聖上出於,現在還不是對自己放松圈禁的時候。

  皇城內,魏征向李棟稟報與秦瓊面談的情況。李棟做出一些重要的安排,余下的要魏征自己看著辦。於是,魏征便在塾倌裡清出一間屋子,把秦瓊接到皇城,讓他悉心都尉李製習武。

  秦瓊和魏征一文一武兩位老師,悉心指點,勞逸結合,李製文武雙修,進步很快。李棟得到消息,龍心大悅。秋天來臨,顏青玉的腹部也慢慢鼓起來,精神也有了好轉,只是偶然還會失神,失神時對身邊發生的一切事,都渾然不覺。李棟隔三差五來看望她,希望她快些好起來。

  太平日子過得久了,李棟便想起以前,曾經在齊郡的山洞裡,遇到的那個天書石碑。心裡一時癢癢,帶著一幫親兵,還有太子李製,到洛陽北的密林裡打獵。

  太子李製年齡幼小,拉不動弓,但讓他脫離皇城的樊籠,見識一下廣闊的天地間,還有許多珍奇野獸,還有許多名山大川,十分有必要。自小培養他開闊的視野,使他明確知道,這些大好河山,全是父皇統屬下疆土。將來不出意外,他也將君臨天下。以激發他的雄心壯志。

  打獵的效果十分明顯,以至於回到皇城幾個月,小李製見到李棟就問,何時還帶他再去打獵。李棟總是呵呵笑說:“明天,明天有空就帶我的小製兒去見識大自然的風光。”

  可是李棟總是提不出時間。新唐建立以後,有太多的事要從頭梳理。從漢代開始,有統計的數字顯示,中國人口有六千萬。可到了隋初,只有二千萬人口。

  隋文帝便在全國州縣進行“貌閱”,派專門官員下鄉,親自見一見這些農戶和軍戶,以及五行八業,三教九流的鄉民。每個人長什麽模樣,有什麽明顯相貌特征,都一一記錄在案。

  這是件了不起的舉措,使隋初人口,從二千萬一下子激增到六千萬。也就是說,有許多人生活在鄉下,但戶籍卻不在官方的統計之內。貌閱以後,人數大幅度增加,即便如此,還有一些人肯定不在戶籍之內。

  貌閱使隋朝人口增加了數倍,稅收大增,國力大漲。這才是楊廣登基以後,知道隋朝的國力強盛到何種程度,才有他的恣意妄為,才有他不怕天下造反的心理。

  經過隋末戰亂,社會動蕩,百姓流徙遷移,到大唐建立時,人口又回到原來的二千萬。也就是說,有四千萬人口,要麽在戰亂中死去,要麽脫離戶籍,不在官府有效管轄之內。

  這四千萬人口,肯定不全是戰亂死去的。社會再亂,人民還要生活,還要一天二頓飯,還要生養孩子。死亡的同時,也有新人口出生。死和亡之間大相平衡,絕不可能產生四千萬的差距。如果這四千萬人口的稅收能全部收回來,每年能多收很多銀兩,十年生養積蓄,則能辦成許多大事。

  李棟接到戶部呈上來的奏請,看完以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如果按照隋文帝的方法,把這四千萬人口全部登記在案的話,大唐的稅收是大大增加,但不可避免的,百姓的收入就要受到盤剝。

  藏富於民與藏富於國,到底哪個條件對國家更有利?李棟反覆思考以後,拿不定注意,便向魏征請教。魏征自然要建議藏富於民。

  只有人民富裕起來,天下才能安定。天下安定,大唐才能長治久安。才能有更多時間,更多精力,去做一些更能慧民的事情。如此反覆促進民間繁榮富裕,小河有水大河滿,要不了多久,大唐自然富裕起來。

  大唐的富足,一定能促使四周鄰國的人民眼紅耳熱,一定會偷偷跑到大唐來。就像低深度的水份一定會向高深度的水流失一樣,那時候大唐國威遠揚,不用動一兵一卒,就能戰勝四周的國家。

  李棟聽從了魏征的建議,隻保留二千萬常住人口。即便如此,仍然輕徭薄賦,減輕民間的負擔。許多要進行的工程都停止,必需要做的工程,也分期進行,避免過分刺激百姓,而生不測之事端。

  在處理這件事以前,李棟不動聲色把竇建德和劉黑闥從朝內貶到地方做官,又查到他們不法之事,從地方貶到縣裡做縣官。這一過程並不是今天貶了明天再貶,而是分著十年的期限,慢慢把他們的銳氣磨平。

  等到劉黑闥和竇建德意識到,李棟對他們下手時,已經徹底晚了。再加上李棟當時的減輕民間負擔的稅收政策,人人思定,不願意再起刀兵,劉黑闥和竇建德再率軍攻佔洛陽的計劃無限期延長。

  這就是李棟對那些心有異狀,暗中投敵賣國之人的懲罰手段。對秦瓊不獎不罰的策略,某種程度上講,也是為了避免刺激竇建德和劉黑闥。因為秦瓊這樣的人都受到了懲罰,竇建德和劉黑闥暗中通敵,豈不是更要受罰?如果他們和秦瓊勾結起來,洛陽則就危險了。但絕不會被他們輕易攻下來,畢竟還有張須陀,還有李世民,還有李靖,李棟自己也可以帶兵作戰。

  至於長孫氏,則還給了李世民,他們伉儷情深,李棟豈能橫刀奪愛?一代帝王,總不至於墮落到,靠拿人質去震懾李世民,這也太沒有自信了。李棟能從白手起家,打下一片大好河山,自然有李世民比不了的能耐和治國本領。犯不著用如此下流的手段。

  十年時間,李棟年近四十歲,而李製則成長為一名少年郎,文能出口成章,武則胸藏雄兵百萬,而且相貌英俊,氣宇軒昂。李棟不僅沒有撤掉他的太子之位,而且篤定心腸,將來的皇位非他莫屬。

  至於顏青玉,生孩子時,骨髓分裂,震動刺激她的神經,慢慢恢復了神智。她生的兒子,李棟名起李濟,顏如玉生的孩子,起名為李民。這兩個兒子都在八歲的時候封王,也讓大儒教他們學文習武,只不過不是作為太子來培養,而是作為治國賢良,作為太子李製的左膀右臂培養。

  因為大唐國車強盛,用拖的戰術,慢慢把高句麗國由強盛拖到衰弱。那個時候,高瓊華公主已經在大唐生活了十年,對故國的思念使她每時每都懷念著故土。李棟便封她的兒子李朝為高句麗王,使高瓊華幫他治理國家,放高瓊華回到高句麗。

  大唐乾陽十一年,南詔王皮羅閣率領一幫臣子自南而北,來到洛陽,親自面見聖上李棟,把一個奇怪的禮物,當作祥瑞呈給了李棟。李棟接到那個奇怪的禮物以後,大吃一驚。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