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鐵衛》第302章 再回鐵山
  第302章 再回鐵山
  威海衛海岸,數艘水師的戰船停泊在岸邊等待出發,陳雨在碼頭上和前來送行的人一一告別。

  趙梓隆、吳大海等人也從衛城趕了過來。陳雨交代趙梓隆:“威海衛的改造就交給你們了,有什麽棘手的事情就派人來鐵山報告,兩地乘船往來也用不了幾天,就算帶著部隊趕過來也來得及。”

  趙梓隆回答:“目前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武官勸退、編練戰兵、收回屯田都沒有太大阻力,應該不會驚擾大人,更無須動用鐵山衛的部隊,有什麽事,本衛的新軍就能應付。”

  陳雨滿意地點頭:“有你和吳鎮撫坐鎮,威海衛我放心。另外,你提出的騎兵營計劃,我也讚同,火器化部隊同樣離不開騎兵。關於人選,我相信你的眼光,營官就定那個馬晁,士兵由他挑選,你來把關;至於采買戰馬的費用,我來保證,暫按五百匹的規模購進,先撥三萬兩夠不夠?”

  “夠了夠了。”趙梓隆說,“通過大同鎮那邊買青海或者漠西蒙古的馬,大約是三十兩一匹,如果能夠搭上漠北、察哈爾等部落的線,十兩一匹也不是不可能。把邊鎮打點的費用和馬匹沿途運輸的損耗都算進去,二萬兩銀子也差不多了。”

  “騎兵非常重要,等以後有了足夠的人還要擴編。這次就撥三萬兩,有剩余的話,用來給騎兵營添置裝備。”

  趙梓隆點頭應下:“下官知道了。”

  交代完公事後,蘇穎抱著兒子,在顧影和幾個婆子的簇擁下走了過來,趙梓隆和吳大海識趣地退讓到一旁。

  “相公,雖說兒子才出生,起名的事不急,但是你這一去又不知道什麽時候才回來,請相公先給他取個名字,哪怕有個小名也好。”

  古人取名比較講究,加上沒有上戶口的剛需,大名往往到了一兩歲之後才取,剛出生多半只有個小名,等長大後還要定下字和名號,大戶人家更是如此。

  陳雨第一次當爹,取名字實在沒什麽經驗,可是在這個時空,他是一家之主,取名這事沒人能夠幫出主意,仔細想了想之後,指著身後的大海說:“他出生在威海衛,當初設立威海衛是為了防范倭寇,取威震海疆之意,那麽就叫陳威吧。”

  蘇穎很容易滿足,沒有覺得這個名字太過簡樸,笑吟吟地摸著懷裡孩子的臉蛋:“以後就叫你威兒了。”

  陳雨看著旁邊的顧影,笑問:“這次再去朝鮮,你還是決定是要跟著去?”

  顧影頭一仰,哼了一聲:“你的近衛隊只有我這一個教頭,沒有教出師就半途而廢,你就不擔心沒人保護你的安危?”

  “好吧,那就請顧教頭辛苦一趟,到朝鮮繼續調整這支隊伍。”

  等陳雨轉過身,顧影卻悄悄地看了一眼繈褓中的嬰兒,然後幽怨地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咬咬牙,義無反顧地跟著陳雨走向岸邊的大船。

  風帆升起,戰船收起了鐵錨,緩緩駛離了岸邊。

  陳雨在甲板上環顧跟在身邊的眾人,朗聲說:“上次去鐵山是為了落腳,這次去就要大展拳腳,能否打開一片新天地,就看諸位的了。”

  眾人紛紛說:“屬下(小人)唯大人馬首是瞻。”

  這些人中,既有張富貴、蔣邪等心腹軍官,也有顧彪等人,往兩旁一看,居然還有顧大錘、牟老中等人。

  顧大錘年近半百,按本時空的標準可以自稱老朽了,沒出過遠海,平時又養尊處優,沒過多久就有些暈船,回艙躺著休息,倒是牟老中常年拚殺打熬的身子骨結實,看著遼闊的大海新鮮,一邊靠在船舷邊看風景,一邊和船工聊天,不亦樂乎。

  張富貴小聲問陳雨:“大人,你把這些人都弄去朝鮮幹嘛?顧大錘還能理解,是幫著大人您管理鐵山,那牟老中只是個私鹽販子,只會打打殺殺,讓他去朝鮮販私鹽嗎?”

  陳雨笑道:“朝鮮人比山東百姓更窮,想到那邊通過私鹽賺錢,簡直是緣木求魚。我把牟老中帶過去,自然不是乾這個的。現在我升了威海衛指揮使,加上陳應元這個未來老丈人,包括威海衛在內,整個登萊的官鹽私鹽都在我的掌控之下,而且私鹽的收入比起劉公島那邊的進帳已經是小巫見大巫,牟老中就沒必要留在山東了,他這種混不吝的狠勁,得用在釜山甚至日本去。”

  張富貴若有所思地說:“大人的意思,是要把牟老中當開路先鋒,專門對付那些礙事的朝鮮人和日本人?”

  “差不多這意思。有朝鮮國王的命令,朝鮮人應該不會出么蛾子,可是日本人就難說了。”陳雨說,“對馬藩的那些家夥,原本只要應付朝鮮官員,而我接管釜山倭館之後,就沒有那麽好說話了,明裡暗裡的矛盾肯定少不了,這些事又不好擺上台面動用軍隊,那麽牟老中這樣的人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難怪牟老中還帶了人手上船,原來是這麽回事。”張富貴恍然大悟。

  幾天后,船隊在鐵山碼頭靠岸。

  顧大錘跟在陳雨的身後下船,踏上碼頭後,看著四周往來的人群,一臉錯愕地問:“好女婿,是我暈船眼花了吧,怎麽我感覺轉了一圈,又回威海衛了?”

  他環顧左右,不管是搬運貨物的苦力,還是在碼頭叫賣的小販,都是身穿大明服飾的漢人,操著一口純正的漢話,乍一看與威海衛沒什麽區別。

  “哈哈,半年前這裡可不是這樣,那時候碼頭上冷冷清清,只有本地的朝鮮漁民。”陳雨笑著解釋,“我經營了幾個月之後,鐵山的漢人已經是本地人的數倍,加上漢人本就能吃苦,腦子也比朝鮮人靈光,各行各業就被漢人佔據了,本地的朝鮮人已經縮回內陸去種田了。要再往內陸走上一段距離才能看見本地人。”

  張富貴插嘴道:“就連種田,也是漢人為主,咱們開墾的地已經超過萬畝了,而且還會增加,本地人那幾畝地根本不夠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