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鐵衛》第426章 盧象升的決心
  第426章 盧象升的決心
  就在曹吉安得到探子回報的當天,大批身著褐色比甲、腳穿尖頭靴的番子從曹府魚貫而出,翻身上馬,在曹吉安和那名姓路的東廠檔頭帶領下連夜趕往登州府,一場陰謀就此拉開大幕。

  此時的京城,也在醞釀著一個可能改變大明國運走向的變故。

  傍晚,一名面色白淨、身材瘦削高大的中年官員在太監的帶領下來到了乾清宮。此人在殿門外矗立了片刻,似乎在整理自己的思緒,然後深吸一口氣,抬腳邁過了門檻,進入了殿內。

  進殿之後,他遠遠地站定,望著前面的皇帝和兵部尚書,朗聲說:“臣盧象升,奉召覲見。”

  “盧愛卿來了,快賜座。”崇禎滿懷希望地望著盧象升,口氣和藹。能否實現與清軍宣而不戰並秘密議和,完成集中兵力圍剿流寇的計劃,盧象升是否願意配合是其中的關鍵,崇禎對這個戰功卓著的大臣抱以厚望。

  楊嗣昌卻沒有崇禎這麽樂觀,他幽幽地望著盧象升,眼神閃爍,似乎暗自打著什麽主意。

  王承恩命小太監搬來了小墩子,盧象升卻沒有坐下,拱手道:“謝陛下賜座。不過臣多年領兵征戰,身子骨還算硬朗,站著也無妨,況且京郊大戰一觸即發,軍情緊急,臣也無心落座,還請陛下速速下旨,讓臣率領各路勤王大軍與韃虜決一死戰!”

  崇禎的臉色立刻就變了,盧象升的態度這麽堅決,與他的預想背道而馳,完全打亂了他的說辭,一時不知道如何開口。

  楊嗣昌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軍情固然緊急,但是韃子來勢洶洶,十幾萬大軍進逼京畿,事關大明國運,需從長計議。盧大人還是坐下來,慢慢商議吧。”

  盧象升反問:“大明與韃子勢不兩立,多爾袞、嶽托已經攻城掠地,連下數個州縣,京城危在旦夕,除了開戰,還有什麽好商議的?”

  崇禎不悅地說:“用兵方略是朕說了算,還是愛卿說了算?”

  盧象升心中一凜,連忙說:“陛下英明神武,運籌帷幄,自然是陛下說了算。”

  崇禎面色緩和了一些,繼續說:“愛卿在西北與流寇征戰多年,現在的局勢你是知道的。眼下各路流寇日漸式微,正是一鼓作氣奠定勝局的大好時機,偏偏韃子此時入寇,打亂了朕的全盤計劃。如今兩處皆要用兵,以愛卿所見,該如何做才是?”

  盧象升毫不猶豫地回答:“流寇要剿,韃子也要打。”

  楊嗣昌慢慢引導:“然而大明如今的國力無法支撐兩面用兵,要麽先剿滅群盜,要麽先迎擊韃子,你說對不對?”

  盧象升聽出了一點味道,不置可否:“本兵所言甚是。”

  崇禎開口說:“楊愛卿提議先與韃子虛以委蛇,以緩兵之計周旋,集中兵力剿滅流寇,你覺得如何,與韃子是戰是和?”

  盧象升眼神堅毅,回答道:“臣主張與韃子開戰!”

  崇禎、楊嗣昌兩人都大失所望,這人怎麽腦子一根筋呢?
  “陛下,臣以為,與韃子和談,以緩兵之計維持北邊數年平安並不是不行,但絕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主動求和。”盧象升堅定地說,“從古至今,從來沒有聽說誰能從城下之盟中獲利,即使要和,也要先立足於能擊退敵人,讓敵人感到獲勝無望,才能以和談確保韃子數年不敢叩關。”

  楊嗣昌長歎了一口氣,抿嘴不言,崇禎更是重重哼了一聲,坐回了椅子上,毫不掩飾眼中的失望。盧象升的態度,讓他們的希望落空了——一個極力主戰的督師,怎麽可能配合他們宣而不戰、秘密議和的計劃?

  沉默片刻之後,崇禎擺擺手,示意盧象升退下:“今日之事只是商榷,並沒有定論,上述所說切勿傳與第三人耳中。”

  盧象升向崇禎行禮:“臣謹記。如果沒有其他事情,臣告退。”

  正轉身準備退出宮殿外時,楊嗣昌看了崇禎一眼,得到肯定的示意後,補了一句:“盧大人,沒有兵部的命令之前,切勿擅自出戰,切記。”

  盧象升停滯了一步,回答了一句:“部堂的話,本官聽到了。”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望著他走出宮殿後,崇禎皺眉道:“盧建鬥執迷不悟,估計你兵部的命令他未必會聽。王伴伴,宣高起潛覲見,朕要命他為勤王大軍監軍。”

  次日,崇禎召集三品以上大臣,在中極殿以“剿兵難撤、敵國生心”為主題策試大臣。大臣們對這種命題作文形式的策論頗有經驗,很快就洋洋灑灑提筆寫了一篇篇四平八穩的文章,大多是論證了一番剿寇和抗清的重要性不分伯仲之外,無一例外以“吾皇聖明,恭請聖裁”結尾,繞了一通等於什麽建議都沒有。

  崇禎隨意瀏覽幾份後,自然對這種推卸責任的官樣文章不滿意,“點名”楊嗣昌:“本兵閱覽幾份這些策論,閱完之後看看可有建議?”

  楊嗣昌裝作意外地站出來,翻閱了一下那些文章,沉吟一番後,開口道:“陛下,臣有些話想對同僚說。”

  崇禎伸手示意:“你說,朕也聽著。”

  楊嗣昌轉身面向眾人,昂首挺胸道:“前幾天河間府、順德府、大名府均上報轄地有大疫,號稱‘瘟疫傳染,人死八九’、‘春無雨,蝗蝻食麥盡,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諸位,以往這種大范圍的疫病,從沒有在京畿周邊發生,現在突然爆發,可否有人想過其中的曲折?”

  大臣們疑惑地望著他,不是說剿寇和打韃子的事嗎,怎麽扯到瘟疫了?
  楊嗣昌繼續自問自答:“東漢初年,天降異象,日蝕火星,光武帝以此為戒,決心與匈奴議和,邊疆數十年無戰事,百姓休養生息,乃有光武中興;宋朝太宗時,也有月蝕熒惑之警示,但太宗未引以為戒,興師伐遼而戰敗……如今京畿恰逢百年難得一見的大疫,難道不該引起我們的警惕嗎?”

  眾人恍然大悟,繞了一圈,原來是這個意思——不就是轉著彎提議跟韃子議和嘛,連天降異象的理論都搬出來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