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東北尋寶往事》第607章 不戰不和亦不守,萬頃煙波一旦收
  第607章 不戰不和亦不守,萬頃煙波一旦收
  第638章:不戰不和亦不守,萬頃煙波一旦收
  讓梅觀林大哥這麽一說,屬於我們這邊的人,一起“哦!”了一聲。而我那幾個玩古董的哥哥們,卻還是一個個的摸不著頭腦。

  這個時候,就看出術業有專攻來了,畢竟我們這邊的人都是跟神職人員挨著點邊兒的。

  就在這時,常如冰掏出了那張紙來,就是我畫的像鬼畫符一樣的那一幅“雙人嘔吐圖”。

  “要是這麽一看,還真是這麽回事兒!”常姐看著這幅畫喃喃的說道:“難怪我看著有點兒眼熟!原來是扶乩!”

  “看著眼熟,不早說!”我氣憤的看了常姐一眼:“原來你是見過扶乩的!那你居然連乩筆都不認識?”

  “我看過扶乩是一回事,”只見常姐毫不客氣的朝我說道:“那時候我都是附在乩筆上面,又不是站在旁邊,我怎麽知道乩筆長什麽樣?”

  “啊!”這個時候我才明白是怎麽回事兒,忍不住驚歎了一聲。

  原來常姐之前扮演的,是那個請來的“神”的角色。是在乩筆上的那個視角上參加的扶乩活動!難怪她不認識乩筆!
  到時候,我身邊的那幾個學者哥哥一個個看著常姐,臉上全是驚歎的表情,那個朱家衛更是一臉的驚愕!

  他還不知道我們的底細,更沒想到原來我身邊的那個嬌滴滴的大姐,居然還是一位仙家!
  要說這扶乩是怎麽回事?那說來話就長了。

  扶乩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宗教活動,又叫扶鸞、降筆、請仙。實際上是一種佔卜的手段。

  在扶乩的時候,需要有兩個人一起扶著一個架子,如果沒有專門的架子的話,用樹枝、簸箕或者是小筐都可以。在那個架子上面插著一支筆,筆尖是豎直朝下的。

  而在筆尖的下面就是一個沙盤,兩個人推動這個架子或者是簸箕,那支筆就會在沙盤上留下字跡。這些字跡由旁邊的人抄寫下來,這些寫下來的內容就是神仙帶給凡人的啟示了。

  伏擊這個活動在古代流傳甚廣,現代做的人卻很少。不過由它引申出來的佔卜之術卻是花樣繁多。

  包括現代的請筆仙、請碟仙、請筷仙等等,其實都是扶乩這種佔卜術的變種,它們仍以各種方式在民間不斷的流傳。

  在古代,下至村民農婦的小打小鬧,上至國家氣運的佔卜,很多都是用扶乩來完成的,歷史上的很多皇帝也都是這項活動的資深愛好者。

  剛才我說的還是相對簡單一些,事實上,如果是正式的扶乩,那麽裡面的講究還是很多的。

  由於扶乩又叫做“扶鸞”,所以那兩個手持乩筆的人又叫做正鸞副鸞。

  另外,還需要有兩個解讀沙盤上字體的人,這兩人叫做唱生。

  此外,還要有兩個負責記錄的人。這六個人合在一起叫做“三才六部”,而這些文字經過這些人的共同努力整理出來以後,才會變成神仙的指示。

  實際上,我對這些東西多少還是明白一點的,如果在扶乩的時候,在這之前你要請誰下來,一般都會事先有個明確的說法。

  如果要是帝王將相,講究個天人交感,那麽一般的地仙之流是不敢上來當“乩仙”的。

  不過要是民間請仙,就沒有這麽多的講究了。通常都是央求過路神仙,隨便哪位來指點一下迷津都可以。這樣的話,請來的是誰都是很有可能的。

  常姐是明朝萬歷年間的人,而扶乩這項活動從唐代一直到清末,全都是非常盛行。她很有可能有的時候恰逢其會,也曾經給扶乩的人指點過一二來的。

  我一邊理清思路,一邊把扶乩的事慢慢的講給那幾位不明白的人聽,很快的大家也都聽懂了。

  “不就是個大型的請筆仙嗎?”這時候,就見朱家衛在旁邊嘟囔著說道:“原來這個石筆是用來乾這個的,今天可是漲了姿勢了!”

  “在歷史上,也曾經有過幾次和扶乩有關的事件。”這時候我旁邊的阿越開口向著大夥說道:

  “在清朝的時候,當時的名臣葉名琛就非常相信這個東西,結果在他當廣東巡撫的時候,正好趕上第二次鴉片戰爭。”

  “在英法聯軍入侵的時候,葉名琛親自扶乩,據說是呂洞賓上來當了乩仙以後,寫下了一句,“十五日後便無事”。當時的葉名琛如獲至寶,因此既不與聯軍交涉,也不做什麽防守。

  就因為這個,葉名琛得了個“六不總督”的外號。就是“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人家就像一塊牛皮糖一樣跟你英法聯軍耗著。

  於是在當時,就形成了一個尷尬的局面。英法聯軍怎麽想也想不明白,心裡琢磨著:“這小子要弄啥嘞?”

  而葉名琛心裡頭也掐著日子算著,心裡念叨著:“這幫猴子怎還不走呢?”

  結果在開戰以後,這位葉名琛直接就被英法聯軍給活捉,一路抓到了印度的加爾哥達。

  “這不是典型的封建迷信害人的事例嗎?“在朱家衛聽到這裡以後,他頓時跳起來說道:“叫你這一說,這扶乩也信不得啊?”

  “我剛才說的是不靈的例子,這扶乩也有靈的時候,”只見阿越笑著說道:

  “比如在光緒三十年正月初七那天,家住在在燕京西山碧雲寺旁邊的一位居士“高靜涵”,他就在家中扶乩。”

  當時他請來的是一位隋代高僧,叫做“天台步虛祖師”。

  結果這位古代的高僧,在乩文中預言了中國的百年大事。當時的飛鸞訓文是這樣的:

  “雲暗暗,霧愁愁,龍歸泥土塑獼猴。三歲孩童三載福。月中無主水空流,萬頃煙波一旦收。”

  阿越說道:“在這段話裡面,步虛祖師準確的預言了光緒帝的死期,(第一句龍歸泥土)。還有宣統帝的三歲即位(第二句的三歲孩童)。”

  “此外,還有大清國的滅亡!”(月中無主指的是皇帝退位,萬頃煙波指的是清朝。)”

  “所以有的時候,扶乩還是挺準的。”只見阿越笑著說道:“這裡邊主要的差別就是在於,你是想用它幹什麽”。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