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法孝直
劉備這一言是在提醒袁術,不要忘了他稱帝一事已經是逆天行事了,加之劉表不理不睬,李世民又酣睡一側,如果他們三人再內訌,白白便宜了敵人。
楊宏在旁不言不語,甚至在一瞬間考慮過命人斬殺劉繇,但略一思索還是沒有這樣做,雖然此舉能阻止袁術稱帝,但劉繇的勢力也不小,足夠他們喝一壺了,以免遭受四面合圍,隻得作罷。
袁術雖是陰翳奸險的小人,此時已經恨上了劉繇,但他的野心和對帝位的覬覦同樣巨大,隻得強自壓下怨恨,借著劉備的台階下來。
“劉玄德所言在理,既然如今我們三家合盟,便該齊心合力,先助我登臨帝位,再為劉玄德謀劃徐州,至於孫氏在江東的勢力,也要我們同心同德才能戰勝。”
劉繇冷哼了一聲,扔掉佩劍不再說話,但劉岱的下場看在眼裡,遲早也會算一算這筆帳。
正月初一,原本該萬家燈火,喜迎春節的好日子,除了劉岱禪讓一事,另有一件戰事,卻在西南部爆發了。
以西羌人為幌子的馬超所部,從江油出兵,避開梓潼,其毗鄰的落鳳坡,綿竹等地毫無任何抵抗,相繼被攻克,竟然安然度過了廣漢,這還是馬超分兵而攻,否則破城的時日將會提前不少。
消息傳到成都可謂驚呆了所有人,原本劉璋等人年年與羌人交戰,但這些羌人大多都是破開陽平關,在關內洗劫一番就會退走,可這一次不知為何,竟然直接南下,可謂聞所未聞。
可不是嗎,羌人擅騎射,而蜀道崎嶇,別說是騎兵了,就是身經百戰的步卒也是難行,他們究竟是怎麽做到的,安然突出了奇峰險阻。
但這些已經不容考慮了,因為這些羌人若是直接渡過沱江,將會直接面對成都。
劉璋緊張的雙手顫抖,哪怕是滿堂將士爭相提出辦法,都不能阻止他的恐懼。
法正不受重用,但至少在堂前的話語權也不少,這時候先一步出列,衝劉璋抱拳。
“主公,正有一計,可阻羌人於沱江,但此舉萬分凶險,還需主公定奪。”
劉璋說道:“孝直為何還要賣關子,只要能助我安度這一劫,你便是益州的功臣。”
法正作揖:“主公,我軍背靠貧瘠的山地,易守難攻,如果這些羌人只是洗劫還好,尚且不敢衝入成都,但如今看來,恐怕是蓄謀已久,其目標應當就在主公身上,所以,卑職提議,遣張任放棄白水關,改換往陰平方向行軍,趁機奪回遝中,就此駐防,切斷羌人的後路。”
張松這時候冷笑道:“法孝直此言怕是有異心,羌人原本隻圖衝殺,先是洗劫周邊,製造假象,如今直入益州腹地,其本身恐怕就不是想劫掠這麽簡單,既然那些異族不怕死,又怎會圖謀回返?”
法正不卑不亢,說:“主公請聽後話,前次我軍放棄漢中,交還張魯,其人如今懼怕楊再興,必然不比我軍境地好,所以就算我等議和為假,此時他們也不會亂來,隻消主公派遣一位能說會道的說客,言明共結秦晉之好,他顧慮兩面受敵,必然會思索得失,而支援我軍,便是他唯一的路。”
劉璋眉頭深鎖,猶豫道:“張魯是狼狽之人,稍有不慎,此舉將會引狼入室,我看不可行。”
法正歎息一聲,繼續說道:“主公先不忙拒絕,張魯狼子野心不假,但我等許以厚利,再將廣漢讓給他駐守,憑他的本性,選擇放棄漢中,退而求其次選擇廣漢休養生息,將會是上策。”
劉璋已經動搖了,眼前的困局雖不至於被破城,但他膽小懦弱的本性使然,只要能求助別人之手,就不可能自己動手,以免陷入險境。
張松這時候說道:“法孝直的計策我卻認為不可行,張魯陰狠狡詐,豈能尋常來議論,若是其兵出漢中進入廣漢,卻倒戈一擊,與羌人狼狽為奸,屆時我們益州才真的危矣。”
眾將士嘩然,張松的話看起來比法正的有道理啊,這張魯前幾月才和楊再興聯盟,卻在交鋒之時倒戈一擊,將原本的盟友逼入死地,若非張布兵行險招,詐出朱元璋,這才絕處逢生,否則楊再興所部領土將會直接易主。
這樣一個善變的人,與他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所以這些將士都偏向於張松所言,其中也包括李嚴。
劉璋顯然意動了,忙問道:“那不知永年有何良策助我?”
張松作揖道:“良策不敢當,略有拙計,還請主公決定。”姿態做足了才娓娓道來:“松之計,與法孝直不謀而合,但他是要請張魯禦敵,而松,卻要請楊再興入蜀。”
法正眉頭一挑,詫異的看了眼張松,此人多智不假,但請楊再興入蜀,其中的變數太多,他不應該看不出來才是。
劉璋也是一愣,問道:“那不知與孝直之計有何區別。”
張松說道:“張魯的禍心早有言明,而楊再興此人不用多說,在場的諸位都有了解,乃是英雄之人,既是如此,便比那張魯強多了,況且他與張魯有仇,我等隻消打開西南的門戶,便能引他們入蜀,並答應事後同出兵馬征伐張魯,其人必然不會拒絕。”
劉璋臉上一喜,說道:“這樣也好,我方既能擊破羌人,又能收復漢中,一舉兩得,可那楊再興遠在長安,這一來一去怎麽也要近兩月,這些羌人……”
張松笑道:“主公不用憂慮,法孝直提議白水關的兵馬切斷羌人後路,我認為轉而撤出白水關和陽平關的兵馬,速來沱江支援,想必足夠拖住羌人兩月的時日,屆時楊再興兵鋒所向,必然能瓦解異族大軍。”
“不可!”
劉璋正要答應,卻聽法正失聲吼了一句,轉而也知道失態,壓低聲音說:“兩軍往來,豈能憑借一人的性格就能論處,於我所知,楊再興興戰事,尚且要聽取張布之言,若按張永年所講來做,我等益州才真的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